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幾大物聯網通訊技術優缺點分析

2021-01-08 OFweek維科網

物聯網是當前所有通訊技術與計算機、網際網路的結合,物聯網主要是實現物與物之間,人與物之間,動物與物之間的相互連接溝通及環境與信息狀態的實時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處理、傳遞、執行,也就是說只要涉及到信息技術的應用,都可以納入物聯網的範疇。在物聯網的普及過程中,無線技術將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筆者通過常見的幾種LPWAN無線通訊技術(NB-IoT/eMTC/LoRa)對比,探討物聯網大勢下的無線技術各自的特點和應用場景。

一、NB-IoT

NB-IOT全稱為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窄帶物聯網,NB-IOT屬於物聯網範疇的一種技術。是由華為主導,並已成為3GPP標準的LPWA技術。NB-IOT基於現有蜂窩網絡的技術,可以通過升級現網來快速支持行業市場需求,成為GUL網絡上的第四種模式。同時,NB-IOT還具有覆蓋廣(能覆蓋到地下)、電池壽命長(超過十年)、成本低(每個模塊不足5美元)、容量大(單個小區能支持10萬連接)四大能力。

技術優勢

NB-IoT具備四大特點:一是廣覆蓋,將提供改進的室內覆蓋,在同樣的頻段下,NB-IoT比現有的網絡增益20dB,相當於提升了100倍覆蓋區域的能力;

二是具備支撐海量連接的能力,NB-IoT一個扇區能夠支持10萬個連接,支持低延時敏感度、超低的設備成本、低設備功耗和優化的網絡架構;

三是更低功耗,NB-IoT終端模塊的待機時間可長達10年;

四是更低的模塊成本,企業預期的單個接連模塊不超過5美元。

NB-IOT聚焦於低功耗廣覆蓋(LPWA)物聯網(IOT)市場,是一種可在全球範圍內廣泛應用的新興技術。其具有覆蓋廣、連接多、速率低、成本低、功耗低、架構優等特點。NB-IOT使用License頻段,可採取帶內、保護帶或獨立載波三種部署方式,與現有網絡共存。

應用場景

NB-IOT最常應用於智能水錶、智能停車、寵物智能跟蹤三大典型應用場景,在NB-IOT的後期規劃中,還會涉及到智能自行車、智能煙霧檢測器、智能垃圾桶、智能路、智能售貨機等方面。

面臨的挑戰

第一,互操作和一致性問題。2015年,NB-IoT的主要成員,包括沃達豐、愛立信、Telefonica和GSMA開展了面向NB-IoT設備的簡單的互操作和一致性認證試驗。沃達豐還在英國紐伯裡建立了專用NB-IoT實驗室,2016年下半年在德國杜塞道夫繼續開放進一步的實驗室研究。

第二,部署和長期支持。NB-IoT部署的最大問題是時間和成本,根據沃達豐的估計,85%的企業基站可支持NB-IoT,只需進行軟體的升級,但對基站陳舊的網絡運營商,則需對硬體進行升級。這將導致NB-IoT網絡建設的成本增加和時間消耗。另一個問題是全球M2M漫遊。理論上,運營商需支持三種標準,分別是:CAT-M,EC-GSM,NB-IoT,以及GPRS。此外,端點需要OTA升級,以提供安全性和其它升級。

第三,應用和商業模式。為了建立NB-IoT應用和商業模式,移動通信行業需要儘快建立合作夥伴生態圈。例如:德國電信已在柏林和波蘭的克拉科夫建立了NB-IoT原型樞紐,這些樞紐被納入孵化器中,為開發者提供快速學習的環境,激勵新的商業模式思考、縮短產品市場化的時間。

第四,與LPWAN(低功耗廣域物聯網)技術的競爭。LoRa和Sigfox已被證明是重要的發展技術,其中,Sigfox已在24個國家投入使用,LoRa繼續在一些國家、專網和社區網建設中使用。由於NB-IoT在近期內不會大規模部署,其它技術競爭者仍有機會確定自己的市場定位。

目前,NB-IoT的市場普及在各國間存在差異。在許多國家,潛在的運營商可能面臨來自非移動LPWAN網的強有力競爭。例如,在荷蘭,KPN已建立了國家LoRa網,在這種情況下,它可能不太會採用NB-IoT。

第五,確定正確的市場進入戰略。LPWAN的應用具有在非常規的間隔中發送小數據有效載荷的特性。潛在的用戶可能需要更多低價值的服務。在這種情況下,NB-IoT運營商需要開發相應的戰略,應對這樣的市場需求。主要策略包括:建立市場與品牌間的平衡;擴大市場佔有率,不僅限於傳統的M2M業務;在低端市場避免成本價格戰,側重於可控制價格溢價的應用;探索新商業模式以創造價值,加強垂直行業合作。

