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基因變異:日本埼玉縣陸續發現變異 「藍色青蛙」

2020-12-19 IT之家

據日本《每日新聞》10月9日報導,進入8月以來,日本琦玉縣內陸續發現全身呈藍色的日本雨蛙,在當地引起熱議。由於缺少部分色素,發生了基因突變導致這些雨蛙無法呈現正常的黃綠色。藍色雨蛙顏色醒目,容易被天敵襲擊,所以人們很難見到。發現藍色雨蛙的人紛紛將雨蛙帶回了家中飼養

8月19日,來自桶川市的巖崎康夫在住宅附近的水田旁除草時發現了蹲在葉子上的藍色青蛙。把青蛙帶回家後,他一直用蟋蟀等昆蟲餵食,青蛙也從最初的1釐米長到了3釐米左右。巖崎康夫說:「我一直住在這裡,還是第一次發現藍色的青蛙。真想讓大家都看看。」

本月4日,羽生市一所學校的教員在附近的試驗田中也發現了藍色青蛙(約長2.5釐米),隨後帶回學校飼養。他模擬了青蛙在大自然中真實的生存環境,在水槽裡加入了石頭,並投餵一些小蟲子。因為青蛙有時會在裡面蹦蹦跳跳,為了不讓青蛙受傷,他特意用網製作了水槽的蓋子。

埼玉縣生態保護協會的調查員串田宏人表示,日本雨蛙體內含有多種色素,藍色雨蛙由於缺乏黃色色素,導致了基因突變。他還說道:「黃綠色的雨蛙在草叢中不易被發現,而藍色雨蛙過於醒目容易被野鳥等天敵吃掉,很難存活。實際上我並沒有見過藍色的雨蛙。」

