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又是一年入學季,為幫助新生儘快適應從大學生到研究生的轉變,X-MOL團隊從過去發表的諸多文章中,精選一些作為「開學專欄」。希望這些內容能對師弟師妹們有所幫助,將來少碰一些釘子,少走一些彎路。
下面這篇文章首發於2016年。推薦信看起來是畢業找工作或者申請出國留學才用得到,但想拿到很棒的推薦信,要提前做準備。
推薦信對於要申請出國的同學來說並不陌生,國內也開始有一些科研機構及公司開始要求申請者提供推薦信。《Science》職業專欄最近剛推出一篇文章,教本科生如何在暑期實習之後從導師那裡拿到一封很棒的推薦信。雖然每個人需要推薦信的情況可能不同,X-MOL覺得道理是相通的,於是將該文編譯與此,希望能給有需要的讀者提供些幫助。
原文標題:Getting a great recommendation letter
原作者:David Oppenheimer
圖片來源:Erkki Makkonen/Getty Images
對於有志於搞科研的人而言,參與大學生暑期研究非常關鍵:除了能學到新技能、新知識,將來申請研究生院或獎學金,也可趁此良機弄上幾封推薦信。
不過,如果你邁進大學校門還沒多久,那麼可能暫時還用不上推薦信,等到後面你實際參與了暑期研究,就有可能派上用場了。有人說可以等到暑期研究結束後再嚮導師討要推薦信,但這樣做並非好選擇。尤其是你離開實驗室的時間越長,導師對你的印象就越模糊,就越難想起你身上有什麼突出的地方,即便給你寫了推薦信,質量如何也不難想像。實際上,若導師對你印象非常深刻,能記起相處時的點點滴滴,就有可能催生出一份高質量的推薦信。
認認真真做實驗。圖片來源:bing.com
記得我(編者註:本文原作者是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生物系副教授)剛開始為學生寫推薦信時,我總是會問自己,「該如何評價他的表現呢?是表現得很自信、很獨立,還是顯示出了很強的創造力?他解決了實驗中出現的問題了嗎?在他人遇到困難時,他有沒有儘自己所能提供幫助?」在我寫推薦信時,這些細節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對於負責遴選優秀生的評審委員會而言,也非常有參考價值。毋庸諱言,若時間拖得太長,再想發掘出這些信息可就困難了,畢竟不斷有新生加入實驗室,研究項目也在不斷更新。
因此,對於參與暑期研究的大學生而言,得把握好邀請導師撰寫推薦信的時機,趁著導師對你還有比較深刻的印象時,趕緊讓他寫吧!
對於想拿推薦信申請獎學金的大學生,我要提出一個忠告:先確定好自己已具備了申請資格,不要做無用功。記得有一回一名女大學生請我寫一封推薦信,以便申請某項獎學金,但實際上該獎學金是為二年級研究生設置的,她連最基本的要求都沒達到!結果可想而知,我毫不客氣地拒絕了她。
對於大學生而言,如果發現自己可以申請某項獎學金,請導師為自己寫一封推薦信就很有必要。而且,只要導師願意為你寫下第一封推薦信,以後再寫就不難了,這樣你在申請時就會搶佔先機。
要推薦信
當我坐下來開始寫推薦信時,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要求學生寫的研究報告。這些報告會讓我回憶起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並對其在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有一個比較恰當的評估,這對打造出一封精彩的推薦信非常有幫助。
對於渴望拿到推薦信的大學生而言,最好在暑期研究結束前一兩周寫一份自己的報告。當然,寫這個東西不是用來自我吹捧的,而是讓導師注意到你在研究中所起的作用。不管這個報告是以什麼形式寫就,它的重要性絕不容小覷。完成這項「任務」,會讓你的導師對你刮目相看。
