偶爾頭條看到這個徵文,還有幾天馬上就要考研了,回望2003年底我參加考研,15年已經過去了,15年對歷史長河來說是很短的瞬間,但是對於人的一生卻是一段不短的歷程,何況是人生關鍵的10年。
最早聽到「考研」這個詞語,還是在上中學的時候。那時候我們的英語老師,曾經在班上說過,他正在參加一種考試,是目前中國比較嚴格的一種考試,考試需要三個小時的時間。對於還在上初中的我們,心中覺得考研是十分神秘的、神聖的,為了準備考研,我們的英語老師比作為學生的我們學習還要辛苦,還要努力,每天早上早起堅持讀書,每天晚上在辦公室學習到深夜。那時候我在想,考研究竟是什麼的東西?對一個人有多重要,究竟意味著什麼?值得老師這樣去付出,去拼搏,去努力,去執著的追求。後來隨著讀初中,讀高中,「考研」這個詞似乎在心中慢慢的淡去,再也沒有人提起過這個詞……
後來,高考經過一年的復讀,我才勉強考上了當時的一個二本院校, 雖然當時過了一本線,但是當時山東省內的高考競爭太激烈,加上專業選擇的原因,也沒有上一本學校。當時,學校在一個小小的地級市,是一個以旅遊著稱的城市,風景還比較優美,大學第一年的生活還是比較閒適的,無憂無慮的過著快樂的大學生活。後來,到了大二、大三的時候,看到高年級的同學在準備考研,此時「考研」這個概念離我遠去已經有7、8年的時間,我開始從新搜索關於這個詞語的一切。大學為什麼要考研?考研有什麼好處?大學生的出路究竟在哪裡?這時我開始面對和思考這些問題。
作為一個農村的孩子來說,最樸素的夢想就是跳出農門,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了.不用像父輩那樣那樣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改變命運的軌跡,為自己的贏得一個美好的未來。所以,說從這個方面來講,本科畢業也只是為自己尋找工作提供了一塊敲門磚,是一個基本的就業基礎。由於學校並不是特別好的學校,專業更不是學校的強勢專業,所以說將來的就業也不是太理想。因為學校所在的是一個小的旅遊城市,也沒有大城市那種感覺,讀高中的時候一直嚮往大城市,一直沒有實現這個願望,去的最遠的地方也就是現在所在的地級城市。但是我對於大城市還是有一些嚮往,畢竟鄉村的出來的人,大城市的誘惑力太多了,如何才能到大城市立足?謀求生活,目前這個學校畢業來說,去大城市陌生可能性是比較小的,或者說競爭優勢是很小的。怎麼改變這種趨勢呢?由此我想到了考研,這也許是唯一的進入大城市生活的途徑,所以說我要抓住這根救命稻草。
從內心來講,農村走出來進入城市,當時的學校並不是很理想,內心也有不甘。父輩那樣一生生活在一個狹小的圈子裡,就這樣整天庸庸碌碌,為了生計而奔波,受盡了苦難。生活的拮据,歲月的傷痕,對生活的無奈……,這一切都深深刺痛了我,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從心裡告訴自己,我要努力吧,通過考研改變自己的命運,至少我應該努力嘗試一把,不給自己的人生留下太多的遺憾。
漫長考研路的第一段就是選擇學校和城市。從內心來講,希望能夠到大城市去,開拓自己的事業,為自己將來的就業提供一個比較寬闊的舞臺。大城市無非就是北上廣,但是作為北方人來講,上海和廣州一直沒有去過,感覺南方的氣溫和飲食自己不太喜歡,還是選擇北京吧。當然,最有誘惑力的地方就是北京了。其次是選專業。選專業當然是自己熟悉的管理學專業,有一定的專業基礎,如果跨專業,難度太大了,要量力而行。當時選擇了北京一所專業性很強的高校,當時與學校研究生招辦的老師打電話時候,老師的態度非常的不好,給我很大的挫折感,於是我決定重新選擇一個學校。當時學校裡的同學和老師說,北京的學校競爭比較激烈,為了穩妥起見,大家都報省內高校或者與本校有業務聯繫的學校。當時我們班有四個同學選擇考北京,選擇的學校都是北京211、985的學校,一個同學跨專業選擇了北大,一個同學選擇人大。我做出評估之後,覺得自己可能還沒有那樣的能力和勇氣去拼搏,選擇了比他們兩個學校要稍微弱一點的學校。考研的過程是相當痛苦的,也算是人生的一種折磨,因為那時候大多數的同學在東奔西跑,忙著找工作,投簡歷、寫論文,還有一些同學忙著談戀愛,揮霍自己青春和時光。但是,這時候我幾乎每天都泡在圖書館和學校的自習室。記得當時把所有的課本和生活用品幾乎搬到了當時教學樓最高的一層自習室,人很少,平時就是幾個考研的同學在那裡一起學習。我覺得準備考研這個過程,是需要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大家互相拼搏,互相鼓勵,互相監督,這樣才能在考研的路上堅持下來。考研都是要付出努力,非常的辛苦,也非常的艱辛,是對人的意志、體力、精神的一種考驗,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話說,考研就是一種修煉、修行。要有這種心理的準備,並且要打持久戰。
經過一年多的複習,終於迎來了考研的日子。我記得特別的清晰,當時是在一所小學考的,桌子很小、很窄,並且桌面也不平,破破爛爛,門和窗戶都關的不是特別嚴實,風呼呼的吹,監考的都是些小學老師,似乎特別的刁酸和嚴厲。我的心裡想,這就是我改變命運的地方。既來之,則安之,好好努力吧。考研的場地給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感覺,我想成敗在此一舉呀,命運在此抉擇了。
終於考完了,考試的結果大概當年是370分左右,但是英語考的不是特別好,只有58分,由於學校有可能劃到60分,所以當時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當時不知哪裡來的勇氣,我直接買了到北京的火車票,隻身一人來到北京,就找老師和學校諮詢情況,好在最後還不錯,非常非常的幸運,最終如願以償上了某高校的研究生。
現在回過頭來看看讀研的收穫。我覺得首先是讀研是代表一個層次的轉變,結交了一幫學友,置身一種氛圍,接受文化的薰陶和知識的化育。現在我有點後悔,當時沒有一直讀博士,我覺得學業上的提升是收穫的一方面,更多的是融入一個層次、接觸高素質的人,體味成長的快樂,感受厚重的感覺。目前,與很多的同學讀博士的人相比,感覺自己總是少點什麼,或者有點小自卑。第二個方面,當然是學到了很多的知識,我覺老師對學生要求還是比較嚴格的,也是經過了一定的學術訓練,讀的書比以前多了,更專業了,也算是對業內有一定的了解。第三個,是學會了一種生活方式。也就是說,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大家成為了朋友,贏得支持和尊重。最後,通過所在高校或者自己研究生的學歷,在一線城市謀得了一份工作,算是改變了自己的一份命運。
現在回過頭來看看我來時的路,我覺得讀研是我人生比較重要的一個選擇,也是說我當初的選擇沒有後悔,自己的努力,加上一點點的幸運,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所以,說考研是一條不歸路,大家一定要堅持到底,經歷了迷茫苦悶,彷徨,一定會有絢爛的彩虹在等著你,實現鳳凰涅槃!
祝願考研路上的學弟學妹妹,夢想成真,考上理想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