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在家人面前表現比較平穩的迪迪這兩天心情有些焦燥,她利用一天一次出門買菜的時間已經到后街的藥店去詢問過,他們回答說,小瓶裝的酒精已經沒有了,要買的話,只有大瓶裝的,5升。
這是2020年2月13日,農曆正月二十。自2020年1月23日湖北省封城以來,20多天過去,新冠肺炎疫情仍然非常嚴峻。
迪迪喜歡從手機裡刷新聞,她從媒體報導得知,截至2月13號24時,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5090例,新增重症病例2174例,新增死亡病例121例,新增疑似病例2450例。其中,湖北新增確診病例4823例,武漢3910例。
上午,父親從老家打來電話,問迪迪他們一家的情況怎麼樣,說老家村鎮疫情防控也很嚴,鄉上把場鎮集市都關閉了,有人在場鎮口守著,到街上買東買西都不能處在一堆擺龍門陣,默默的來默默的去,買完東西趕緊讓走人。
聽說習近平主席都派出軍隊和飛機到武漢支援了哇,父親在電話裡大聲說。迪迪說,是的,派了4000多名醫護人員去支援得嘛,你和媽在家要保重身體哦,沒得事就少出門,注意個人衛生。父親嗯嗯地答應著,掛了電話。
老公對著手機說,看哇看哇,湖北省張灣區全域從2月12日24時起,實施戰時管制,所有樓棟封閉管理。迪迪說,怪不得,這幾天咱們單元樓的管家芳芳通知,每家每戶每天只能外出一次,並且還只能是一個人。我上午出去還被攔住,說要去物業辦理出入證。
那你去辦了沒有啊,正在做作業的兒子關心地問。辦了嘛,那還不辦的,你媽最聽話了,趕緊就去辦了,迪迪回答。這下子,出門都要憑出入證,要讓門衛在上面劃一下,進門也要出示才行。
這時候,老公的微信提示響了一下,他看了看對迪迪說,我們公司人力資源通知,下周一開始正式上班了。迪迪說,那你趕緊打電話問問物業,上班怎麼辦出入證。
老公打了電話,物業回答說,單位給開一個介紹信,然後拿著單位介紹信去物業辦通行證,每天車子和人出入出示一下就可以了。
小區物業的業主群現在也很熱鬧。入群的業主都在群名上標註了樓號、單元號和房間號。以前,大家都忙自己的事,除了物業管家時不時發些物業通知、管理動態,很少有人在群裡說什麼。疫情開始以後,人們都隔離在家,閒的時間多。同時,大家對於疫情的發展都非常關心,心情也焦慮,問一問,說一說,也是一種情緒的釋放和宣洩。
迪迪的樓下鄰居是個小個子女人,當初新房交手剛裝修時,樓下鄰居家裝修早,迪迪和老公多次參觀了她家的改造和裝修風格,比較認可,也請了給樓下鄰居家裝修的施工隊伍,所以,他們兩家比較早就認識。
那個女人有兩個孩子,大女兒讀大學了,小女兒讀小學,她老公迪迪也見過,不愛說話,有時候打個招呼。小個子女人總把老公喊哥,因此碰到迪迪就叫嫂子。為此,迪迪很不舒服,在老公面前嘀咕了好幾回,明明看著比我老多了,還總要裝嫩裝小,嫂子長嫂子短的,哼……
昨晚,過了晚飯時間,單元樓的業主群又開始了討論熱烈。有人說,鄭州市關於各個市區的感染人員有公示,看看我們小區所在區或者附近區的小區有沒有確診感染的。有人在問,出入要辦出入證,到哪裡去辦?
