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民宿精心打造了一年多,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開業了。」當井亭民宿當家人江虹蔚接過首張「青浦區民宿備案登記證明」時,一直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民宿有了『準生證』,接下來的經營也就光明正大了。」
就在昨天,上海首個古鎮民宿發展實施細則——《青浦區古鎮民宿發展實施細則》正式出臺。
1
能在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鎮當一天枕河人家,睡到自然醒是很多都市人夢寐以求的,可是受限於政策瓶頸,上海的古鎮民宿此前一直都拿不到「準生證」,難以合法經營。
「這是一座有著300多年歷史的老宅,在朱家角古鎮上也是難得的一套保存完好的明清庭院式古宅了。」投資六百多萬,對古宅一磚一瓦修舊如舊改造,舊貌換新顏,民宿打算本月就要開業,可是古鎮房屋屬於城鎮居民住房性質,無法套用2018年上海出臺的《關於促進本市鄉村民宿發展的指導意見》,無法備案合法開業,井亭民宿就將成為「黑戶口」,這不是江虹蔚所希望的,「做生意就要正正噹噹,名正言順。」
擁有著朱家角、金澤、練塘三大全國歷史文化名鎮的青浦區早有意發力古鎮民宿,在一年多前就展開調研,計劃起草《青浦區古鎮民宿發展實施細則》。
「古鎮民宿在上海周邊的西塘、烏鎮早已風生水起,每到節假日都是一房難求。相較之下,同樣擁有著眾多江南歷史名鎮的上海,起步已經晚了。」青浦區文旅局副局長徐瑞國說,上海雖然開放了鄉村民宿,但是就青浦而言,更具市場價值的應該是古鎮民宿。
以朱家角為例,年接待遊客超千萬人次,「吃完阿婆粽,買完走油肉,遊客們上午來,下午走,留不下來,也就感受不到夜晚中的朱家角有多精彩。」十多年前,從雲南來到朱家角開茶樓的江虹蔚深愛著這個江南水鄉的一橋一屋,「古鎮底蘊深厚,一天是遠遠看不完的,多留一晚,住在這如畫的風景裡,就遊客而言多了一種體驗,對於古鎮而言,一晚住宿能把古鎮的「夜經濟」帶動起來,為古鎮帶來又一個經濟增長點。
的確,一旦遊客在古鎮上住得下來了,古鎮的人文休閒之旅也就被打通了。在民宿住上一晚,品一餐精美的河鮮宴,再到課植園看一出園林實景崑曲《牡丹亭》或領略一番譚盾在古鎮上打造的水樂堂魅力,餘興未盡的話,還能到古鎮特色咖吧小坐......這樣的慢生活,就如同老宅外小河裡潺潺的河水,不緊不慢,減壓愜意。
「古鎮上有吃有喝有玩,唯獨缺了『住』這個環節名正言順的業態,這就白白浪費了古鎮這麼大客流量。」徐瑞國說,古鎮上眾多的餐飲和咖吧休閒場所,只能做中午和下午的生意,平時下午四五點就早早打了烊,留不住夜間「客流」,就留不住更多的「錢流」。
2
市場有需求,近幾年古鎮上也出現了80多家各種以「民宿」自居的住宿場所,可是普遍存在消防隱患,有些更是樓下經營咖吧,樓上隔成幾間房便出租給遊客過夜,安全隱患不小。
打通古鎮民宿合法化的堵點,其一是房屋性質問題。
2018年,上海出臺《關於促進本市鄉村民宿發展的指導意見》,在鄉村宅基地用地和供地方式上有所突破,但古鎮上的房子屬於城鎮居民住房,無法適用各區出臺的《鄉村民宿管理辦法》,青浦區此次出臺的《青浦區古鎮民宿發展實施細則》,為規避涉嫌「居改非」,首先明確可利用古鎮居民自有住房開辦民宿,並實行信息備案登記制度。
《實施細則》中提到,「本實施細則所稱古鎮民宿,是指位於朱家角鎮、練塘鎮、金澤鎮的古鎮歷史文化風貌區內,利用居民自有住房、集體用房、直管公房、其他用房等由鎮政府認定的合法房屋,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資源,以旅遊經營方式為遊客休閒度假、體驗當地風俗文化提供住宿服務的經營場所。」
國務院2018年印發的《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中也提到,城鄉居民可用自有住宅依法經營民宿,前提是「依法」,青浦區出臺的《青浦區古鎮民宿發展實施細則》就為古鎮開辦民宿提供了有法可依的基礎。
古鎮民宿合法化還有一大堵點就是消防和衛生。古鎮住房木質結構佔比不小,且房與房之間距離小,為此,朱家角鎮去年投入5000萬,打造「智能消防入戶改造提升」工程,「每家商戶以及住家都已經做到消防栓入戶,也為民宿合法化打下了消防安全的基礎。」朱家角鎮黨委宣傳委員吳文娟介紹道。
