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信公號
2017-12-27 10:46
截至2017年第51周(上周),我市4家流感監測哨點醫院(鼓樓醫院、南京市第一醫院、南京市兒童醫院、南京江寧醫院)監測數據顯示,自50周以來,
流感樣病例數(ILI)和ILI%(流感樣病例數佔門急診病例比例)均出現升高趨勢,但暴發疫情數量與往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流感樣病例以14歲以下兒童為主。每家監測哨點醫院每周採集20份流感樣病例的鼻咽拭子標本。實驗室檢測顯示,與8-10月以甲3(H3N2)為主不同,進入11月份以乙型流感為主,目前仍是以乙型流感(B-yamagata)為主,同時伴有甲3和新甲1(甲型H1N1)的流行。
2、防控措施流感屬於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和傳播能力比較強,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引起直接傳播,還可以通過接觸被汙染的物品引起間接傳播。該病潛伏期短,對於學校、託幼機構等集體單位,出現病例後極易引起聚集性發病而影響健康。
目前,我市已經進入流感高發季節,流感可防可控可治。這需要每個人都了解和掌握一些流感防控的相關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我保健和防護,保證健康。
在流感流行季節,學校、託幼機構等集體單位,平時應加強晨檢和學生因病缺課監測,教室應經常通風,流行季節避免應在通風不暢的場所舉辦大型活動或集會。同時還應強化和落實日常預防性消毒工作。發現疑似症狀病例後應及時通知家長,安排就診。如果1天內一個班級或宿舍出現3例及以上或3天內出現5例及以上流感樣病例,學校或託幼機構應於24h內向轄區區疾控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門報告,而一周內同一學校、託幼機構等集體單位出現30例及以上流感樣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住院病例或2例死亡病例,應於2h內及時向轄區區疾控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門同時報告。此時,學校在加強以上防控措施的同時,還要加強隨時和終末消毒,加強監測,必要時開展午檢或晚檢,落實專人及時向區疾控中心報告疫情進展信息,嚴格落實病例複課後複課證明的查驗工作以及疾控中心提出的其他防控措施。
對於個人,應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勤洗手,保持居住和室內環境衛生,勤開窗通風,避免接觸有流感樣症狀的患者。流行期間,儘量避免去人群比較聚集的通風不暢的公共場所,需要外出時,可考慮佩戴外科口罩。平時還應注意保暖,保證充足的睡眠和營養,加強體育鍛鍊增強抵抗力。如果出現流感樣症狀,應及時就醫,就診時最好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出現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紙巾捂住口鼻或用胳膊擋住,避免發生交叉感染,同時還要按照醫囑做好治療和休息。
3、關於流感疫苗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流感疫苗在我國屬於二類疫苗,自願、自費接種。≥6月齡所有願意接種疫苗且無禁忌症的人都可接種。有接種流感疫苗意願的接種對象,應到當地疫苗接種點接種流感疫苗。為降低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及感染後發生嚴重臨床結局的風險,借鑑WHO立場和其他國家多年的應用經驗,結合我國國情,《中國季節性流感疫苗應用技術指南(2014-2015)》推薦孕婦、6月齡-5歲兒童、60歲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醫務人員,及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為優先接種對象。
流感病毒發生突變的頻率很高。發生變異的流感病毒再次感染先前已獲得免疫的宿主,可導致流感反覆流行。這是產生季節性流感以及每年都需要接種流感疫苗的根本原因。
世界衛生組織(WHO)通過開展全球性監測,監控流感病毒的變異,並根據監測結果,每年2月和9月分別針對北半球和南半球下一個流感季節的季節性流感疫苗候選株進行預測性推薦。目前,我國統一採用WHO推薦的北半球流感疫苗株。我國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均為三價滅活流感疫苗。
接種劑次:從未接種過流感疫苗的6月齡至8歲兒童,首次接種需2劑次(間隔≥4周);以前接種過≥1劑次流感疫苗的兒童,則建議接種1劑。>8歲兒童和成人,僅需接種1劑。
接種時機:通常接種流感疫苗2-4周後,可產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6-8 個月後抗體滴度開始衰減。為保證受種者在流感高發季節前獲得免疫保護,
建議在流感季節來臨之前接種疫苗,同時整個流行季節也可考慮接種。
對雞蛋或對疫苗中任一成分過敏者不宜接種流感疫苗。伴或不伴發熱症狀的輕中度急性疾病者,建議症狀消退後再接種。接種三價滅活流感疫苗是安全的,但注射部位一過性局部反應較常見(接種部位紅暈、腫脹、硬結、疼痛、燒灼感等)。
(原題為《南京疾控|流感監測報告:近期以乙型流感為主,請做好科學預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流感,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