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中旬,晉中城區文化中心一帶接連發生3起冒充「香港人」實施詐騙的案件,被詐騙金額共計3070元。雖然案值不大,但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城區分局西南街派出所接報後高度重視,立即組織民警組成專案組,開展案件偵破工作。
專案組民警首先從走訪受害人入手,經初步了解發現,3名受害人均是女性,其中1人為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另外2人為在校大學生。據她們反映,這3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都自稱「香港人」,粵語口音,攜帶香港行動電話卡、假的港幣外幣、假金戒指、假金項鍊等作案工具,以問路為名主動搭訕,在騙取信任後,便謊稱港幣外幣在內地不方便流通,自己所帶銀行卡不能在內地使用,向他們借錢並承諾雙倍返還,從而實施詐騙。
多起案件作案手法相似,專案組決定對案件進行串併案偵查。專案組民警遂對案發現場周邊展開大量調查,並調取了多個案發地及附近的視頻監控。案情分析會上,專案組民警認為,這些冒充「香港人」實施詐騙的犯罪嫌疑人,絕非僅僅實施了晉中城區文化中心一帶這3起案件。
專案組民警通過聯繫市局110指揮中心和相鄰市縣警方,進一步排查到,晉中市近期已經發生10餘起類似案件,相鄰的太原市近期也發生10餘起類似案件。專案組民警遂逐一聯繫受害人進行調查,通過梳理案發時的相關信息進行細緻分析研判,從而獲取了有價值的涉案線索。專案組由此確定了在此實施詐騙行為的犯罪嫌疑人系兩個團夥的成員,均系安徽省蚌埠市某縣農民,並分別鎖定了兩個犯罪團夥共9名犯罪嫌疑人的活動軌跡。
接著,專案組制定了周密的抓捕計劃,20餘名民警兵分兩路,一路趕赴四川成都,一路分赴湖南長沙、衡陽、永州等地,並在當地公安機關的配合下,分別將兩個團夥的成員9名犯罪嫌疑人抓獲,其中在成都抓獲犯罪嫌疑人4人,繳獲作案工具臥車1輛及大量行動電話卡、假的港幣外幣、假金戒指、假金項鍊等;在湖南永州抓獲犯罪嫌疑人5人,繳獲作案工具商務車1輛及大量香港行動電話卡、假的港幣外幣、假金戒指、假金項鍊等。
為進一步固定證據,形成完整證據鏈,專案組民警先後奔赴陝西、甘肅、寧夏、四川、湖南、河南等地進行調查取證,行程上萬公裡,為案件的順利起訴奠定了基礎。
經查,今年5月份以來,由9名安徽省蚌埠籍犯罪嫌疑人組成的兩個犯罪團夥先後流竄至甘肅、寧夏、成都、長沙、河南、山西、陝西、湖南等地,選擇管理鬆懈、無需實名登記的小旅店住宿後,先將所帶車輛停放在距離住宿地較遠的地點,然後乘公共汽車或者計程車到達所選擇的繁華地段或者學校附近,以涉世未深、社會經驗少、防範意識差的獨行學生模樣路人為主要目標,冒充「香港人」與其搭訕,取得信任後,以需要幫助為名,實施詐騙作案60餘起,詐騙金額從幾十、幾百到幾千不等。兩個犯罪團夥各自作案時,其成員有分有合,有時1人,有時2至3人,涉案金額共計達8萬餘元。
澎湃新聞了解到,目前,9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此案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