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商、鋼筆愛好者克萊恩在「湧泉鋼筆醫院」挑選鋼筆。
人們已經習慣於使用電腦打字,書寫對一些人來說甚至已經成為很陌生的動作。但生活中仍不乏喜愛書法、收藏筆類的愛好者。美國紐約就有這麼一家名為「湧泉鋼筆醫院」的店子,在鋼筆愛好者圈子中享有盛名。這家開了65年的店子雖然現代化了不少,甚至開通了電子商務和全球服務,但愛好者們更看重的,是它持續推動書寫傳統的努力。編譯/本報記者張振 梁美蘭
書寫是一種絕好的表達方式。可我不認為坐在電腦前是一種表達方式。筆永遠不會過時。合適的筆頭可以幫助人寫出好看的籤名;選對了籤字筆可以在紙上順暢書寫;費舍爾牌的太空筆在寒冷的天氣裡也很好用。
筆是一種持久的送禮佳品。受贈人每每使用禮品筆時,都會想念送筆人。——克萊恩
因為收藏了各式各樣老牌或新潮的鋼筆,很多懷舊的顧客和遊客都很喜歡這家位於曼哈頓的「湧泉鋼筆醫院」。筆類愛好者們會來這裡尋找稀罕的筆尖、籤字筆和原子筆,他們甚至捨得花幾千美金來修理愛筆或者購買值得收藏的筆。
店主斯蒂夫·懷特萊最近在忙著準備向國外送貨的包裝盒。「我的訂單量都逐年飆升。我提供的是身份的象徵,是男人的重要裝飾品。」懷特萊說。店子裡各種價位的筆都可以找到。有兩美元的比克牌日常用筆,也有諸如蒔繪、美斯康帝、Montegrappa等品牌的名貴筆,它們的售價上百甚至幾千美元。
「人們有這種愛好。」店主懷特萊說。他承認,由於年輕人逐漸對筆失去興趣,鋼筆產業受到很大打擊。幾年前,賣掉一支售價一兩千美元的鋼筆,跟如今賣掉幾十美元的鋼筆一樣平常。
懷特萊現在轉向網際網路銷售,銷售渠道包括一個專門網站、Facebook頁面,以及時代廣場的電子廣告牌。實際上,這家店已經有了65年的歷史,是由現任店主的爺爺在1946年開設的。當時,這家店還只是個修筆鋪。
如今,「湧泉」的修筆業務轉到了地下室。修筆工作室的裝修風格略顯復古:墨跡斑斑的修筆臺,裝有幾千種筆頭、彈簧等配件的小抽屜。這裡甚至可以找到1920年生產的筆的配件。
差不多每個愛筆的人對自己最愛的筆都有一個故事可講。懷特萊至今記得,15年前喜劇演員比爾·科斯比打電話給他,找一支很古老的筆做禮物。從那時起,這位明星和懷特萊的店子結下了不解之緣。
[愛筆者故事]
寫字的優雅風氣已經嚴重式微
38歲的德裡克·亞伯洛是個愛筆人。他精通電腦也寫得一手漂亮的英文草書。「我喜歡用手握筆寫字的感覺。」他說。亞伯洛表示,很多傳統主義者嘆息用筆寫字的那種優雅風氣已經嚴重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敲擊鍵盤的機械化動作。陪伴亞伯洛這些年的除了自己的親人之外,最親近身體的,莫過於身上揣的那支威迪文牌黑原子筆。他每天都把這支筆插在最靠近自己心臟的衣兜裡。這個月早些時候這支愛筆不翼而飛了,亞伯洛四處尋找替代品。看了無數時髦的鋼筆,他總是覺得不對。「這支筆就像我的老友。失去它的日子裡我非常不安。」亞伯洛說。
我所有的通信都是用鋼筆完成
比爾·克裡斯蒂安不會用電腦,所有的通信都是通過家裡收藏的一大堆鋼筆完成的。「我不管它如何名貴,只要是筆,就是用來寫的。如果不用來寫字,就是個擺設。我不需要擺設。」
有兩名艾斯特布魯克牌鋼筆的愛好者,他們數年來一直在eBay網上競價。最後,競爭被羅曼蒂克代替,去年,他們在第一次見面的地方——芝加哥鋼筆展--舉行了婚禮。
眾名人為鋼筆品牌做代言
為延續書寫傳統的不單只是「湧泉鋼筆醫院」,一些媒體也致力於服務鋼筆愛好者。其中一家就是《鋼筆世界》雜誌。
雜誌主編蘿拉·錢德勒訂閱了以「鋼筆」為關鍵詞的谷歌快訊。她讓鋼筆產業在電腦時代得以延續。她說,正如美食家創造了私房菜,用日常食材烹飪美味,鋼筆愛好者也在做類似的事。
「手工鋼筆產業是隨著制筆業發展而興起的。」她說。她列舉了幾個普通人可能不熟悉的手工制筆藝術家:父子檔馬克和布萊恩·基斯、丹·西蒙斯、布萊恩·格雷。
「有些人的作品完全可以與大品牌一拼上下。雖然產量上沒法跟廠家相比,但他們能做出相當漂亮的手工筆。」錢德勒注意到,網際網路實際上對鋼筆產業有幫助。一些以前很難找到的高級配件現在可以通過網絡搜索,在線購買。
數年來,一些名人收藏者,如比爾·科斯比、O.J.辛普森、檢察官克里斯多福·達登等,都曾上過《鋼筆世界》的封面。今年10月號的封面人物是西爾維斯特·史泰龍,他面帶微笑,拇指和食指間夾著一支裝飾華麗且粗壯的鋼筆。
這支名為「混沌」的限量版的鋼筆表面纏繞裝飾著一個頭蓋骨、幾條巨蛇和一把劍。它是史泰龍為義大利鋼筆廠商Montegrappa(萬特佳)設計的。筆的裝飾和筆尖都是白金材質,一支筆標價6000美元,原子筆版稍微便宜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