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克老」的《秘書日記》,懷念那依然閃爍的舊時光

2020-12-09 金羊網

讀「克老」的《秘書日記》,懷念那依然閃爍的舊時光

金羊網  作者:蔡建和  2020-12-07

他從一個靦腆書生到滿頭銀絲,幾十年如一日,始終走在「提包」「爬格」的路上,且風清雲淡,無怨無悔,智慧而曠達地生活

文/蔡建和

靜坐於辦公室,牆上的掛鍾滴答輪轉,窗外風清雲寂,桂香幽遠,秋意漸濃。

品讀「克老」的《秘書日記》,就像喝了一壺久違的家鄉正宗「武陵原漿酒」,甘醇爽心、回味綿長。

曾經歷歷在目,往事並非如煙,循著「克老」細細碎碎又洋洋灑灑的字裡行間,我仿佛跟著那個苦並快樂著的年輕身影,一步一步走進那段在「克老」手下「爬格子」的青蔥歲月,走進那些依然閃爍在靈魂深處的美好舊時光……

(一)

我和「克老」的緣份始於35年前。

1981年12月,我從嶽麓山下某大學畢業時,剛滿21歲。作為一個農家子弟,做夢我也沒想到會分配到常德行署辦公室,一個管著600萬人口的「大衙門」。

剛過完春節,我便揣著人事部門的分配介紹信赴行署辦報到,然後被安排到秘書科工作。

上班第一天,科長帶著我和全科的同事一一認識,當介紹到「克老」時,他正伏案趕寫材料。科長對我說:「這是副科長陳克鑫,楊專員的秘書,是行署的大秀才,你以後要多向他請教。」「克老」起身和我握了下手,嘿嘿笑了兩聲,顯得有些靦腆,輕輕說了句「歡迎新戰友」,又埋頭寫材料去了。

「克老」看起來不到30歲。這麼年輕就當了副科長,還是行署「一把手」的秘書,一定很有本事。我琢磨著,不由得對他生出了幾分敬仰之情。

但我和「克老」接觸並不多。他每天特別忙,要麼陪專員下基層調研,要麼參加行署重要會議負責作記錄,中午和晚上則是悶在辦公室寫材料或看書。他走路總低著頭,步幅不大但邁得很快,也不太串門和寒暄,所以他偶爾和我這樣新來的「學徒」打個招呼,說幾句話,我會興奮好幾天。

秘書科的事務比較瑣碎,我每天幹著推油印、蓋公章、訂材料、接電話這些雜活,剛開始心裡覺得有些「屈才」。有次因連續蓋了上千個印章,手酸疼了,章蓋得不夠清晰,結果被科裡的一個老乾事語重心長地教育了好一會:一個大學生連章子都蓋不好,大家會怎麼看你?老乾事的話深深刺痛了我,我暗下決心,要推好油印、蓋好圓章,至少不能被人認為我是個眼高手低、幹不好事的「洋學生」。

功夫不負有心人,後來我也終於練就成了科裡的「全能選手」,什麼打雜的活都幹得又快又好。但我的內心還是暗藏一句「四年大學白上了」的慨嘆,我期待著能有一個被領導賞識、能發揮自己才幹的機會。

我的這種心理當然瞞不住「克老」,畢竟都是讀書人,他也只比我年長几歲。偶有閒暇,我到他辦公室玩時,曾透露出想寫材料的願望。他便一邊開導我,一邊也傳授點機關工作的「真經」給我。他說,年輕人要能屈能伸,要成大事,先幹小事。機關裡小事也是大事,而幹小事時,心裡也要裝著大事。尤其要把筆頭磨尖磨利,機關裡缺的就是筆桿子。

一語點醒夢中人。從此我搶著做小事,苦練公文寫作。那時機關幹部都不太願意晚上值班,我是個單身漢,原來住的房子又讓給了合住的結了婚的同事,我就在一個僅能放下一張單人床的閣樓值班室裡一住就是兩年多。

這兩年裡,我不知晚上接了多少應急電話,有時不知怎麼處理,急得團團轉,也會因為處理不當或不及時,沒少挨領導批評。然而正是有了這些應急經歷,我很快由青澀變得老練起來。機關「十八般武藝」,談不上精通,但很少有能難住我的地方。以後機關分來年輕大學生,我也開始用類似「克老」說給我聽的話去點化他們。

(二)

1983年,行署機構改革,成立經濟研究室,「克老」順理成章地擔任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全面工作。

承蒙他的青睞,我告別秘書科「打雜」的崗位,如願轉到了研究室寫材料,從此,與「克老」朝夕相處。在他的耳提面命之下,我開始了八年多的「爬格」歲月,職務也從一般幹事一路「寫」成了政府辦副主任。