相關焦點

  • 罕見金黃色小青蛙現身日本水族館 或因色彩變異
    原標題:罕見金黃色小青蛙現身日本水族館 或因色彩變異 中新網7月26日電 據日本《朝日新聞》25日報導,位於日本三重縣誌摩市的水族館「志摩海洋公園」,正在展示一隻全身「幾乎金黃」的青蛙。相關負責人說,之所以顏色金黃,可能是受到了「色彩變異」的基因異常的影響。
  • 新研究發現:基因晶片用於篩選罕見變異檢測時,錯誤率超84%
    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人類遺傳學家Charleston Chiang強調,這篇論文提高了人們對直接面對消費者(direct-to-consumer,DTC)基因檢測行業的一個潛在問題的認識。不可靠的結果傳到客戶那裡,他們可以從字面上解釋這些罕見變異的結果,而不需要考慮任何可能的實驗室錯誤,這將是一個合理的擔憂。
  • 變異青蛙現世:皮膚透明!五趾!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有透明皮膚的青蛙,甚至連它們的器官、骨骼甚至是跳動的心臟都可以看到。另外一些青蛙的四肢上有多餘的腳趾,或者肩部生長不正常。俄羅斯科學家認為這種奇怪的變異是由於環境汙染造成的。Vershinin博士補充說:「青蛙卵失去薄膜保護,無法使卵細胞免受環境汙染。我們的研究在Krasnouralsk附近的嚴重汙染地區開展,但是我們之前並沒有發現這種變異青蛙。」
  • 【研發前沿】新發現的TUBA4A 基因變異與家族性 ALS 相關
    Shaw 博士和 IRCCSIstituto Auxologico Italiano 的 Vincenzo Silani 博士牽頭的國際研究小組現已發現TUBA4A 基因是家族性 ALS 的一個新易致病基因。該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國際權威期刊《神經元》雜誌上(《神經元》第 84 期,324-331頁,2014 年10月22日。PMID:25374358)。
  • 車諾比逃出的「變異狼」,若生兒育女,會把變異基因傳下去?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愛仕達奇聞說
  • 一個基因變異會增加痛風風險
    新華社東京1月21日電 日本一項最新研究說,確認一個名為「ABCG2」的基因與痛風有關
  • 迄今最大規模人類遺傳變異體目錄公布 有助深入認識基因功能發現...
    迄今最大規模人類遺傳變異體目錄公布有助深入認識基因功能 發現疾病相關基因141456個外顯子組和基因組序列的匯總(圖a)。圖片來源:《自然》網站英國《自然》《自然·通訊》《自然·醫學》雜誌近日同時發表來自多家研究機構的一系列報告,集中描述了對一個匯集了逾14萬人樣本的資料庫——基因組聚集資料庫(gnomAD)的應用,該資料庫擁有迄今最大規模的人類遺傳變異體公開目錄,是我們深入認識人類基因功能、發現新疾病相關基因的寶貴資源。
  • 基因突變導致顏色變異的十大動物盤點
    多虧警察的努力,捕獵受到限制,現在這裡大約生活著800頭鹿,其中白鹿佔25%--是世界上一個獨立環境中基因變異動物數量最多的。塞內加白鹿沒有形成一個單獨的種類。它們是北美棕色白尾鹿的變種。這些白鹿的毛髮不含色素,但是眼睛與其他鹿一樣是棕色。這種變異沒有白化病那樣極端,白化會讓鹿的眼睛變為粉紅色。
  • 科學家們發現阿爾茨海默病可能的保護性基因變異,RAB10 RS142787485
    RAB10的一種罕見變異型RS142787485可能在AD高危人群中起到保護性作用。下面一起分享學習一下該篇文獻報導: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在國際範圍內密切的合作下,阿爾茨海默病的遺傳學研究運用前沿的研究設計,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很大程度上AD的遺傳學問題仍然是懸而未決的:1)大多數的基因變異不能用已知的AD生物學標記物解釋; 2)已知的AD生物學標記物對疾病預測或診斷幫助不大; 3)餘下大多數基因變異屬於罕見變異; 4)已知的AD
  • 黑暗中長大的果蠅通過基因變異適應環境
    新華網東京3月17日電(記者 藍建中)日本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在線雜誌《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發表論文說,被長期飼養在黑暗環境中的果蠅,促進解毒的基因會出現變異。他們認為,果蠅有可能通過增強對毒性的抵抗力,更加適應在黑暗環境中生活。
  • 一例確診病例與英國發現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
    一例確診病例與英國發現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發現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為B.1.1.7亞型,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此前消息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20年12月30日發表的研究報告,中國大陸首次報告了最初在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 重度抑鬱症和基因變異有關?
    當基因變異遇上重度抑鬱。作者丨習之來源丨醫學界精神病學頻道一項對135,000 抑鬱症患者和344,000名未患抑鬱症人群對照分析發現,重度抑鬱症發病緣由與44種基因組變異或基因座相關。最近研究證實罹患抑鬱症有遺傳因素對135,000 多位抑鬱症患者和344,000多位沒抑鬱症對照者綜合分析研究發現,重度抑鬱症與44個基因組變異或基因座有密切關係。在這些44基因變異中,新發現有33個,以前發現有14個。該研究確定了153個重要基因,發現6個基因座不僅誘發重度抑鬱症,也與罹患精神分裂症有關。
  • 研究:隱性變異讓基因編輯達不到預期
    新研究發現,不同的基因變異之間相互作用會產生科學家預料不到的結果。物種自身存在很多「隱性變異」,它們的單獨存在不會有任何的特性表現,但在遇到其它變異的時候,可能會呈現出無法預期的後果。有關節(左)和無關節(右)的番茄植株莖幹對比圖。
  • 日本新冠病毒出現變異?研究機構澄清:僅發生少量鹼基變異
    據8月8日《讀賣新聞》報導,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最新研究稱,今年3月起日本疫情擴大,主要是由歐洲相關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導致,但在5月下旬已暫時平息。6月中旬起,以東京為中心出現了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並向全國各地擴散。
  • 《自然》:迄今最大規模人類遺傳變異資料庫公布,將破解基因功能...
    使用改良的人類突變率模型,研究人員們沿著代表滅活耐受性的光譜對人類蛋白質編碼基因進行分類,使用來自模型生物和工程化人類細胞的數據驗證該分類,並證明其可用於提高常見和罕見疾病的基因發現
  • 變異!日本沿海現九足章或與核輻射有關
    近日,日本宮城縣沿海村子出現一隻有9個觸手的章魚。發現它的漁夫表示,這是平生第一次看到這種章魚,隨後報告村裡的自然保護機構。專家鑑定後提醒漁民要小心,因為村子距離福島核電站所在地很近,不排除這種動物變異與輻射有關。
  • 迄今最大規模人類遺傳變異資料庫公布,將破解基因...
    使用改良的人類突變率模型,研究人員們沿著代表滅活耐受性的光譜對人類蛋白質編碼基因進行分類,使用來自模型生物和工程化人類細胞的數據驗證該分類,並證明其可用於提高常見和罕見疾病的基因發現。該研究發現了433,371個SV的豐富而複雜的景觀,據此估計SV佔每個基因組所有罕見蛋白質截短事件的25–29%。
  • 一例確診病例與英國發現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 中國疾控最新回應
    近日,上海市疾控中心在對英國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基因測序監測中,發現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為B.1.1.7亞型,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就此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採訪。
  • 專家點評Cell|利用基因組圖揭示癌症複雜結構變異特徵
    其影響範圍可多達數個染色體,被擴增的DNA總量能達到100~200百萬鹼基對,命名為基因組颱風(tyfonas)。這種模式在近50%的肢端黑色素瘤和近80%的脂肪肉瘤中存在,而在其他類型的黑色素瘤與軟組織肉瘤中則非常罕見。
  • Cell:構建出人類免疫細胞圖譜,可確定遺傳變異對基因表達的影響
    為了確定遺傳變異對免疫系統的影響,Vijayanand及其同事們產生了15種類型免疫細胞的基因活性譜,其中這15種類型的免疫細胞發表著在91名健康供者中每個人的血液中發現的最為豐富的細胞類型。他們的研究結果揭示了遺傳變異對免疫系統中基因活性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