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青(右二)正在給遊客指路。
「我要是說不,會讓人寒了心」
外地務工人員問路、外國老夫婦求助 長安街女巡警冬日熱心助人
北京巡警總隊中心區二大隊民警王竹青,知道她的人都把她形容為一朵向日葵:喜歡說喜歡笑,到哪裡都能給人帶來快樂。在工作上,她更是從不惜力,原本身體不好的她從不因為個人原因耽誤工作。昨天,在新年的第一天,北京晨報記者跟隨王竹青體驗了一天的巡邏工作。在連續兩個小時的執勤巡邏中,記者已經被凍成了「冰棍」,但是王竹青卻始終精力飽滿地幫助市民解決問題,堅守崗位。「別怕累,年輕有幹勁兒的時候可就這麼幾年。」她充滿幹勁兒地說。
冬日執勤
嫩白雙手凍紅凍皴
昨天下午,北京晨報記者在府右街路口南側看到了正在對遊客進行安檢的王竹青。大風之中,她穿著一身厚重的黑色警服,戴著帽子,圓乎乎的小臉凍得發紅,一雙亮晶晶的眼睛正檢查著遊客隨身攜帶的髮膠。「您好,請配合檢查。」王竹青一邊笑著一邊說,她的樣子像是一個俏皮的小姑娘,讓人不由想笑。遊客看著她,沒有多說什麼,自覺地把行李裡的兩瓶髮膠拿了出來。「天安門是不是不讓帶著這個啊,我就是碰碰運氣,沒想到還是被查出來了。這樣吧,小姑娘,不,民警同志,您幫我收著,我轉一圈就回來,再找您要。」遊客伸手把髮膠遞給王竹青。「行,那您回來還找我。」王竹青也一點不含糊,把髮膠接過來,放在了崗亭裡。
王竹青解決完問題,看見記者,笑著上來打招呼。「你穿得太少了,外邊冷,10來分鐘就能給你凍透了。」她顧不上自我介紹就忙著給記者尋找外套,直到從執勤崗亭找到一件軍外套,看著記者穿上,她才安下心來自報家門。「我是中心區二大隊的巡警,上勤的區域就在府右街南口這邊。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五年啦。」簡單介紹完後,王竹青一轉頭,看到了拿著大型行李的2名男子正拿著一張紙條左右張望,連忙上前詢問去處。「我們要去北京站,咋走啊?這火車都快開了,還沒找到地方呢。」原來他們是在年底準備回家的務工人員,王竹青連忙給他們指了坐車的路線,還將他們送到了過馬路的地下通道口,反覆囑咐後才離開。
這時,王竹青將戴著的手套摘掉,記者看到她的雙手已經凍得發紅,上面還有些皴。看見記者盯著她的手看,王竹青有些不好意思:「其實我的手原本挺白嫩的。但是一到冬天,就不行了。長時間在室外,戴著手套也沒有用,手都凍僵了。摘了手套揉揉手,一著風手就被吹得糙得不得了。」王竹青說,從2012年開始,她就調來了巡警隊,為了能在冬天執勤的時候暖和一點,她試過各種辦法。「買那種插電的鞋墊,但是我發現一個小時不到,馬上就涼了,根本不好用。還有就是貼暖寶寶,但是我們在外邊執勤,遇到大風天,不到10分鐘渾身上下就吹透了,暖寶寶像是一個小冰袋貼在身上更冷。」記者一邊聽她講,一邊覺得大風像是刀子一樣刮在臉上,不由得跺跺腳,暖和暖和。「你知道為什麼你這麼冷嗎?因為你一直不動。越是這麼傻站著,越是冷得快。你和我一起走起來,忙起來,自然就不覺得冷了。」說完,她笑著跺跺腳,在執勤的區域巡邏起來。
克服困難
幫助外國老夫婦回家
