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舉行,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郭金偉榮獲「深圳市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我是一名普通的感染科醫生,疫情來臨之前,我們是偵察兵,疫情來臨時,我們就是排頭兵。我只是做了我的本職工作。這也是我和我們團隊的光榮使命。」郭金偉說。
「這裡是我們的陣地,堅守重任捨我其誰」
2020年春節前夕,郭金偉早早預定好了飛往杜拜的機票,期盼著與幾年未見的兒子團圓。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郭金偉當了一回不遵守諾言的媽媽。
1月15日,郭金偉收到疫情通知,當天就退掉了團圓的機票,回到崗位上。1月22日,國科大醫院感染疾病科收住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此時,科室休假人員已全部返崗,在郭金偉的帶領下,堅守在抗疫一線。他們之中,有臨時取消訂婚假返崗的,有連夜開車從省外返崗,他們退掉原本買好的返鄉高鐵票、飛機票,放下自己家人孩子,放棄休假,積極投入到抗擊新冠肺炎的工作中。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感染疾病科就是抗擊新冠肺炎的主戰場,科室醫護人員就是抗擊新冠肺炎的「先頭部隊」「排頭兵」。
2月6日,在醫院感染疾病科專家門診裡,郭金偉正在忙著向前來問診的患者解釋病情。說起遠在杜拜的兒子,她沉默了一下,母子兩人已經幾年沒見面了,偶爾抽空視頻電話聊聊近況。這些,她從未講過,也沒有抱怨過,而是選擇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我們醫院有發熱門診,發熱病人需要排查,患者需要診治,需要我們守住疫情防控的安全線。」
勇氣與智慧是制勝的「法寶」
新冠肺炎發生初期,出於感染科醫生的職業敏感,郭金偉提前檢查準備防護用品,指導科室進行穿脫防護服訓練,進行病毒性肺炎影像學資料培訓,並通知科室人員保持24小時手機通暢待命,加強發熱門診患者篩查,嚴陣以待防範疫情。
郭金偉發現,疫情發生初期,一些醫務人員的防護意識仍較為薄弱,特別是醫生的西服領工作裝隔離效果較差,且難以再穿上防護服。眼看著國內疫情開始蔓延,郭金偉急中生智,將護理員的工作服給醫生穿,這樣不僅容易穿脫防護服,而且也增加了隔離效果。在郭金偉的指導下,病區內嚴格執行隔離制度,所有疑似患者全程戴口罩、住單間,一切生活用品由醫務人員安排,有效避免了患者之間、患者與其家屬之間交叉感染。由於防控工作做得細緻,雖然郭金偉科室負責的隔離病房前後留觀45名患者(包括確診患者4名),但病房內沒發生過一例交叉感染,無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漏診的好成績。
在回憶起隔離病房的情形時,郭金偉微笑著告訴記者,其實大多數時間裡隔離病房都是疑似患者,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緊張和恐懼心理。在治療的時候,醫生們還要細心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有一位來自湖北的17歲留觀疑似患者,父母也在隔離。一開始,這個男生心裡恐懼,沉默寡言,進食少,郭金偉每日查房,都要留下來陪他聊會天,安撫他的情緒,並及時告知他父母的情況與囑託,漸漸地讓他消除恐懼心理,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疫情防控,只有「逗號」沒有「句號」
疫情期間,郭金偉根據國家衛健委制定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要求,結合醫院實際,制定科室留觀患者診療、取核酸、轉院、解除留觀等具體操作流程,帶領全科室共收治新冠肺炎疑似病例45人,取核酸100餘人次。
如今,國內疫情形勢漸趨平穩,但郭金偉及其團隊沒有絲毫放鬆。感染性疾病科承擔了發熱患者住院觀察的工作,所有住院患者均要求核酸檢測,即使一次核酸結果陰性的患者,肺部病變明顯的,郭金偉也要求科室人員再次取核酸檢測。
「新冠肺炎大規模流行後病毒將與人類長期共存,如何鑑別新的疫情要靠醫務人員高度的責任心,靠醫生對於病情的把握程度,所以要重視醫生的培訓工作,要不斷總結經驗,不斷豐富知識,保持敏銳的判斷力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強意志,堅決做守衛好光明人生命健康的守門員。」郭金偉堅定地說。
(光明融媒記者 譚廣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