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簡歷被賣?人社部規定:招聘機構違反將被處罰

2021-01-07 鳳凰網

原標題:求職被騙、簡歷被賣?人社部出手了!

針對網絡求職被騙、簡歷被賣等問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4日公布《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明確要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對用人單位所提供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不得洩露、非法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其收集的個人信息,違者將被處罰。

網絡招聘已經成為人們求職和用人單位招聘的主渠道。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國共有3.96萬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人力資源市場網站1.5萬個,2019年發布網絡招聘信息4.04億條。網絡招聘在為求職者提供快捷便利服務的同時,也出現了部分求職者投遞簡歷後屢遭陌生來電和簡訊騷擾,甚至陷入非法傳銷、情色招聘陷阱等現象。

人社部人力資源流動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背後,確實存在一些機構未經許可擅自從事網絡招聘服務、對用人單位資質和招聘信息真實性與合法性審核把關不嚴、非法使用個人信息、違規收取費用以及監管方式不足等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及時出臺規定,明確從事網絡招聘服務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當健全用戶信息保護制度,不得洩露、篡改、毀損或者非法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其收集的個人身份號碼、年齡、性別、住址、聯繫方式和用人單位經營狀況等,違者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等予以處罰。」這位負責人說。

按照規定,用人單位提供的招聘信息應當合法真實,不得含有歧視性內容。從事網絡招聘服務的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不得向勞動者收取押金,應當明示其服務項目、收費標準等事項。發布招聘信息不真實、不合法的,有違法所得的,將被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將被吊銷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