機關寫材料看起來乾巴巴的,要寫好還真不容易。曾經一段時間,我最害怕寫領導報告的首尾部分,因為一般報告開始要分析形勢,結尾要分析形勢,要「站位高」,「點到穴位」,要能釋疑解惑,有時還要強化領導策略,出硬招,要切中要害、開出藥方,這些都需要見人見事見思想。

每每看到自己嘔心瀝血、通宵達旦琢磨出來的材料,被「克老」無情地大段刪改,最後剩不了多少字的時候,我心裡頭真是五味雜陳。那種「恢復高考第一屆大學生」的優越感,被「克老」的蠅頭小草打擊得一無所有了,曾自鳴得意的文字,在「克老」厚重、犀利、接地氣的筆法面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看來寫材料這碗飯,比幹跑腿打雜的差事更不好吃,吃不了常人難以吃的苦,功夫是練不成的。

參悟了這個道理,我愈加懂得勤奮刻苦。

「克老」傳授給我們寫好材料的經驗,有三要素:領導的腦袋、雜家的學問、長工的態度。

「領導的腦袋」,就是要站在領導的角度、全局的立場來想問題、看問題,佔領制高點,展現精氣神,這樣寫出來的材料才會「一覽眾山下」,有高度、有深度、有熱度,既大氣磅礴又經世管用。為此,我們有時與「克老」開玩笑說,幫領導搞文秘服務,是秘書幹領導的活,小人物操天大的心。

「雜家的學問」,就是文秘人員要樂學、善學、苦學,不僅當專家,還要當雜家,什麼都要懂一點。「克老」經常講,欲給別人一碗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文秘人員要當「南貨」鋪的經理,什麼貨都有,寫起東西來思維才敏捷灑脫,服務領導才能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長工的態度」,就是要捨得吃苦,要穩得住身,靜得下心,坐得起冷板凳,有任勞任怨、埋頭苦幹的準備。「克老」非常佩服毛澤東當年的秘書田家英,說他不僅敏學好思,飽覽天下文章,而且忠誠坦蕩、表裡如一,文秘工作者就要像田家英那樣忠於職守,建真言、獻良策,甘當無名英雄。

「克老」不僅這樣說,而且也是這樣做的。

常言道: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克老」服務過幾任專員、市長,領導們對他都很信任,倒不是因為他會討好取悅領導,而是他對幾任領導的特點都研究得很透,對方方面面的情況爛熟於心,材料來得快,寫得到位,參謀總能當在點子上,能合著領導的節奏,忠於事而敬於人,所以領導用起來也很順手,日子久了也就離不開了。

這也許就是「克老」幹了一輩子文秘的重要緣故。

(三)

寶劍鋒自磨礪出。「克老」能把秘書工作幹到讓領導離不開的境界,那可是付出了巨大心血的。

在機關裡他是出了名的「書蟲」、「文痴」,讀書有癮,爬格子有癮。他讀書嚴守「心到、眼到、口頭、筆到」,他常講好記性趕不上爛筆頭,只要開卷就要作卡片,看報紙讀到好的文章也要剪下來留存。

他不僅向書本學,還處處留心,像海綿一樣吸取知識。他總是隨身帶個小本子,參觀看到好的楹聯,與人交談聽到鮮活的語言,都會隨時記下來。由於善於積累,「克老」厚積薄發,寫文章作演講格言警句、歷史典故往往信手拈來、渾然天成。

「克老」寫材料也特別講民主,本來當了領導,一般就用不著自己開茅荒、寫初稿了,但他從來不當「甩手掌柜」,分配任務時總是自己也要認領一部分,既要統稿當「總包頭」,又要寫初稿當「施工員」,當然要比我們要付出成倍的辛勞和汗水。

工作學習上花的時間多了,在家裡陪夫人和小孩的時間就自然少了。「克老」在機關裡是有名的「妻管嚴」 。有次閒聊,一位同事開玩笑揭他這個短,他替自己圓場:「我這叫讓,不叫怕,叫讓教『千裡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鄰居間都要讓,何況自己的老婆!我這一讓就讓出了空間、時間,家裡事不用管,就可騰出時間工作學習啊!「

的確,「克老」除了吃飯、睡覺在家裡外,其餘時間基本上都是在單位,辦公室的燈光晚上夜夜通明。他夫人郭大姐有時也在我們面前抱怨「克老」,說他把家裡當旅社,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神仙日子。「克老」只能點頭稱是陪笑臉,半句硬話也不敢講。但我們都明白,「克老」的成功,真得感謝他找了一位賢惠能幹的好妻子。我們都非常尊重他的夫人。

