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企業家獎2020中國揭曉,10位企業家獲此殊榮

2021-01-08 騰訊網

2020年12月18日,安永揭曉了安永企業家獎2020中國獲獎者名單。十位來自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企業家從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獲得安永企業家獎2020中國殊榮。其中,兩位榮膺本年度安永企業家中國大獎。這兩位獲獎企業家將分別代表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澳門,參與2021年6月舉辦的安永全球企業家大獎的角逐。

安永企業家獎2019中國 中國大陸大獎

穩健醫療:社會價值優先於企業價值,原料漲價口罩不能漲價

1991年,李建全創辦珠海穩健並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從初試醫用敷料出口,至2000年創建Winner穩健醫療品牌,再到2009年和2018年創建Purcotton全棉時代品牌、PureH2B津梁生活品牌,李建全帶領穩健醫療邁出了從醫用敷料生產供貨商向民用消費品擴張的戰略步伐。

因常年深耕行業,李建全對行業數據變化十分敏感。2019年底,李建全注意到口罩交貨的異常。1月10日,李建全下令穩健醫療湖北口罩產線開始加班趕製口罩,2020年1月26日完成生產1.089億隻口罩。正是這一決定,為接下來的及時供給打下了基礎。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李建全第一時間響應國家號召,要求公司24小時不停機滿負荷生產,截至今年9月底,穩健累計向全球輸送20億隻口罩、4767萬件防護服和醫用隔離衣、1149萬件醫用手術衣,充分踐行公司作為中國民族品牌的責任與擔當。

在疫情全面突襲後,口罩供應變得十分緊張,原材料熔噴布價格一度漲至50倍。然而,即便是在口罩供應最緊張的時候,全渠道銷售的穩健口罩不僅不漲價,一次性醫用口罩平均價格遠低於同行。「疫情初期,穩健醫療第一時間發出了不漲價的聲明,這既是為了保障消費者權益,同時也是秉承了公司『社會價值優先於企業價值』的核心經營理念。」李建全稱。

因為及時供應、絕不漲價、質量過關等原因,穩健醫療「出圈」了。一夜之間,幾乎全網都在流傳:穩健的口罩醫院醫生都在用。截至9月末,穩健醫療的產品在國內醫院線覆蓋數量從2000家增至3000家,從入駐40000家藥店增至近90000家。

三季報顯示,穩健醫療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5.23億元,同比增長205.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1.50億元,同比增長678.64%。

李建全認為,這樣的增長變化絕不是一時的,後疫情時代的敷料市場還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不僅國家層面有望加強醫療衛生領域的投入,消費者的習慣也發生了變化,防疫防護產品的需求都有顯著的提升。

李建全觀察到,消費者已然從被動戴口罩到主動戴口罩,再到有意識地選擇更專業的醫用口罩;從關注產品質量到關注企業是否履行社會責任。這一切,穩健醫療都已然走在了行業前列。

安永企業家獎2019中國 中國香港/澳門大獎

綠客盟:綠色地球的踐行者

「再有三周,我就堅持素食主義者20年了。」綠客盟執行長及聯合創始人楊大偉清晰地記著「保護地球,尊重生命」的初衷,這或許為綠客盟的誕生埋下種子。

2012年,綠客盟成立於香港,是一家食品科研、製造、分銷公司,旗下擁有食物科研公司OmniFoods和綠客門(Green Common) 。OmniFoods以加拿大作為科研基地,研發一系列植物蛋白食品;綠客門則是是集合植物性產品零售、分銷及餐飲的一站式食品分銷樞紐。

今年9月,綠客盟被《FORTUNE》雜誌評選為「全球52家改變世界的公司」之一,其中只有10家來自亞洲,楊大偉表示,公司是52家公司裡最年輕的一家,這對整個團隊是一個非常大的鼓勵。

對於綠客盟來說,裡程碑的事件是進入麥當勞的供應商以及新加坡開店成功。前者代表綠客盟正式把植物肉帶入主流,讓任何人都能夠接受這樣的新產品,而且任何人去麥當勞都能夠很方便買到並且負擔得起;後者是因為綠客盟已經正式成為亞洲、大中華區、東南亞,還有日本、韓國最領先的推動者。

