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條新聞刷屏。
2017年5月19日,年近60歲的吳某在廣州花都區某景區河道旁的楊梅樹上採摘楊梅時,由於樹枝枯爛斷裂,導致其從樹上跌落。
不幸的是,經送醫院救治無效,廣州老伯就這樣去世了。
老伯的家屬認為,該景區作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在核心區域的河堤兩旁種植了不少於50株楊梅樹。而景區從未採取安全疏導或管理等安全風險防範措施。
所以吳某的家屬將該景區告上了法庭,索賠60餘萬。
這,無疑於一個天大的笑話。
其實早在我上學的時候,就對雞蛋裡挑骨頭這句話百思不得其解。雞蛋裡只有蛋清和蛋黃,哪裡有什麼骨頭?人們怎麼可能從中挑出骨頭來。後來,讀懂了這個句話的解釋,也明白了一個道理。
在我們的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喜歡雞蛋裡挑骨頭的人,而且為數不少。
吳某的家屬大約就是屬於這類人。
吳某事件其實很簡單,情節也並不複雜,但是吳某的家屬硬要雞蛋裡挑骨頭,於是劇情出現了反轉,這事情也就大了,也就火了,眾多的網名也跟著炸鍋了。
吳某的家屬也真厲害,硬生生的從雞蛋裡挑出一根骨頭來,令景區有口難辯,有苦難言。
但是,這是一根什麼樣的骨頭呢?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景區裡種樹天經地義,如果一個景區裡沒有樹,那還叫景區嗎?因此景區裡的樹多了,當然也包括一些果樹,包括楊梅樹。
景區的樹是是用來觀賞的,樹上的果實也是用來觀賞的,不是供遊人採摘的,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也用不著提示,幾乎是約定成俗,全國各地都一樣,很少有景區對這些果樹採取特殊的措施。
但是偏偏吳某出事了。
吳某的家屬認為,景區對這些樹從未採取安全疏導或管理等安全風險防範措施。我們不禁啞然失笑,景區內有數不清的樹,如何疏導,如何防範?吳某的家屬能不能給個說法和建議。
己不所欲,勿施於人。
出了吳某這檔子事,吳某家屬的眼裡看到的已經不是死者,而是一個字:錢。
換句話說。吳某家屬不過是想乘機敲詐景區一筆錢,因此不顧臉面的獅子大開口了。
吳某的家屬打官司要求景區賠償60萬。
60萬在廣州來說不是什麼大數字,但已經是獅子大開口了。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景區並沒有什麼過錯,死者的家屬不過是無理取鬧,藉機敲詐一筆錢財罷了。
這樣的事情現在越來越多,幾乎令人防不勝防。因為我們普通的老百姓,我們的公司和企業,包括我們的政府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攤上官司,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成了被告,不知什麼時候就被人敲詐一把,不知什麼時候無奈地打碎了牙往肚裡咽。
過去是他們常說,死者為大,那是對死者的尊重。現在則成了死者有理,死者的尊嚴被扼殺,成為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成為一些缺乏道德沒有良知的人的搖錢樹。
這時候,死者如果地下有知,肯定會大罵這些不肖子孫。
這些不屑子孫為了追逐不當得利,搞亂了社會規則,搞亂了社會秩序,摔死了社會會公德和良知,不知寒了多少人的心。
於是,正當的見義勇為被誣陷,甚至陷於牢獄之災;正常的學雷鋒做好事被誣陷,麻煩不斷,官司纏身;正常的醫療生態被顛覆,醫生和病人之間相互猜疑,惡性升級;尤其嚴重的是,我們這個社會從此開始遭遇了嚴重的信任危機。
這才是最可怕的。
人與人之間,因為欺騙,失去了真誠,因為逐利,殺死了道德,因為貪婪,丟掉了良知,因為無恥,搞亂了秩序。
現在我們不得不捫心自問,那個吳姓老伯從楊梅樹上摔了下來,到底摔死了什麼?
僅僅是他自己嗎?
希望網友們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和答案。
同時,希望我們網友表明自己的觀點,對這種失德不義的行為給予譴責,不然的話,下一個受到傷害的可能就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