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第一位大陸終身教授謝曉亮全職回國,支援母校北京大學的建設

2020-12-16 高校網大秀

在哈佛接受冰桶挑戰的謝曉亮

哈佛大學第一位大陸終身教授

哈佛大學是世界第一高校,能在哈佛大學被聘為終身教授是無數科研工作者的夢想,謝曉亮,1962年出生於北京。198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1990年獲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化學博士學位。1990~1991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2~1998年在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環境分子科學實驗室工作。1998年,他成為改革開放後哈佛大學聘任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2009年,作為來自中國大陸的學者,成為改革開放後第一位哈佛冠名講席教授,他還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物理化學和生物物理界最高獎獲得者、是獲得美國生命醫學大獎——阿爾伯尼生物醫學獎的第一位華人。

匯聚人才的北京大學

中國的哈佛就是北京大學

中國重理工輕文科的背景下,似乎有一種錯覺是清華大學已經超越了北京大學,其實北京大學的理科是中國高校中最強的學科,而理科則是所有工科應用的基礎學科,北京大學雖然在國家科技獎數量上落後於清華大學,但是在國家自然科學獎和國家重大科研突破上遠超於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偏重於工科的應用領域,而基礎學科北京大學則是中國高校中的翹楚,截止2016年曆屆傑青評選數量中,北京大學傑青數量218名高居榜首,每年全國傑青的評選一般不超過200名,而在2017年北京大學以17人入選的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再次打破了由北京大學在2012年創造的16人入選的全國紀錄。2017年北京大學共有239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總數繼續位列全國榜首。

生命科學領域中國學者強勢

謝曉亮的回歸讓北京大學在生命科學領域趕超清華

清華大學在施一公的回歸下,已經把清華大學的生命科學院建成全球最頂尖的科研實驗室,和施一公齊名的北京大學饒毅和施一公同時回國,未來加上謝曉亮的回歸,未來北京大學在生命科學領域將趕超清華大學,圖片中是2011年6月,BIOPIC召開首屆國際學術評審會,BIOPIC的各位研究員與評審委員會合影留念。 前排左起:饒毅、Stephen Quake、David Bensimon、Tom Maniatis、莊小威、施一公;後排左起:孫育傑、趙新生、蘇曉東、謝曉亮、黃巖誼、湯富酬,在生命科學前沿領域,中國學者逐步佔據世界科研舞臺的半壁江山,謝曉亮的實驗室主要有三方面的貢獻:「第一是基礎研究:在單分子水平上理解酶的動力學反應及定量描述細胞內基因表達和控制;第二是技術發明:DNA測序新方法和快速靈敏的無標記光學成像技術,在醫學檢測上有重要應用;第三是培養了人才:謝曉亮的研究組已經培養了20多位博士生和50多位博士後,他們或者在美國大學當教授,或者投身高科技產業,其中有些人可能成為未來科學技術上的領軍人物。」從北京大學的本科生到留學美國的博士生,從美國國家實驗室的高級研究員到哈佛大學的講席教授,2018年7月1日起,謝曉亮正式全職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擔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回歸起點的謝曉亮將大大帶動海外知名教授的回國熱潮,這些華裔教授的全職回歸,也證明了中國社會和科研水平的不斷提升!