「克老」的這種「安專迷」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感染著我們。我們這些部下都憋著一股勁,一心只想多寫材料、寫好材料,領導分配任務時,分得越多越重越高興,分少了分輕了反而還會感到失落。每天的生活就是「三點一線」:宿舍、食堂、辦公室,可以說是心無旁騖,全神貫注。

那時研究室承擔著行署主要領導的講話材料撰寫和許多重大調研任務。一年下來,大大小小的材料將近200萬字,可真正的核心寫手就那麼三、四個人。那個時候「白加黑」、「六加一」是我們的工作常態。

有一段時間,我不僅挑大梁寫各種材料,還要負責行署主要領導活動的協調服務,既要動腦,又要跑腿,任務超負荷。偶爾我也會在「克老」面前發發小牢騷,但他老人家一句話就說得我不敢吭聲了:年輕人有苦吃是好事,好多人想給領導跑腿還輪不到呢!

「克老」對能寫材料的人情有獨鍾。他有一句話常掛在嘴邊,機關裡要「提包」的,更需要「爬格子」的,「爬格子」的心苦、人苦,還默默無聞,需要領導高看厚愛。只要有機會,「克老」總是帶著我們一道去給領導匯報工作,聆聽指示,讓領導了解認識我們。

正是有了「克老」的力薦,我們這些爬格子的年輕人,一個個都成長很快。我剛滿三十歲就當上了市政府辦副主任。

那時機關生活非常清苦,「克老」在外面有了飯局也不會吃「獨食」,只要情況允許一般都會帶上我們,一方面想讓我們改善改善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酒桌上為他解圍。「克老」是個實在人,喝酒經不得勸,酒量又不大,有些朋友便抓住這個弱點拼命灌他,此時我們就會拍案護駕,使盡渾身解數,保護「克老」衝出重圍。

1992年,市委派我任澧縣縣委副書記,由此告別了十年的秘書時光。「克老」不久也調往省委政研室,成了為省委領導服務的重要「筆桿子。」

工作雖然不在一起了,但那麼多年手足相處的苦樂日子,始終把我們的心緊緊牽在一起,無論歲月流轉,不管置身何處、見與不見。

(四)

「克老」這一稱呼,其實是早些年就喊起來的。至於是誰最先稱克鑫同志為「克老」,已無從考證,但大家都覺得「克老」一名的確恰如其分,恰如其人其品——凡做過秘書工作的,都喜歡論個輩份。在秘書這個行當裡,「克老」絕對可以躋身於老大之列。

一般領導的秘書幹個一年半載就豪情萬丈,急於謀劃轉崗任職走上前臺。如果當了三年五年還沒安排,不僅自己有空懷壯志之感,周邊的人也會不失時機地抱屈、哄抬。「克老」則不然,他從一個靦腆書生到滿頭銀絲,幾十年如一日,始終走在「提包」「爬格」的路上,且風清雲淡,無怨無悔,智慧而曠達地生活。

所以,稱其為「克老」,與其說是對他的經歷資歷的認可,不如說是敬服於他對文秘這一職業的深執堅守和孜孜以求,敬服於他對人的坦蕩、對事的認真、對名利的淡泊從容,以及洋溢在他身上那種老驥伏櫪、永不停歇的風骨和精神。

感謝那段給了我寶貴營養的崢嶸歲月,感謝曾經給了我重要幫助的「克老」。

盛年不可重來,故情尤為可貴。其亦師亦兄亦友,是「克老」在我心中的形象定格,他也是我這輩子的情誼典藏。(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金羊網
責編 | 易芝娜

編輯:

