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怎樣做一個愛讀書的教師

2021-02-08 劉老師教育研究工作室

最近,俞敏洪先生在直播中炮轟中小學教師:有很多中小學老師,一年都不讀三五本書,而且一輩子都是教教科書上的那點東西,不斷地重不斷地重複,最後自己就被掏空了。所以,我們發現不少中小學老師,到最後變得知識面很狹窄,遠遠沒有能力把當代的中國學生教好。

其實,俞先生說的還是有些道理。那麼,我們中小學教師需不需要多讀一點書呢?答案是肯定的。多讀書對於教師的意義是多方面的,這裡,我們重點談談教師應該「讀什麼」和「怎樣讀」的問題。

教師應該讀什麼

01

作為教師,大家都知道應該知道讀什麼。從與專業聯繫是否緊密的角度,我想把教師的閱讀和學習內容劃歸為兩類第一類是閱讀與我們的工作緊密相關的專業書籍,做閱讀的「專家」。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教育理論專著、學科專業方面的書籍。

也許這類書籍看起來比較乏味,但是它和我們的教育教學息息相關。特別是知識更新的加速,網絡時代的衝擊現代青少年的早熟,教育對象的成長變化中帶給我們的全新問題和疑難,僅憑我們在師範院校時讀到的那些東西是遠遠不夠應對活生生的教育對象和教育現實的。

我們在教育教學中常常感嘆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我們常常困惑自己付出了那麼多努力,而教育教學效果仍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說到底,是我們的知識的更新沒有跟上現在的教育對象心理、生理情感等的變化,我們的專業素養還沒有達到讓我們應對自如的程度,或者說,是我們沒有自覺地更新專業知識、沒有把所學知識轉化成我們的專業能力和專業智慧帶來的疑難和困惑。是我們的專業知識不夠精深,教育理論功底不夠深厚。

比方說,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我們的育人目標到底是什麼?那麼,十八大提出黨的最新教育方針是什麼,你了解嗎?它與過去的教育方針的表述又有什麼區別?又如,2016年9月,國家發布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

02

這些最新的教育教學的理論,如果不學習,我們的觀念得不到更新,就不能適應新形新要求,我們的教育教學就是經驗型的、盲目性的。而這些教育理論或理念,對於我們教育目標的確定,特別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確定,是有重要意義的。

閱讀就好像我們開車,中途或者過一段時間一定要加油。我們要更新知識系統,更新教育觀念,提升專業能力,所以需要我們不斷地讀書學習。我們既要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和有組織的學習,更應該內化為為自己的專業發展和成長而自覺、主動閱讀的內在要求,養成為自己的專業發展和成長而自覺、主動閱讀的良好習慣。

03

第二類是廣博的閱讀,做閱讀的「雜家」。確實,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和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同時,開闊的人文視野也是我們的知識結構中不可缺少的個版塊。具有完善的知識結構將幫助我們在教育教學上達到更高的深度與廣度,也會助力我們在教育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教師成為閱讀的雜家,廣博的閱讀,構建起合理的知識結構,以滿足教育的需求,為學生的幸福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為自已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成為閱讀的雜家,多方面地涉獵知識,才能遊刃有餘地面對今天的教育工作。

魯迅在《讀書雜談》一文中說過:「愛看書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書……即使和本業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覽。譬如學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學文科的,偏看看理科書,看看別個在那裡研究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樣子,對於別人,別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重溫,仍不過時。

教師應該怎麼讀

04

讀書的方法,大家各有心得,筆者想探討的怎麼讀,更多的是想說閱讀的觀念和態度。

我們大家應該有一種持之以恆的閱讀習慣長久的堅持,會讓我們於日積月累中潛移默化的吸收到我們意想不到的豐厚的營養,它會深入我們的骨髓,浸潤我們的氣質,提升我們的修養,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這個道理。

