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日報記者韋莎妮娜 通訊員尹雪梅 楊梅芳
新桃換舊符,早春地復甦。在今年全市「兩會」上,靈川收穫了來自市委、市政府的「點讚」。這個被市裡賦予了較高期望值的縣,2017年在多領域打了漂亮的硬仗,贏得了來自各方的讚譽。
人傑地靈,山川秀美。今日的靈川早已撕掉了髒、亂、差的「老黃曆」,取而代之的是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的新變化—— 湘桂鐵路、貴廣高鐵、國道322線、泉南高速公路等在此交匯,形成了「兩鐵三高四互通、一城四站兩樞紐」的交通格局;以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西園)為核心的園區建設插上了翅膀,就地起飛;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新樓房、一條條平整乾淨的道路、風景怡人的城市綠地和公園,靈川百姓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一組數據或許可以讓人進一步地感受到桂林「北大門」不可阻擋的後發力:2017年,靈川縣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131.98億元,組織財政收入15.5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4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25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4元。
「掘金高鐵」:在兩條「動脈」上找機遇
「楚粵往來之要衝」,靈川區位的重要性,自古就不容小覷。近年來,隨著交通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靈川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大交通樞紐。不僅坐擁桂林北火車站、桂林西客站、桂林西貨運中心、桂林動車所,還有國道322線、湘桂鐵路、貴廣高鐵、衡昆高速公路、泉南高速公路、包茂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尤其湘桂鐵路、貴廣高鐵這兩條「任督二脈」的打通,徹底奠定了靈川「兩鐵三高四互通、一城四站兩樞紐」的交通新格局。
致富路已鋪就,靈川敏銳地嗅到了兩條「動脈」上的商機。2017年,靈川縣作出了依託高鐵交通樞紐優勢,以八裡街工業園區建設為主戰場,加快推進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西園)的決定,並且要將其打造成現代工業百億元產業園區。
按照規劃,園區重點發展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產業。目前,園區規劃編制、土地報批、項目招商及土地徵收工作正在紮實推進。天湖水利建成投產,立大玻璃、天海塑業開工建設。
這邊廂高鐵經濟園建設風生水起,那邊廂重大項目紅紅火火。去年,靈川縣統籌推進131項重大項目,總投資達到了689.4億元,完成年度投資109億元。
放大優勢 產業託舉新希望
「沒有產業項目支撐,就沒有活力;沒有商貿物流穿梭,就沒有人氣。」靈川縣負責人表示,2017年,靈川縣瞄準準星,找好了自己的定位:做強工業、做優農業、做活第三產業,開發甘棠江,建設高鐵園,打造新靈川。
這不到30字的自我定位,展開來就是要以定江鎮、靈川鎮、三街鎮、潭下鎮為中心經濟軸,重點發展現代工業和商貿物流產業;要以桂黃公路為主線,大力發展沿線商貿物流業,積極培育專業市場,打造現代服務業核心示範區;要依託高鐵交通樞紐優勢,以八裡街工業園區建設為主戰場,加快推進高鐵經濟園建設,促進商貿物流、智慧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快速發展。目前,工業企業如華信製藥、金山化工等行業龍頭企業發展勢頭良好;成功引進了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國內知名電子商務企業,加快形成桂北電子商務集聚區。文化、旅遊、商貿業相結合,去年接待遊客達699萬人次,同比增長60%,實現旅遊收入67億元,增長68%。預計去年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1%,佔GDP比重36%。
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色。2017年,靈川縣深入實施現代特色農業「7+3」提升行動,打造了一批各有特色的農業示範區。桔紅甘棠江成為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四星級)、香蔥產業示範區成為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縣級示範區,成功創建3個自治區鄉級示範區,6個示範區入圍自治區各級示範區。小平樂村(桃)榮獲第七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潭下推廣站獲「全國五星鄉鎮農技推廣機構」榮譽稱號。2家合作社被評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全縣通行政村、自然村道路硬化率分別達100%、85%,通達率位居全區前列。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突破380萬人次,收入超14.3億元。
零距離對接 告別「同城不同步」
從桂林市區經濱江北路一路向北,僅僅十多分鐘的車程,就進入了靈川縣境內的八裡街。這裡,白馬服飾城、義烏小商品批發城、中豪家居城、千年桂林博物館、大西南汽車城等商圈令人應接不暇。進入靈川縣城,美麗的甘棠公園裡小橋流水、亭臺樓閣,猶如步入畫中。
早在多年前,在許多人眼裡,靈川還只是一個有「桂林北大門」之稱的縣城。而如今,許多桂林人似乎已經越來越分不清市區和這個「北大門」之間的分界線在哪。隨著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和城市框架拓展,靈川以「桂林北新城」的嶄新姿態融入了桂林城市圈。
家住八裡四路的謝先生目睹了靈川縣「同城化」所帶來的大變化。「我原來住在市區西山路,2006年在八裡街買了新房子。去年,我退休就住到了這裡。之前還以為從市裡搬到縣裡會不方便,但這幾年一步步看著這裡高樓拔地而起,商場、學校等配套設施不斷健全,就和住在市裡一樣!」
近年來,為打破「同城不同步」的尷尬局面,靈川縣在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設施建設、通信工程建設等方面力爭與市區做到一體化發展。同時,在戶籍管理、社保醫療服務等方面也逐漸與市區實現一體化管理。縣(區)的承載力、吸引力不斷增強,產業、路網、市政設施等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縣城靈南、靈北街特色街區改造基本完成,甘棠公園環江綠道、靈澤塔基本建成。三街鎮新型城鎮化示範工程基本完成,全縣已有10個鄉鎮完成集鎮改造。
去年,靈川還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強化城市精細化管理,辦結「金點子」建議141個,解決一大批多年來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城市「頑疾」,榮獲桂林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先進縣。
新時代、新使命,新徵程、新希望。新年伊始,靈川縣已拿出了快馬揚鞭自奮蹄的精神,以主動的姿態,與強的比,與快的賽。工業園區、產業建設、重大項目、城市提升改造和鄉村振興戰略等逐一列入了新年「任務清單」中。一個宜居、宜商、宜行、宜學、宜遊的「桂林北新城」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