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圖書幫助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自助遊。來源:百度
從3月起,承擔當當網北京市朝青片區送書業務的快遞員小王發現,買旅遊類書的人多了起來。「平均每天都能碰到兩三單。」最誇張的一次,大悅城附近的一個人買了4本歐洲遊地圖冊。「精裝本,重得很呢。」小王笑道。
不僅如此,各式遊記、旅遊心得、旅遊指南都很受歡迎。在亞馬遜網站2013年的一份銷售榜單中,《最好的時光在路上》、《趁,此身未老》等旅遊類圖書進入前100。背包客小鵬所寫《背包十年》出版2年間即印刷21次,銷量達35萬冊。旅遊圖書著實賣得火。
七成出版社從事
旅遊圖書業務
上世紀90年代末,大學畢業的朱文雅和同學去安徽畢業旅行。那時網絡遠沒有今天發達,大家帶著一本地圖冊就出門了。20多年間,從事圖書編輯工作的朱文雅著實見證了旅遊類圖書的興起與繁榮。
伴隨著旅遊成為人們生活中的時尚,各類旅遊圖書層出不窮。記者在中文網上書店當當網上以「旅遊」為關鍵詞檢索,相關圖書條目有49458個;以「旅行」為關鍵詞檢索,相關圖書條目有5709個。此外,記者走訪北京小莊新華書店、王府井圖書大廈、北京圖書大廈等實體書店發現,旅遊類圖書均設有專架,不時有讀者站在架前翻閱。據書店工作人員介紹,旅遊類圖書銷售情況一直良好。進入春季,外出旅遊人群增多,加上即將到來的清明、「五一」小長假,旅遊圖書的銷售量會有較明顯的增長。
綜合實體書店及網上書店的情況,目前市面上的旅遊圖書大致包括幾類:提供信息的旅遊指南類,例如《新編中國旅遊地圖冊》、《中國景點目錄》等,以向讀者介紹特定地域內的旅遊資源為主;自助遊指導類,如《自助走中國》、《中國自助遊》、《藏地牛皮書》等和有關境外自助遊的《瑞士》、《巴黎逛街地圖》、《德意志印象》等,不局限於單純的信息羅列,還將景點、線路有機地串聯起來,加入更多的個人體驗,有個性化色彩;人文色彩濃鬱的讀本類,例如《山水中國》系列,旨在展現歷史人文,內容涵蓋景觀名勝、歷史古蹟、風土人情等,文化內涵深厚。
旅遊出版業的發展常被國際旅遊界視為旅遊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2013年,中國已成為全球最主要的出境遊客源地之一,旅遊圖書發展也如火如荼。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70%左右的出版社都有旅遊圖書出版業務。
外國旅遊出版公司
紛紛進軍中國
2月底,北京出版集團與德國梅爾杜蒙公司共同投資組建的京版梅爾杜蒙(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將聯手打造旅遊讀物,致力於為中國旅遊消費者提供旅遊信息和服務。據了解,德國梅爾杜蒙公司是歐洲市場旅遊類圖書和旅遊類信息電子出版物的市場領導者,在德國及歐洲旅遊圖書市場擁有超過50%的市場佔有率,旗下包括「馬可·波羅」、「杜蒙特」等享譽全球的旅遊出版物品牌。
德國梅爾杜蒙公司總裁梅爾女士表示,中國境外旅遊市場的高速發展是吸引梅爾杜蒙公司開拓中國市場的重要因素。
2006年年初,澳大利亞Lonely Planet(簡稱LP)出版公司同三聯書店確定合作,在中國推出「LP旅行指南」;2006年4月,法國米其林旅遊出版公司與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在京宣布聯合出版米其林《歐洲經典遊》,都是基於中國出境遊市場的快速增長,以及中國旅遊者對海外旅遊資訊的海量需求。
旅遊市場在快速成長的同時也不斷細分,與此相適應,旅遊圖書的選題、視角也在不斷發掘新角度。2003年,自助遊類的圖書細分為:遊記類、實用攻略類以及講述出國自助遊方法和注意事項的入門書,適應不同遊客群體的需要;隨著親子遊的興起,「帶孩子旅行」主題圖書應運而生;低碳經濟背景下,低碳環保旅遊成為新的旅遊方式,以「乘火車遊中國」叢書、《105條中國家庭火車遊線路》、騎車旅行遊記類圖書《騎車走運河》、《騎車回巴黎》等為代表的環保旅遊圖書隨之誕生。
此外,受個性化寫作影響,業餘寫作但體驗感強的旅行書也開始流行,邊緣化、私人化的旅行書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