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信息化背景下我市旅遊集散中心建設的調研報告

2020-12-20 網上宿遷

隨著人們旅遊觀念的不斷成熟、信息網絡和交通設施的方便快捷,散客和自助遊客的客流量迅速增加。經營接待散客旅遊的能力已成為衡量一個地區旅遊業成熟度的重要標誌。面對散客旅遊市場,旅遊集散中心作為一項城市的旅遊基礎設施和新興的旅遊運作方式應運而生。

目前,我國在長三角經濟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環渤海灣區經濟區域內共有57個城市先後建立或正在建立集散中心。這些旅遊集散中心雖然名稱相同,但在體制、結構、產品及運營效果上均有差異。我局組織人員對北京、上海、合肥和徐州四個城市的旅遊集散中心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四個城市的旅遊集散中心運作模式

(一)政府主導型模式——上海、徐州

1、上海旅遊集散中心

上海旅遊集散中心創立於1998年,隸屬於上海市政府的事業單位,建立初期市政府給予了1800萬元的財政資金支持,由市長直接指導,市旅遊事業管理委員會具體執行,交通和公安等部門配合。目前,上海集散中心已經成為上海市遊客接待量最大的旅遊服務機構,平均每年接待遊客180萬人次左右,日均發車400個班次,日均客流量5000多人次,「黃金周」期間高達日均5萬人次。從組織結構上看,上海旅遊集散中心包括了遊客集散場站、客運車隊、旅行社、管理總部4個組成部分。其中,場站和旅行社是國有旅遊企業性質,客運車隊由合約招標企業構成,管理總部則是事業單位性質,代行政府管理職能。因此,上海旅遊集散中心形成了一種「行政+事業+企業」的混合式組織結構和管理模式。

2、徐州旅遊集散中心

徐州旅遊集散中心建立於2016年5月,由徐州市委、市政府出資3000萬元建設。按照「政府主導,市場導向,企業參與」思路,通過引入馬上遊科技公司與徐州新盛國資公司等合資成立徐州旅遊服務中心運營管理公司;引進南京德高旅行社優秀人才參與徐州旅遊服務中心的運營管理,通過市場化運作徐州旅遊服務中心,落實打造「網際網路+旅遊目的地」徐州模式。徐州旅遊集散中心主要提供旅遊集散、旅遊諮詢、旅遊餐飲、旅遊投訴、旅遊獎勵、智慧旅遊體驗、智慧旅遊、旅遊行業交流等9個方面的服務。

(二)政府引導型模式——北京、合肥

1、北京旅遊集散中心

北京旅遊集散中心建立於2005年,是在市旅遊局等政府部門的共同推動下,按照「政府引導、企業經營、市場化運作」的管理和建設模式,由5家客運企業、1家旅行社和1家文化公司組成的股份制企業,大股東為北京公交集團下屬的巴士股份公司。政府沒有建設啟動資金投入。作為一家國有股份制企業,北京旅遊集散中心在自負盈虧之餘,還承擔著遏制一日遊「黑車」的任務。目前常規開通的短程一日遊旅遊線路只有20條,另有13條國內遊線路由其下屬旅行社經營,類同於一般旅行社的功能。

2、合肥旅遊集散中心

合肥旅遊集散中心是2005年在合肥旅行社的基礎上改組完成。中心由合肥市委、市政府下文組建,合肥市旅遊局批准成立,合肥市運輸總公司全額投資並具體運作,總投資3500萬元,集旅遊集散中心、合肥旅遊諮詢中心、國際旅遊廣場、合肥新橋國際機場諮詢臺、合肥旅遊汽車公司等眾多職能於一體,在全市設立150多個旅遊諮詢服務點;不斷推出常態化的周末一日遊、二日遊短線遊直通車。除此之外,還新增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市區候機樓、合肥旅遊客運信息調度平臺、環巢湖旅遊觀光大巴總站三大功能板塊。

