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黨的紀律部隊,紀檢監察機關是維護國家政權、捍衛民族復興的利劍,每個紀檢監察幹部都肩負神聖職責使命。強化政治監督,踐行「兩個維護」,高效審查辦案,維護黨紀國法,糾治「四風」問題,淨化政治生態,深化巡視巡察,督促解決問題,規範執紀執法,管好治權之權,需要我們廣大的紀檢監察幹部挺身而出、敢於擔責、敢於「亮劍」,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中牢記初心使命、堅守職責定位,把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落實到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地方,以真心詮釋初心,用忠誠踐行使命。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紀委副書記、縣監委副主任劉誠用一生的無私無畏、無悔付出證明了這一點。一路走來,他用知責於心、擔責於身、履責於行的真誠付出,踐行了黨旗下的宣誓、回應了自己的初心信念——「黨紀法規是我的信仰,守護公平正義、維護群眾利益是我一生的追求。無論在什麼崗位都要對得起胸前的黨徽。」
我們感動於他身上那種知重負重、敢於擔當的精神品質。無論在什麼崗位上,劉誠都盡職盡責,全力付出。他沒有太多時間照顧妻小、回應朋友,卻在辦案數量和質量上名列全省前茅;他沒有太多休息時間,一心撲在辦案上,看到案子就像老獵人看到獵物一樣緊盯不放;他從不因為案子困難就拈輕怕重,一旦有了問題線索,堅決一查到底、絕不姑息。正是視責任重如泰山、視使命高於生命,才有起而行之、只爭朝夕的進取心,才有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緊迫感,才有不怕困難、挺身而出的拼搏勁,也才有「踐行誓言,直到生命最後一刻」的高標準。
我們感念於他身上投射出來的高超業務能力。劉誠曾和父親說過「我這一生就想吃這碗飯到頭」。一路走來,他不斷學習、勇於實踐、知行合一,在辦案過程中不斷更新知識體系,對每一樁案件都認真梳理總結。正源於此,劉誠能夠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線索,找到別人無法找到的證據。他認真對待每一起案件,深入調查研究分析,讓每個事實都經得起推敲,真正做到了「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
我們感佩於他身上流淌著的敢於鬥爭的血液。保持鬥爭精神,是紀檢監察幹部的「政治基因」。劉誠一直秉持以案論案的原則,從不摻雜私心雜念,從未辦理「親情案」「關係案」,他始終持守紀檢監察幹部應有的責任擔當,把監督挺在前面,堅決扛起鬥爭的大旗,勇於當戰士不做紳士,敢於動真碰硬,敢於直面癥結問題,敢於唱「黑臉」當「包公」,堅持有貪肅貪、有腐反腐,始終保持戰略定力,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戰鬥在反腐敗鬥爭第一線。
逝去的是生命,不朽的是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強調,紀檢監察機關要努力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高、忠誠乾淨擔當、專業化能力強、敢於善於鬥爭的紀檢監察鐵軍。全省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尤其是紀檢監察幹部要以劉誠同志為榜樣,努力做到政治與業務相貫通、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初心與使命相統一、黨性與情理相交融,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不斷開創雲南紀檢監察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