今年9月22日,綠客盟宣布完成7000萬美元融資,約為4.8億元人民幣,該輪融資由TPG旗下睿思基金和太古股份有限公司(Swire Pacific Limited)領投。除TPG和太古領投外,CPT資本、富瑞集團、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旗下爽資本、信和集團的黃氏家族信託基金、歌手王力宏,以及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等機構和個人以跟投的方式,參與本輪融資。

對於募投項目,楊大偉規劃到,首先要將資金利用在生產線上,擴大生產規模,未來的體量希望是現在的10倍、30倍、50倍,能夠全社會滲透;其次是開店,雖然現在很多超市能找到公司的產品,但體驗店的存在也是很有必要的,讓大家有真真切切的感受。

安永企業家獎2020中國

地平線信息技術:守護車規級AI晶片成長

「選中車規級AI晶片這個領域是基於我們對終局的思考。」地平線創始人兼執行長餘凱表示。

之所以選擇這個賽道,餘凱認為,到2030年,最大的計算平臺會是面向機器人的計算平臺,而機器人裡第一個大規模落地的應用一定是智能汽車。進一步看,智能汽車的計算一定是邊緣計算,而不是雲端計算。人工智慧在智能駕駛落地需要從軟體到硬體,需要解決晶片問題,而不能僅僅做算法。

地平線從成立之初就選擇要做機器人時代的Wintel(Windows+Intel),成為一個賦能型的平臺工具型企業,通過打造邊緣人工智慧的晶片和計算平臺,能夠承託起整個人工智慧產業。目前,地平線已有1000名左右員工,其中研發人員佔公司總人數的60%左右。

作為團隊的核心人物,餘凱博士是國際著名機器學習專家、科技部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秘書長,是中國深度學習技術的主要推動者。在餘凱博士的帶領下,地平線於2017年成功流片量產了中國首款邊緣人工智慧晶片,並已在智能駕駛及AIoT領域大規模實現落地。2019年初,地平線宣布獲得6億美元左右的B輪融資,估值達30億美元。

地平線是國內唯一實現車規級人工智慧晶片量產前裝的企業,目前已賦能多家國內外的頂級合作夥伴。2020年,作為中國第一款車規級 AI 晶片,徵程2實現了在智能座艙領域和高級輔助駕駛領域國產AI晶片量產上車的雙突破,填補了國內汽車晶片產業的空白。此外,地平線今年已推出新一代高效能車載 AI 晶片徵程 3,明年將發布更強算力、面向高等級自動駕駛的徵程 5,打造車載中央計算平臺,加速助力產業智變。

基匯資本:創新與傳統行業並行

「在疫情流行下及5G技術於中國迅速得到加快應用的大環境下,數據使用量因社交隔離措施而與日俱增,從而催生對數據處理服務的強烈需求。隨著大部分社交及經濟活動轉移至線上,位於中國人口密集地區優越地段的數據中心逐漸興起,並作為重要資產,提供穩定的租金收入。」基匯資本創始人、主席及執行合伙人吳繼煒表示。

三個月前,基匯資本宣布完成旗下網際網路數據中心平臺(下稱「IDC」)的最近一輪募集,總額約13億美元(約90億人民幣)。本輪募資旨在與中國IDC開發商和運營商合作投資IDC項目組合。基匯資本表示非常高興能與業內領袖和出色的營運團隊合作投資IDC項目。

據了解,2010年~2018年,中國的IDC市場規模從人民幣102億元增長至人民幣1277億元,增長超過10倍。複合年均增長率為37%,與同期全球平均水平相比高出一倍。受惠於中國大力推動數位化轉型及各領域中的技術應用推進,IDC市場將會在未來數年保持高速發展。

創新的同時基匯不忘固本。除了針對亞太區的六隻基匯房地產基金外,基匯資本還管理多隻越南和美國的機會型基金,以及泛亞酒店基金和歐洲酒店基金,並於各地市場提供獨立帳戶直接投資服務。近年來,基匯資本已成功開發大型物流平臺、醫療資產支持平臺、小型存儲平臺、名品奧特萊斯及教育相關平臺,並協助支持這些資產的發展和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吳繼煒表示,即使疫情持續,也不會阻礙大家對公司核心價值的信念。公司的資產組合包括不同類型的物業,以及一些防守性高的物業,例如,2018、2019年從領展收購29個屋邨商場,在疫情中反而受惠於「在家工作」的措施,小區內的人流增加。同時,基匯資本為小區翻新運動場,讓區內區外的人都聚在設計新穎的運動場,既令區內居民受惠,同時吸引區外人流。

