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丨原子的結構!假期提前學!

2021-02-07 中學化學園

很多同學在這個假期開始接觸化學,遇到的第一個難點就是物質的微觀結構,很多同學表示不懂,今天給大家分享《原子的結構》知識點。

1、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1)原子由居於原子中心的帶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電的電子構成,原子核由質子中子兩種粒子構成。

(2)原子中的一些數量關係:

根據上表,你發現了什麼規律了嗎?

  結論:①它們的質子數不同,核外的電子數也不同;

②有的原子原子核中沒有中子,如(有一種)氫原子無中子(氫原子是唯一沒有中子的原子) 。

③原子中:核內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質子數不一定等於中子數)

④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所帶電量相等,電性相反。

(3)電性:原子不顯電性

(4)體積:①原子很小,一個原子跟一個桌球之比,相當於桌球跟地球體積之比。②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如果把原子比作一個龐大的體育場,而原子核只相當於一隻螞蟻;因此,原子核裡有很大的空間,電子就在這個空間裡作高速的運動。

1、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

1)與原子相比,原子核的體積更小;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間,電子就在這個空間裡作高速的運動。

(2)電子層

氫原子核外只有1個電子,這個電子在核外的空間裡作高速運動。在含有多個電子的原子裡,各電子的能量高低不同,決定它們運動離核遠近的區域不同。

電子層是用來描述運動的電子離核遠近的區域不同。電子能量最低、離核最近的叫第一層,能量稍高、離核稍遠的叫第二層。然後由裡向外,依次叫三、四、五、六、七層……(電子層符號:K、L、M、N、O、P、Q)這樣,電子可以看作是在能量不同的電子層上運動。電子的這種分層運動,又叫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

(3)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的規律

①核外電子總是儘量排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裡,第一層排滿才能排第二層,第二層排滿才能排第三層。

②每個電子層最多能容納2n2個電子(n為層序數,第一層n=1,第二層n=2)。

③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第一層為最外層時,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2)。

2、原子結構示意圖

這是氧原子結構示意圖。○+8表示氧原子核內有8個質子,弧線表示電子層,弧線上的數字表示該電子層上的電子數,即第一層上有2個電子,第二層(也是最外層)上有6個電子。

120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3、最外層電子數與原子結構穩定性的關係

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目各有什麼特點?

①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都有8個電子(氦是2個),這種結構叫穩定結構。當然,穩定是相對的,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很穩定,一般不跟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②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一般少於4個,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最外層電子,使次外層變成最外層,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

③非金屬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目一般多於或等於4個,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使最外層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

由此可見,元素的性質,特別是化學性質,跟它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目密切相關

(1)離子的形成:

鈉是典型的金屬元素,氯是典型的非金屬元素,鈉和氯的單質相互反應,會生成氯化鈉。鈉原子失去最外層1個電子,氯原子得到1個電子。 

當鈉跟氯氣反應時,氣態鈉原子最外電子層的l個電子轉移到氣態氯原子最外電子層上去。鈉原子失去1個電子,變成帶1個單位正電荷的鈉離子(陽離子)。氯原子得到1個電子,變成帶l個單位負電荷的氯離子(陰離子)。這兩種帶相反電荷離子之間相互作用,就形成氯化鈉。

(2)離子的概念

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3)離子的分類:帶正電的原子叫陽離子(如Na+Mg2+Al3+),帶負電的原子叫陰離子ClS2)。

(4)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粒子。

(5)離子的表示方法:

①離子符號的寫法:在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所帶電荷數(先數字後正負,「1」省略不寫)。

鈉離子結構示意圖:Na+: 

   氯離子結構示意圖:Cl

②離子符號的讀法:如Mg2+讀作「鎂離子」,表示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鎂離子

③離子符號的意義:表示離子的種類及一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

Na+:一個鈉離子;一個鈉離子帶1個單位的正電荷

Mg2+:一個鎂離子;一個鎂離子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

Cl:一個氯離子;一個氯離子帶1個單位的負電荷

S2:一個鎂離子;一個硫離子帶2個單位的負電荷

6)原子、離子的比較

1)相對原子質量(Ar):