二、4個城市旅遊集散中心建設的基本經驗與啟示

一是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旅遊集散中心的成功運營需要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作為新興旅遊業態,特別在旅遊集散中心成立初期,更需要政府引導,從財政、政策等各方面大力支持。從上海的成功經驗來看,經歷了從初期虧損到逐漸盈利的發展階段,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渡過難關。同時,旅遊業是關聯性很強的產業,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旅遊集散中心管理往往涉及多個政府部門,建立權威性的協調機構,有利於提高辦事效率,減少無效益的社會成本。

二是明確服務對象,選擇合適的組建方式。服務對象不同、市場定位不同,旅遊集散中心組建方式、經營選址等就會有差異。例如:上海旅遊集散中心服務對象主要是上海市民,為此其將運營地址選擇在上海市民聚集地——體育館。北京、合肥旅遊集散中心立足於服務外地遊客,這樣,就由汽車客運有限公司控股經營,藉助大股東資源將運營地址選擇在火車站、汽車站、輪船碼頭等外地遊客聚集地,將公路、鐵路、水上旅遊、公交等交通方式有機銜接,實現外地遊客在各種交通方式間的零距離、無縫隙轉換。因此,旅遊集散中心應著眼於本地實際情況和旅遊需求特點,明確自己服務對象,選擇適合自己的組建方式。

三是因地制宜,突出本地特色。每個城市的旅遊市場規模不同,細分市場結構不同,其旅遊集散中心在具體運作模式和經營管理上顯然不應相同。各個城市旅遊信息服務中心確定具體的空間布局、運營模式以及營運機制,就一定要從城市的基本空間特徵、城市公共運輸基礎設施與相關場館設施、旅遊散客市場發育程度等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創造出各具特色的城市旅遊集散中心模式。例如:北京、上海、合肥旅遊資源品質較優、知名度較高。隨著自駕車興起,黃金周景區停車難問題日益突出,旅遊集散中心應政府要求在黃金周期間運營旅遊專線基礎上開始運營節假日遊客換乘。上海政府給予集散中心專項財政資金支持,集散中心適當收費,目前開展這項業務的社會和經濟效果都較好。而北京、合肥旅遊集散中心完全實行市場化運作,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不靠政府財政支持。為了實現企業經營的好業績,北京、合肥旅遊集散中心採取旅遊集散站和旅遊車分離方式經營,以使運營成本最小化;另外,通過拍賣旅遊線路專營權等方式,調動資本參與交通工具的改進和運營,並注重完善各種配套服務提高服務品質。

四是合作共生,共同培育市場。一方面,旅遊集散中心可以把周邊區域旅遊要素資源進行整合,通過提供一定規模的餐飲、購物、住宿、郵政、通訊、銀行、聯運售票、旅遊諮詢、門票代售等服務項目,為遊客提供了「一站式」服務。另一方面,不同城市旅遊集散中心之間應結成戰略聯盟,通過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優勢互補、客源互流,共同推動區域旅遊發展。例如:上海旅遊集散中心先後與杭州、南京、蘇州、溫州等各地集散中心和長三角150餘家景點景區、汽車公司籤訂了票務聯網協議,實現了實時出票。遊客在上海旅遊集散中心可購買到區域內任何一個景點門票,亦可從上海旅遊集散中心的各客運站直達長三角所有景區,實現「一票到底」。

五是針對目標遊客需求,創新開發旅遊線路。旅遊集散中心作為面向散客市場的專業旅遊服務機構,以目標顧客群的旅遊需要為中心,能篩選出更具有吸引力、更具有針對性的旅遊線路。旅遊集散中心能否根據市場需求與季節性變化,設計與開發富有特色的旅遊線路,也是旅遊集散中心功能發揮的重要途徑。開發旅遊產品的關鍵要符合當地實際,為發展本地的旅遊業服務。例如:上海旅遊集散中心以上海市為中心,輻射周邊城市,從最初單一的都市觀光遊衍生為多個主題,經過多年的發展, 其服務供給的旅遊線路由最初的10 條發展到了160 多條,涉及景點200 多個,基本覆蓋了長三角地區所有高級別的旅遊景區、景點。產品內容設計上注意不斷更新,形成了優化的線路結構。又如,合肥聯合巢湖地區其他集散中心形成旅遊聯盟合推線路,北京則充分挖掘世界文化遺產資源和奧運旅遊資源開發特色線路等。