玲瓏輪胎:國際化眼界的開拓者

45年前,玲瓏輪胎成立,如今已是一家專業化、規模化、國際化的技術型輪胎生產企業,2016年7月6日,公司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今年3月份,公司發布2020-2030年中長期發展戰略,將發展戰略由此前的「5+3」轉為「6+6」。據了解,隨著玲瓏輪胎業務的不斷拓展、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先前的「5+3」發展戰略已不能滿足發展需求,為推動製造、銷售、服務本地化,更好地貼近用戶和市場,細分市場,提高佔有率,實施「6+6」發展戰略,即:中國六個生產基地,海外六個生產基地,到2030年產銷量突破1.6億條。目前,公司在中國擁有招遠、德州、柳州、荊門、長春(在建)五個生產基地,在海外擁有泰國、塞爾維亞(在建)兩個生產基地,其他工廠將根據公司的整體規劃逐步分期推進。

「6+6」戰略布局前瞻性強,泰國生產基地目前已形成了1500萬條轎車子午線輪胎、200萬條卡車子午線輪胎,業務利潤貢獻佔比超過50%。

玲瓏輪胎董事長兼總裁王鋒表示,通過生產基地的國際化優勢布局,一方面有利於增強公司接受訂單的靈活性和機動性,提升公司貿易全球化、異地化的實現能力以及抵禦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的能力。另一方面,全球採購、全球生產、全球銷售以及全球物流的產供銷現代化體系將高質量推動公司整體產業的統籌協調、科學調配和合理運轉。

強大的技術是支撐公司前進的後盾。公司已成功開發出石墨烯補強胎面輪胎、3D列印超低生熱與高抗切割聚氨酯輪胎、賽車胎、缺氣保用輪胎、低氣味輪胎、蒲公英橡膠輪胎等,並自主研發城市軌道交通專用產品,打破國際一線品牌產品壟斷,實現關鍵零部件輪胎的國產化、本地化生產。

聚辰半導體:給團隊充分信任與放權,企業才能加速跑

2012年,正值國內集成電路產業投資的低谷期,創業公司很難從風險投資處融資。也正是這一年,陳作濤遇到了聚辰股份。

彼時,聚辰的技術和產品領先市場,但公司管理脫節,股權分散,部分股東尋求退出之門。投或不投?陳作濤反覆思考這一問題。據他判斷,隨著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集成電路將變得愈加重要、市場規模不斷增長;而從政策角度,作為信息化產業的核心和基礎,國家將會大力扶持集成電路產業。

2015年,陳作濤的投資團隊收購了聚辰股份85%左右的股權,成為控股股東並進駐公司管理層,對公司的各項制度和人員配置進行調整和改革,陳作濤任董事長。「收購完成後,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核心骨幹進行大比例的股權激勵,將公司的職業化團隊變成了『創業團隊』,給團隊充分信任和放權,與大股東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陳作濤稱。

在公司原有的技術和產品上再注入資本和管理的要素後,聚辰股份開啟了「加速跑」,2018年以約42.72%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智慧型手機攝像頭EEPROM晶片龍頭企業, 產品應用於三星、華為、小米、vivo、OPPO多家主流手機廠商的消費終端產品。

陳作濤認為,我國已具備眾多晶片國產化替代的有利條件,分散產業鏈風險已成為明確共識。他表示,多年積累的工程師紅利逐漸進入釋放期,我國在科技和專利成果的積累和轉化方面初步取得成果。

2019年,聚辰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成功上市,成為科創板資本市場的首家存儲晶片設計企業,同時也是2011年以來融資規模最大的存儲晶片領域A股IPO。陳作濤直言,科創板的推出和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為不同類型的科技創新企業的上市融資打開了方便之門。

目前,陳作濤已在公司成功建立了「技術+市場+資本」的現代化治理體系,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自主創新為驅動,與行業領先公司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此外,公司積極協同上下遊產業鏈進行資源整合,在汽車電子等領域展開廣泛合作,助力穩固國產晶片產業鏈的整體布局。