相關焦點

  • 懷念舊時光—手工製作鉛筆袋
    懷念舊時光—手工製作鉛筆袋平時去逛逛文具店,買些稱心的筆記本和書寫用具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排遣方式。有時重回校園的感受總能為我們帶來輕鬆的心情,過去為繁重課業煩惱的情緒也可以成為一種對於單純的回憶。將心愛的籤字筆放入這個自己製作的小筆袋裡,隨身攜帶著,將對舊時光的回憶當做心情添加劑,每次拿出筆開始工作前都能讓心情放鬆一下,為自己帶來一個好的開始,相信一切都會是積極有趣的。
  • 《你好,舊時光》:青春有張不老的臉,讓我們全景式懷念
    今年,網劇《最好的我們》續作《你好,舊時光》於昨晚在愛奇藝清新上線,依然是根據八月長安同名小說改編的青春校園網劇,故事依然發生在振華中學,依然是青春時期在教室門口徘徊只為多看他(她)一眼的小慌亂……無論是不是原著作者八月長安的粉絲,看網劇《最好的我們》及其續作
  • 老棉廠裡的舊時光
    在美麗的江城合川,不僅有釣魚城、淶灘古鎮這種帶有厚重歷史底蘊的遺址、古鎮,乘坐825或516路公交車,經過鱗次櫛比的高樓、商鋪,拐入東津沱,你會邂逅一座古樸、安靜的老棉廠,它的名字叫重棉四廠。12月20日,沐浴著冬日的陽光,記者探訪了老棉廠裡的時光印記。重棉四廠的前身是民國時期的豫豐和記紗廠合川支廠。
  • 今夜星辰,依然閃爍……
    無論白天如何陰雲密布,風雨交加,今夜星辰依然閃爍,依然閃爍著希望。無論過去,多少坎坷,多少不堪,我心依然如初,如初般簡單真誠,清澈明透。人生是一場經歷,暗的亮的,凸的凹的,不必太在意。如果, 我沒有一輩子深情的機會,那就讓我真誠一輩子吧!如果,我的愛無處安放,就讓我把愛放在這裡吧!我希望,你電話中罵我時,正好我身邊沒人,這樣,我可以有勇氣叫你請我吃飯。我希望,所有一切的一切,都出自於你愛我,而不是你可憐我,或其它的其它。
  • 捐贈「老物件」 守護「舊時光」
    捐贈「老物件」 守護「舊時光」 2020-10-31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霓虹依然在星光下閃爍
    深夜的天空一道閃爍的星辰在我的眼前划過,那顆孤獨的流星是否也要墜落下那遙遠閃爍的銀河。回憶已忘記往往都不再願意在任何時候提起,可是難以掩飾的心裡卻依然那麼迷茫和落寞。霓虹還在街道的路上耀眼的閃爍著,今夜徐徐的風還有漫天星辰都似乎在陪伴霓虹燈的音律舞動。
  • 1987年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懷念不遙遠的舊時光
    1987年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懷念不遙遠的舊時光
  • 盤點娛樂圈70後的幾位女明星,舊時光中的美人,美的各有千秋
    或許是因為年紀大了,開始變的越來越懷舊,舊日的歌曲,舊日的電影,都是那麼的讓人懷念。而最讓人懷念的還要數舊日影片中,那些美的不可方物的明星,這些留存在舊日時光中的美人,與今天的明星們有著很大的不同。她們美的各有千秋,讓你一眼就能記住。今天要盤點的就是一些70後出生的女明星。
  • 小易日記(你好,舊時光)
    寫日記倒是成為習慣了。這最後一面真是不知寫什麼了。我都忘了我是怎麼養成寫日記這個習慣的,都一年多了,我竟把這個本子填滿了。滿滿的時光,滿滿的感想。新的本子會記錄往後的時光,往後的感想,不知道會是怎樣的內容呢。
  • 告別與青春有關的舊時光,但是它永遠不會說再見
    摘要:畢業季五一長假過去,又迎來了6月畢業季,雖然在特殊時期,但是對畢業的憧憬依然不會打折。青青草地,遠方的鐘聲,都在記錄著屬於我們的那些年。到了畢業季,一定會刷的一部劇就是《你好舊時光》,這部劇真的把青春還給了普通人每個鏡頭都仿佛編劇在偷窺我們的生活,真實的記錄了我們十幾歲的一點一滴。《你好舊時光》是根據八月長安同名小說改編,是「振華三部曲」之一,講述了小太陽林楊與學霸餘周周在高三時期的故事。
  • 「振華三部曲」舊時光中的青澀暗戀,青春裡最好的我們
