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Eric Vogt成立的eProvenance公司將這一技術應用到紅酒生產的全程中。為此,eProvenance採用半有源和無源RFID標籤以及專用墨水,跟蹤、鑑別和監管瓶裝紅葡萄酒。
原產地一般會說明紅酒從裝瓶到消費整個過程中的保管、保真及環境情況。Vogt說標有原產地的紅酒價值會增加15%,有時會更多。不過,多數紅酒瓶上都沒有原產地記錄。
貨主一般會在紅酒裝箱中安置溫度跟蹤器,以監測在船運過程中的溫度變化。這就增加了成本,不過不會很多,Vogt說:「船運方式只佔整個行程的三分之一或一半。」不過,他說:「如果包裝箱從船上掉下來就麻煩了。」因為只在船運方式時才跟蹤溫度變化,所以紅酒供應鏈中的參與者——從紅酒製造商到船運機,再到經銷商和消費者,都不可能得到完整的或精確的產地記錄。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Vogt團隊將裝有集成溫度感應器的13.56MHz無源標籤貼在1200個紅酒木箱內
Vogt和團隊在6個月之前進行了試點,收集到的數據有力地證明了上述的觀點。eProvenance總部在美國波士頓,在法國巴黎和波爾多設有辦事處。在試點中,Vogt團隊將裝有集成溫度感應器的13.56MHz無源標籤貼在1200個紅酒木箱內。這批酒原產自法國波爾多,運往英國、美國和日本。可以拿運往東京的一批酒做例子,從紅酒裝瓶到船運再到幾周之內的轉運,溫度一直在保險範圍內。不過到達東京後溫度變得有點高,以致商家不得不根據標籤上的溫度數據(RFID射頻快報註:每天記錄三次)重新考慮如何保存這批酒。
這一溫度跟蹤標籤大小如信用卡,由KSW Microtec提供。據eProvenance方案部副部長Liz Churchill說,該標籤內含8千比特的存儲器,可以存儲720個讀數。按一天記錄三次算,裡面的電池可用一年。
Vogt說,目前試點工作的目的就是:讓每一個接收紅酒的單位都把裝箱上的標籤取下來,然後送回到eProvenance。接著,eProvenance下載溫度記錄並將數據輸入產地資料庫。標籤上的ID號會和箱內每隻酒瓶上貼的無源標籤(由EmbedTech Industries和KSW Microtec提供)ID號對應。
這些無源標籤可用來識別、鑑別酒瓶,同時與裝箱上的溫度跟蹤標籤以及運送、經銷商和經紀商信息相連。消費者或其他供應鏈中的商家可通過進入eProvenance網站,鍵入印在標籤外的ID號,就可找到酒瓶上的產地信息。標籤內嵌碼與印在標籤上的號碼並不一樣,不過兩者在eProvenance的後臺資料庫中是有聯繫的。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每個酒瓶底部都貼有ISO 15693的無源標籤
最後,在包酒瓶木塞的箔蓋上印上隱形油墨。這樣,使用一個小型手持讀寫器就可讀取油墨印字,以確保酒瓶內不會換成劣酒。
Vogt說,他已經同波爾多九家不同的釀酒廠開展此項試點項目。因為這1200隻貼標籤的紅酒裝箱不是同時間到達目的地,所以Vogt預計,到今年夏晚些時候才能將所有的溫度數據收集完。他說,到目前為止,大約6成的商家在將溫度標籤送還公司過程中遇到了麻煩。一旦公司過了試點階段爭得顧客群—從釀酒商到經銷商再到零售商,這些顧客會傾向於從標籤本身獲取數據,從eProvenance資料庫中下載數據。
Vogt說,eProvenance使用RFID標籤的理念有三層:可跟蹤、鑑別和獲取監管記錄。
不過,釀酒行業在使用此系統時還是有些猶豫,因為跟蹤溫度也為供應鏈中的商家增加了責任,他們必須時刻注意紅酒面臨的溫度變化。為此,Vogt已經開始思考怎麼將保險加到業務中來。「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數據來了解到全球發貨渠道中的溫度變化,並且知道什麼溫度下對紅酒是有害的,那我們就可以提供保險。」
據傳,該公司在接下來的幾周內將與釀酒業及整個供應鏈中的專家會面商談此事。Vogt最後說,所有的相關方都會對這一系統感興趣的。因為通過這項系統,顧客可以品嘗到口感更好的紅酒,從而購買的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