那個樓下鄰居忽然說,咱們的樓號管家芳芳幾天沒有說話了,是不是也確診了,或者躲起來了。有人說,很可能啊,有人吐槽,人家別的小區物業給業主送這送那的,我們小區物業怎麼啥都不管,有人說,咱們單元外地回來的有沒有,這些應該讓我們知道吧,物業也不告訴我們…大家越說越緊張,越說越有些氣憤。
樓下鄰居女人顯然屬於建設派,提出建議,要不咱們自己管理自己,我們來接龍,每個人說一下自己家的情況,春節在哪裡過的,有沒有出外,到過哪裡。有人響應,說,對對,這樣大家心裡有個數。沒多久,這個女人新建了一個群,出示群二維碼,讓整個單元的都掃進去,然後每個人接龍說明。迪迪雖然覺得這樣有些意見綁架的意味,很不舒服,但是看大家都這樣,也只好隨大流。
大家按照樓層開始了接龍。差不多過了半個小時,新群裡迪迪的樓下鄰居就在說,她的同一樓層有租戶沒有接龍報告,她就去敲他們家詢問,結果被那個鄰居甩了白眼。她這一說,沒有人接話,群裡暫時沉默。樓下鄰居又到業主大群裡艾特了管家芳芳,說有租戶明明是從外地回來卻沒有隔離,要不要管一管。芳芳沒有回應。第二天一早,管家芳芳回應了,直說對不起,昨晚手機沒電關機了,那個租戶是從外地回來,但不是武漢,已經在社區隔離。這是後話了。當晚的單元業主接龍也就接到半中間,不了了之了。
過了大約十來分鐘,群裡又有人說團購酒精,說是小瓶裝的,1.5升。習慣了旁觀的迪迪,也跟帖搭話,說需要一瓶。一會兒,有個備註名樓層和迪迪一樣的人也跟帖,說要酒精。於是那個發起團購的人建了一個購買酒精群,讓要購買的掃碼進去。
和迪迪一起掃碼進群的同樓層鄰居網名叫珍珠,從頭像看是個女人。在群裡,大家問了各種問題,酒精什麼時間到,是不是正規藥店的。但是,沒多久,這個創建者又莫名其妙把群刪了,迪迪被踢了出來。
迪迪不明就裡,在大群裡問,什麼原因,建了群又刪了群,還團不團購了?珍珠也同問,為什麼把群刪了,酒精不賣了嗎?迪迪和珍珠一前一後,就有了些默契。珍珠加了迪迪微信好友。
那個人好久才回答,團購人數不夠,對方不給賣了。好不讓人疑惑。鑑於這一段時間來,奇奇怪怪的事情多著呢,大家都習慣了,也不再多問。
雖然說這團購酒精買不成了,但是這酒精一事倒讓迪迪平靜的心靈出現了波瀾。嘴上雖然沒說,咱們迪迪是個死要面子的女人,有些事情即使自己錯了也輕易不肯認錯裝慫的,但是她自己在心裡已經把自己埋怨多少次了。嗨呀,還是太大意了,就顧上天天買菜吶做飯吶看書吶監督小孩學習吶,把酒精和口罩的事情沒有重視起來。口罩一開始全家都是翻出之前忘了買什麼東西商家送的據說是很貴的那種帶呼吸圈的口罩,一共三個,三個人誰要出去就戴那個。酒精嘛,也就之前作為藥物常備的小瓶醫用酒精。眼下,老公他們馬上要上班了,群裡有人說,他們每次從外面回來,都要連同買回的菜,外賣,還有衣服、鞋子鞋底都要噴灑酒精,裡裡外外消個遍的。
迪迪有些怪自己,還是缺乏戰鬥經驗,對防疫重視不夠。酒精,到哪裡買去啊!上網到網店看了看,價格奇貴,老公勸迪迪,算了,這麼貴,顯然是坑人的,先不買。
正在發愁間,迪迪見單元業主群裡,自己的頭上有紅點,有人艾特自己。點進去一看,卻是同樓層的另一個鄰居,他也同時艾特了迪迪和珍珠。卻是在說酒精的事。嗨呀,迪迪好高興,好感動。
