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熊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引言孩子未來將會成長為怎樣的一個人,主要取決於父母的教育。孩子天性比較頑皮,如果此時父母沒有對他們做出正確的引導,孩子就很有可能成為熊孩子。
熊孩子扎破超市45袋米,寶媽還說米袋有問題,工作人員的做法很解氣有一個熊孩子跟著媽媽出門逛超市。在媽媽買東西的間隙,熊孩子感到非常無聊,於是用牙籤扎破超市的大米袋尋找樂子。
隨後孩子的這一行為也被工作人員發現,對於被孩子損壞的45袋大米,工作人員提出讓孩子的母親賠償大米的原價,總共1900餘元。
媽媽聽到自己的孩子犯下了錯誤之後,直接開始無腦護崽:「你們的米袋有問題,這不是我孩子的錯。」工作人員無奈之下只能請求民警調解。
在民警的調解下,雙方最終達成了共識。調解的結果是寶媽需要以1300元的價格買下大米。不得不說這個結局令人非常舒適,工作人員的做法也十分解氣。
熊孩子的背後,多半有不負責任的家長1. 缺乏對孩子的陪伴和教育
很多年輕的父母平時工作比較繁忙,很少有機會能夠陪伴在自己的孩子身邊。一有空閒的時間,也只是想著自己好好放鬆一下,沒有那麼多時間管教自己的孩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即使知道孩子犯了錯誤,也懶得對孩子管教,任其發展。當孩子的行為不受管束之後,自然就很容易做出一些過分的事。
2. 父母教育模式的錯誤
有些父母雖然花了大把時間陪伴在孩子身邊,但由於教育模式的錯誤,也會教出一個熊孩子。
有的父母對孩子及其溺愛和縱容,當孩子犯了錯之後也不忍心批評教育他們,任由孩子犯錯,這樣的孩子很容易會成為一個行為乖張的熊孩子。
也有的父母容易時常貶低和責罵自己的孩子,當孩子犯了錯誤之後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他們。父母的行為很容易會激起孩子逆反的心理,從而使自己的行為越來越放縱。
家有熊孩子,父母應該如何正確教育?1. 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
很多熊孩子之所以行為會這麼兇,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太過無聊,精力得不到發洩。
這時父母應該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用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消耗孩子多餘的精力,這樣孩子就沒有心思惹麻煩了。
2. 多和孩子溝通交流
有的孩子長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關心,很容易會通過一些囂張的行為引起父母的關注。
此時父母應該多抽出時間來陪伴在孩子身邊,傾聽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用平等的態度和孩子溝通交流,讓他們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
3. 及時制止孩子的錯誤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難免會犯錯。當孩子犯了錯誤之後,家長首先應該冷靜自己的情緒。
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之後,及時制止孩子的錯誤,並對他們做出正確的引導。這樣孩子才會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個更深刻的認知。
育兒問題熊爸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熊爸育兒堂,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