華夏航空:有智慧的支線航空模式領導者

14年前,華夏航空董事長及創始人胡曉軍看到了支線市場發展的巨大潛力,決定成立國內第一家專注於支線市場的航空公司。如今,華夏航空已發展為中國支線航空商業模式的引領者和主要踐行者,是中國唯一長期專注於支線的獨立航空公司。2018年3月,華夏航空在深交所敲鐘上市。

華夏航空以重慶為主運營基地,同時在貴陽、大連、呼和浩特、西安、新疆建立運營基地。公司現有機隊規模53架,開通自有航線165條,通航城市124個,支線航點覆蓋支線城市總數的43%,支線航線數量佔比98%,獨飛航線佔比84%,以幹支結合的模式提供通程產品,建立起全國航空「一張網」。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全球航空業受到重挫,華夏航空作為國內唯一盈利的航空公司,前三季度累計盈利1.71億元。

華夏航空逆勢盈利的秘訣是什麼?胡曉軍認為歸因為三:一是公司支線航空的戰略定位下高比例的獨飛航線是剛需,哪怕疫情下,剛需仍然存在。二是「內循環」為主的國家戰略要求下,國內航線需求的顯著增加。

「疫情下,我們不是被動接受,而是主動應對。比如我們根據市場的需求,靈活調整航線。疫情期間,全國50多家航空公司中,我們的航線調整量排第二,以飛機架次為基數,我們的平均調整率是行業的10倍。另外,在疫情期間,雖然客人比較少,但是貨運需求特別是海外需求激增,我們白天運客,晚上又花2個小時改裝運貨。」胡曉軍詳細講述了第三點原因。

最後,當被問及是否關心公司股價時,胡曉軍表示,只想踏踏實實做好該做的事,為偉大的支線航空事業持續奮鬥。

萬幫數字能源:充電的未來是大功率化、自動化、智能化

2014年,邵丹薇創辦萬幫數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現已發展成中國領先的電動汽車充電樁製造商、運營服務商和充電解決方案提供商,星星充電是其發展的核心品牌。

邵丹薇於2014年進入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領域,依託萬幫能源這一主體創立星星充電品牌。在邵丹薇的帶領下,萬幫能源快速發展成為行業領軍企業,星星充電也成為全國充電量頭部品牌。截止到2020年底,星星充電平臺上共運營有充電設備終端逾40萬個,覆蓋全國226個城市,日充電量超過800萬度。

邵丹薇認為,大功率化、自動化、智能化將是充電行業未來三大主要技術發展路線。首先,隨著汽車電壓平臺等級的提升,電池充放電費率會進一步提高,即大功率快充將成為常態。其次,各類特種車輛的電動化將會帶動其自動側方充電和底盤充電等自動化充電技術的研發創新。最後,包含自動功率分配、有序充電等技術領域的智能化充電方式則意味著,用戶可以通過軟體定義硬體的方式,利用星星充電雲平臺將充電樁與家庭能源、建築能源、小區能源實現互聯互通。

談及充電基礎設施企業的難處,邵丹薇表示一是在盈利能力,二是在場地選擇。因此,她強調,技術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根本,但優秀的商業運營模式也必不可少。「我們這類企業需要遵循兩高三低的原則,即投資決策能力高,或者說選址精準度高,以及運營效率高;三低是指投資成本低、運營成本低、營銷成本低。」 邵丹薇稱。

在過去幾年,萬幫能源在國際化的進程中達成多項成就,其中包括2019年和德國大眾汽車成立合資公司,2020年獨家中標義大利最大電力公司ENEL標案, 以及同年,施耐德電氣戰略入股萬幫數字能源等。

小鵬汽車:新能源車的未來,是在智能化上「硬碰硬」

2014年,何小鵬聯合投資創立了小鵬汽車。從創辦UC到被阿里收購,再到公司成功在紐交所上市,作為董事長、CEO的何小鵬一路見證了產品的研發、迭代、落地。

6年後,小鵬汽車已經立足網際網路技術和人工智慧前沿科技的自主研發,打通了智能+汽車研發+生產製造+新零售等各個環節,發展成為中國第一梯隊的智能汽車設計及製造商。2020年11月,小鵬汽車單月總交付量達到4224輛,同比增長342%,創2020年新高。