第六,定價計劃的設計,主要是物聯網數據計劃。目前,運營商仍在嘗試中。例如:韓國電信最近推出覆蓋全國的LoRa網,推出6種數據計劃,每一計劃對應於使用不同頻段的數據應用。它的定價模式是:LoRa的數據計劃價格只相當於基於LTE的物聯網業務的十分之一。在擁有LoRa或Sigfox業務的國家,NB-IoT的資費不得不保持合理的競爭區間。而在英國,由於沒有國家LPWAN網絡,NB-IoT運營商在設計定價結構時,會有更多迴旋餘地。

此外,低速數據傳輸、隱私和安全、IT系統的轉換時間等問題,都將限制其發展。

二、eMTC

LTE-M,即LTE-Machine-to-Machine,是基於LTE演進的物聯網技術,在R12中叫Low-Cost MTC,在R13中被稱為LTE enhanced MTC,即eMTC,旨在基於現有的LTE載波滿足物聯網設備需求。

eMTC基於蜂窩網絡進行部署,支持上下行最大1Mbps的峰值速率,屬於物聯網中速率,其用戶設備通過支持1.4MHz的射頻和基帶帶寬,可以直接接入現有的LTE網絡。LTE在不斷演進的過程中,最新的eMTC和NBIoT都進一步優化了系統的成本、增強了續航能力、擴大了覆蓋範圍。eMTC的最關鍵能力在於支持移動性並可以定位,成本只有Cat1晶片的25%,相比於GPRS速率要高四倍。

技術優勢

窄帶LTE其中最主要的幾個特性。第一,系統複雜性地大幅度降低,複雜程度及成本得到了極大的優化。

第二,功耗極度降低,電池續航時間大幅度增強。

第三,網絡的覆蓋能力大大加強。

第四,網絡覆蓋的密度增強。

eMTC具備LPWA基本的四大能力:一是廣覆蓋,在同樣的頻段下,eMTC比現有的網絡增益15dB,極大地提升了LTE網絡的深度覆蓋能力;二是具備支撐海量連接的能力,eMTC一個扇區能夠支持近10萬個連接;三是更低功耗,eMTC終端模塊的待機時間可長達10年;四是更低的模塊成本,大規模的連接將會帶來模組晶片成本的快速下降,eMTC晶片目標成本在1~2美金左右。

應用場景

應用在智能物流中,具有防盜、防調換、實時溫度傳感和可定位優勢,能夠實時監控及定位,將信息記錄及上傳,可以對行駛軌跡查詢;在智能可穿戴設備中,可支持健康監測、視頻業務、數據回傳和定位;依靠目前的蜂窩網交互屏幕,提供包括智能充電樁、候機寶、電梯衛士、智能公交站牌、公共自行車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場景。

面臨的挑戰

eMTC業務特徵對VoLTE業務的適用性分析

eMTC與NB-IoT的典型特性差異在於,eMTC終端工作帶寬可以達到1.08MHz,遠遠高於NB-IoT終端的200kHz,因此,eMTC終端的峰值速率遠遠高於NB-IoT終端。基於上述特徵,業界普遍認為eMTC技術能夠提供較為低廉的VoLTE終端方案,並能夠具備較好的業務質量,但通過詳細的技術分析,採用eMTC技術支持語音業務或提供語音解決方案,實際效果可能難以樂觀。

低功耗特徵

為了能夠在電力供應受限環境中提供物聯網服務,像NB-IoT一樣,eMTC也將低功耗作為系統設計目標,期望能夠基於較小容量的電池,支持終端10年免維護,並且與NB-IoT一樣採用了eDRX(Extend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和PSM(Power Saving Mode)兩種節電技術。對於典型的低頻次物聯網業務,比如自動抄表類,由於業務頻次非常低,採用這兩種技術可以讓終端長期處於休眠狀態,只在需要進行數據傳輸的時候進行工作,因此可以非常節電,但這種良好的節電效果只對頻次較低的業務有效,對於VoLTE業務而言,終端需要經常監聽網絡尋呼,以及時響應到達的呼叫,所以無法採用eDRX和PSM技術的節電機制。

大連接特徵

萬物互聯的要求,需要物聯網技術能夠服務海量的終端,為此3GPP設計了CP(Control Plane)優化與UP(User Plane)優化兩種空口技術優化方案,對於小包傳送的物聯網業務,可以節省大量的空口信令,提升傳輸效率。但對於VoLTE語音業務,是無法採用CP及UP優化方案提升容量的,因此eMTC對於VoLTE不具有提升容量的能力。

