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離中國萬裡的東歐小國,也要「捍衛臺灣」?

2020-12-18 騰訊網

一個彈丸小國,新的執政聯盟才勝選沒幾天,就迫不及待地發聲要「捍衛臺灣爭取自由的人士」。

而它的人口還不及北京市朝陽區。

這個奇葩的國家就是立陶宛。

自己在歐洲尚屬「二等公民」,卻在大國角力中跳得比法德等歐洲老牌強國都高。

它現在有點二。

一邊挑釁俄羅斯,一邊跟波蘭齟齬不斷,最近兩年,又隔著大老遠來碰中國的瓷。

跳著腳要敲其他大國的膝蓋,雖然有點難看,但最重要的是能表忠心,以換來軍事保護和經濟援助。

這是小國的悲哀。

不過立陶宛在最近一段時間表現得越來越過激。

這個國家再這麼抽風下去,早晚把自己作死。

01

「我們將不僅關注邊境附近發生的事情,還會關注全球範圍內發生的事情」。

這口氣,讓人以為至少得是個區域大國。

但它從立陶宛嘴裡說出來,怎麼聽怎麼怪異。要知道,它的人口只有不到300萬,換句話說,還沒有北京的朝陽群眾多。

說這話的,是被認為有望成為立陶宛新總理的因格麗達 希莫尼特。

她所在的執政聯盟於上個月的國會大選中贏得多數席位,即將在本月下旬前就任。

在9日發表的「執政聯盟政策綱要」中,該聯盟聲明未來要推動價值外交,「積極反對任何侵犯人權和民主自由的行為,並將捍衛從白俄羅斯到臺灣,全球各地爭取自由的人士」。

對此,中方的回應頗顯冷靜。中國使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中(國)立(陶宛)關係的正常發展不應受到其他因素的幹擾,因為這不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但是有人嗨了。

立陶宛雖然只是個彈丸小國,但是也比那些在大洋深處、地圖上找都找不到的小國要強吧。臺灣「外交部」立馬備受鼓舞,忙不迭表示感謝,還說要「持續推動雙邊關係往前邁進」。

對,說的是「雙邊關係」,雖然沒建交,但是揩油的這股子猥瑣勁,民進黨當局是從來不服輸的。

一些臺灣媒體也嗨了,高呼立陶宛「力挺臺灣」,還列舉出其他例子。

比如在這次世衛大會復會前,立陶宛就有數十名議員發表聯名信,力挺臺灣參加世衛大會,其中還包括衛生部長等人。

但也有媒體不得不承認,目前的立陶宛政府對北京的一中政策「沒有異議」。

如今新的執政聯盟還沒上臺,就在白俄羅斯和臺灣問題的上蹦躂三尺高,就差踮著腳戳俄羅斯和中國的膝蓋了。

說實話,立陶宛這兩年真是有點抽風抽上癮了。

02

立陶宛這個國家,你可以說它命運多舛,也可以說它就是從戰爭垃圾堆裡爬出來的一個國家。

作為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立陶宛一方面處於連接東西的優越位置上,另一方面,它也長期被擠壓在大國的夾縫中。

它在陸地上分別與俄羅斯、白俄羅斯、拉脫維亞和波蘭接壤,這四個國家裡就有兩個國家是不好對付的,一個是全球大國俄羅斯,一個是區域惡霸波蘭。

立陶宛的歷史很能說明一個小國的艱辛。

其實早在13世紀中葉,當時的立陶宛大公國一度將現在的俄羅斯西部、烏克蘭北部和白俄全境都納入版圖,但從它開始走向衰落起,這個國家的命運就鮮有握在自己手裡的時候。

在16世紀末之後的300餘年時間裡,它先後遭受波蘭和沙俄的統治,1919年才恢復獨立。但好景不長,復國也就才區區21年,它又被納粹德國佔領。

再之後,立陶宛併入蘇聯,獲得加盟共和國的地位,並且享有高度自治權。受東歐劇變的影響和西方大國的支持,立陶宛於1990年3月11日宣布獨立,由此成為第一個脫離蘇聯而獨立的國家。