最近中國詩詞大會這個節目很火,其實也讓董卿更火。為什麼?這個節目,讓人們看到了另一個董卿,一個滿腹詩書的董卿,一個人文底蘊深厚的董卿。這樣的董卿從何而來?董卿自己也說,是她長期閱讀的習慣造就了她。不管工作多忙,董卿每天都要抽出至少一小時的時間來讀書。堅持、恆心是我們能否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

05

第二,我們應該有一種大閱讀觀。

大閱讀觀的第一層含義,是除了讀專業書籍外廣泛的涉獵甚至精讀某一本或某一類書籍。除了傳統意義上的閱讀,我覺得,我們也應該建立一種新型的閱讀觀和閱讀方式。畢竟我們生活在個網絡發達的時代,我們既可以閱讀紙質的書籍,它便於我們保存,便於我們作批註、寫評論、寫感想。同時,我覺得我們也可以做網絡閱讀,因為它便捷、信息量大,傳播快捷。只是在閱讀的時候,我們能夠有所選擇,有所取捨,能夠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這是第二層含義。

06

大閱讀觀的另一層含義是,看電視聽歌曲等等,都可以成為我們的閱讀渠道。像「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朗讀者」、「是真的嗎」等節目,它傳播的人文的、科學的知識,只要我們留心,都可以成為我們閱讀的一部分。

第三,讀寫互動,學以用。如果說,閱讀、學習是積累的話,僅僅積累是沒有意義的我們要把讀到的東西應用在我們的教學中,負起大舟,託起大翼,我們要像大家熟知的魏書生、李鎮兩一樣,靠不斷地讀書,汲取書中精華,豐富知識,擴大視野,提高素養,使我們在專業生涯裡不斷發生著質的變化,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

07

閱讀的終極目的是用。是運用在教學中,像課題的導入、材料的拓展、學習方式的呈現、學生思維方式的訓練等,都可以信手拈來,或有意挑選。二是運用在專題研究中,或幫助我們確立課題,或充實我們的專題研究等。三是運用在寫作中,寫論文,寫專題報告,寫教育敘事,寫感想感悟。有了豐厚的閱讀做基礎,相信大家都能夠成為教學的好手,科研的能手,寫作的高手。

「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釣任翕張」,「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希望閱讀能讓我們胸有翰墨,揮灑自如;也希望閱讀能助我們展翅高飛,大展宏圖!