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1.66×10-27Kg)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2)計算公式:

算一算:

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

碳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2

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6

(3)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質量的區別:

①「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相對原子質量」單位為「 1 」,可省略;③最小值是 1

②「原子質量」:真實的,可測量的;很小很小,如H原子的質量為1.66×10-27Kg。

(4相對原子質量與質子數和中子數的關係:     

    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                    

  質子數不一定等於中子數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數值上近似相等)

聲明:綜合整理by中學化學園,轉載請先聯繫並註明出處,違者必究~

高中化學學生交流qq群:67407999

初中化學學生交流qq群:208724769

點擊「閱讀全文」,訂購化學資料~

相關焦點

  • 初中化學-原子的結構
    有些物質是由大量分子聚集而的:有些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而這些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時候,是分子分解為原子,原子重新構成新分子,這也是化學變化的本質,化學變化的最小粒子是原子。通過上面球棍模型我們也能看到,化學變化到原子這,就不再分了。那麼這些原子是否有內部結構,原子的內部結構是怎樣的呢?
  • 高二結構化學7:原子半徑
    物質由 「原子/分子/離子」 構成,最終由原子構成。      1.1 原子結構      每個原子,都包含有一定數量的    質子(+)    中子    電子(-)    (氫原子的一種核素——氕
  • 中考化學高頻考點-原子、離子、粒子結構示意圖
    [考情剖析]本知識點主要以選擇題和填空題形式出現,以考查學生對原子(離子)結構示意圖的理解,如根據結構示意圖判斷化學性質、化合價、得失電子、離子符號及化學式的書寫等。[方法歸納]理解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其各部分的意義是解答此類題型的關鍵。
  • 最新中考化學複習知識點-原子的結構
    原子的結構【要點梳理】1.原子是由下列粒子構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帶負電荷)構成,原子核由質子(帶正電荷)以及中子(不帶電)構成,但並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這三種粒子構成的。3.原子內部結構揭秘—散射實驗(如下圖所示):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運動的α粒子(α粒子是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氦原子)轟擊金箔時,發現大多數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路徑,甚至有極少數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堅硬不可穿透的質點而被彈了回來。
  • 初中化學原子的構成相關知識點匯總(1)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化學原子的構成相關知識點匯總(1),希望對同學們複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點擊查看 9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原子結構知識 點擊查看 10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同位素比較 點擊查看
  • A-Level化學 | 原子結構與摩爾的概念(一)
    課堂目錄:原子結構與摩爾的概念(一)原子結構與摩爾的概念(二)原子中電子的排布(一)原子中電子的排布(二)化學鍵與物質狀態(一)化學鍵與物質狀態(二)化學鍵與物質狀態(三)學通國際教育誠意出品,僅供學術參考,請勿抄襲或商用。
  • 高二化學結構 2:原子光譜
    原子光譜,是量子化學的基礎,結構化學的最難點,沒有之一。    原子光譜難在什麼地方?
  • 高中化學《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微課精講+知識點+教案課件+習題
    高中化學選修三知識點總結:分子結構與性質以上就是學大教育網為大家帶來的2018年高二化學上冊第1章《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知識點歸納,希望大家能夠好好掌握化學知識點,從而在考試中取的好的化學成績。教學目標⑴回顧科學發展史、化學教材編排順序,了解人類認知發展的規律及教材編寫的邏輯;了解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結構的地位和重要性。⑵計算和分析相關數據,知道質量數的概念及構成的微粒間的關係;體會化學研究有宏觀到微觀、由表面到本質的發展過程;感受數據的直觀性和說服力。⑶ 找出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能畫出1~20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體會圖標的分析方法。
  • 初中化學輕鬆學之原子的那些事
    2.原子的概念及理解(1)概念: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學變化中,發生變化的是分子,原子的種類和數目都未發生變化。(2)對原子的概念可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①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之一。原子可以構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如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