在表態「支持臺灣」後,它也因此被一些臺媒加上「30年前引領蘇聯解體」的光環。

但對一個小國來說,光是脫離一個大國,它是很難生存下去的。所以對立陶宛來說,抱緊西方的大腿才能「防止被俄羅斯吞併」。

於是它積極地向西方陣營投懷送抱,在經過「13年的不懈努力」,它終於如願以償地加入了北約和歐盟,儘管立陶宛人如今在西歐社會依然是鄉下來的「二等公民」。

但是面子不重要,活下來才是最緊迫的。立陶宛不僅強烈要求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隊入駐,而且每年都要參加以俄羅斯為假想敵的軍演。

如果說俄羅斯作為鄰國帶來的壓迫感從某種意義上還可以理解,立陶宛近年來愈發針對中國則顯得有些匪夷所思。

坦白講,立陶宛跟中國的關係也並非一直就別彆扭扭的。

雖然社會制度、意識形態不同,但從1991年建交以來,兩國基本上保持了友好合作關係。進入21世紀後,雙方高層互訪頻繁,文化交流和貿易關係發展也比較順暢,立陶宛是波羅的海三國中,與中國貿易量最大的國家。

2019年立陶宛總統率團參加進博會

但自從2018年以來,立陶宛反對中國的活動接連不斷,比如多名議員要求調查華為對國安的影響,又比如2019年它將中國與俄羅斯同樣視為「主要威脅」,理由是「中國從事間諜活動」。

就連中國使館關於國慶70周年慶祝活動的申請,立陶宛方面也拒絕了——不許放煙花,也不許有慶祝標語。

03

這種轉變的背後,是美國因對華政策轉向而不斷向立陶宛施加的壓力。

長期以來,立陶宛承受著來自美國的強大壓力,被要求不能與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合作,否則就將失去美國的安全保護和經濟援助。

最近兩年,隨著華盛頓認定中國是「戰略競爭對手」,立陶宛也必然面臨著「表忠心」的問題。

對一個夾縫中的小國而言,在大國角力的過程中選擇掙脫其中一個,哪裡會意味著「自由」的真正開始。

在其首都維爾紐斯老市政廳的牆上,有一句話,大意是:誰侵犯立陶宛,誰就是美國軍隊的敵人。

據說這是美國總統布希訪問立陶宛時說的。

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提到這個標語時透露了一個小細節。

他在採訪中問當地的一名政治學者:你們相信這句話嗎?

對方沉默了一下,說:我們除了相信這句話,沒有別的選擇。

這就是立陶宛的悲哀。

美軍在立陶宛軍演(資料圖)