中汽協的數據顯示,當前新能源汽車僅佔中國乘用車5%左右的市場份額,對於未來5~10年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會如何變化,何小鵬顯得十分樂觀。他認為,當前智能電動汽車還屬於起步階段,按照當前全球包括中國、歐洲市場的成熟度,以及客戶對智能電動汽車的認知和信心而言,大眾對智能汽車的接受度已經比前幾年有了巨大的提升。

「我認為到2022~2023年這段期間,整個智能電動汽車的成本相對下降較多,一定程度上會接近燃油汽車整個生命周期的成本。到2023年底左右,智能化將從現在的相對比較初級的階段,發展到較高級別的智能,所有用戶對於智能化的體驗、感受將與現在有非常大的差距。」何小鵬直言,當下正是智能電動汽車強勢增長的時間段,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必須要把握好這個機遇。

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小鵬汽車宣稱,將從下一款車型開始升級其自動駕駛軟體和硬體系統,並採用雷射雷達技術提高性能。而當前的小鵬汽車自動駕駛體系則配備了Xavier超級計算平臺,5個高精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傳感器,4個自動駕駛環視攝像頭以及10個自動駕駛高感知攝像頭等,其搭載的XPILOT 3.0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能夠實現車輛全速自適應巡航、車道居中輔助、自動變道、彎道巡航、定速巡航、智能泊車等智能化駕駛。

何小鵬直言,補貼在未來將逐步退潮,新能源車進入「硬碰硬」的時代後,智能化將會是決勝的關鍵。「小鵬汽車已經成為中國唯一的深度全棧自研量產車企,我相信只有這樣才能做出真正有差異化的產品,在競爭中取得優勢。」

日聯科技:X射線檢測的「0到1」蝶變

日聯科技成立於2002年,始於深圳,是一家專業從事X射線技術研究和X射線智能檢測裝備研發、製造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國內較早採用物聯網「雲計算」技術於X射線智能檢測系統的集成商。公司現已發展為國內X射線檢測技術和設備種類齊全的優秀企業,是全球先進的微聚焦X射線核心技術擁有者。

據了解,X射線檢測技術最早應用於醫療領域,如今已延伸至工業、公共安全領域,公司選擇主攻工業,細分來看,該技術和裝備廣泛應用於電子半導體、鋰電新能源、工業無損探測、公共安全及航天軍工等高科技行業。

無錫日聯科技董事長劉駿表示,公司從材料、電磁場空間模型、真空物理最基本的理論出發,經歷了上萬次的實驗獲得基本參數,之後歸類分析、找到最佳數據,最終在不懈努力下攻克了微聚焦X射線這項關鍵技術,經權威部門鑑定,目前國內僅此一家,由於此技術此前長期依賴進口,故是一項「卡脖子」的技術。

「為了能夠掌握自主權,不受制於國外,公司要求原材料必須均來自國內,曾經為了解決材料問題,考察供應商及尋求技術合作,幾乎跑遍國內各個地區,還好功夫不負有心人。」劉駿談到創立公司的艱辛時表示,此外,公司每年研發投入在13%~15%,在同行業高新技術企業當中佔比較高,過去8年,公司投入的研發金額累計高達1億元。

銷量方面,劉駿介紹,過去三年到未來五年,公司X射線檢測設備的銷量增速平均為50%,現在正處於3億~5億元的銷售階段。

明年,日聯科技將大力拓展公共安防無感檢測市場,主要分為行包安檢機和車輛檢查系統。具體來看,前者包含應用於機場、軌道交通領域的行包安檢機,以及公司最新研發完成、應用於郵政物流行業的快速安檢分揀一體機(簡稱:安分機),檢測速度為3m/s,具備AI智能識別判圖功能,代表了行業目前最高水平。車輛檢查系統主要應用於公安檢查站、監獄、郵政物流園區、海關邊檢、高速收費站綠色通道等場所,為公共安防提供高科技技術手段支撐,同時滿足高效率檢查、客戶隱私保護以及環境健康安全等要求。