    《你好,舊時光》——年年有餘,周周復始,一如既往,萬事勝意相識於年幼,小時候的皇帝就和四皇妃有了約定,雖然約定的履行太慢了些。「有時候我們討厭一個人,也許並不是真的討厭他,而只是討厭與他有關的那段時光,討厭那個時候的自己。」於是餘周周選擇逃離,去了那個沒有人認識她的十三中。
  • 從舊時光裡緩緩而來的三水老火車站,有留下你的回憶嗎?
    三水百年老火車站內的黃色小樓,依然保留著以前的工作標語。從西南出發,沿著西河路往河口方向行駛,不到幾分鐘就可找到這座正被人淡忘的老車站——三水南站。前些年來時,這裡還承擔著交通功能:信號燈依然閃爍,站內停放著兩列車皮,站臺上停放著兩輛貨車,幾名工人正裝卸貨物。
  • 舊時光,新衣裳
    她哪裡是嫌合肥的衣裳貴,她其實就是想回老家,徜徉在那片熟悉而溫熱的土地上,重拾那記憶中的舊時光。就像很多人在離開家鄉後開始想念家鄉的食物一樣,儘管現在已經不會完全使用過去的配方,但依然有著熟悉的味道,那味道就是家鄉的氣息。寒冬時節的廬江縣城,街道異常乾淨整潔,油亮的馬路上車來車往。我和母親從西門停車場下車後就徑直來到了位於城西的安徳利購物廣場。
  • Goodone舊物倉:時光旅途上的「拾荒者」
    在這深深淺淺的時光流水中,有這麼一群人,把時光淘汰的舊物珍而重之,上世紀60年代的雞公碗、70年代的公糧票、80年代的鐵皮盒子、錄音卡帶、舊沙發、老銅鎖,甚至是後山上撿的枯樹枝、松果……那些看似一文不值的舊物,到了他們手裡,總能化腐朽為神奇,他們把舊物形成一個開放性美學空間,也由此連接了一群愛舊物的人們。
  • 回到童年的句子大全 臨沂網友懷念怎樣的童年時光
    童年是五彩繽紛的,童年時光也是很多人會懷念和回憶的,尤其是在兒童節這個充滿孩子歡聲笑語的時候,很多人更是忍不住想起自己的童年時光。   「童年」多麼美好的詞語啊!我們每個人都有童年。   童年的夢是那蕩滌綠水的小舟,舟上我們歡快地哼著歌,劃著槳。水花四濺,餘暉下的我們仍不知疲憊地劃著,因為我們有著一個信念,那就是到達彼岸。我們不會放手,我們不會言敗,就算再苦再累我們也不會流淚,童年的我們堅強如山。   回憶慢慢開始侵蝕現實,早年的快樂一點一滴湧入,讓我很想知道陌生又熟悉的夥伴生在何處,現在過得好麼?
  • 難忘老二中,懷念舊校區!
    【寫在前面】:上次發了篇關於懷念二中的文章,有許多學長說沒看到老教學樓。這是校友豔梅老師在幾年前發在KK網上的懷舊文章,裡面有不少老二中的珍貴照片,拿來懷舊是再好不過了,算是補上! 幾天前遇上高中的同班同學,相互問起偶爾有回學校看看嗎,她的回答是二中現在換校區了,現在都不知道去哪了,回老二中,可那已經不是二中了,去新二中,卻找不到懷念的感覺。我弱弱地回了句:同感。想當年在那九一路繁華路段,一呆三年,那裡的老樹、老屋都深深地刻在記憶之中,可現在卻是物是人非。
  • 走進終南山下,秦嶺深處,那山,那校,那時光
    終南山傍,秦嶺腳下,總有股讓人難以明說的神秘,那座深藏青蔥的歲月,懷念的時光,似水的流年,一晃就過去了,承載著我們曾經所有的青春時光,被定格的舊時光在記憶的隧道裡發出耀眼的光芒,有關大學的那些人,那些事,歷歷在目,揮之不去,帶著悸動和希望,在路上,不期而遇。
  • 描述寂寞的甜蜜句子,懷念逝去的時光,說出了無數人的心聲
    1.懷念是一種苦楚,而牽掛是一種折磨,而曩昔的種種卻是一種無法揮去的陰影,可是心卻無法這苦楚與折磨,只想告訴遠方的你一句話:就是!我好想好想你!2.記憶太好,有時候是一種負擔。容易忘掉往事的人,是誇姣的。
  • 再別舊時光,一如往常
    琉琉隨意裹住記憶的落葉隨風,恰是時光淹沒了少許。清晨至黃昏,一天便老了;嬰孩成耄耋,一生便老了。世間何物催人老,半是雞聲半馬蹄。一縷炊煙醒來,薄暮的晚風追隨著晚霞。無論光陰如何浸染,但願你一故如初,琉琉隨意。
  • 一組明星老照片,年輕時的他們真美真帥,時光匆匆張張讓人懷念
    一組明星老照片,年輕時的他們真美真帥,時光匆匆張張讓人懷念!章澤天章澤天17歲舊照曝光,有誰注意到她的「胳肢窩」?井柏然井柏然,招風耳應該是他小時候的標誌性,但長大後卻沒有那麼明顯了。趙薇趙薇多年前的舊照,滿臉的膠原蛋白,網友:這才是傳統美女·!紫薇圖中是柳紅、金鎖和紫薇的合影,現在看也依舊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