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30 2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心血管王醫生 心血管王醫生
近日,首個國產宮頸癌疫苗獲批,將正式上市,5月份起可預約接種。歷經18年,我國成為繼美國、英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實現HPV疫苗自主供應的國家。
我國宮頸癌發病年齡以40-50歲多見;而後60-70歲又一高峰;20歲以下罕見。早期宮頸癌治癒率高,預後較高。
一、宮頸癌的----人乳頭瘤病毒HPV
宮頸癌主要由感染人乳頭瘤病毒(HPV)引起,研究發現99.7%的子宮頸癌都是因感染HPV造成的,HPV也可以引發其他相對少見的癌症,如陰莖癌、喉癌和肛門癌等,HPV的主要途徑是性或皮膚與皮膚接觸傳播。
二、宮頸癌的主要原因
除了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時引起宮頸癌的主要原因,宮頸的發生還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多個性伴侶、初次性生活<16歲、初產年齡小、多孕多產等、免疫缺陷與宮頸癌發生密切相關。
2、沙眼衣原體、單純皰疹病毒II型、滴蟲等病原體的感染在高危HPV感染導致宮頸癌的發病過程中有協同作用。
3、吸菸、營養不良、衛生條件差也可影響疾病的發生。
三、宮頸癌的表現
早期宮頸癌可以沒有任何表現,需要通過常規篩查檢出,隨著病情發展,最常見的表現就是,接觸性出血,異常陰道流血。
出血:
中晚期為不規則陰道流血。出血量根據病灶大小、侵及間質內血管情況而不同,若侵襲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年輕患者也可表現為經期延長、經量增多;老年患者常為絕經後不規則陰道流血。一般外生型較早出現陰道出血症狀,出血量多;內生型較晚出現該症狀。
排液 :
多數患者有陰道排液,液體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樣或米泔狀,或有腥臭。晚期患者因癌組織壞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湯樣或膿性惡臭白帶。
晚期表現:
尿急、尿頻、肛門墜脹感、下腹及下肢浮腫;可能還出現輸尿管梗阻、腎積水、腎功能減退、極度消瘦、貧血、大出血等等。
如果貧血較重,還可能出現乏力、虛弱、心慌、氣短、面色蒼白、發燒、四肢疼痛、血栓等等問題。
一般根據病史、症狀、婦科檢查和/或陰道鏡檢查並進行宮頸組織活檢可以確診。治療以手術為主,配合放化療,靶向治療等等。
早發現早治療,一般預後較好,有淋巴結轉移者預後差
四、如何有效預防宮頸癌
1、注射HPV疫苗
宮頸癌疫苗通過預防HPV病毒感染,進而有效預防了宮頸癌的發病。
2020年1月,我國首個國產HPV疫苗於日前獲批上市。此次上市的雙價HPV疫苗定價329元/支,預計2020年5月可在各地社區醫院接種。
HPV疫苗接種最好是在女性有第一次實質性性接觸之前。美國推薦是9~26歲。二價疫苗的推薦接種年齡為9~45歲,四價疫苗的推薦接種年齡是20~45歲,九價疫苗適用於16到26歲的女性。
2、定期宮頸癌篩查
篩查項目:宮頸細胞學篩查,或HPV檢測篩查。
《中國宮頸癌綜合防控指南》推薦25-30歲開始篩查,每3年篩查一次。
3、注意個人衛生,減少不潔生活,減少伴侶,堅持運動,戒菸,等等都有利於預防!
總之,宮頸癌是目前為數不多,能夠通過疫苗注射,絕大部分預防的癌症,所以如有條件,方便的時候注射HPV疫苗預防宮頸癌。
【心血管王醫生版權】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宮頸癌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