千萬要注意,你的這份報告不能僅僅羅列所習得的技能或取得的成績,實際上,這段研究經歷給你帶來的職業/個人成長,更能引發評審者的關注,當然,若你取得了非同小可的成果,別忘了放上去。從實際效果而言,諸如「自己學習到了很多技巧」這樣的話,遠不如說「我學會了分離和純化兩種蛋白質,並且檢測了兩者的相互作用」給人來得印象深刻。如果你想弄得煽情一點,比如描述一下參與此次暑期研究是如何讓自己有了一個大提升,你可以花點筆墨描述一下你由剛開始時的充滿憧憬卻屢遭挫折,到後來絕不放棄並最終取得成功。不掩飾挑戰及困難的存在,強調自己鍥而不捨並攻克難關,這樣的處理手法會讓你更好地展示自己,給寫推薦信的導師以及評審者都留下好印象。
完成了報告後,你可以找機會和導師碰碰頭,聊一下關於獎學金和推薦信的事情。既然手頭有了報告,後面的事就好辦了。「我想申請秋季獎學金,您能否為我寫一封推薦信?我這裡有一些在實驗室工作的心得體會。」不出意料的話,導師會很樂意做這件事。
當然,萬一導師不願意寫推薦信的話,你可以問問是不是因為自己在實驗室的表現令他不太滿意。若這的確是事實,且認真聽聽導師是怎麼說的,即便對你而言會很難受。俗話說「忠言逆耳利於行」,如果你能聽得進導師的客觀評價(雖然有時你會想找個地洞鑽進去),必定會為你未來的成功打下紮實的基礎。
讓事情簡單一點
記得很早以前,有一個學生想申請醫學院,希望我能為他寫一封推薦信,我答應了,但沒想到他居然拿出了一份自己已經寫好的推薦信草稿,把我嚇一跳。後來我才知道,這個學生以為準備好一份推薦信草稿是標準流程,而且還真有一位教授讓他這麼幹!
想要避免這種尷尬情形的出現?其實很簡單,你可以問導師:「除了個人簡歷以及獎學金等信息,您還希望我提供哪些材料?」這樣,無論導師需不需要你先弄上一份草稿,都留下了一定餘地。當然,是否要求學生把推薦信草稿寫好,不同的導師會有不同的做法;作為學生,你最好不要急吼吼地掏出自己寫好的推薦信,但要做好導師要求這麼做的心理準備。
別忘了,在請導師寫推薦信的時候,讓導師注意一下時間節點。例如,你可以語氣委婉一點地說,「我可以提前兩周提醒一下您嗎?」大部分導師都不會對此表示異議。這時,你就要記住說好的時間,在約定的日子提醒一下導師。不要害怕導師會對此表示不悅,事實上,要想及時拿到推薦信,這樣做有時很有必要。
保持聯繫
從導師那兒拿到了第一封推薦信,並不意味著你們倆從此就「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了。在導師給你寫了推薦信之後,你應該嚮導師表示感謝,即便導師剛開始答應寫時你就感謝過他了。無論是寫推薦信之前還是之後,致以謝意都很重要。如果你成功拿到了獎學金,別忘了嚮導師報喜,導師也會為你的成功而高興,覺得自己沒看錯人。
在你繼續求學時,不要同暑期研究導師斷了聯繫,你可以時不時地發封電郵給他(每年1—3封即可,當然,若郵件不幸被放進垃圾箱裡,那就多發幾封吧)。如果你正在做某項研究,你可以在郵件裡報告一下自己的研究內容,還可以說一下自己取得的成績得歸功於當初導師的言傳身教;即便你眼下在幹別的事,只要能與當初的實驗室經歷扯上點關係,也請告訴你的導師。
再說一遍,與暑期研究導師保持聯繫非常重要,其中一大好處就是:這種聯繫或為你帶來新的機會,同時拓展你的人脈。導師了解你的能力,你又同導師保持著聯繫,這樣一來,一旦出現新機會(如獎學金、暑期研究等),那麼在導師的幫助下,你就有可能抓住這些機會。就拿我本人來講,有的學生畢業好些年了,我還在為他們寫推薦信,或為他們提供職業發展建議。要知道,你的導師可是過來人,從他那兒你定會獲益匪淺。
說得直接一點,在你的一生中,能夠真正關心你的成長、分享你的成功的人少之又少,所以,你還是好好珍惜吧!
http://www.sciencemag.org/careers/2016/06/getting-great-recommendation-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