古鎮民宿要體現的是「品質化」和「個性化」,與下面擺幾張圓臺面,樓上放幾張床的農家樂有著本質區別。
在制定古鎮民宿管理條例之初,主管部門就著眼於把「民宿」的「民」這一特質放大,即要把「民俗」「民情」「民風」三「民」最大化地體現出來。為此,特別在細則中明確,民宿中不能用明火,這樣就杜絕了未來從業者借著「民宿」的由頭,過於倚重餐飲業,而失去了「民」和「宿」的特質,避免了類「農家樂」大量湧入古鎮。
「樓下開餐廳,樓上擺幾張床,我們認為這不是民宿,這也不是古鎮想要的民宿,而且樓下明火炒菜,安全隱患也很大。」徐瑞國說。
「聽聞我要打造民宿,幾乎開始改造的時候,區消防部門和衛生部門等多部門負責人就上門進行了指導,提出平均每5人住宿空間或層面就要確保一個寬敞的逃生通道,為此我們改造的時候,也對原來狹窄的樓梯和通道,在保持原房屋結構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加寬。」江虹蔚說。
提早介入,入戶指導,也是青浦區打造古鎮民宿的一大思路,「起草《實施細則》和打造井亭民宿幾乎是同步的,文旅、消防、公安、衛生等部門定期上門指導並聽取商家意見,我們有意將井亭作為未來古鎮民宿的樣板。」徐瑞國說。
消防栓和煙霧感應器必須每間房都有;木質樓梯、地板或牆飾等木結構部位要做防火處理,廚房不能用明火;毛巾、床單等也須經由有資質的第三方進行集中清洗和消毒......在一次次上門指導和聽取意見的過程中,一條條貼合實際的細則在相互溝通中不斷優化。
樣板民宿打造是集體的智慧,需具備可複製、可推廣性,不能門檻過高,也不能標準過低,這其中拿捏的「度」,都在井亭和《管理辦法》打造和起草的過程中相互磨合,達到最大的合理化。
江虹蔚記得有一次消防和公安因為民宿裡的一扇窗爭執不下。這是一扇開在與鄰居一牆之隔的窗,消防認為窗戶應該開得更大一下,便於一旦有意外,方便逃生,而公安則認為,窗子應該小一些,以防小偷輕易入戶行竊。
「各方『店小二』多次上門指導工作,大家都本著真心,提建議,促成效,作為投資商我真的挺感動的。」江虹蔚說,感受得到消防和公安都是出於好意,」最後商量下來,窗還是開了大窗,因為既符合消防逃生要求,也增加了屋內採光,但是窗框、插鎖做了安全加固處理,並採用防爆玻璃,可以抵禦外來明火,平時不打開,不法分子要想從外面破窗而入也有難度。」
當前,上海正在打造優化營商環境「3.0版」,青浦區改閉門起草為開門定規,主動上門,甘當服務企業的店小二,與商戶共進退。徐瑞國還透露,秉持放管服的原則,接下來,他們還將放權行業協會,以行業自律規範古鎮民宿的管理。
「未來我們將成立古鎮民宿協會,一旦有個別民宿出現破壞古宅,或者隨便向古鎮河裡傾倒汙水等違規行為,協會就可以通過自己的行業管理,對違規民宿給予停業整頓等措施。」不僅如此,徐瑞國說,協會還能定期組團營銷開拓市場,而政府各部門則做到事前、事中、事後監管,使古鎮民宿在青浦能朝著良性路徑健康發展。
3
井亭民宿拿到了首張「準生證」,江虹蔚開始為開業做著最後忙碌的準備。
「當初設計的時候,頗費了些心思,既然是在古宅裡開民宿,就不能失了房子300年的古韻。」上徽州淘古家具,民宿300多扇窗不用窗簾,改用精美繡片掛於窗格上遮光,鑑於江南水鄉冬季溼冷,江虹蔚還為每間房間安上了地暖,「力求古宅新做,屋內的燈光,試聽設備等都將實現智能遠程操控,住客在手持平板上便能一屏操作。」
細品古宅,這座佔地760多平方米的古宅是一座典型的三進式的中式庭院建築。上下兩層9間房,中庭荷花池內小魚水中遊,「春看櫻花,夏觀荷,秋品金桂,冬賞梅。」園中,一株老櫻花樹長到了二層樓高,百年的牡丹,還有桂花、海棠......令不大的庭院內四季鮮花不斷,季季有別樣的景致。
宅內的一座一椅也都有故事,「房間內的矮桌桌面是蘇州淘來的當年專供故宮的金磚,依窗而擺的是從安徽農村收購來的『小姐椅』,依牆而立的麵條櫃少說也快有一百年的歷史了......"說起自己精心挑選來的老家具,江虹蔚眼中閃著光,「將來入住的客人都可以通過遠程遙控終端平板來細細品味這些老家具的故事,還有牆上這些字畫、上百款名茶的由來......"
在古宅民宿住的是一份安逸,品的更是一番清雅之氣......
-本文完-
版權聲明: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