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應該和誰看》和《你的名字》,兩片的許多元素均十分相似,從畫風、配樂,以至故事發展、純愛主題等都相近,所以大家愛拿它們作比較。
電影由《情書》導演巖井俊二的原作《煙花》改編,戲中的超現實、超理想處理(「超現實」指「超越現實」,「超理想」指「超級理想」),還有選擇以動漫作為載體,亦令故事的愛情主題得以升華脫俗。
「似」與「不似」
先談兩者最大的共通點——時空穿越。不知何時開始,包括《來自星星的你》、《你的名字》之類,穿越情節都被廣泛應用,並且都套諸愛情片裡,就連港劇一經用上也大受歡迎。
與《你的名字》談論災難不同,《煙花,應該和誰看》只是講述反叛少年的」私奔「(實質是離家出走),格局自難相提並論。其中,電影所涉及的「英雄救美」,也僅僅在於協助女伴反叛家長,而非拯救愛人性命以至全村人的性命,觀眾的緊張感及整體氣氛難免遠遠不及。
以「私奔」作為全戲主軸,在道德上亦難引起共鳴。
首先,抗拒後父到來而選擇「離家出走」,這個理由已嫌欠缺說服力,特別是電影並未事先交代後父如何地差,她的抗拒同樣是「沒來由」的。
其次,為了避免孩子氣的「離家出走」,女主角決定改以「私奔」包裝,甚至隨機兼隨便地揀選男伴,其合理性固然又大打折扣了。而當男主角問女主角日後如何維生,女方竟然回答出賣身體又或要當偶像之類,難道這不是很很傻天真嗎???
該片的超現實、超理想,除了指穿越情節以外,也在於女主角及男主角的天真與傻,莫名其妙地過分樂觀和率性,誤以為前路都是一片光明——看在實際的世人眼裡,自然難以認同和投入。
但它的好,則正在於其超現實、超理想。所謂純愛,不就是義無反顧地愛?以至愛得轟轟烈烈!
男女主角的最後水中一幕,可謂超現實、超理想之極,彷佛世界上只存在互愛的雙方,其餘所有包括生物反應(呼吸)或物理反應(浮水)等等皆可忽視。
這個萬念皆空、唯獨純愛的境界,難道不是至高無上的嗎?從電車突然轉向在海面上走,到二人踏在微微露出海面的巖石,還有幻彩般的天幕及複數平行世界的浮現,都在帶領觀眾們逐步踏進這個似幻似真的仙境。
說到底,《煙花,應該和誰看》的「失敗」,是不必要地與《你的名字》捆綁營銷,還有不必要地加入與《你的名字》類似的元素。過份強調穿越一環,就有點「畫虎不成反類犬」,不單人物、劇情、氣氛等俱比《你的名字》略遜一籌,其時空交錯也欠缺話題性。
然而,純粹以獨立單一的藝術來看《煙花,應該和誰看》,本片還是深有純愛味道的,而這也才是欣賞本片的最佳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