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地方政府有一項重要任務,那就是脫貧攻堅,目標是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部脫貧。那目前湖北省又是怎樣的呢?截止17 年底,湖北仍然有25個國家級貧困縣(其中神農架林區和紅安正在申請退出國家級貧困縣,已通過湖北省審核,正在等待國家相關機構的覆核),另外還有4個省級貧困縣。而這樣29個貧困縣中,有9個被確定為深度貧困縣,那這9個深度貧困縣17年到底發展的如何呢?
上面就是17年湖北9個深度貧困縣的經濟數據。因為體量大小的差異,所以在GDP總量也是相差甚遠,高的有215億元,最低的才65.49億元。所以,我們還是來看看人均GDP,這個更能說明問題。人均GDP最高的是湖北的兩個分別是省級貧困縣保康和國家級貧困縣丹江口,人均GDP都在5萬以上,這個人均量在湖北縣域中,屬於中等偏上水平。其次是省級貧困縣五峰,人均GDP在3萬多;而最低的則是十堰的鄖西縣,人均GDP僅1.6萬,確實太低了。
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方面,相差都不是特別大,比較都是縣級,大同小異。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最高的是丹江口,人均年收入為2.7萬元;其他的都在2.4萬至2.6萬之間。再看看大家最關心的農民居民人均年收入,最高的是襄陽的保康,其次是黃岡的英山縣和十堰的丹江口。而最低的3個縣都屬於十堰市,分別是鄖西縣、竹溪和房縣,農村人均年收入不足0.92萬元。
從上面的數據來看,保康縣和丹江口市經濟發展狀況較好,各方面數據都比較靠前,應該可以退出湖北深度貧困縣的名單,將扶持機會給那些比它更需要的縣市。而最靠後的幾個縣,則基本都是屬於鄂西的十堰市,環神農架區域,其中的竹山、竹溪、房縣、保康和英山剛好都處於麻竹高鐵線路上。所以希望湖北在加大政策扶貧的同時,應該及早規劃並建設麻竹高鐵,從而改善深度貧困山區縣市的交通條件,促進這些地方的經濟發展!
運營者:紅葉文化傳媒,版權所有,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