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海豐阿東:用大人眼光評判孩子行為,後悔晚矣
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他們會做出許多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來。作為孩子的父母們是非常熱愛自己的孩子的。都希望他們能夠按照自己的要求成長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不過往往由於做父母的急躁,做出讓自己後悔無比的事情。
編輯
我的鄰居就曾經犯過這樣的錯誤。一天他下班回家,看到他那剛上學的孩子,在他那新裝修的房屋的防盜門上,正在用小刀刻畫著什麼。他見到這個樣子心裡很氣憤。走上去,就是狠狠的一腳踢在小孩子的屁股上。小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門的上面,冷不防被後面這一腳踢在屁股上,失去了重心,一頭撞在門上,把頭撞破了,血流不止。
編輯
見到孩子頭破了,做父親的趕忙把他帶到屋子裡面給他進行包紮。孩子忍著痛看著他父親。小聲的說,爸爸沒事的,過幾天就會好了。這個時候做父親的心裡已經有點後悔了,心想,門重要還是人重要,為了門的一點小毛病,就這樣對待孩子,實在是不應該。他走到那扇防盜門前,想看看門上的劃痕情況,必要時用漆再補一補。這時他看到風扇有幾個字:爸爸我愛你。看到這裡 ,做父親的心裡非常的後悔,在沒有把事情弄清楚前,就發了脾氣下了手。如果當時把氣忍一忍,把事情搞搞清楚,弄明白了,再決定怎樣教育孩子,就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真是一個教訓啊。
以前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件類似的事情。有個人喜歡養狗。他養的狗能夠幫他看護孩子。一次他從外面回來,看到看護孩子的狗嘴上滿是鮮血,孩子不見了。看了現場的情況,他以為是狗把孩子給吃掉了。頓時怒火萬丈,拿槍把那狗打死了。結果在某個旮旯堆裡面找到了孩子。還有一頭被狗咬死的狼。事情很明白的擺在那裡,是那的救了那個孩子。衝動是魔鬼,狗死不能復生,再後悔也不能夠讓那被打死的狗回到從前了。
編輯
我有一個同事,一次他帶著那將要上小學的兒子出去春遊。一路上玩的挺開心的。玩累了,他們就坐在路邊的椅子上,做媽媽的,從包裡拿出來兩隻蘋果,接著他又在包裡翻找著其他的食物。這個時候他的兒子拿過一隻蘋果,咬了一口。這種情況很正常,做媽媽的也沒有說什麼。想不到他兒子放下咬過的蘋果。又拿起另外一隻蘋果,接著放到嘴邊咬了一口。孩子的母親感到很奇怪,也非常失望。他想開口對那孩子進行一番教育,不過在開口教育之前。他想知道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就問孩子。我們兩個人一人一隻蘋果。可你為什麼要在每隻蘋果上咬上一口呢?
小孩天真的回答道。我想知道兩隻蘋果哪個更甜?我想把最甜的那隻蘋果給你吃。原來孩子是這樣想的,做媽媽的聽後,心裡非常開心,眼淚也差不多要流出來了。
正是因為這位媽媽傾聽了孩子的訴說。而不是根據孩子的行動立馬進行教育。就很好的避免了誤傷孩子的那份孝心。
其實許多時候,我們根據看到的現實下結論,往往把事情弄反了。孩子們的世界,簡單而純真,面對他們,往往是我們自己犯下了錯誤。有不少事情與我們所認為的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面對發生的事情,不要立刻下結論,稍安勿躁,把事情搞搞清楚,再決定怎樣去做,可能更明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