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榮幸能夠受到極果網的邀請撰寫空氣淨化器市場的回顧以及產品推薦。
從2013年起我開始接觸空氣淨化器的產品評測,在後續大概5~6年的時間裡,我接觸了大概100款空氣淨化器,很多朋友調侃我為「空淨教父」(媒體),實在是抬舉,無非就是空氣淨化器產品接觸的多了一些,自己又擅長折騰,多向專業的人士請教,也感謝中科院廣州檢測所 楊冠東主任,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 張曉,廣州工業微生物檢測中心杜少平對我的支持。
一:市場的新變化
本不想做回顧,因為過去一年對空淨企業而言「太慘」了。雖然空氣淨化器兼顧抗病毒(預防流感)、對於輕微汙染也有很好的幫助,還可以防治過敏,但不可否認的是空氣淨化器依舊是靠天吃飯的產品。2017年的冬天,北京以及周邊河北地區空氣品質明顯改善,2018年1月,北京空氣品質位於全國Top10,河北石家莊、唐山等「老災區」同樣並未出現霧霾爆表的極端天氣。加之空氣淨化器在2016年的快速普及,2017年空氣淨化器銷售情況普遍大幅低於市場預期,部分品牌庫存積壓嚴重。
沒有差天氣,再好的產品,也只能望天興嘆。
說說產品。從空氣淨化器新國標執行,空氣淨化器的產品的成熟度越來越高,相比2013年還有一部分低性能、低品質的產品,現在空氣淨化器市場已經非常成熟。我一直所言,空氣淨化器已經無「對比評測」的需要。只要夠用,就夠了,沒必要太刻意的追求參數。
既然有了「標準」,「刷分」的現象也就變得更為嚴重起來,比如很多企業把最大風速的顆粒物CADR設定到750立方米/小時,這樣產品的價格可能只要2000元附近,而在2013年還鮮有這樣的產品存在。刷分給用戶提供了更高性價比的產品,但一方面也太刻意,比如很多企業為了提高甲醛的CADR數據,使用夾碳布工藝,過多的使用「藥水「浸泡,多種原因導致空氣淨化器使用一段時間後出現「酸臭」的情況。這並非個例,而是普遍的現象。企業看到了這種問題的存在,所以一些企業開始回到傳統工藝,雖然數據「有限「,但產品品質更加可靠。我更推薦大家買這種產品。
注意,有效去除甲醛的最好辦法是:開窗通風。
二:選購的個人意見
在進入正式推送之前,先普及四個知識點:
CADR潔淨空氣淨化量
代表了空氣淨化器的淨化性能,數字越大淨化速度越快。不過國標只要求測試最大風量,其實低風速的CADR同樣重要
顆粒物CCM
代表了容塵量,不過國標定的標準太低了,小米也是P4,IQAir也是P4,你基本分不出來差距,所以這部分數我經常使用達到最大等級(P4 12000mg)時的衰減率來作為參照對比。
甲醛CADR和甲醛CCM
誰要說空氣淨化器能「有效」治理甲醛,基本都在騙你的,空氣淨化器治理甲醛基本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起輔助作用。
空氣淨化器的幾種技術
大致分為濾網型(包括HEPA濾網和EPA濾網),靜電集塵型和負離子型。當然一些都要參照CADR值說明。
三:空氣淨化器選購要點
要點1:結構
空氣淨化器最核心的是結構設計,結構對了,通常性能就差不了。空氣淨化器有多種結構設計,我建議大家首選雙側進風結構類型的空氣淨化器。
雙側進風的最大優勢是CADR噪聲比,雙側進風大致相當於2臺空氣淨化器的性能,1臺空氣淨化器的噪音,在靜音檔的情況下,CADR可以輕鬆突破200立方/小時,最大CADR也可輕鬆實現700立方/小時。這樣的產品,在睡眠下也可以提供充足的淨化。
由於淨化器只有一個電機,所以它的能耗表現也是濾網型淨化器最好的,環保。
摘自我2015年空氣淨化器橫評,可見雙側進風在睡眠襠下的優勢
由於雙側進風結構在性能、低風速性能、耗電量、機身尺寸方面的優勢,我們看到2017年底雙側進風結構的淨化器快速增加,比如小米MAX,Airx A7,小趣 以及新頤小白3.0等,各大牌都爭相效仿這類結構產品。
要點二:1+1>2
從CADR的角度來看,很多朋友認為5臺小米淨化器一定比1臺淨化器好,有一定道理,也不完全對。但在很多環境下,放置多臺淨化器是個挺傻的事情。比如你臥室裡,晚上得關門吧,你可能放5臺淨化器嗎?不現實!另外,放這麼多臺淨化器,耗電量也高,不環保。
