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服務是指任何人志願貢獻個人的時間及精力,在不為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為改善社會,促進社會進步而提供的服務。奉獻精神是高尚的,是志願服務精神的精髓。志願者通過參與志願服務,提高自身的辦事能力,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去年,遂寧市的志願者、志願服務組織、志願服務站點、志願服務項目在各自的領域積極探索,用各自的愛心和智慧溫暖著社會,成為愛心遂寧的一抹亮色。前不久,遂寧市表彰的2018年度志願服務「四個十佳」則是遂寧志願服務當中的一面面旗幟。
十佳志願服務項目:志願服務星期天
4日,市烈士陵園來了幾個特殊的掃墓者,走進烈士陵園,在向烈士表達完哀思之後,他們走到園區的各個角落,清撿紙團、果皮等,他們就是志願服務星期天的志願者們。因為本周末恰逢清明放假,許多家在外地的青年要回家,志願服務星期天特地將本周末的活動提前組織在4日舉行。
據共青團船山區委辦公室主任田靜介紹,「志願服務星期天」是共青團遂寧市船山區委緊扣改革難點,聚焦解決「青年上班、共青團上班,青年下班、共青團下班」問題,探索建立「8小時以外」工作模式,創新打造的志願服務工作品牌。該項目以團幹部為主導,通過組織化動員和社會化動員結合,組織西部計劃志願者和鄉鎮、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的團員青年,同時通過網站和微信平臺發布活動信息,廣泛動員船山區青年加入志願服務工作隊伍。
每個周末或節假日,依託「青年之家」、「周末課堂」、「留守學生之家」、「童伴之家」等陣地或項目,「志願服務星期天」的志願者們深入基層村、社區,開展學生課業輔導、環境衛生整治、敬老助殘、文化宣傳等各類志願服務活動,結合團幹部「戴團徽、亮身份」,在開展服務工作的同時提升船山團員青年形象。截止目前,共組織志願者300餘人次,開展活動74場,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
十佳志願服務組織:國網遂寧供電公司張開國志願者服務隊
接送學生參加高考
在射洪,提起國網遂寧供電公司張開國志願者服務隊,居民們都會豎起大拇指稱讚,他們說,這支隊伍不僅很專業、熱心,還很有愛心。
國網遂寧供電公司張開國志願者服務隊的前身是國網明珠青年志願服務隊。2017年,該隊以該公司職員、對越自衛反擊戰一等功臣張開國的名字重新命名,目前該隊是現有註冊志願者1327人,且均為「全國志願服務信息系統」實名註冊志願者。據了解,該隊始終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並結合行業特點,長年開展陽光關愛、用電宣傳、重大活動保電等志願服務活動,樹立責任央企良好形象。
「張叔叔,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你們的關心和幫助。你和叔叔阿姨上班,也要注意安全......」電話那頭,小雪晟貼心的話語溫暖著張開國和隊員們的心。自從張開國志願者服務隊與復興鎮小留守學生小雪晟結隊,張開國和隊員時常去看望趙雪晟,關心她的健康成長,和小雪晟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愛國主義教育
其實,小雪晟只是張開國志願者服務隊關愛的留守學生之一。據統計,該隊先後組織開展校企共慶六一、暑期活動、暖冬行動等寓教於樂的關愛活動100餘次,持續幫扶復興鎮小167名特困留守學生,惠及6000餘名學生。張開國志願者服務隊真情關愛行動,受到團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並3次登上央視螢屏。
春耕春灌安全用電宣傳、紅五月雙搶、眾籌植樹......張開國志願者服務隊的愛心壯舉溫暖著射洪縣鄉村和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十佳志願服務站點:「微愛驛站」裕豐園志願服務站
「微愛服務驛站」送水
在市城區裕豐園,有一個微愛服務驛站,給市民免費提供飲用水、雨傘、針線包、測血壓......成為過往市民的補給加油站。
「阿姨,我想借一本兒童讀物,今天晚上拿回家看。」3日下午放學,裕豐街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牛牛走進驛站對驛站的志願者說,志願者立即起身帶著牛牛到閱讀區挑選書籍。
「李婆婆,快來,我幫你測下血壓。」4日上午9點,家住和平東路口的李婆婆路過,志願者便熱情地和她打起了招呼。李婆婆可謂是「微愛驛站」裕豐園志願服務站的常客,每周都要來測血壓,和志願者們都相熟了。李婆婆樂呵呵地告訴記者:「我今年73歲了,眼睛不太看得清,她們(志願者)幫我測,簡直是幫了我的大忙。」
組織學生開展剪紙活動
"微愛驛站"裕豐園志願服務站負責人龍瓊告訴記者,借閱書籍、測血壓只是"微愛驛站"裕豐園志願服務站開展的日常服務。除這類日常服務外,驛站每月都有相應的主題活動,比如「暖冬行.愛傳遞」給船山區清潔環保人員和來往市民贈粥活動,「守望相助.情暖中秋」關愛老年人活動,「周末義集」 「我是環衛小衛士」 「夏送清涼 關愛救助」服務項目活動,「你好,鄰居」一勺米公益傳播挑戰行動,「愛無距離」製作卡片,送卡片系列活動,「未成年剪紙活動」「預防近視」活動等,一系列大型惠民、宣傳活動的開展,惠及數萬人。
十佳志願者:大英縣城東唐家灣社區席蕾
話家常的「祖孫倆」
「劉婆婆,今天身體怎麼樣?」3日上午,大英縣城東唐家灣社區劉學華老人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她就是城東唐家灣社區專職工作者席蕾。一走進門,席蕾就拉著劉學華的手話起了家常,濃濃的情意在這對沒有血緣關係的祖孫間流淌。
席蕾告訴記者,自從2014年第一次參加志願者活動之後,便喜歡上了志願者這個組織。「那還是在重慶,也是幫助一個老人。自己能幫助到別人,那種感覺真的很開心。」
此後,席蕾便加入了社會組織,投身到志願者活動中,她多次參與策劃社區氛圍營造、居家養老、關愛留守兒童、關愛空巢老人、關愛殘疾人、脫貧攻堅等多種類型的志願活動。2018年2月1日,席蕾正式到大英縣城東唐家灣社區做專職工作,到社區工作以後,席蕾主動策劃多類志願者活動,引導鼓勵居民積極參加,拉近了社區與居民之間的距離。
工作之餘,席蕾還成立了「大英縣誌願者協會」,開展了多類志願者活動。在「大英縣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系列活動」中,席蕾組織志願者們去了大英縣多個貧困村,為村民們送文化、送健康、送溫暖;在「流浪乞討人員專項救助」活動中,不管夜晚多寒冷,她總是堅持出去巡查。
席蕾說,她只想儘自己的一點力,多做一點有意義的事,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志願者行列中。(全媒體記者 徐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