終於,兩個小時的室外執勤結束了,王竹青回到隊裡暫時休息,一個小時之後,她還要繼續去執勤。「多喝點熱水,吃點東西,胃裡有食物才不覺得冷。」王竹青熱情地拿出吃的、熱水分給記者。隊友看見她都笑嘻嘻地和她打招呼,互相說著「新年好」,感覺很是和諧。只見原本愛說話的王竹青拿起來手機,手中不斷地發著信息。「咱們上勤不能帶手機,趕上今天是元旦,好多人發來祝福微信簡訊,我得趕緊趁著這段時間給人家回復。」她有些無奈地說,因為工作原因,有些時候只能「委屈」親友。「我之前都和家人囑咐過了,上勤不能帶手機,要是有急事就往隊裡打電話。所以上勤的時候也不會惦記著看手機。」
溫暖的1小時過得很快,王竹青穿好厚重的外衣,喝一口水又到室外去執勤了。剛剛到達上勤地點,一對皮膚黝黑的外國老夫婦披著一個床單,穿著單薄的衣衫步履蹣跚地朝著她走了過來。王竹青看見,連忙過去攙扶。誰知,兩個老人一開口,說的卻不是英語。「他們說的應該是印地語,我之前去旅遊的時候聽過,但是我不懂其中的意思啊。這可怎麼辦。」王竹青看著兩個老人凍得有些紫青的嘴唇,迫切的眼神,急得額頭直冒汗。「他們肯定是有需求,想要向我求助,不然不會一直作揖。」王竹青二話沒說,先將兩名老人帶進了崗亭,給他們倒上了兩杯熱水。兩人拿著水杯喝了幾口,終於不再顫抖,老太太甚至流下來眼淚。看到他們已經暫時可以休息,王竹青趕緊用對講機和出入境總隊聯繫,安排語言精通的人來幫助翻譯解決問題。很快,出入境總隊來人將兩人接走。在臨走前,兩名外國老人拉著王竹青的手久久沒有說話,然後雙手合十,深深地拜下。看見兩個老人如此,王竹青似乎有些驚訝,趕緊將他們扶起送上了車。
兩個老人走了之後,她一直沒有說話。過了20多分鐘,她突然轉頭告訴記者,「你知道為什麼做警察這麼辛苦,大冬天頂著寒風,大夏天頂著烈日,我還能堅持下來嗎?就是為了剛剛那對老人信任和感謝的眼神。我不知道他們說了什麼,但是我真的能懂他們的意思。」她說完搓搓手,笑了。
她告訴記者,冬天執勤的時候,會有很多市民來求助,各種各樣的都有。「問路的、找人的,求助借錢的。什麼樣的都有,遇到這樣的情況,能幫一把我決不推辭。這寒冬臘月的,找到民警就是對我們的信任,我要是說不,會讓人寒了心。」說著,有一名五六十歲的中年男子拿著一張拖欠工資的欠條,向她詢問哪裡可以報警。王竹青看看紙條,詢問了公司所在地,通過對講機查好了派出所電話,給了這名男子。「謝謝」,男子說完就走了。「像是這樣的情況很多,他們其實只是想知道應該去找誰處理問題。」
很快,兩個小時結束了,而她卻不能回去休息。「今天有個姐們去醫院了,我得替她的班。你跟著我一天凍壞了吧,快去崗亭裡暖和一下。我去巡邏了。」說完王竹青又向著府右街裡面走去,餘暉照在她的身後,將影子拉得很長。
■記者手記
記者跟隨王竹青一天,最大的感受就是冷和她的笑。一個20多歲的女巡警,天天站在馬路上風吹日曬,忍受著寂寞,同時還要解決各種突發情況。在冬日的街頭站著,10分鐘就透心涼。但是她每次都要堅持最少兩個小時。「沒事」,每當記者問她累不累,冷不冷的時候,她總是輕描淡寫地說一句,然後回贈記者一個大大的笑臉。看到她為了幫助別人急出了汗,記者體會到了她善良的內心。「民警就是為了幫助市民而存在的。」王竹青說。
北京晨報記者
張靜雅 文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