這個鄰居迪迪見過,也有些了解。在附近哪一個銀行上班,他的媳婦兒好像是哪個大學的英語老師,年輕漂亮,瘦瘦高高的。在迪迪家剛搬進新房的那一年這家鄰居剛結婚。他們貼的婚慶喜帖很別致,兩個可愛的古裝小人頭碰頭雙手抱拳鞠著躬,他們把這個小喜帖,在自己家門上貼,在樓道裡貼,在樓層的電梯門旁邊也貼,一派喜氣洋洋。當時迪迪還和兒子繞著這幾個貼看了半天,研究評論了半天。
這個鄰居可能是他們家在這個業主群裡的家代表,群名叫遠,咱們暫時叫他鄰居遠吧。鄰居遠艾特了迪迪和珍珠,他說,酒精你們不用專門去買了,我年前在藥店裡買了一大桶,明天給你們倆都倒一點,光消毒用不了多少的。
迪迪趕緊說,不用了不用了,我們自己去買。珍珠也說,不用麻煩了,我們自己去買。鄰居遠很熱情,說不用客氣,我明天上班順便給你們帶過去。迪迪說,剛才接龍時看見你說沒有住在這邊,在你媽那邊住,專門拿過來太麻煩了,多跑路。
他們三個人,群名顯示同一個樓層,就這樣你來我往在群裡說開了,非常顯眼。全群的人暫時沒插話的,好像都在圍觀這三個同樓層的鄰居熱聊。迪迪感覺好像在公共場合,很多人面前,自己和一個陌生男人說話一樣,感覺到了有些害羞。
但是,儘管迪迪和珍珠盡力客氣拒絕,鄰居遠還是堅持說,不麻煩,沒關係的,明天帶給你們,不要客氣,等等,充滿了一片熱情。最後,迪迪實在不能再拒絕了,只好說,那好吧,太感謝了。
從群裡出來,迪迪就對老公和孩子說,哎呀,我們這個鄰居怎麼那麼熱情,太好了,要送給我們酒精。還讓我們自己準備一個瓶子。準備什麼瓶子呢?到哪裡找呢?
老公意思不明地笑了笑,迪迪瞪了他一眼。兒子沒有覺得什麼意外,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積極給迪迪出主意找瓶子。最後,通過集體智慧決定,把一瓶帶噴嘴的花露水倒到了一個不用的塑料杯子裡,把空花露水瓶子騰出來,準備裝酒精。
13號早上,一大早,迪迪出門去買菜。北方的冬天,霧氣蒙蒙,太陽還沒有出來。疫情期間,人們都窩在家裡,大白天的都沒有幾個人在外面走動,更別說早晨了,有些冷清,更加給人寒冷。
小區路上空蕩蕩的,沒有什麼人。迪迪下了樓,轉過噴水池,正向小區後門口走去。遠遠看見一個人正朝另一個樓門走去,兩隻手各提著一個大桶,目前比較敏感的就是酒精了,肯定是酒精。迪迪身上就來了勁,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想,看這個人提著這麼多酒精,沒準問一問,看會不會賣一點給自己,或者至少能知道在哪裡能夠買得到也好啊。這樣就不用麻煩鄰居遠了嘛。
於是,我們天真可愛的迪迪就在後面放開嗓門喊了一聲,哎,哎,你好哇。也許聲音有點小,又是在空曠的早晨,那個人起先沒聽見,沒見反應。迪迪又鼓了鼓勇氣,提高了聲音,哎,請問一下前面那個同志。那個叫同志的似乎有了感覺,停下正在邁動的腳步,回過身,望向迪迪的方向。迪迪大聲問,哎,我問一下,你提的是不是酒精,在哪裡買的呀,能不能賣一點給我啊?
那人聽見了,絲毫沒有見怪,遠遠地回答說,我這是大桶的,是公司用的,不能賣,你是家裡用不是,你到外面藥店問問,應該有賣的。說著就要進樓門。
迪迪只好遠遠回答一聲,謝謝,就走了。迪迪到后街藥店打聽了一下,他們只有大瓶裝的5升酒精,小瓶裝的早賣完了。藥店服務員笑了笑說,這麼大瓶,家裡用確實太多,小瓶的暫時還進不來。