六是注重營銷傳播,積極培育城市旅遊服務品牌。上述4個城市旅遊集散中心建設的實踐表明,營銷傳播投入直接影響經營成效。例如:上海旅遊集散中心既通過上海市旅遊事業管理委員會在上海市三星級以上的飯店發放上海旅遊集散中心宣傳單,又每年拿出不少於200萬經費在大眾傳媒上做廣告,利用網絡、電視、戶外、廣播廣告、指示路牌等媒體廣泛進行宣傳, 並舉辦《都市觀光》刊物在各站點設立免費發放,這些舉措使上海旅遊集散中心逐漸提高了知名度,提高了遊客對旅遊集散中心及其產品的知曉率, 在散客市場形成了「要旅遊找集散中心」的口碑效應。

三、我市旅遊集散中心建設

(一)主要功能

一是運用信息化手段和傳統手段推介我市旅遊遊產品(包括:景區、飯店、餐飲、娛樂等);二是為來宿散客和團隊提供地接導遊服務,為散客提供餐飲、住宿、景區門票預訂服務;三是為散客和市民提供旅遊公交服務;四是為市民提供市區及周邊短途遊參團服務;五是全市旅遊特色商品展銷;六是為遊客和市民提供旅遊信息諮詢、投訴受理、散客二日遊紅包獎勵兌現;七是為市區旅遊客運公司提供集中辦公服務,配合交通部門最好市內旅遊客運市場的監管;八是為進駐我市的市外旅行社分支機構及市內線路批發商提供集中辦公服務,作為線路批發商組團的集中出發地;九是為市民提供火車票和飛機票預訂服務等;十是承擔項王故裡景區的散客售票處、景區遊客中心職能;十一是完成市委、市政府和市旅遊局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分區設置

宿遷市旅遊集散中心選址在項王故裡景區一期散客售票處北側黃河路的臨街門面。總面積566平方米,共分成兩層,一樓308平方米,二樓258平方米。一樓主要分成七個區:

一是產品展示區。將信息化手段和傳統手段推介我市旅遊遊產品(包括:景區、飯店、餐飲、娛樂等)的功能放在此區域。

二是諮詢服務區。將地接導遊預訂,餐飲、住宿、景區門票信息諮詢和預訂、投訴受理、散客二日遊紅包獎勵均放在此區域進行。

三是公交服務區。分成公交售票區和遊客候車區,主要售賣遊1路和遊2路的門票。

四是商品展示區。主要進行特色旅遊商品的展示、售賣,民間藝術家的現場製作售賣。

五是市內及周邊專線區。主要推出市區及周邊短途遊線路,市民和來我市的散客可在該區域報名參團。

六是國際國內專線區。3-5家市內外旅遊線路批發商進駐,實行集中辦公,將旅遊集散中心作為線路批發商組團的集中出發地,旅遊部門從源頭監管。

七是項王故裡景區散客售票處。

此外,集散中心內還設置、廁所、母嬰室及充電設備、飲水設備、擦鞋、寄存柜子、雨傘借用、遊客觸控螢幕、ATM機、免費WIFI等公共服務設施。

二樓主要建設以下內容:

一是客運企業辦公區。引導市區的東渡、外事旅遊客運公司進駐集散中心,實行集中辦公,方便旅遊和交通部門對旅行社租車及客運車輛依法規範經營情況的監管。

二是會議室和洽談室。擬設計10-15人左右的會議室2個,具有私密性、可容納3-5人的洽談室3個。方便會議和旅遊企業洽談業務。

三是火車票和飛機票預訂服務。為火車票和飛機票預訂設立辦公區,如能吸引同程旅遊或者途牛旅遊進駐,則可以合併至國際國內專線區。

四是休閒區。提供咖啡、茶水、簡餐等服務。

(三)建議運作模式

1、產品展示區。由市諮詢服務中心自營,利用智慧旅遊共和平臺進行旅遊產品的在線展示。下一步,可在各主要景區、飯店、旅行社設立諮詢服務點,通過擺放遊客觸控螢幕、設置旅遊資料架等形式,進行產品的展示。對散客通過諮詢點報名參加市內及周邊短途遊,可轉交市內及周邊專線區的進駐旅行社運作。