家庭環境比實驗艙30立方的環境複雜的多,空氣淨化器在室內的效果要比在實驗艙有折扣,1+1>2我是認同的。使用兩臺空氣淨化器,一方面在CADR部分會有優勢,另外可以分開在不同房間使用,在關閉房間門的情況下,顯然一臺大風量的淨化器不能實現臥室的淨化需要,這個是有2臺淨化器的便利性就凸顯出來。
要點三:勿盲目追求甲醛淨化「分值」
除了顆粒物的淨化外,很多人買淨化器依舊是為了解決裝修的問題,也就是甲醛等。空氣淨化器針對甲醛部分也有甲醛CADR可供參考。所以很多企業該數值非常的高。與顆粒物CADR不同,甲醛CADR的價值僅僅是參考。甲醛是一個持續釋放的過程,通風是最有效稀釋甲醛以及其他有害氣體的辦法。如果可以,我更建議新裝修用戶購買新風機,如果已經裝修完,壁掛式新風機是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四:產品推薦
小米Max
既然空氣淨化器考慮的是結構設計,我們首先推薦的就是雙側進風結構的代表產品。我並不是小米空氣淨化器的推薦者,事實上我一直不建議大家購買包括小米2空氣淨化器這類產品。噪聲大,性能差,是主要原因。
但是小米MAX改進雙進風之後,很多缺點得到了改進,不到2000元的價格,高達1000立方米/小時的顆粒物CADR,確實非常具有性價比,缺點是?體積太大了,或許是為了刷存在感吧。就現在看來,除了大的像一臺冰箱之外,這款產品的性價比確實已經非常高了。
Airpal AP450a+AP280套裝
價格沒貴多少,卻享有2臺淨化器帶來的優勢,這是1+1>2的性能體驗,兩臺淨化器合計CADR為750立方米/小時,可分開在不同房間使用。其中AP450a是當年的明星機型,套機價格在2799元附近,非常值得推薦。
為什麼1+1>2?事實上,「關門」對空氣淨化器性能的影響特別大,所以很多高性能的主機在實際使用時,其他房間的空氣依舊很差。使用兩臺空氣淨化器,小機型在臥室使用,大機型在客廳使用,實現全屋淨化。
霍尼韋爾
2017年我先後參觀了霍尼韋爾的研發中心和製造功能,看完之後我才明白貴有貴的價值。霍尼韋爾 KJ550F-PAC2156W並不是「刷分」的機型,它真實的體驗就是「夠用」、「好用」。3999元的價格還可以享受節能補貼。該產品還獲得了德國iF設計大獎,好看、好用。
歷史低價是買一贈一,不著急,就等618或者雙11這樣的時間下手購買。
達氏 DK6
我一直在推薦雙側進風空氣淨化器,但或許很多人不知道,達氏製造了第一臺雙側進風空氣淨化器。即便在許多新品頻繁出現之後,達氏DK6依舊在性能部分佔有明顯優勢,與此同時小巧的體積是我最青睞的部分,畢竟現在房價還是挺貴的。
達氏DK6採用直流電機,最低功耗只有6瓦,就可以獲得超過200立方米/小時的顆粒物CADR,使用新的夾碳布濾網,風量更大,淨化的能力更強。最大風速下的CADR超過了700立方米/小時。小機身擁有大Power,有用戶給我的反饋是在,2檔風速下,60平米的客廳常年維持在30微克/立方米以下。使用體驗非常優秀的產品。
LIFAair LA310
第一次拿到LIFAair LA350真機,喜歡的程度加了一個「更」字。LA350的外觀更加精巧柔美,通體白色的 「性冷淡」風格,讓這款產品更容易融入宜家風、日系風等室內裝修環境,「好看」成為了用戶對它的第一印象。全鋼機身,想要尋找做工的瑕疵卻無果而終,業內首家分離式傳感器,帶來了更多使用上的便利,這是臥室非常值得推薦的產品。
Airproce AI-600
IQAir HealthPro250整個空氣淨化器行業的標杆產品,但由於北歐無霧霾的特性,所以400立方米/小時的淨化能力在面對國內空氣情況的時候就顯得捉襟見肘。Airproce AI600是IQAir HealthPro250完美的超越者,高性能,優品做工,全液晶屏帶來更多功能,強大的淨化能力,讓它成為高端用戶的標配。
本文由極果見習體驗師小白好物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