相關焦點

  • 被譽為「離諾獎最近的華人」:哈佛講席教授謝曉亮全職回北大任教
    來源:整理自澎湃新聞、青塔轉自:募格學術2018年7月1日起,56歲的謝曉亮將正式全職回到母校北京大學任教,擔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2018年7月1日起,56歲的謝曉亮將正式全職回到母校北京大學任教,擔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此時,距離他第一次離開北大已33年。1985年,23歲的謝曉亮在北大本科畢業做了一年碩士研究生後,離開北大奔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攻讀博士學位。
  • 哈佛第一位中國終身教授:海外求學33年,放棄4000萬獎金回國效力
    就是這樣的一句話,激勵著我們中國的有為青年,來支援祖國建設,守護我們共同的母親,就算遠在他鄉海外的留洋知識分子——謝曉亮,也不例外。2018年7月,在海外輾轉33年的謝曉亮,終於重新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
  • 「四院院士」謝曉亮任職北大理學部主任,他到底有多牛
    謝曉亮教授1998 年,他成為改革開放後哈佛大學聘任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2009 年,還是他,作為來自中國大陸的學者,成為改革開放後第一位哈佛冠名講席教授。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物理化學和生物物理界最高獎獲得者、是獲得美國生命醫學大獎——阿爾伯尼生物醫學獎的第一位華人。他就是北大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謝曉亮。2018 年 7 月 1 日起,著名科學家謝曉亮正式全職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擔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
  • 57歲謝曉亮接替饒毅任北大理學部主任,去年正式全職回國
    郝平為謝曉亮頒發聘書。北京大學官網  圖11月6日,北京大學舉行了聘任儀式。北京大學校長郝平,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柴真,理學部原主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謝曉亮,以及理學部、理學部各院系、學科建設辦公室等相關負責人出席聘任儀式。
  • 又一位科學家回國!他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
    留洋深造是許多科學家提升自己的方式,前有錢學森歸國,現又一位科學家謝曉亮回國。他不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更是被譽為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人。 但是幸運的是,在他高中時期,高考恢復,他最終順利參加了高考,並且最終如願以償進入了北京大學的化學系學習。 在北京大學,謝曉亮度過了自己美好又充實的四年大學時光。北京大學是他的母校,更是父母工作了幾十年的工作崗位。
  • 北大畢業後出國深造,獲哈佛大終身教授!卻果斷放棄回國效力!
    在得到了芝加哥雷厄姆弗萊明教授的指導下進行博士後的實驗研究!說到這裡,大家是否覺得謝曉亮的學習生涯像「開掛」一般順利呢?,而謝曉亮能進入這裡進行科研工作,無疑是對他最大的肯定!哈佛大學聘請,成為終身教授,這樣的職位,說是成為了當時首位來自中國大陸的一個「特例」也不為過!
  • 他被譽為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他放棄哈佛終身教授,回到北大
    此次參會還有一位科學家甚是引人關注,他被人稱為「四院士」,此人就是57歲的謝曉亮。謝曉亮是誰?他是單分子酶學的創始人、單分子生物物理化學的奠基人之一、相干拉曼散射顯微成像技術和單細胞基因組學的開拓者。他在單分子生物學、無標記光學成像和單細胞基因組學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 北京大學為何會被認為是文科大學?其實北大的理科比清華要強!
    這樣就給人們一種錯覺,北京大學文科和理科幾乎是1:1,甚至文科生和人民大學一樣超過理科生。中國各大高校傑青數量 傑青數量偏重理工自然學科清華大學的優勢是工科,而理科最強的還是北京大學,從歷年的傑青數量就可以看出北京大學理科實力的強大,2017年教育部學科評定,北京大學有21門學科被定為A+,中國基礎理科數學、化學、物理、力學等經典基礎理科水平,
  • 高校首頁播報,北京大學燕園學子國家獎學金出爐,827名學子獲獎
    每年全國200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將近2700萬名的在校生角逐5萬個名額,獲獎比例僅為0.2%,其中北京大學一共有837名學子獲得國家獎學金,獲獎人數佔比為1.7%,由於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名額有限,因此北京大學選送申報的學子都屬於學霸中的學霸!
  • 謝曉亮:夢想的啟航與歸程——我和北大的故事