廣覆蓋特徵

考慮到有些物聯網終端往往處於建築物內部的較深位置,典型的比如水錶,所處環境往往信號非常微弱,eMTC設計了重複技術以增強覆蓋,通過上、下行無線信號的重複,可以在接收端累積信號能量,從而增強覆蓋。但正是由於無線信號的重複,造成平均業務速率降低,也就是說,這種覆蓋增強技術是以業務速率降低為代價換取的,所以,對於VoLTE這種需要一定速率保障的業務而言,eMTC的覆蓋增強技術沒有帶來任何好處。

低成本eMTC終端方案

eMTC終端(晶片)的低成本方案主要包括:較小工作帶寬,eMTC終端的工作帶寬為1.08MHz,這種工作帶寬雖然比NB-IoT更高,但相較於普通LTE終端卻低了許多,能夠降低器件價格以及晶片計算能力要求,從而降低總體價格;較低的峰值速率,相對LTE而言,較低的峰值速率降低了晶片計算能力和Buffer要求,從而降低晶片價格;單終端接收天線,降低射頻器件成本;半雙工方案,可以省下終端射頻的雙工器,從而降低終端的成本。

LoRa

LoRa是LPWAN通信技術中的一種,是美國Semtech公司採用和推廣的一種基於擴頻技術的超遠距離無線傳輸方案。這一方案改變了以往關於傳輸距離與功耗的折衷考慮方式,為用戶提供一種簡單的能實現遠距離、長電池壽命、大容量的系統,進而擴展傳感網絡。

目前,LoRa主要在全球免費頻段運行,包括433、868、915 MHz等。LoRa技術具有遠距離、低功耗(電池壽命長)、多節點、低成本的特性。LoRa網絡主要由終端(可內置LoRa模塊)、網關(或稱基站)、Server和雲四部分組成。應用數據可雙向傳輸。

技術優勢

按需部署:LoRa可以根據應用需要,規劃和部署網絡、根據現場環境針對性放置基站/網關、更容易做到無縫覆蓋,而改善覆蓋質量還可以降低功耗,提高系統容量、個人,企業或機構可部署,並且可以滿足安全需求,數據也可私有。

輕量級:相比於其他的LPWAN技術協議,LoRa的系統複雜度更低,硬體實現簡單,對資源要求較低,輕量級的LoRaWAN協議,軟體實現簡單,部署實施簡單。

低成本:LoRaWAN模塊量產,價格已經在USD5以下,並逐漸接近2G模塊價格,室外型基站已低至USD500左右,室內型USD100,從國外運營商來看,LoRa月租可達eMTC月租的1/5~1/10甚至更低。

NB—IOT與LORA對比

有效應對低ARPU:單個連接的APRU很低,高額投資將面臨低收益率問題,高質量,輕量級,低成本才是有效的應對途徑。

開放的生態,成熟的產業鏈:節點,網關和雲伺服器全開放,各種量級的設備供選擇,網絡可以自己運營,不同的商業和運營模式。

投資回報較高,經濟可行:若是只考慮基站的投資的話,LoRa的回報率為,基站以平均RMB5000計,6.25個月(半年)收回基站投資。NB-IOT的回報率為,綜合考慮基站升級和新建,假設平均15萬元/站,187.5個月(15.6年)收回基站投資。

應用場景

LoRa技術非常適用於要求功耗低、距離遠、大量連接以及定位跟蹤等的物聯網應用,如智能抄表、智能停車、車輛追蹤、寵物跟蹤、智慧農業、智慧工業、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等等應用和領域。

面臨的挑戰

城市級網絡覆蓋:LoRa沒有運營商的支出,布網方面先天弱勢,

頻譜資源:LoRa採用免費頻段,可能存在幹擾問題,儘管LoRa本身抗幹擾能力強,LoRaWAN協議本身也有規避幹擾的措施。但物理幹擾難於完全避免

應對措施:去碎片化,建設統一的廣域網網,絡共建,資源共享。同時需要做到更輕量級,更低成本,LoRaWAN模塊的成本需要向2G模塊的成本看齊,甚至向WiFi模塊靠近。

在物聯網技術發展產品化的過程中,我國一直缺乏一些關鍵技術的掌握,所以產品檔次上不去,價格下不來。缺乏RFID等關鍵技術的獨立自主產權這是限制中國物聯網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和美國相比,國內物聯網產業鏈完善度上還存在著較大差距。雖然國內三大運營商和中興華為這一類的系統設備商都已是世界級水平,但是其他環節相對欠缺。物聯網的產業化必然需晶片商、傳感設備商、系統解決方案廠商、移動運營商等上下遊廠商的通力配合,所以要在我國發展物聯網,在體制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加強廣電、電信、交通等行業主管部門的合作,共同推動信息化、智能化交通系統的建立。

