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可以說是中國人的集體回憶殺,它在每個人的童年回憶中永遠保留一個角落。因此提到猴子,人們最快聯想到的便是《西遊記》中孫悟空,以及生活在花果山中的猴子。
河南省濟源市的五龍口山是名副其實的獼猴王國,這裡是地球緯度最北的太行獼猴群落,景區現有獼猴21群3800餘只。一片群山圍繞,天高雲淡,讓久居城市聞慣了汽車尾氣的城裡人不由羨慕起猴子們純天然的生活環境。
「五龍山水奇秀」為楊成武將軍的墨寶。五龍口原稱秦渠枋口,因秦代在此開山鑿渠,以枋木為閘而得名。沁河從這裡截山而出,兩岸斷壁如削,幽谷碧波蕩漾,景色十分迷人,自古便得文人青睞,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盛讚「濟源山水好」,乾隆皇帝稱之為「名山勝跡」,據說風流天子隋煬帝慕名遊覽五龍口,宴享極樂,三日方歸。
景區的太行獼猴很多,或躺,或坐,或靈動,或呆滯,或嬉戲,或閉目養神……性格活潑,膽大好動,而且絲毫不怕人,招之即來,與遊客嬉戲照相,似乎他們才是這裡的主人。
獼猴是景區的一大特色,因此也時常組織活動或西遊主題表演,儼然花果山裡一派熱鬧喧譁的景象。
豬八戒的形象惟妙惟肖,來到這裡,讓人不禁懷疑,是不是師父又遭遇了劫難,需要被轟走的大師兄前去救場。
群猴圖中的猴子雕像栩栩如生,和在山間與遊人互動的獼猴相映成趣。太行獼猴屬於靈長目猴科,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們各個雙眼皮,大眼睛,形體俊美,善於攀援、模仿性強。
五龍山山體連綿起伏,山上遍布樹林綠植,頗有一種山水風景畫的感覺。似乎是沾染了山的靈性,獼猴各個機敏聰慧,上下攀躍自如,聰明狡猾的萌態不時給人們以驚喜,令人樂而忘歸。
桃都山海拔1000餘米,左右有神荼、鬱壘兩峰,相傳是我國歷史上門神發源地。
朱德的名詩《出太行》也出在這裡。1940年5月,朱德經洛陽去重慶談判,中途返延安,是時抗戰緊急,內戰又起,國人皆憂。5月6日,朱德沿古道登上五龍口,向北回望戰鬥了兩年零三個月的巍巍太行,家國情仇一時湧上心頭,七絕《出太行》脫口而出:「群峰壁立太行頭,天險黃河一望收。兩岸烽煙紅似火,此行當可慰同仇。」為紀念這段抗日歷史,五龍口景區在當年朱總司令曾經走過的愁兒溝山路上,建成了一座「朱總司令出太行」紀念碑。
五龍口走過了漫長歲月,迎接過天子聖駕,陶醉過文人墨客,也經歷過戰火紛飛。如今山中景色依舊,太行獼猴成群,成為人們遊山玩水的好地方。(歡迎您在評論區點讚留言,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