    編者按:2018年7月1日起,北大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謝曉亮正式全職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擔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1998年,謝曉亮成為改革開放後哈佛大學聘任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2009年,他成為改革開放後第一位哈佛冠名講席教授的中國大陸學者;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物理化學和生物物理界最高獎獲得者
  • 他是哈佛大學博士後、西北大學終身講席教授,裸辭回國,被美國封殺
    北京大學,中國最好的大學,在我小時候曾經立志想要考取的大學,不過,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我發現距離這個目標已經越來越遠。哈佛大學,世界最好的大學,長大之後,眼界開闊後,這才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比北大更好的大學。於是,我時常會想,高考進入北大,出國深造到哈佛,這樣該是什麼樣的霸氣人生。結果我發現了他,擁有著更「神仙」的經歷。
  • 謝曉亮自述與北大的故事:夢想的起航與歸程
    ►謝曉亮,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編者按:      今天《知識分子》要推薦的,是北京大學教授謝曉亮為北京大學建校
  • 父母是北大教授,兒子北大畢業加入美國籍,如今回國任教
    但是隨著我們國家的日益強大,不少人痛改前非,已經選擇重新回國參加建設,今天我們介紹的,就是一個天才一般的人物,他的名字叫謝曉亮。1962年,謝曉亮出生於北京,父母都是北大化學系的教授。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謝曉亮在父母的教育下依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 世界頂尖華人科學家,在美33年最終選擇回國了
    明智的選擇,就是回國。祖國需要你,而你更需要依賴祖國。謝曉亮,世界頂級華人科學家,而在前不久謝教授回國,並且全職任教北京大學。外媒直呼:損失太大了!他是哈佛大學著名教授,是世界生物學領軍人物,也是單分子生物學等一系列生物學的開拓者。他是外國的損失,可正是我國的剛需。
  • 他是哈佛博士後北大院長,全職回國第1人,美國害怕了變相封殺
    北京大學,中國最好的大學,在我小時候曾經立志想要考取的大學,不過,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我發現距離這個目標已經越來越遠。哈佛大學,世界最好的大學,長大之後,眼界開闊後,這才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比北大更好的大學。於是,我時常會想,高考進入北大,出國深造到哈佛,這樣該是什麼樣的霸氣人生。
  • 美國4000萬獎金也留不住這位哈佛終身教授,他拋下一切回歸祖國
    有人甚至開玩笑地說,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人才都是為美國培養的。無數海外人才回到祖國的懷抱,為祖國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這其中就包括謝曉亮。說到謝曉亮,我不知道你是否熟悉他,但他的成就非同尋常。他是生物物理和化學領域的專家,在單分子生物學、無標記光學成像和單細胞基因組學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他還擁有國家科學院院士、國家醫學院院士等稱號,我們大家對這樣一個把國籍變為美國的人才感到惋惜,不僅令人震驚,也令人欣慰。
  • 謝曉亮:給5000多遺傳病、不孕不育家庭送希望
    一名遺傳病患者來信改變了他  謝曉亮1962年出生於北京,1980年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1992年進入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工作,他是該實驗室自1965年成立以來第一位來自中國內地的科學家;1999年被聘為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終身教授,他是改革開放後哈佛大學聘任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內地的終身教授;2009年擔任哈佛大學Mallinckrodt
  • 中國天才入美國國籍,32歲成為哈佛終身教授,卻拒絕回國發展
    有一個人,他在32歲的時候就已經成為著名學校哈佛大學的終身教授,他被稱為中國天才。中國天才入美國國籍,32歲成為哈佛終身教授,卻拒絕回國發展。尹希後來憑藉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尹希在哈佛大學學習的時候非常努力,發表了很多相關領域的論文,這些論文都受到了專業人士的讚譽。
  • 中國曾經的物理「天才」,考上哈佛後成為終身教授,但至今仍未回國
    以前,我國就一個非常出名的天才,他說要留學歸來報效祖國,但是最終卻留在了美國發展,至今沒有回國,還把自己的國籍改成了美國,一直網友們對他爭議不斷。這個人就是尹希。尹希是一個最不像天才的天才。尹希在母親的引領下拜訪了北大的一位老師,並且"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對方的一個錯誤,令母親和北京大學的物理老師刮目相看。不久之後,全國各地的高考成績陸續放榜,尹希雖然不是狀元,但是他的總成績依然有572分,13歲的尹希收到了中科大的邀請,到中科大的少年班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