作為我國網絡招聘服務領域第一部部門規章,規定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相關焦點

  • 網絡求職被騙、簡歷被賣咋辦?人社部出手了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姜琳)針對網絡求職被騙、簡歷被賣等問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4日公布《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明確要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對用人單位所提供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不得洩露、非法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其收集的個人信息,違者將被處罰。網絡招聘已經成為人們求職和用人單位招聘的主渠道。
  • 求職被騙、簡歷被賣?人社部出手了!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姜琳)針對網絡求職被騙、簡歷被賣等問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4日公布《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明確要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對用人單位所提供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不得洩露、非法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其收集的個人信息,違者將被處罰。網絡招聘已經成為人們求職和用人單位招聘的主渠道。
  • 【關注】網絡求職被騙?簡歷被賣?人社部出手!
    本報北京訊 (記者 任社宣)日前,人社部出臺《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規定》是我國網絡招聘服務領域第一部部門規章,對網絡招聘服務活動準入、服務規範、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作出規定。
  • 人社部:不得洩露、出售、求職人員個人信息 違者將被處罰
    針對網絡求職被騙、簡歷被賣等問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4日公布《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明確要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對用人單位所提供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不得洩露、非法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其收集的個人信息,違者將被處罰。網絡招聘已經成為人們求職和用人單位招聘的主渠道。
  • 「關注」網絡求職被騙?簡歷被賣?人社部出手!
    本報北京訊 (記者 任社宣)日前,人社部出臺《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規定》是我國網絡招聘服務領域第一部部門規章,對網絡招聘服務活動準入、服務規範、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作出規定。
  • 人社部出規定:網上找工作,避開這些「坑」
    針對此類問題,人社部近日出臺《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下文簡稱《規定》),對網絡招聘服務活動準入、服務規範、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作出規定。據悉,該《規定》是中國網絡招聘服務領域的首部部門規章,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簡歷倒賣成產業鏈「你最近在找工作嗎?」「最近有貸款需要嗎?」「我們這裡剛推出的樓盤要不要了解一下?」
  • 求職被騙、簡歷被賣?中國網絡招聘領域首部規章出臺
    新京報快訊 據人社部網站12月24日消息,日前,人社部出臺《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規定》是我國網絡招聘服務領域第一部部門規章,對網絡招聘服務活動準入、服務規範、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作出規定。
  • 究竟是誰「賣」了我的簡歷?
    究竟是誰「賣」了我的簡歷? 新華每日電訊 發表於 2021-01-06 11:46:33 2021屆畢業生求職工作陸續展開。
  • 投遞求職簡歷後個人信息遭洩露?大學生簡歷被公開出售
    2021屆畢業生求職工作陸續展開。據新華社「全民拍」線索,不少畢業生在招聘網站上投遞求職簡歷後個人信息遭洩露,頻頻接到騷擾電話。記者調查發現,簡歷販賣已形成產業鏈,不法中介通過招聘網站的管理漏洞獲取求職者信息,並以每條2元至8元的價格出售。主要的簡歷買家是刷單、微商、博彩、無證網貸等灰色和黑色行業。
  • 2元一條,誰賣了你的簡歷?
    原標題:2元一條,誰賣了你的簡歷?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記者潘旭吳振東)2021屆畢業生求職工作陸續展開。
  • 人社部流動管理司負責人就《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答記者問
    近日,人社部出臺《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人社部流動管理司負責人就《規定》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問:請介紹《規定》的出臺背景和起草過程。
  • 招聘網站信息洩露嚴重 人社部出臺《規定》維護求職者權益
    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25日訊(勾春然)近日,關於招聘網站信息洩露的新聞頻頻曝出。有求職者表示,在網站上上傳自己的信息後,時常會接到不明身份的電話,被「刷單、貸款、賣車、賣房、賣課」等電話騷擾,不勝其煩。根據媒體公開報導,有用戶在瀏覽智聯招聘網站時,發現一家位於廣州的公司正在以3-4萬元的月薪招聘客房服務員。
  • 人社部新規:網絡招聘不得含有性別歧視性內容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消息,人社部日前發布《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規定》指出,用人單位向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的網絡招聘信息,不得含有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視性內容。
  • 人社部出臺《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
    人社部出臺《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網站2020-12-25日前,人社部出臺《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規定》是我國網絡招聘服務領域第一部部門規章,對網絡招聘服務活動準入、服務規範、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作出規定。
  • 2元一條,還能訂製:誰賣了我們的簡歷?
    記者發現,這些簡歷將求職者的個人信息和盤託出,包括照片、詳細履歷等,甚至還包括了求職者在某網站上的「簡歷ID」「最近活躍時間」等信息,如同將招聘網站上的簡歷照搬下來。記者致電了幾名求職者後發現,信息基本無誤。最後,通過幫助買家「一條龍」註冊企業帳號牟利。有的中介還「授人以漁」,出售各大招聘網站的公司帳號,售價在200元至400元不等。先是製作假的工商執照,再在招聘網站上註冊、認證「一條龍」服務。
  • 2元一條,還能訂製:誰賣了我的簡歷?
    一個「某某招聘平臺簡歷下載」群的群主稱,自己以前在某招聘平臺工作過,雖然現在平臺查得比較嚴格,但也可以通過平臺內部工作人員的關係拿到簡歷。該群主可以利用網站內部的獵頭帳號,按8元一份的價格出售簡歷全部內容。  記者發現,這些簡歷將求職者的個人信息和盤託出,包括照片、詳細履歷等,甚至還包括了求職者在某網站上的「簡歷ID」「最近活躍時間」等信息,如同將招聘網站上的簡歷照搬下來。
  • 不要讓求職者為簡歷販賣而焦慮
    2021屆畢業生求職工作陸續展開。據新華社「全民拍」線索,不少畢業生在招聘網站上投遞求職簡歷後個人信息遭洩露,頻頻接到騷擾電話。記者調查發現,簡歷販賣已形成產業鏈,不法中介通過招聘網站的管理漏洞獲取求職者信息,並以每條2元至8元的價格出售。
  • 簡歷販賣已形成產業鏈 大學生簡歷僅需2元1條
    2021屆畢業生求職工作陸續展開。據新華社「全民拍」線索,不少畢業生在招聘網站上投遞求職簡歷後個人信息遭洩露,頻頻接到騷擾電話。記者調查發現,簡歷販賣已形成產業鏈,不法中介通過招聘網站的管理漏洞獲取求職者信息,並以每條2元至8元的價格出售。
  • 大學生簡歷被公開出售:2元一條,還能訂製
    2021屆畢業生求職工作陸續展開。據新華社「全民拍」線索,不少畢業生在招聘網站上投遞求職簡歷後個人信息遭洩露,頻頻接到騷擾電話。  記者調查發現,簡歷販賣已形成產業鏈,不法中介通過招聘網站的管理漏洞獲取求職者信息,並以每條2元至8元的價格出售。主要的簡歷買家是刷單、微商、博彩、無證網貸等灰色和黑色行業。
  • 招聘市場駛來聯合艦隊人社部招聘平臺「就業在線」即將上線
    招聘市場駛來聯合艦隊人社部招聘平臺「就業在線」即將上線 文 / womeng2020-07-20 11:58:10今年以來,新冠疫情突發與全球經濟下行導致線下招聘受阻,穩就業任務更加艱巨。  如何讓870餘萬應屆高校畢業生、2.9億農民工、1.9億白領等勞動者找到穩定的工作?線上招聘以其傳播速度快、信息量豐富等特點,受到了求職者和用人單位的歡迎。但截止2020年5月,我國網際網路招聘行業滲透率僅9.9%,仍處於發展初期,存在諸多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