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西安被低估的大學,就不得不提起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作為中國「建築老八校」之一,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雖說名氣不算大,但它卻站在西北甚至全國的建築類院校前沿。
從1895年的北洋大學土木系起家,到1994年正式易名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這所學校已擁有百年高校的深厚底蘊。而它老校區的建築,也陪伴著一屆屆莘莘學子靜默走過百年風雨。
就在不久前,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歷史建築群,入選了「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50年代的教學樓、60年代的藝術館和老圖書館等,都被編撰在冊,在中國建築史上留下了一縷芬芳。
走進校園,看著這些凝聚了匠人精神的建築物,我們也不禁要感嘆一句:「建築老八校」,名不虛傳。
雁塔校區歷史建築群
不了解的人會在百度上諮詢西建大到底是公辦還是民辦,然而雁塔校區專以它命名的地鐵站,其實就已間接說明了它的實力。
從建築科技大學·李家村站出站,沒走幾步就看到了西建大宏偉的大門。雖說每次路過它時都會忍不住多看幾眼這個大門,但真正走到近前,還是讓人感受到了恢弘。
拱形的門楣上仔細看還有著栩栩如生的雕刻。
從正門向內走,初遇的是年代較新的建築,四四方方中帶著跳脫與創意,顏色也較為鮮明。
越向後走,越見西建大底蘊。
兩端對稱的教學樓,體現著建築系嚴謹的美感。
校史館紅磚灰頂,不加濾鏡便覺得復古。
爬滿牆沿的爬山虎,在冬日裡縮成了一片枯黃休養生息。
到了春天又綻放出驚人的生命力。
向後看,對稱的四方被拱形所解構,有種不規則的美感。兩側的白樺筆直,如哨兵般守衛著這座古老的建築。
再往遠處眺望,教學主樓影影綽綽地隱藏在樹木中。
加個濾鏡,不知道的人可能會誤以為這是哪所國外高校。
教學主樓依然沿襲著對稱的美感。
但換個角度看,紅色的屋頂卻在理性中透出一絲文藝的氣息。
而建築學院的教學樓,也讓人眼前一亮。
層次分明的尖頂式正門,與天台的屋頂遙相呼應。灰、藍、紅的配色,沉穩中又顯現出了創意與跳脫。
在西建大的雁塔校區信步而行,總能找到一處風景讓人駐留。
草堂校區書院建築群
西建大的老校區改造起來難施拳腳,而新校區則讓這個建築老八校之一,著實大顯身手了一番。
首先在選址上,草堂校區西鄰古老名剎之一的草堂寺,東與祥峪、紫閣峪、高冠瀑布相望。
站在草堂校區遠眺,重巒疊嶂、高峰聳立,猶如一副壯麗的水墨畫。
校區裡則承襲了秦漢建築風格,以書院為主體,模擬唐長安城「城—坊—院落—間」的布局模式,頗有中國古典空間的意蘊。
建築的外立面色調以磚灰色為基調,輔以深灰、淺灰色,以紅、黃等明色係為點綴。穿上漢服,分分鐘就能玩兒穿越了。
值得一提的是南山書院的圖書館,大開大合的設計,玻璃天窗,每個窗戶底下的柵欄、屋頂的仿古屋面、紅色的琉璃瓦屋脊,伸出的屋簷鏤空設計,閃耀在校園的每個晨曦與夕陽西下時。
雪中的草堂校區,更是充滿了古典韻味。
可惜的是今年西安冬天的初雪還未降臨,待到初雪降臨時,不知是否有人又想起那個嚴謹又文藝的校園,並相約與舊友在母校見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