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會那陣子,我被公司派到上海出差,長達3個多月,在上海潮溼的酒店住的我快長毛了,被上海的朋友邀請住在家裡,從此也養成了去上海不住酒店的習慣。沒辦法,在好朋友家住的不要太爽,完全是五星酒店的服務,早上阿姨一早來打掃房間,清理雜物,我可以坐在落地窗前抽根煙,然後逐步進入工作狀態,朋友廚藝了得 ,不定期會烹製大餐,還可以隨時跟朋友小酌,這種配套服務簡直比五星酒店都要好。其中,有一個小細節讓我們印象比較深刻,他會每天給我準備家居服、洗漱用品、毛巾、浴巾……甚至在我沒有換洗衣服的時候,還會找出一些沒拆標籤的衣服。許就是從那時候起,我也漸漸有了「囤積」的習慣,心想著這麼周到妥帖著實很讓人溫暖。
之後有一次我們一起去泰國玩,在他熟悉的一個朋友的商場裡,我買了十來件襯衫、十多件T恤……我也期待著有一天,在我自己的家裡,有朋友來做客,我也可以拿出一些嶄新的衣服。這一天確實也有來過,但是三年的時間,也就一次兩次,而那些被我買來的衣服,大多數還是標籤沒拆的掛在那裡。我們是不同性格的朋友,他喜歡張羅,朋友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常常有人路過上海,而我呢 ,雖然也很多朋友,但是大多都在北京,幾乎很少產生「借宿」的情況,我的備用其實幾乎沒有什麼作用。
當然囤積衣服,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為了自己,我不能把自己說得太高尚太綠茶了。在這樣的過程中,我還養成了一個囤積「毛巾」的習慣。年後開始進行「斷舍離」,陸續從衣服、襪子、冰箱、洗護用品等開始,其實我並沒有完全遵循山下英子和近藤麻理惠的忠告,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收納整理斷舍離;也沒有像網上那些人每日打卡「一天斷一物」,這種打卡行為可能會形成反作用,是我最不贊同的,因為每天斷一件東西,一來是很難堅持,二來是這樣的效果不太明顯,你就更容易放棄。結合我自己的特點,我會選擇「同類」物品最多的東西下手。
我從衣櫥、收納櫃、洗手間裡一共翻出來 2條浴巾、8條擦臉毛巾、1條擦腳的毛巾、4條擦手的毛巾、11條廚房用毛巾,以及5包擦臉巾,我小小一張臉何德何能需要這麼多毛巾嗎?
首先,說說浴巾,開始使用浴巾應該是我大學畢業開始工作的時候,然後我反思,沒有浴巾的時候我是用啥擦身子啊?當然是毛巾。浴巾用得最頻繁應該是出差的時候,酒店松鬆軟軟的浴巾確實非常舒服,可能就是從那個時候對浴巾有了依賴。可家裡畢竟不是酒店,我沒那麼多時間和空間,清洗並晾曬這麼大一塊浴巾,於是我準備正式放棄浴巾。改用毛巾和吹風機,算是改變一下自己的習慣吧,斷掉了毛巾,就可以給衣櫃空出很大一塊空間,不會造成視覺的阻塞。
其次,說說毛巾,主要是用來擦臉、擦手、擦腳、以及當日常抹布用,夏天去超市猩猩健身的時候也會帶著,我實在熱愛流汗,參與的有氧運動都是爆汗型運動,我甚至在練習陰瑜伽15分鐘就開始出汗。在這些諸多毛巾中,其實沒有我的摯愛,我一直沒有遇到特別喜歡的毛巾,可能是因為我也一直沒有主動去找。酒店的毛巾確實鬆軟整潔,但是一直沒有在市面上看到,不久前朋友推薦我一個運動品牌的毛巾,我準備開始嘗試,雖然小貴但是據說質感很好,非常吸水耐用,我準備將家裡所有的毛巾都斷掉,只為了那麼一條。不是不想種草,實在是因為還沒有使用不敢妄言。
山下英子也在《簡單斷舍離生活:東西越少,內心越豐盛》一書裡交代過,她自己不使用浴巾,選擇定製高品質毛巾,每次六條,換著用,直到毛巾硬了之後再換一批。什麼是高品質?就是我在手裡,貼在臉上非常細膩溫柔,相信我,那種高級的味道你一定能聞出來。在這裡,我會尋找一款毛巾,用來代替浴巾!至於擦臉,我決定開始使用擦臉巾了。
再說說擦臉巾,我個人比較建議使用擦臉巾,因為真的很方便!
一來很乾淨 ,杜絕了細菌滋生的環境,不用洗,一次一片;
二來也可以用來做日常的清潔,擦杯子、電腦、手機等等十分方便;
三來出差旅行雖然酒店都有毛巾,但是擦臉的還是用自己帶的最放心;
毛巾的洗滌方法,網上應該有很多tips,無非就是用熱水煮一下,再清理,避免強光照射。與肌膚最近、與食物最近的東西,還是要小心小心再小心的 。斷掉的毛巾我有以下用途:
1、浴巾用來給狗狗墊窩,擦臉巾給貓貓墊窩,這樣以後清理起來就更方便了;
2、其他毛巾都用熱水煮過之後,以後當抹布用,這是這些毛巾最後的一次使命;
其實主要是想改改自己愛「囤積」的毛病,親愛的朋友,如果來我家借宿,記得自己帶毛巾哦。另外,大家如果有特別鬆軟舒服的毛巾可以安利給我,我始終沒有一款「怦然心動」的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