圖片來自網絡,若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讓讀書好玩起來 ——提高教師讀書活動實效的路徑探索
    (1)教師不知道讀什麼。筆者在走進很多學校做深入調查研究時發現,對於教師讀書活動,大多數學校實際上並沒有明確的能夠落實的戰略規劃與推進策略,幹部、教師得不到明確的指令,不知道怎樣具體地行動,於是,只好靠慣性和自己的理解去做。這樣,就使基層幹部和教師的工作重點同學校的工作大局與工作規劃脫節,導致學校階段性或整體性的重要工作不能得到很好的執行。(2)教師不知道怎麼讀。
  • 讀書筆記大全: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2013-08-22 11:44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教師必須成為熱愛讀書的人
    當今社會,終身學習貫穿一個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學校教育也從關注學生的知識學習轉向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而廣泛閱讀、全民閱讀、終身閱讀已然成為時代的新風尚,因此,持續深入開展讀書活動,打造書香校園、和諧校園、文明校園將始終是我校創建魅力文化的重要方面。為此,學校向全體教職員工發出如下倡議:一、廣泛閱讀,做現代文明教師。
  • 鞍山:愛讀書、愛遼寧,做新時代好教師
    古人云:「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這一主題蘊含著:讀書是立學立身之根本;讀書可以提高本領;讀書目的在於應用、知行合一。 今年,遼寧省第九屆全民讀書節活動主題是「讀遼寧,愛遼寧」,旨在提升遼寧人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質、推動遼寧振興發展。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讀書,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給學生一滴水,我們需要有一桶水。
  • 教師如何快速成長讀書感悟
    教師如何快速成長讀書感悟   文/李珊珊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7、讀書是一種備課。   讀書對教師就是一種備課。平時讀書中,說不定哪一個理論觀點、哪一個生活實例、哪一個人物、哪一句名言警句、哪一句俗話諺語、哪一段情節、哪一條新聞軼事倍恰好用在課堂上。教材離學生生活越近,其發揮的作用越好。教師多讀書不僅能激活教材,而且會大大增加課堂教學魅力。
  • 【讀書心得】鮑敏|教師的專業閱讀
    近幾年,在學校領導的組織影響下,在張麗鈞、李鎮西等教育大咖的引領下,在張進球校長的以身示範下,我們老師的閱讀意識已經被喚醒,讀書的熱情日益高漲。但作為教師,我們的閱讀又要與其他人有些不同。關於這一點,劉波老師的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也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他說:「當教師的閱讀,跟地鐵上隨便拉一個人都差不多的話,教師的專業性又何從體現呢?」
  • 遇見每一個「悅」讀的你--水南明德小學教師讀書沙龍
    「最是書香能致遠」,讀書是一場心靈的旅行,閱讀一本好書,能啟迪我們的智慧,拓寬我們的思維。為了進一步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讓教師們都遇見每一個「悅」讀的自己。水南明德小學在這秋高氣爽的季節舉行了教師讀書沙龍活動。
  • 北京實驗學校開展教師讀書活動的倡議書
    為此,學校向全體教職員工發出如下倡議:一、廣泛閱讀,做現代文明教師。可以說,成年人讀書就是在做教育,「和孩子共讀一本書」最實際的好處就是會幫助我們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能讓我們的孩子能夠獲得一份生存的自信和應有的尊重。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孩子不愛讀書主要是因為家長不讀書,所以我們提出「讀書做文明人,從爺爺抓起」。這個口號簡短有力而又通俗易懂:爺爺讀書兒子就讀書,兒子讀書孫子就讀書,如果一個家庭中,長輩具有閱讀的習慣,潛移默化影響下,子孫後代也會熱愛讀書。
  • 給教師的閱讀課禮包!世界讀書日,聽這些名師暢談讀書丨關注
    如果你此刻無聊,不知道做什麼,如果你想找回你愛的生活,如果你想了解閱讀的秘密,這10個貼心話題,10位名師的讀書課,↓↓↓《優秀教師怎樣讀書?世界讀書日·教師共讀周》點擊了解詳情:朱永新《關於閱讀,給教師的一封信》徐飛《越忙越要讀書:關於閱讀的自我計劃與管理》常亞歌《教師怎樣閱讀
  • 讀教育經典 做智慧教師——渭南高新區高新小學舉行教師讀書分享...