物聯網應用領域十分廣泛,許多行業應用具有很大的交叉性,但這些行業分屬於不同的政府職能部門,要發展物聯網這種以傳感技術為基礎的信息化應用,在產業化過程中必須加強各行業主管部門的協調與互動,以開放的心態展開通力合作,打破行業、地區、部門之間的壁壘,促進資源共享,加強體制優化改革,才能有效的保障物聯網產業的順利發展。

對於物聯網通訊技術,每種技術都有特點和優勢,滿足不同的訴求和市場,多LPWAN技術將百花齊放,共生共存。

相關焦點

  • 不同的物聯網通訊技術具有什麼特點
    不同的物聯網通訊技術具有什麼特點 OFweek物聯網 發表於 2020-03-25 09:18:56 如今,「萬物互聯」不只是一種願景,在很多實際的應用場景裡面,已經實現了局部的物聯網
  • 物聯網架構各個層次使用的是什麼通訊協議
    物聯網架構各個層次使用的是什麼通訊協議 物聯網共享經濟資 發表於 2020-03-18 15:42:41 如下圖所示,本文從以下幾個維度對物聯網常見的幾種協議進行闡述
  • 白盒密碼技術改變物聯網的5種方式
    物聯網從大的架構可分為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是一個包含大量傳感器設備,並通過Wi-Fi、藍牙、ZigBee、4G LTE等構成的複雜綜合網絡進行互接,最後從雲端和App端進行應用控制以正確提供服務。
  • 智慧校園的藍圖 物聯網技術帶來更多地可能性
    AIoT智慧校園物聯網統一開放平臺釋放物聯網活力AIoT智慧校園物聯網統一開放平臺是如何體現統一性的?1.       一個基礎平臺:統一提供設備管理、連接管理、邊緣管理、存儲服務、安全管理和運維管理等九大服務。2.       一套數據體系:統一對數據進行處理,向外提供標準的數據API接口。3.
  • 窄帶物聯網(NB-IoT)技術構架圖
    窄帶物聯網(NB-IoT)技術被廣泛應用到農業、工業、政府和生活當中,那麼窄帶物聯網(NB-IoT)技術的架構圖是什麼?一、NB-IoT技術構架圖典型的窄帶物聯網架構為三層,分別是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
  • 物聯網平臺架構設計
    (備註:Java)現在網上討論的有關物聯網的帖子非常之多,但大部分都是介紹理論或者有關硬體,通訊相關的問題,比如物聯網模塊,物聯網通訊協議MQTT、XMPP、NB_IOT等,個人認為這些只是物聯網中一部分,而涉及到物聯網的設備如何管理,用戶如何管理,數據包如何解析,大數據如何展示等也是物聯網模塊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作者就根據自身工作中總結出來的建構在雲端的物聯網平臺基本架構分享給大家
  • 物聯網智慧水錶解決方案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基於NB-IoT通訊技術的智能水錶是良策,更是智慧水務市場未來發展的主趨勢。以下是驛通智能針對水錶市場的實際情況與需求分析推出的具有高度針對性和可行性的物聯網智慧水錶解決方案。物聯網智慧水錶解決方案方案概述基於窄帶物聯網(NB-IoT)技術,對傳統水錶進行物聯網化升級改造,改被動的管理模式轉變為主動,實現水錶的所有信息主動上報;以系列管理雲平臺為樞紐,統一對水錶智能化管控,多種方式採集數據,數據主動上報,滿足數據準確性的要求,節省大量人力物力。
  • 一探究竟Sigfox、LoRa、NB-IoT物聯網時代的無線傳輸技術
    在LPWAN技術裡,最熱門的莫過於LoRa、Sigfox和NB-IoT。在物聯網趨勢中,這三種技術各自具有什麼優勢?誰才會是你專業領域的最佳拍檔?物聯網、大數據、AI人工智慧這幾個詞彙,相關產業人員想必嫻熟於心。
  • TCL電子收購TCL通訊:後來者進軍萬億物聯網的挑戰
    而此前由於手機業務面臨極大的競爭壓力,且長期虧損,TCL通訊一直不被看好,以至於總公司TCL科技在2019年重組時還將其剝離出上市公司。但在2019年,TCL通訊通過加大技術投入,調整優化產品業務和人員結構實現扭虧為盈。
  • Gartner:2018物聯網技術成熟度曲線
    物聯網正在幫助融合物理和數字世界,它將改變工業、生活和工作方式。Gartner物聯網成熟度曲線側重於物聯網的關鍵技術,包括廣域低功耗、物聯網平臺和事件流處理等技術的創新進展,提供了相關案例並進行了深入討論,如智能樓宇系統、商用無人機和室內定位等。
  • 加拿大最大通訊公司之一與卡爾加裡大學將合作推進物聯網創新
    加拿大最大通訊公司之一羅傑斯通訊(Rogers)與卡爾加裡大學於近日宣布共同籤署一份意在推進創新物聯網研究的五年協議。羅傑斯通訊業務部門總經理Dean Prevost表示:「這次合作將為加拿大相關產業帶來開拓性的物聯網研究與創新,也對開發出推動行業轉型、支持小型企業擴張、驅動經濟發展的IoT應用及業務方案至關重要。」