買菜回來,迪迪就和兒子商量開了,要是鄰居真的送酒精來,怎麼辦?要禮尚往來啊,要不要給人家錢呢?給他錢他肯定是不會要的,那麼給點什麼回贈呢?回贈的禮物既不能太貴了,要符合一瓶酒精的程度,否則倒顯小家子氣了,但是也要能拿出手。想了想,迪迪從水果盤裡撿了三個大蘋果,找了一個大小合適的塑膠袋,然後再從乾果盒裡挑了一袋藍莓果,裝在一起收拾好,準備等鄰居拿來酒精的時候作為回贈禮物給他,兒子也覺得不錯。
在激動和不安中等待著。忽然,好像聽到了有敲門聲,迪迪問兒子,聽見敲門了嗎,兒子好像也不確定,迪迪又仔細聽了聽,過了一會兒,又有了一聲敲門聲,這下聽見了,迪迪趕緊打開門。看見門外不遠處地上放了一個500毫升的農夫山泉塑料礦泉水瓶,這時候鄰居家的門也打開了,鄰居遠伸出頭,戴著口罩,指了指地上的瓶子,口罩一突一突地在說,酒精已經勾兌好了,打開就可以用了。迪迪說謝謝謝謝。鄰居遠說完就關上門,進去了。迪迪明白,哦,這是疫情期間,大家的防控意識還得就要這樣才行。她從地上拿起那個礦泉水瓶進了屋,這樣好了,準備的花露水瓶也用不上了,本來嘛,看人家用的這個礦泉水瓶子,就是簡單大方上檔次。迪迪有些佩服鄰居遠的雖然年輕但是比較精明強幹,人家知道及時給家裡人搶購到酒精,又這麼熱情幫助人,甚至還知道酒精要勾兌了才能用。這個常識迪迪是不知道的。
放下酒精,迪迪把已經準備好的蘋果包拿上,沒忘了像鄰居遠似的戴上口罩。然後走到鄰居門口,敲敲門,鄰居遠打開門,迪迪把蘋果包舉到他面前,遞給他說,給孩子的水果,拿著哈。鄰居遠說,誒,不行不行,用不著嘛,推脫不要。迪迪拿著蘋果包堅持要給,鄰居遠推讓不要。急中生智,迪迪說,那這樣,你要不收這個蘋果的話,酒精我們也不要了。鄰居遠愣了一下,口罩上方的眼睛閃了兩下,似乎有些無可奈何,說,那好吧好吧,他接過那個小包裹,也說了聲謝謝。迪迪說沒關係,要謝謝你們。然後,就高興地回了家。
鄰居遠的兒子大概3、4歲了,平常很少見,說在他奶奶家上幼兒園。有一次,迪迪出門放垃圾,看見鄰居遠和他媳婦兒,還有一個小孩正從電梯裡出來,鄰居遠的手裡提著一個蛋糕,迪迪隨口問,哦,孩子過生日嗎,幾歲啦?鄰居遠的媳婦回答,是的,3歲了。迪迪對孩子說,祝你生日快樂哦。鄰居遠和他媳婦兒一起教孩子,快給阿姨說謝謝。那個孩子扭捏著,不知道說沒說,然後大家就各自關上門了。高高的樓房,鄰居們之間也就僅僅這些交往和招呼了。
其實,迪迪見了鄰居遠還有點不好意思是因為有一次和老公鬧彆扭。一天早上,忘了因為什麼事情老公臨上班出門前罵了迪迪一句粗話,迪迪被惹火一下子不幹了,犯起了牛脾氣,非要老公道歉說對不起,老公偏不說,迪迪就拉住他不讓他出門,一個要走一個不讓,門開著,兩人拉扯到電梯,聲音有點大。鄰居遠這時候也出門,見了就使勁地拉開迪迪的手,老公這個狡猾的傢伙一下子就坐上電梯溜跑了。迪迪手裡失了抓拿,本來一直憋著的眼淚一下子就湧了出來,在電梯旁邊跺了跺腳,說,不能讓他跑了。鄰居遠把迪迪推到門口,邊說,好了好了,不要生氣了,他已經下樓了,女人和男人比力氣永遠是吃虧的,回去吧回去吧。迪迪抽抽噎噎回屋了。然後迪迪怎麼秋後算帳,讓老公到底道歉服輸這裡不提。
只是從那件事起,迪迪見了鄰居遠就有些不好意思,覺得自己以往的溫良優雅的人設好像有些崩塌,鄰居肯定會覺得這個女人好不懂道理,也不賢惠,這麼大了還和自己老公吵架,等等,反正有些難為情。
患難見友情,遠親不如近鄰啊。迪迪是個很容易被感動的人,也覺得自己很幸運,他們這個樓層的鄰居都這麼好,珍珠、鄰居遠,還是對面1室的鄰居,她家裡有兩個女孩,老二和老大年齡相差大,老大上初中了,老二還沒上幼兒園,但是很厲害,總是欺負著她姐姐。每次迪迪都要逗逗那個小女孩,和女鄰居總要聊上幾句。