    為進一步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引導教師在閱讀中增長智慧,提升素養,營造濃鬱的書香校園氛圍,11月13日,高新小學舉行了以「讀教育經典 做智慧教師」為主題的讀書分享交流活動。杜亞紅副校長發表致辭,她指出,讀書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多讀書,讀好書,能夠提升教師素養、增強教師文化底蘊,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她希望全體教師熱愛閱讀,在書中汲取營養,快速提升專業能力,成為優秀教師。老師們紛紛暢言,分享讀書的收穫,碰撞智慧的火花。
  • 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
    在知識爆炸的高科技時代,教師要跟上教育發展的步伐,就必須給自己的大腦每天充電,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認真閱讀,放眼未來。教師首先要圍繞自己所教的學科來讀書。彌補在這門學科中的缺失和誤區,讀教育經典,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從名師的教學經驗中總結出在自己工作中切實可行的一套教育教學方法。語文教學包羅萬象,複雜深奧。
  • 激活教師讀書動力的方式
    但「項目式」讀書,卻能增添讀書最可貴的內驅力,讓讀書變成「因需要而讀」,變成「有效的學習」,也能促進讀書與實際工作相結合進行思辨,悟出深刻的道理,更能通過讀書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學以致用。如此,便實現了讀書的另一個境界——「學,思,用」完美結合。
  • 啟動教師讀書的動力系統
    不是,學校閱覽室整天面向教師開放,可以說是隨到隨讀,而且環境布置也較為溫馨雅致。是教師們沒時間來讀嗎?也不是,學校課時量適中,教師們整體工作量不是很重,完全有時間來讀書。可為什麼教師們就不讀書呢?結合實際工作,筆者以為教師不讀書的原因有這樣幾點:第一,讀書內驅力不足。教師對自身職業的認同感不強,對教育事業發展的趨勢了解不夠,對教育願景期望值不高。
  • 世界讀書日過去了,你讀書了嗎?美術教師又要畫畫又要教畫畫,還讀...
    雖然沒有大數據的分析,但也試著猜想了一番,在那一天,關注讀書這件事的人肯定多了起來,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讀書和談論相關讀書的事情逐漸減少了,於是讀書這個日子也就過去了。 總是三個問題 從讀書活動的時間安排上看有些活動安排一周、有些安排一個月、也有些安排的是長期。
  • 讓一群不讀書的教師拼命教書!責任在於教師麼?
    01、之後,文章還提到了教師之所以不讀書的原因:1、應試教育和功利教育的戕害下,很多教師變得眼中只有分數、只有成績,閱讀與不閱讀已經變得無關緊要;2、「教師認為自己工作太忙,沒有時間讀書」,作者認為這是教師的藉口,枕上、廁上、路上,都可以是讀書的時間
  • 給新教師(2):可以嘗試做讀書型教師
    後來,我到了教師進修學校工作,教職員工108人。天天去閱覽室看報紙的,常常看看看書的老師,也就七八個人(其中4人評上特級教師)。根據多年的調查、觀察,一所學校能夠有三五個愛讀書的人,這所學校就很容易成為名校。但,不少學校,可能連一個人愛讀書的老師都沒有。按理說,校長應該是一所學校的讀書人,事實同樣讓人有所不安,一個縣市,幾十所中小學,愛讀書的校長,哪個老師不跟明鏡似的?
  • 牡丹區二十二中舉行青年教師讀書分享會
    為了進一步激發全校青年教師的讀書熱情,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打造學習型教師群體,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努力建造「書香校園」。8月10日下午,牡丹區第二十二中舉行青年教師讀書分享會活動。活動現場,首先由學校名師代表苗青老師做讀書經驗分享。
  • 臨沂汪溝鎮中心小學暑假教師讀書交流會
    魯網8月18日訊 為了實現學校創辦讀書課程特色的目標,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讓每一位老師,每一個學生養成想讀書、愛讀書、會讀書的好習慣,8月17日,臨沂汪溝鎮中心小學在二樓會議室進行假期讀書匯報會
  • 開啟一場心靈的旅行——廣元市利州區嘉陵小學舉辦青年教師讀書...
    青年教師的成長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教師的精神成長,需要高品位閱讀的滋養;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經典專著的引領。為了進一步提升青年教師的整體素質,打造學習型的教師隊伍,增強教師的文化底蘊,廣元市利州區嘉陵小學於近日在學校會議室舉行了青年教師讀書交流分享會。
  • 黃金谷學校開展教師讀書分享會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讀書是一種心靈的享受,與人分享讀書更是一次難忘的旅行。君子以文會友,為了營造良好的書香校園讀書氛圍, 12月18日中午,「書香校園——黃金谷學校讀書分享會」如期舉行,孫風琴校長和於建副校長全程參與。  在李洪霞主任闡明本次讀書分享會的目的和意義後,由劉倩魯老師主持正式開始,老師們聚在一起,共同分享,與全體老師一起徜徉書海,共話心得。  九位教師先後登上講臺,不僅向大家推薦了「值得一讀」的好書,還對書目做了十分精彩的分析與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