  • 高中化學 選修3 第一章 第一節 第二課時 §1.1.2 原子結構
    初中化學——九年級上、九年級下高一化學——必修1、必修2高二化學——選修4、選修3、選修5肩負使命,不負韶華!聲明:彭老師化學課公開課內容均為免費,可免費分享,禁止商用!以下為本節課部分內容為音頻轉化的文字內容(此部分內容為智能語音轉化成的文字,建議大家還是直接觀看課程):各位同學大家好,歡迎來到彭老師化學課,那我們今天呢就來開始我們選修三物質結構與性質這一本書的學習,那麼我們在展開這本書之前啊,我們先來聊聊這個這幾本選修書啊,我們前面肯定大家都學了選修4,這本書啊,是我們理科,如果你理科去參加高考是必考的一本書啊,也是比較難的
  • 初中化學《分子與原子》說課稿及教學教案設計模板
    初中化學《分子與原子》說課稿模板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認識生活中的化學,感受化學的奇妙。接下來補充事例:炒菜只需要幾分鐘菜就可以變鹹,醃蘿蔔需要很多天,引發學生思考:分子運動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最終得到分子運動快慢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的結論。環節三:鞏固提升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用本節課學過的知識來解釋,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會實踐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
  • 原子結構示意圖和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1、熟記原子結構示意圖各部分含義;一般根據最外層電子數,原子分為三類,最外層電子數小於4的易失去電子形成陽離子;最外層電子數4到7的易得到電子形成陰離子;最外層電子數是8的結構穩定。2、在圖中質子數等於核外電子數,則是原子結構示意圖,質子數大於核外電子數,則是陽離子示意圖,質子數小於核外電子數,這是陰離子示意圖;3、熟記元素周期表的結構,以及每個小格的含義;了解周期和族的變化規律,結合題目具體分析即可;4、原子(或元素)的化學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種類由核內質子數決定。
  • 初三化學:《化學方程式的讀法和意義》
    【1元學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一章《機械運動》【1元學物理】九年級全一冊第十五章《電流和電路》【1元學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1元學化學】九上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1元學物理】八上第二章《聲現象》【1元學物理】九全第十四章《內能的利用》【中考考點
  • 中考必考丨化學原子、分子等6大基礎知識點,送分秘籍!
    初中化學中考中有一類題是有關原子與分子的,對於這類題目中的考點有哪些呢?小編今天就給大家好好匯總一下!另外如果有什麼不了解的知識與題目可以在文末給小編留言,小編看到後會給大家精心解答或者準備知識哦~原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1)原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
  • 初中化學原子、分子等6大基礎知識點
    (2)原子也不斷地運動著;原子雖很小但也有一定質量。1803年道爾頓提出了科學的原子論。分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1)構成物質的每一個分子與該物質的化學性質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不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2)「最小」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
  • 初中化學化學符號匯總
    【解釋現象】【分子與原子的本質區別:化變中可不可分】氨在空氣中擴散、品紅在水中擴散、溼衣服晾乾(水的蒸發)、聞到花香等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的運動著;物質的三態變化、物體的熱脹冷縮、酒精與水混合後總體積變小等現象說明分子間有間隔,且間隔大小會發生變化。原子結構:
  • 2018初中化學物質構成之相對原子質量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化學物質構成之相對原子質量》,僅供參考!
  • 2020中考化學常考知識點之原子結構關係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化學常考知識點之原子結構關係,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原子結構關係   ①質子數決定原子核所帶的電荷數(核電荷數)   因為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
  • 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元素周期表跟蹤訓練
    (3)當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原子,則x=2+8+4=14。(4)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最外層電子數,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矽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4,則與其化學性質相似的粒子結構示意圖中最外層電子數也應為4,B符合要求。2.
  • 中考化學高頻考點-原子或離子的結構示意圖及元素周期表
    [考情剖析]此知識點是全國各地中考的高頻考點,主要考查內容有:①畫粒子的結構示意圖;②根據結構示意圖判斷粒子的化學性質、穩定性、化合價、得失電子、離子符號的書寫;③根據結構示意圖書寫化學式;④判斷結構示意圖的類型(原子或離子);⑤元素周期表及其方格所獲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