2、諮詢服務區。導遊預訂、信息諮詢和預訂、投訴受理等公共服務功能由市諮詢服務中心自營,可藉助智慧旅遊平臺予以實現;散客二日遊紅包獎勵由營銷考核組負責實施。

3、旅遊公交服務區。與交通部門溝通,將旅遊集散中心作為遊1、遊2始發站,遊客可在此購買遊1、遊2的車票;也可以在旅遊集散中心購買市內景點和旅遊公交的套票,

4、市內及周邊專線區。建議引進市區1家旅行社承包經營,首期主要推出洋河酒廠、洪澤湖溼地公園「一日遊」線路,和皂河古鎮、窯灣古鎮、馬陵山、三臺山「一日遊」線路,周末和假節日正常發班。承接散客通過諮詢點報名參加市內及周邊短途遊,和全市機關事業單位考察、培訓的線路設計和地接服務。

5、商品展示區。首期由項王故裡景區的虞家鋪子、三臺山景區的三臺樂購購物店進行特色旅遊商品的展示和售賣,後期可邀請烙畫、泥塑、桃雕等民間藝術家進場製作售賣。

6、國際國內專線區,與蘇之旅、北京暢遊假期、東方國際等線下國內外線路批發商,以及同程旅遊、途牛旅遊等OTA平臺合作,每家20-30平方米的場地(首期可按照5000元/年繳納場地使用費),進行線路產品的集中推介和售賣。各旅遊企業可以共用會議室和洽談室。

7、客運企業辦公區。市區的東渡、外事旅遊客運公司進駐集散中心,免費為每家企業提供2間辦公用房,兩家公司的所有車輛停放在項王故裡三期停車場。旅行社租賃兩家公司的旅遊車輛後,將旅遊集散中心作為出發地,方便交通部門對車輛監管,旅遊部門對旅行車用車監管。