迪迪把鄰居遠贈送酒精的事記在了手機備忘錄裡,另外還寫了一篇簡短的新聞稿似的文字,發給單元樓管家芳芳,大意是希望管家把鄰居遠的這個鄰裡相助的事跡在業主群裡表彰一下,特別是現在疫情嚴重大家都處於危難的時候,尤其要宣揚這種互助互幫的精神。
下午,芳芳才看見,回覆說,看見後問過鄰居遠,他說不用表揚,都是應該做的。
這一天,恰好是2月14日,朋友圈裡都在發鮮花、禮物什麼的嗮幸福。迪迪想起鄰居遠的贈送她和珍珠家酒精的事,覺得這純屬巧合。看鄰居遠平常的大大咧咧樣,他絕對不會起這樣的心機的,如果他膽敢起這樣的心機,迪迪肯定不再搭理他。就像很早不知道哪裡來一個微信申請,說同小區的鄰居,迪迪理都沒理,一股讓人爛糟的曖昧味道,找錯人了吧。
但是迪迪又分明感覺到一股被關懷被幫助的溫暖,內心是明亮的充滿了暖意。忙完家務事,迪迪就想給珍珠發微信,問珍珠上午收到鄰居遠的酒精沒。其實,迪迪覺得沒有必要這樣問,肯定的了,既然鄰居遠說要給她和迪迪都倒一瓶,那肯定是都送了,那絲毫沒有問題的。只不過迪迪想要再和珍珠交流,說叨說叨鄰居遠這個好青年的好心和善意,發了新聞稿說要表揚表揚,他又不讓表揚,做了好事還那麼低調,被人幫助,心裡的感動總需要分享和交流。迪迪這樣想。
珍珠的回覆卻讓迪迪吃了一驚,珍珠說,鄰居遠沒有給她們家送酒精,迪迪問,那為什麼呢?珍珠回覆說,是她昨晚在群裡沒有好拒絕鄰居遠,後來加了鄰居遠的微信,直接告訴他,說不要的。所以鄰居遠今天就沒有給她們家送。
看到珍珠的回覆,迪迪有些發愣。迪迪想問珍珠拒絕的原因,又沒有問。自己猜想,或者,珍珠覺得疫情期間,任何外人給的東西都是不安全的,所以不放心。
順著這個思路,迪迪覺得,珍珠這才是多麼的精明啊,哪像迪迪這樣的傻女人,很少多想,也很容易相信別人,很會把別人往好的地方去想。在珍珠回復前,迪迪怎麼就從來沒有,對,從來沒有去懷疑鄰居遠給的這個酒精會不會沾染病毒,不安全呢?
哦,迪迪呀迪迪,可見你是多麼的幼稚和不成熟啊。真的是,幼稚和不成熟,和年齡、學歷根本是不成正比的。
迪迪心裡很不是滋味。但是,鄰居遠呢?他的心裡會怎麼想?他的一團熱情,在群裡大家面前的義氣滿滿,善意滿滿,卻在私下裡的微信裡,被珍珠不知道什麼原因地拒絕了,鄰居遠會怎麼想呢?他的心裡好受嗎?以後再碰上這樣的事情,他還會那樣首當其衝地熱情地伸出援助的雙手嗎?
迪迪的心裡不好受似乎又並不是對自己的責備,而更多的是,對鄰居遠可能受到的不被理解和接受的難過的想像。
有時候,接受別人的善意和愛心,似乎也是一種擔當、責任和成全吧。
晚上,可愛的鄰居珍珠發微信給迪迪問,姐,你家還要酒精嗎,我找人買到了一些,給你送些吧。
迪迪當然地婉拒了可愛的珍珠的好意,道了聲,謝謝,不需要了。
後來,迪迪家也在藥店買了一小桶2升的醫用酒精,不過,至今都沒有打開過,鄰居遠給的那500毫升的酒精,也就用了半瓶,還剩半瓶在那個礦泉水瓶裡,一直放著。
這只是疫情期間發生在鄰裡之間的一件小事。筆者偶然聽朋友說起,覺得有些意思,就把它記了下來。不含什麼惡意。希望這個叫迪迪的女人,以及她的幾位可敬可愛的鄰居,如果不幸讀到了,不要多想怪罪筆者的多事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