相比而言,德法等歐洲大國在面對美國的反覆施壓和拉攏時,尚且能保持一定的自由度,面對美國採取一拖二哄三不理的策略。

小國當然有小國的難處,但立陶宛現在有點二。

它沒多少實力,近年來還跳得比德法等大國都高,好像不挑釁大國它就要窒息了一樣。

關鍵是,它同時一邊挑釁俄羅斯,一邊跟波蘭齟齬不斷,現在還隔著大老遠來跟中國碰瓷。

但它似乎目前還沒得到什麼好處。

如果再這麼瘋瘋癲癲下去,這個國家恐怕等不來餡餅,就先吃了大虧了。

原創 補刀客 補壹刀

執筆/花叨叨

相關焦點

  • 這個離中國萬裡的東歐小國 也要「捍衛臺灣」?它再瘋下去就是作死!
    這個離中國萬裡的東歐小國 也要「捍衛臺灣」?它再瘋下去就是作死!
  • 離中國萬裡之遙的東歐小國,也要「捍衛臺灣」?立陶宛有點二呀!
    這個東歐的小國就是歐洲的「二等公民」立陶宛,剛換了執政黨,有點飄了。現在大國角力,它跳得比歐洲老牌強國都高,殊不知自己跟個小螞蚱一樣煩人。它一邊挑釁俄羅斯,一邊跟波蘭搞事情,現在又隔著大老遠來碰瓷中國。其實拋開對它的意見,不得不說,這個國家很大膽啊!
  • 人口還沒北京朝陽群眾多,東歐小國立陶宛也敢「捍衛臺灣」?
    蔡英文「押錯寶」之後,臺灣可能失去美國的庇護。在此關頭,只有一些小國願意站出來對蔡英文表示支持,東歐小國立陶宛就是其中一國。立陶宛支持臺灣立陶宛在新的執政聯盟組成幾日的情況下就發聲要「捍衛臺灣地區爭取自由的人士」的舉動是十分不明智的。
  • 東歐小國立陶宛夜郎自大,叫囂力挺臺灣當局,成攻擊中國急先鋒
    近日,立陶宛大選剛選上的新執政聯盟放出對華錯誤言論,說要扞衛臺灣所謂追求自由民主獨立的「臺獨」分子。一些臺灣媒體聽見後也嗨了,高呼立陶宛「力挺臺灣」。這個小小的東歐彈丸小國近來對華出口暴增36%,可以說是捧著中國的碗,一邊還要給碗裡撒沙子。
  • 同樣是歐洲,為啥東歐比西歐窮?因為東歐多了一個大國
    東歐地區包括波羅的海三國、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這些國家在歷史上其實也是比較富裕的,只是同西歐地區的各個國家相比,他們的一個鄰居就成為了這些國家無法專注發展的一大障礙,這個國家就是軍事大國俄羅斯,那麼俄羅斯是怎樣遏制東歐國家發展的呢?
  • 偽滿洲國為何要為拉美小國薩爾瓦多推銷咖啡豆
    文/寂寞的紅酒薩爾瓦多是拉丁美洲的一個小國,其國土面積只有2萬平方公裡,境內多山地和高原,是個名副其實的彈丸小國。薩爾瓦多是個傳統的農業國,盛產香蕉、棉花等農產品,尤其盛產咖啡豆,咖啡豆是其最大宗的出口產品。
  • 這個東南亞小國,經濟只在新加坡之下,要認中國當祖宗
    這個東南亞小國,經濟只在新加坡之下,要認中國當祖宗。汶萊是一個隱藏在婆羅洲的東南亞小國,總面積為5765平方公裡。人口42.3萬,相當於中國的一個小縣城。除了不繳納任何稅費,人民的生活、教育等也是整個國家的一部分。汶萊的民生和福利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 解放軍軍機今日再進臺灣西南空域 展現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解放軍軍機今日再進臺灣西南空域 展現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和能力 【解放軍軍機今日再進臺灣西南空域】島內綠媒又炒作解放軍軍機進入臺灣西南空域,親綠媒體《自由時報》11月8日報導稱,解放軍軍機今日(8日)傍晚又進入臺灣西南空域,還宣稱臺空軍進行廣播「驅離
  • 萬裡之外的那個蕞爾小國——瑞典為什麼這麼自信?
    文/何兵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8年前,瑞典隆德大學提供一筆資金,邀我去訪學。
  • 他曾掀起「捍衛中華民國」狂潮,現在他要說再見
    因為當時東歐巨變、蘇聯也於1991年底崩潰裂解成15個國家,中國大陸顯然已成為美國下一個欲肢解的頭號目標。我倒不是像大多數的世人與臺灣人一樣,因為對中共政權的統治穩定性沒有信心而放棄至北大念書。相反的,我對中共是否能挺過此一難關是持樂觀態度的,因為鄧小平在1992年初南巡後仍決定繼續走改革開放之大道。讓我做放棄至北大就讀決定的關鍵是:我對臺灣政壇失去了信心!
  • 臺灣ATM密度高機型老舊 成東歐黑客兵團目標
    中國臺灣網7月15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北市刑大專案小組14日證實,臺灣第一銀行盜領案是來自俄羅斯等東歐國家的犯罪集團,透過駭客遠端遙控犯案。警方資安專家不排除這是近年竄起的東歐銀行大盜「Carbanak」駭客組織所為。他們藉由電子郵件入侵銀行或維修業者,綁架郵件及植入惡意程序。