8、二樓休閒區。招標確定進駐經營企業,為集散中心的工作人員和進入集散中心的遊客提供咖啡、茶水、簡餐等服務。

相關焦點

  • 淮安全域旅遊集散中心啟用暨旅遊直通車開行
    為加快構建「旅遊+交通」的一站式現代旅遊服務網絡,8月8日,淮安全域旅遊集散中心(汽車總站)正式啟用,4條「淮上樂遊」旅遊直通車同日首發。作為連結我市「淮上樂遊」三級旅遊集散體系的旅遊「新幹線」,全域旅遊直通車首發4條線路直達白馬湖生態旅遊度假區、金湖荷花蕩、盱眙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天泉湖旅遊度假區及黃花塘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洪澤蔣壩河工風情小鎮、漣水今世緣旅遊區等我市優質文化旅遊資源,打通旅遊「最後一公裡」。
  • 廈門旅遊以遊客體驗為中心 建設智慧旅遊
    「以遊客體驗為中心」,智慧旅遊建設其實就很好地契合這一點。除了全市系統性的智慧旅遊基礎數據、協同管理、智能服務、網絡營銷等大旅遊智慧體系的建設以外,更需要面向遊客的人性化個性化智慧旅遊服務。智慧旅遊是項很重要的系統性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協同配合,可以先從鼓浪嶼、胡裡山炮臺等做起。
  • 荊州市旅遊集散中心投入試運行,首開兩條鄉村旅遊客運專線
    據介紹,荊州市旅遊集散中心於去年7月籌建,先後投入建設資金近60萬元,接待中心目前已初具規模,具備旅遊展示、旅遊宣傳、遊客接待、遊客中轉、旅遊車發班等功能。截止1月20日,該中心已先後接待旅遊團176個,發送遊客6841人次,投入車輛142臺次,其中運送荊州方特4532人,運送張家界551人,運送園博園139人,荊州本地遊164人,鹹寧溫泉115人。隨著荊州市旅遊集散中心的揭牌,荊州旅遊又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 汽車客運南站旅遊集散中心啟用
    &nbsp&nbsp&nbsp&nbsp(記者 張璐 通訊員 張躍文)12月29日,位於南京南站北廣場的南京汽車客運南站旅遊集散中心正式啟用。至此,我市旅遊集散體系規劃的三個一級旅遊集散中心已建成兩個,來寧遊玩的遊客從南京南站一下火車就可與「南京環城遊」觀光巴士、美麗鄉村直通車等「無縫對接」。當天,「南京環城遊」觀光巴士的第10條線路同步開通。
  • 青島旅遊集散中心「猶抱琵琶半遮面」
    旅遊集散中心「掛名」不見實效——大巴司機和地接導遊一頭霧水:在哪兒?面對如此洶湧的車潮,分時分段的限行政策難以治本,相關職能部門、專家學者和市民將更多的期待寄予了旅遊集散中心。在青島,旅遊集散中心的建設可謂一波三折。
  • 臺北市長郝龍斌考察錦江旅遊公司及旅遊集散中心[圖]
    一下飛機,郝龍斌一行馬不停蹄前往上海錦江旅遊有限公司和上海旅遊集散中心考察,與上海旅遊相關部門及業界進行交流。 在上海旅遊集散中心總站新址,上海市副市長姜平向郝龍斌一行介紹集散中心建設情況。(圖片來源:東方網)
  • 計劃建「三峽旅遊集散中心」
    在遊客接待服務上,萬州提出建設「1+2+N大三峽黃金旅遊集散中心平臺」的新思路。所謂「1+2+N」,即1個集散中心、2個集散站、多個旅遊集散點。萬州區旅遊局供圖 華龍網發羅重生介紹,2018年萬州將依託高鐵片區綜合客運樞紐,啟動打造大三峽黃金旅遊帶集散中心核心平臺,該平臺將兼具遊客救助、散客自助遊集散、旅遊諮詢、旅遊投訴處理、旅遊購物、遊客休憩、餐飲娛樂、車輛服務、旅行社組織、住宿等服務功能,輻射帶動整個大三峽區域。
  • 福州旅遊集散中心亟待建立 建議從從五方面規劃
    為解決巨量散客出遊問題,建立旅遊集散中心是眾多旅遊城市的做法。然而福州現有的閩運旅遊集散中心功能單一,無法發揮集散中心作用。針對此問題,福州市政協開展九三學社集體提案點題協商座談會。而為旅遊散客提供完整服務的最好辦法是依託大型、功能齊全的旅遊集散中心。福州現有的閩運旅遊集散中心位於臺江區工業路,主要為大巴停靠站,難以無縫銜接汽車站、火車站等交通樞紐,加之所在區域交通擁堵,難為本地市民和外地遊客所知,集散功能無法發揮。
  • 金華山旅遊集散中心外立面設計變更,你更喜歡哪一種?
    1月4日,金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網站公示了金華山旅遊集散中心項目一期建設工程許可變更手續。 金華山旅遊集散中心變更前效果圖
  • 中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與IT應用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
    現狀篇  《中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與IT應用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在多年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與IT應用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與IT應用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與IT應用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
  • 錫鋼浜旅遊集散中心效果圖首次曝光!
