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蜂蜜君給寶媽、寶爸分享了一些寶寶常出現的一些症狀,便於新手爸媽在家時遇到這些症狀時該如何處理,什麼時候可以自家觀察,什麼時候就一定要去看醫生了。今天我們就繼續給新手爸媽再分享一些!一起來看看吧!
對於家有未滿月的寶寶,寶爸、寶媽一定要注意如下的問題。
1、寶寶皮膚鬆弛
寶寶剛出生沒多久,用於寶寶肌肉還沒有發育完全,寶寶的肌肉、皮膚在某種程度上都有一定的褶皺狀態,但隨著寶寶的發育,皮膚、肌肉的狀態都會有一定的改善,我們明顯會感覺到寶寶一天一個樣,慢慢就長「開」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寶皮膚鬆弛的狀況有些異常 ,這個時候我們也不能粗心大意,過度鬆弛的皮膚狀態提示出現了某些較為嚴重的疾病,可能受到了感染,這個時候就需要及時到寶寶去醫院看看了。
2、聽力
寶寶在出生之後,醫院一般會給寶寶做新生兒聽力篩查,如果沒有給寶寶做的家長還是要留意下這項檢查。及時做了之後檢查結果一切正常,出院回家之後新手爸媽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在家時還是需要嚴格觀察寶寶對於聲音的反應。尤其對於早產兒或者家中有這種病史的親人,這個日常觀察就變得格外重要了。一旦懷疑孩子在聽力方面出現問題,就應該及時告訴醫生,讓寶寶接受正規的檢查。因為這種聽力上的問題如果沒有及早檢查出來並獲得恰當的治療話,不僅影響寶寶的聽力還會影響孩子語言能力的發育。
3、關於寶寶黃疸
寶寶出生之後皮膚會變黃,這就是所謂的「黃疸」,一般來說,母乳餵養的孩子,黃疸可能會持續2-3周,而餵養配方奶的寶寶,黃疸一般在2周內就慢慢消失了,如果孩子的黃疸持續3周以上,或者皮膚發黃的情況有所加重,就要及時去看醫生。
4、寶寶發抖
有一些寶寶會出現下巴和手顫動的情況。這一點寶媽、寶爸一定要注意,如果寶寶整個身體都在抖動,這個現象有可能是寶寶出現了低血糖、低鈣血症,就建議及時去醫院看看了。千萬不要誤以為寶寶冷而耽誤了去醫院的時間哦!
5、寶寶出現疹子和感染
新生寶寶也常會出現一些乳痂,也稱脂溢性皮炎,是一種出現在寶寶頭皮上的粗糙片狀脂溢性的痂。所以寶媽、寶爸在家時需要每天給寶寶洗乾淨頭髮並將乳痂清除,這樣可以有效的控制疾病的發展。一般來講,這種疾病可以自愈,平時,我們給寶寶洗頭髮的時候也需要使用一些寶寶專用的洗髮露。每周2-3次是可以的!
另外關於寶寶手指甲、腳趾甲被感染的症狀,有時候觸碰寶寶手指甲或者腳趾甲的邊緣,寶寶會感覺觸痛。這個時候寶媽、寶爸可以給寶寶的手與腳熱敷。如果熱敷之後依然沒有緩解,就建議帶上寶寶到醫院看看了!
關於臍帶感染的情況偶爾也會出現,有時你會發現寶寶臍帶殘端附近發紅,而且常常伴有膿性分泌物,並有觸痛,甚至還有發熱的情況產生,就建議要到醫院看看了。平時在家也要做好臍帶的護理。
你在家的時候也要定期檢查寶寶的口腔,如果口腔中出現了白色片狀物,那麼可能是出現了鵝口腔,這個時候也需要去醫院看看哦!
6、寶寶體重的變化
關於新生寶寶的體重變化,在寶寶第一個月的中期,孩子體重增加的速度應該相當快的,每天大概14-28g,如果沒有達到這個速度都建議去醫院看看兒科醫生。這個時候兒科醫生可能需要問你一些關於寶寶餵養的問題,看寶寶是否獲取了足夠的能量以及吸收能力是否正常。
所以平時在家你要留意以下問題:
1、寶寶進食的頻率如何?
2、如果是奶粉餵養,每次餵奶他會吃多少?如果是母乳餵養,每次餵奶的時間是多長?
3、寶寶每天大便的次數是多少?量如何?大便的量是偏稀還是偏幹?
4、寶寶小便的頻率如何?
如果孩子吃得好,尿不溼上的排洩物的量以及排洩的頻率比較正常,就不用太過於擔心。寶寶可能只是起步較晚或者體重測量不夠準確,不過後續也需要你持續關注寶寶體重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