相關焦點

  • 玲瓏輪胎董事長王鋒獲「安永企業家獎2020中國」殊榮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12月18日,第十五屆「安永企業家獎2020中國」獲獎名單揭曉,表彰那些在疫情的嚴峻形勢下依舊銳意進取、勇於創新,並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的傑出商業領袖。玲瓏輪胎董事長兼總裁王鋒榮獲「安永企業家獎2020中國」殊榮,成為全國僅有的10位獲獎企業家之一。
  • 迎戰後疫情時代 發揮企業家精神—安永企業家獎2020中國在深圳盛大...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迎戰後疫情時代 發揮企業家精神 —安永企業家獎2020中國在深圳盛大揭曉安永今日揭曉安永企業家獎2020中國獲獎者名單。本次評選活動歷時近六個月,最終十位企業家從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獲得安永企業家獎2020中國殊榮。今晚,他們將齊聚在深圳的頒獎晚宴,共同見證其中兩位榮膺本年度安永中國企業家大獎。這兩位獲獎企業家將參與2021年6月舉辦的安永全球企業家大獎的角逐。今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制定的關鍵之年。
  • 凝聚企業家精神 開拓商業新天地 —安永企業家獎2019中國在北京...
    2019年10月31日,安永在北京揭曉安永企業家獎2019中國獲獎者名單(見附錄一)。本次評選活動歷時近六個月,最終十二位來自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的企業家從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獲得安永企業家獎2019中國殊榮。
  • 安永企業家獎2019中國揭曉,12家企業獲此殊榮
    2019年10月31日,安永揭曉了安永企業家獎2019中國獲獎者名單。十二位來自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企業家從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獲得安永企業家獎2019中國殊榮。其中,兩位榮膺本年度安永企業家中國大獎。這兩位獲獎企業家將分別代表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澳門,參與2020年6月在蒙特卡洛舉辦的安永全球企業家大獎的角逐。
  • 傳音控股總經理竺兆江等12位企業家獲2019安永企業家獎
    原標題:傳音控股總經理竺兆江等12位企業家獲2019安永企業家獎    在今日舉辦的安永企業
  • 「安永企業家獎2020中國」結果出爐 玲瓏輪胎董事長王鋒榮膺榜單
    style="width:884px;font-family: 微軟雅黑;text-align: justify;">       本報記者 趙彬彬      12月18日,第十五屆安永企業家獎評選結果出爐,玲瓏輪胎董事長兼總裁王鋒榮獲「安永企業家獎2020中國」殊榮。
  • 國際商業獎項第十五屆安永企業家獎中國評選活動正式啟動
    國際商業獎項第十五屆安永企業家獎中國評選活動正式啟動 發布時間:2020-07-30 13:34: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
  • 穩健醫療董事長李建全入選安永企業家獎,為中國大陸唯一獲獎者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12月18日,安永企業家獎2020中國獲獎者名單在深圳揭曉。穩健醫療董事長李建全和Green Monday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楊大偉分別獲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澳門的安永企業家獎2020中國大獎。兩位企業家將分別代表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澳門,參與2021年6月在蒙特卡羅舉辦的安永全球企業家大獎的角逐。
  • 穩健醫療李建全入選安永企業家獎中國大陸唯一獲獎者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2月19日訊 (湯莎)12月18日,安永企業家獎2020中國獲獎者名單在深圳揭曉。本次評選活動歷時近六個月,最終十位來自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的企業家從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最終,穩健醫療董事長李建全和Green Monday楊大偉分別榮膺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澳門的安永企業家獎2020中國大獎,這兩位獲獎企業家將分別代表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澳門,參與2021年6月舉辦的安永全球企業家大獎的角逐。
  • 沙利文高管擔任安永企業家獎2020獨立評選團評委
    2020年安永企業家獎中國頒獎典禮活動於12月17日-18日在深圳舉辦。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以下簡稱「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華區總裁王昕博士連續五年作為安永企業家獎評委,再次指出中國企業家要引領科創,服務人民,報效祖國,走向世界。
  • 安永企業家獎2020中國大獎揭曉 穩健醫療董事長李建全獲獎