    7月21日,無錫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對XDG-2018-54號地塊開發建設項目規劃設計方案進行了批前公示,該地塊位於梁溪區塘南路和清名路交叉口西南側,總可建設用地面積約35132.5平方米,用地性質為商業、旅遊服務設施用地。
  • 諸暨市旅遊集散中心更名為「饗街」,還有這些地方…
    諸暨市旅遊集散中心更名為「饗街」,還有這些地方… 2020-10-15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遊需求趨勢調研報告》發布
    4月2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騰訊文旅、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部組織線上發布會,共同發布了《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遊需求趨勢調研報告》。基於2000餘萬條文本的大數據輿情分析、15163份有效問卷和多位受邀用戶線上1對1深度訪談,並藉助旅遊心理學和旅遊行為學相關理論,最終形成《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遊需求趨勢調研報告》。
  • 新鄭市人大常委會調研旅遊開發建設情況
    新鄭市人大常委會調研旅遊開發建設情況發表時間 : 2018/10/17 來源:新鄭市人大   為全面了解全市旅遊開發建設情況,10月9日,新鄭市人大常委會組織調研組,在副主任孫闊的帶領下,深入到龍湖鎮西泰山村千稼集、童鄉親子農場、辛店鎮孫河民俗村、具茨山白龍溝等地實地查看,詳細了解每個旅遊景點開發建設經營情況,並認真聽取了市旅遊和文物局主要負責人關於全市旅遊開發建設工作匯報
  • 今年萬州將舉辦多項文旅活動 加快推進大三峽旅遊集散中心建設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12日6時30分訊(特約通訊員 範晴 通訊員 別玥 張繼榮)昨(11)日,筆者從重慶市萬州區文化旅遊委獲悉,去年以來,萬州以建設文化體育強區和大三峽旅遊集散中心為目標,踐行「一心六型」兩化路徑,文旅事業取得了重大進展。
  • 江漢朝宗旅遊集散中心亮相漢口江灘 60多條旅遊線路「一站式」服務
    (長江日報記者王東方 通訊員張昊 周思思)武漢又多了一個國家一級旅遊集散中心,28日,江漢朝宗旅遊集散中心正式運營,千餘名武漢遊客在此搭乘班車前往黃陂雲霧山賞花,享受「一站式」旅遊服務。    昨日上午,長江日報記者走進位於武漢科技館新館一樓東側的江漢朝宗旅遊集散中心,碩大的電子屏映入眼帘。大屏幕上,各大城市和景區宣傳片依次播放,60多條國內外旅遊線路也滾動播報。    在集散中心右側的終端機上,遊客通過觸屏操控,點擊應用程式,也能看到眾多旅遊產品信息。
  • 2020年南寧市文化旅遊發展大會召開 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
    、擴大開放、擔當實幹,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推動南寧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文化力量和經濟動力,為廣西建設文化旅遊強區作出首府應有的貢獻。近年來,我市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的決策部署,紮實有力推動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一批標誌性、引領性、關鍵性的文旅產業重大項目落地建設,產業發展體系初步構建,產業吸引力明顯提升,產業供給力、影響力明顯增強,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旅遊總消費、接待旅客總人數多年在全區位居首位,文化產業增加值約佔全區增加值總量的三分之一,首府文旅區域性輻射的帶動作用日益增強。
  • 我市出臺旅遊扶持政策促進全域旅遊發展
    ,助力江門文旅加快融入大灣區建設,近日,市文廣旅體局印發《江門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扶持辦法》(簡稱《辦法》),對自2019年以來,對我市旅遊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組織給予最高100萬元的資金扶持。
  • 國家級宜興陽羨生態旅遊度假區遊客集散中心落戶陽羨溪山
    因為我的民宿在線上、線下都實現了商品經營。」為期三天的這個民宿研修班,組織安排學員赴杭州的茶香麗舍、十裡芳菲、故山龍塢等民宿參觀學習,每天交流學習心得。培訓期間,蔣建寧、羅旭華、徐立新等專家教授就當前民宿發展的痛點、難點、熱點問題解析,以及湖民宿的現狀與未來、雅達與民宿經營者共話未來等主題,給學員作了專題輔導。
  • 雲南省旅發委攜手百事特推進雲南旅遊+機場建設
    原標題:省旅發委攜手百事特推進雲南旅遊+機場建設  昨日,雲南省旅發委與雲南空港百事特商務有限公司(下稱「百事特」)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共同推進雲南旅遊機場建設。目前,百事特公務機項目地面保障服務網絡已覆蓋雲南所有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