  • 臺灣專家:日本小國心理難見大國視野
    但在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石之瑜看來,日本在政治方面卻懷有小國心態,並用小國心態來判斷他國政策。石之瑜在香港中評社1月15日刊文指出,日本小國心態所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承繼封建文化的傳統,導致對於尊卑排序的極度敏感。另一方面是從近代以來所處的國際地位。日本因面臨中國崛起的時代潮流,使得自己追求正常國家,擺脫對美國完全依附的願望難以實現。
  • 東歐小國變臉,前腳揚言要俄歸還領土,後腳稱中國是「主要威脅」
    與此同時,該報告認為,中國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外交活動非常活躍,正在改變著世界秩序,對愛沙尼亞的「威脅」已經超過了俄羅斯。愛沙尼亞是波羅地海的一個只有130萬人口的小國,與立陶宛、拉脫維亞並稱「波羅地海三」。愛沙尼亞這次變臉把中國列為主要威脅早有預兆,因為立陶宛和拉脫維亞也在一年多來先後把中國列入了「威脅名單」。
  • 蔣校長 | 當場氣走中國代表,最近,這個小小小國真是把中國給激怒了
    不過,正所謂「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最近這個在地圖上都需要放大鏡才能找得到的國家可不消停,在第30屆太平洋島國論壇對話會上,諾魯作為東道主,剝奪中國代表的發言權利。非但如此,諾魯總統巴倫·瓦卡還稱「中國是大國欺負小國」,並要求中國正式道歉!
  • 「捍衛臺灣」?美國在亞洲的時間不多了
    美國要「捍衛臺灣」中美關係可以說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美兩國的關係好壞影響到了世界的局勢發展。而在川普時期,走向全面對立的中美關係是否可以在拜登上臺後有所改善是外界十分關心的問題。但是,川普時期在對華政策上做出了太多越界的事情,讓中美關係出現了一些無法修復的裂痕,比如臺灣問題。川普先後派遣了多位高官「到訪」臺灣,給臺灣民進黨撐腰,讓民進黨當局在島內瘋狂叫囂「臺獨」言論,使得臺海局勢空前緊張。
  • 世界上位置最好的國家,周圍儘是小國,美國、中國都爭相討好!
    眾所周知,在我們國家周圍,有俄、印、日等大國,還有一些不斷搞事的小國,周邊形勢十分嚴峻,相較於中國,世界有一個國家的位置最好,前後左右儘是小國,非但周邊的小國爭相討好,像美國、中國這樣的大國也紛紛示好,十分羨慕人。這個國家就是澳大利亞。
  • 這個33萬人口的小國,是怎麼逆襲的?
    小小北歐國家,人口只有30多萬,連中國一個縣都比他們人多,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盃史上人口最少的參賽國。但這個國家的球隊能量卻不小,近年來屢創佳績:2015年9月冰島首次晉級歐洲杯。2016年,冰島殺入歐洲杯八強,2:1戰勝了英格蘭。2017年10月冰島歷史首次晉級世界盃決賽圈。
  • 內衣視界·中國萬裡行活動在廣西順利召開
    2016年9月6日,內衣視界·中國萬裡行第3季暨風口·中國品牌內衣優秀經銷商財智峰會首次登陸廣西這個魅力之都,在南寧鳳凰賓館上演為夢想致敬的傳奇力量,千人盛會,大咖雲集。2018年4月24日,內衣視界第5季財智峰會秉攜相信•相信的力量榮耀回歸,再次相約南寧鳳凰賓館。
  • 蔡英文"雙十演講"稱捍衛臺灣發展 不會屈從退讓
    蔡英文(資料圖)海外網10月10日電 今天台灣舉行「雙十」慶典,蔡英文對兩岸關係的論述成為關注焦點。在蔡辦提供的演說摘要中,蔡英文叫囂「不會在壓力下屈從退讓,甚而犧牲臺灣『主權』」。島內認為蔡英文此次講話是老調重彈,不過是想凸顯「臺獨」野心,但終究跳不出「如來佛手掌心」。蔡英文叫囂不會屈從退讓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典禮以「臺灣共好」為主題。
  • 捍衛食品安全 臺灣桃園縣政府提高檢舉獎金(圖)
    捍衛食品安全 臺灣桃園縣政府提高檢舉獎金(圖) 2014-09-23 10:33:389項新措施,誓言捍衛所有縣民吃的安全。(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新網9月23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食安問題層出不窮、讓民眾「食」在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