  • 全球Top10物聯網公司的技術和理念是什麼?(上)
    全球Top10物聯網公司的技術和理念是什麼?(上) doodle 發表於 2016-07-28 02:18:00   物聯網市場巨大、發展迅速,在全球範圍內不僅獲得了政府的支持,也引發產業界各大廠商間的激烈競爭。
  • 我國窄帶物聯網技術納入5G標準
    國內新聞我國窄帶物聯網技術納入5G標準據悉,近期國際電信聯盟做出重大決議,我國提交的NB-IoT技術正式成為5G標準,這意味著該技術未來有望成為各國5G低功耗廣域網場景應用的首選。同時,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網絡發展處二級調研員梅傑也披露稱,「目前我國已建立了70多萬個物聯網相關基站,到今年底我國的移動物聯網設備連接數有望達到12億個,同時,我國的NB-IoT網絡要實現縣級以上城市主城區的普遍覆蓋。」
  • 物聯網4個領域的PaaS平臺大盤點 - 物聯網_CIO時代網 - CIO時代...
    中興ThingxCloud興雲  公司:中興通訊  名稱:ThingxCloud興雲  網址:iot.zte.com.cn  2017年12月12日,中興通訊於上海召開2017物聯網產業峰會,發布新一代物聯網平臺ThingxCloud興雲。
  • 物聯網通信協議常見的有哪幾種
    物聯網通信協議常見的有哪幾種 朗銳智科 發表於 2019-09-16 16:36:47 物聯網生態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是連接和通信。
  • 解密物聯網中RS485通信設備的無線接入技術
    打開APP 解密物聯網中RS485通信設備的無線接入技術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9 09:11:04 (文章來源:元安物聯
  • 浙江省《城鄉一體化供水管網物聯網信息應用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獲悉,浙江省住建廳近日就《城鄉一體化供水管網物聯網信息應用技術標準》徵求意見。詳情如下:關於徵求《城鄉一體化供水管網物聯網信息應用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各市建委(建設局),各有關單位:根據我廳《關於印發〈2018年浙江省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及相關工程建設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建設發〔2018〕341號),由浙江大學等單位編制的《城鄉一體化供水管網物聯網信息應用技術標準》已完成徵求意見稿,現印發徵求各相關單位書面意見
  • 頭豹專訪幾米物聯丨CMO彭瓊:定位技術賦能物聯網
    正如對話所描述的,中國物聯網市場正成為全球物聯網市場中最大的黑馬,現階段物聯網的應用主要集中於感知層(傳感器收集設備性能數據和環境數據,或在靠近設備的近距離網絡中進行初步分析)和傳輸層(通過某種形式的網絡將數據傳遞給企業或雲平臺)。其中,位置信息的獲取、處理和應用已經成為物聯網多個細分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位置信息已為多個應用場景創造至少30%的經濟價值或降低至多80%的管理成本。
  • 基於Sub-GHz技術的物聯網產品設計
    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3/344711.htm  物聯網的飛速發展離不開無線通信技術的進步,常見的無線通信技術包括藍牙、Zibgee、Wifi等,而Sub-GHz技術由於其長距離傳輸的特性和良好的穿透能力,在物聯網應用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獲360萬天使輪融資,ethome智家要打造物聯網大數據云服務平臺
    )杭州】7月19日報導(文/原野)獵雲網獨家獲悉,為企業提供智能升級服務的ethome智家幾個月前獲得了上海探針投資公司的360萬天使輪融資,意在進一步打造物聯網大數據云服務平臺433MHz模塊+智慧中心+雲服務+APP,打造端對端接入的物聯網平臺ethome智家平臺擁有自主研發具有調頻技術的RF-433MHz通訊模塊,相比現有的wifi、zigbee通訊模塊具有通訊距離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