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鄉下,一個多麼令人嚮往的地方。那裡依山傍水,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一說到春宮圖,大多數腦海中都會出現不可描述的畫面,其實春宮圖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這樣,春宮圖上至皇族,下至平民百姓,每家都會收藏幾幅。春宮圖作為藝術品被收藏,那麼春宮圖是幹嘛用的?
古人說的「春宮圖」,到底是幹什麼用的,主要有這3個用途!
關於春宮圖的最早起源,一般認為是漢景帝的曾孫、漢武帝時期的廣川王劉去,畫男女交接狀於屋。春宮,意思就是指太子的宮殿。隋煬帝甚至專門建造了一個「鏡殿」,在掛滿鏡子的宮殿,存放欣賞自己私藏。
民間主要有這3個說法:
避火
人認為性乃汙穢不潔之事,如以春宮圖貼門上則鬼不敢進,貼灶頭上可避火災。古人一般都是把書中或者書櫃中放置春宮圖,或者將它直接懸掛在室內的牆壁上,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避火,明天著名的畫家徐渭在《路史》中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就是有士人藏書甚多,每櫃必置春畫一冊。人問之,曰:聚書多惹火,此物可厭火災也。
在神話故事中,火神就是一位美女,地位十分的尊貴,但是脾氣比較的暴躁,後來因為發了罪,被玉皇大帝貶為灶下神,女火神喜歡穿著淡黃色的衣服,每次發脾氣的時候衣服就成為紅色。這個時候就會有火災,人們就利用這寫春宮圖,畢竟火神是個女人,看到這些畫面就會羞赧難當而離去,因此也就避免了火災的發生。
嫁妝
春宮圖作為「嫁妝畫」在古代其實還是性教育的一種形式,父母就會在女兒出嫁的時候買些畫放到嫁妝中去,女孩結婚的當天帶到自己丈夫家,到了晚上兩個人就可以按照畫中教的去做,這樣子兩個人就在摸索中學會一個新技能,同時這也寓含了父母們的「祈子」之意。
我國古代還有一種作男女交媾狀的陶瓷器,名為「壓箱底」,也起到上述的「避邪」 和性教育工具的作用。所謂「壓箱底」,一則有秘而不宣的意思,在女兒出嫁前夕, 母持之以示女。
門畫
天津楊柳青一代,明清時期,當地很多的女子把春宮圖當作年畫,拿到集市上公開出售,並且價格驚人,而且銷售量是十分的高,「楊柳青」是文化名鎮,民間藝術更是豐富,在鼎盛時期的時候「家家會點染,戶戶善丹青」的興旺景象。
在過年的時候,會在家裡畫一些春宮圖拿到街上去賣,據說十分的受歡迎,於是很多人過年的時候就在門上貼春宮圖,也成為了一種司空見慣的場景。這些春宮圖不僅在集市上公開出售,而且銷量不費,一時間成為了當地非常有特色的文化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