    中證網訊(記者 齊金釗)日前,安永企業家獎2020中國大獎名單在深圳揭曉,穩健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全和Green Monday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楊大偉分別榮獲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澳門的安永企業家獎2020中國大獎,以表彰他們在疫情時代響應市場的需求,率領企業大膽創新,運用新技術從新的挑戰中探索新的機遇,引領行業變革
  • 莎莎掌門人獲安永企業家獎 郭少明:上半年北京開店
    信報訊(記者甄世宇)首次在中國舉辦的「安永企業家獎」昨天公布了2006年的得主。包括國美電器集團主席黃光裕、百度集團董事長李彥宏等在內的11位傑出企業家當選。  黃光裕昨天一出現即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 「巨力集團」楊將獲全國優秀企業家稱號,保定獲此殊榮唯一企業家
    燕趙晚報訊(融媒體記者 石英傑) 12月5日,中國索具巨頭「巨力集團」迎來了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副理事長劉鵬和河北省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建軍等領導。他們對該集團進行考察調研,並為榮膺「2019—2020年度全國優秀企業家」稱號的巨力集團執行總裁、黨總支書記楊將頒發了獎牌。據悉,河北省共有5名企業家獲此殊榮,楊將同志是保定市企業家隊伍中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家。
  • 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兩位大工人獲此殊榮!
    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兩位大工人獲此殊榮!光華工程科技獎是由中國工程院設立的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旨在獎勵工程科技及工程管理領域取得突出成績和重要貢獻的中國優秀工程師、科學家。1996年,該獎項首屆頒發,迄今已有機械、運載、信息、電子、化工、醫藥、衛生、工程管理等不同工程學科的304位科學家及1個團體獲獎。
  • 「三湘兒科醫師獎」揭曉,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王凱獲此殊榮
    12月11日至13日,湖南省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長沙舉行。全省11位兒科專家以其愛崗敬業、高尚醫德、精湛醫術榮獲「三湘兒科醫師獎」。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重症醫學科副主任王凱獲此殊榮。
  • 中國四位數學家分獲華羅庚、陳省身數學獎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在中國數學界享有盛譽的三大獎項——華羅庚數學獎、陳省身數學獎和鍾家慶數學獎二日在北京同時揭曉,兩位中國科學院院士摘得第八屆華羅庚數學獎,兩位青年數學家獲第十一屆陳省身數學獎,另有八位數學界年輕學者獲得第八屆鍾家慶數學獎優秀博士論文獎。
  • 第十三屆中國攝影金像獎河南揭曉 中新社記者獲殊榮
    當前位置 > 首頁 > 中新河南 > 正文 熱線:65851328-7053(網站) 信箱:henanonline@126.com第十三屆中國攝影金像獎河南揭曉 中新社記者獲殊榮 2020年12月20日 19:37來源:中新網河南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美國女詩人格呂克獲此殊榮
    諾貝爾文學獎於8日晚間7時公布,由美國詩人露易絲·格呂克(Louise Gluck)獲桂冠殊榮,讚譽她的作品「正確無誤的傳達普世個人存在之素樸之美」。 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馬茨·馬爾姆當天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揭曉獲獎者時說,格呂克用她「帶有樸素美的、清晰的詩意聲音,令個人的存在普世化」。
  • 「2020中國地產經理人100強」隆重揭曉!銀豐李斌蟬聯殊榮
    12月12日,在「2020(第四屆)中國地產新時代盛典」現場,「2020中國地產經理人評選」結果揭曉。榮獲「2020中國地產經理人100強」的銀豐地產集團董事長李斌在獲獎現場接受了樂居財經專訪。對於本次獲獎,李斌表示繼去年之後,今年再次獲此殊榮非常開心,並向銀豐地產全體業主、媒體朋友及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與支持表示誠摯的感謝。談及對於明年樓市的看法,他個人持樂觀態度,認為在「房主不炒」的主基調下,地產行業還將呈現更多發展機遇,同時「三條紅線」政策的出臺,也將使房產企業面臨一輪新的淘汰。
  • 上海大學首次作為牽頭單位獲此殊榮,4位院士給出超高評價
    日前,2020年度冶金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揭曉,上海大學先進凝固技術中心(簡稱CAST)原創並獨立完成的"基於特徵單元的連鑄凝固過程熱模擬技術及裝備"榮獲一等獎。這是學校首次作為牽頭單位獲此殊榮,標誌著上海大學CAST團隊的原創技術成果不斷得到國內同行的認可。圖1基於"特徵單元"的連鑄坯枝晶生長熱模擬原理及裝備冶金科學技術獎是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和中國金屬學會設立,經國家科學技術部正式批准的鋼鐵行業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組織評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