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得有尊嚴 花得有價值
——記改革開放40周年優秀民營企業家、遷西福珍全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文福
寫在前面:改革開放40年來,唐山民營經濟不斷壯大,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也湧現了許許多多優秀的民營企業家。為宣傳40年來我市民營經濟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民營企業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風採,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促進「兩個健康」,本報今日起特別推出「改革開放40周年優秀民營企業家風採」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本報記者 趙珺)從買斷一個瀕臨倒閉的鄉辦小鐵選廠起步,劉文福靠著科學辦企和誠信經營,使之發展成為擁有固定資產20多億元、連續10年納稅突破億元的福珍全礦業有限公司。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致富思源,累計為公益慈善事業捐款捐物6570餘萬元。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掙的每一分錢都要有尊嚴,花的每一分錢都要有價值。」
由於家庭困難,劉文福小學沒畢業就給生產隊當起了放牛娃。雖然離開了學校,但是他並未放棄求知,努力學習著各種農業知識,被鄉親們推選為獸醫,並在這一崗位上連續6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祖國的大江南北,他便開始嘗試著做一些小本兒買賣,在商海中掘得了第一桶金。
1997年10月,遷西縣灤陽鄉鐵選廠由於連年虧損,鄉黨委政府決定面向社會拍賣,劉文福看準這一機會,一舉買斷這個小廠。雖然學歷不高,但辦起企業來,他一點也不含糊。劉文福堅持科學辦礦敢爭先。早在2004年,福珍全礦業公司就開始探索科學辦礦的路子,對採礦證範圍內的無證無照的礦山、「獨眼井」進行了徹底清理,有260多個無營業執照、無安全生產許可證和「三同時」手續的礦山、礦點全部關停閉礦。公司為此付出了巨大的經濟代價,把「不要帶血的利潤」落實到了具體的行動上。
2008年,遷西縣委、縣政府提出「科學辦礦」的目標。劉文福從實際出發,動員全礦的力量,集中全力打好科學辦礦、強化安全生產管理這場攻堅戰。他投資2700萬元興建了史家莊採區宋莊子標準化井巷工程,宋莊子鐵礦被評為河北省首屆「十佳綠色礦山」、國家級「綠色礦山」,被國家安監總局列為「強基固本,五個一百」試點單位。
2014年,在鞏固、發展礦業的同時,劉文福瞄準新的行業,開拓新的市場,不斷加快二次創業的步伐。他整體買斷了縣醫藥藥材公司,涉足經營醫藥藥材行業;2015年投資開發建設了大鳳凰山旅遊景區,先後投資3.2億元對景區進行全面規劃和建設,創建一個以旅遊觀光、佛教文化體驗於一身的國家4A級景區。
為確保企業沿著健康的發展軌道運行,劉文福十分重視黨建工作。企業成立之初就建立了黨支部,黨的十八大以來,公司投入105萬元建設了高標準、高質量的黨建活動中心,投入15萬元建設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影壁,在9個分支企業全部建立了黨組織,確保企業健康發展。
劉文福說:「身價只是一個人創造物質財富的體現,而價值則是一個人回報國家、社會的體現。價值比身價更重要。」為了讓自己更有價值,他在六個方面做到了堅持經常:
敬老。每年,劉文福都會多次走進敬老院,捐款捐物,噓寒問暖。他曾經把素不相識的流浪老人接到家中照料,並出資使其安度晚年。
扶危。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次日,劉文福就通過縣慈善協會向災區捐款50萬元。隨後,他的家人捐獻善款8.6萬元,企業員工義捐4.4萬元。6月5日,他又鄭重地向中央組織部繳納了20萬元特殊黨費。
濟困。聽到周邊的人有了困難,他總是慷慨解囊、雪中送炭。別人得了重病,他立刻送去手術費;周邊人家發生火災,他馬上送去撫慰金;慰問特困群眾、資助困難大學生…… 2018年,他又拿出200萬元對3個鄉鎮的困難戶進行醫療救助。
扶貧。他捐資17萬元幫前鋪村建百畝果園;捐資38萬元支持鐵門關村建設生態文明村;修橋、鋪路、改善村居環境……凡是周邊村民的事情,他都全力相助。多年來,劉文福無償捐獻1900多萬元,為家鄉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助教。為幫助鎮中學教學樓早日建成,他先行貸款201萬元送到施工現場,留下了「貸款可以還,教育不能等」的佳話。劉文福先後為遷西一中新校園建設捐資141萬元,校園裡座落著一棟漂亮的教學樓——文福教學樓。多年來,劉文福捐助教育事業的資金達1200多萬元。
擁軍。他出資100萬元設立了擁軍優屬專項基金,他雙擁活動的足跡遍布燕趙大地。
劉文福先後被評為省勞動模範、省第四屆道德模範、省擁軍典範、中華十大信義人物、全國年度擁軍人物,被中華慈善總會授予「中華慈善突出貢獻(個人)獎」,榮膺全國第六屆道德模範提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