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光在我們關掉手電筒的瞬間,世界又回到了黑暗之中?

2020-12-22 易途

你要說,我們關上手電筒之後瞬間世界就又回到黑暗,那我就要問你,這一瞬間發生的事情你可看清楚了?你說到底是關了手電就沒了光,還是光跑的太快以至於你根本看不到?

光一秒鐘能跑三十萬公裡,你算算從你關手電到光跑到你看不到的地方,總共才要多久?所以說,你根本看不清的。所以說,別輕易拿自己的經驗來做判斷,失敗率很高的。

只要沒有東西阻擋,光離開光源之後肯定能繼續傳播,這些光子依然會以光速朝前運動。如果關掉手電筒,後續沒有光子發出來,而之前發射出去的光子早已經以光速遠離我們而去,它們不會進入我們的眼睛,所以我們什麼也看不到,世界當然會變回黑暗。

不過,這裡大家可能又會有疑問了,如果關掉手電筒導致黑暗是因為光子遠離我們而去的緣故,那麼,如果關掉房間裡的電燈,為什麼也會瞬間變暗呢?光子不都是在房間裡,並沒有逃離嗎?

沒錯,房間裡的光子是逃不出房間的,但光子會被物體吸收、反射,最終這些光子的能量將會轉化為熱量,這個過程僅需百萬分之一秒的時間。如果電燈開著,光子源源不斷被釋放出來,我們可以持續看到物體。然而,當電燈關掉時,在關燈之前一瞬間所發射出去的光子早已被物體吸收殆盡,所以房間也會隨之瞬間變暗。

我們肉眼所看見的事物其實是通過光所攜帶的信息,反饋到視網膜形成圖像返回給大腦。

用手電筒照出去,所看到是事物,其實是手電筒發出的光碰到物體,然後經過反射回來肉眼才能看到。也就是說手電筒發出那麼多光,只有一部分反射回來的光才被我們看到,更多的光直接遠離了我們的視線,這部分是我們永遠也看不見的。

所以關掉手電筒之後,在關閉前那一瞬間的光消失之後,我們就看不見東西了。如果身處一個周圍都是鏡子的環境中,可能會遲一點,最終還是會看不見,因為光在傳播以及反射時候被吸收、衰減。

光的傳播也是一種粒子傳播,具有損耗和擴散性,所以光的傳播跟電磁波傳播是一個道理,當你打開收音機收聽廣播時,電臺正在播音,你就可以收聽到廣播的聲音,當關掉電臺電磁波發射傳播,你是收不到的,因為沒有發射源;

光的傳播也是一樣的,有源才能源源不斷的供給光波傳播,無源光波就成了無源之本了,由於空氣介質,環境等因素對光能量的損耗和吸收而無法傳播。所以說當打開手電筒點燃手電燈泡,發出光能量,照亮黑暗,當關掉手電筒又回到黑暗中,那是沒有光能量的自然現象。

可見光的本質是一種電磁波,但同時又表現出粒子的特性,光的這種性質被稱為波粒二象性。光波的載體是光子,這種粒子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大約為30萬千米/秒,這是物體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

我們之所以會看到手電筒發出的亮光,是因為手電筒發出光子不斷進入人的眼睛刺激視網膜,然後在大腦中成像。

同樣的道理,我們能夠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把光子反射到我們的眼睛中。物體會吸收部分波長的可見光,然後反射出另一部分的光,這些被反射的光的顏色就是物體所呈現的顏色。

PS: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我們把手電筒關掉之後,手電筒之前發出的光還在嗎?
    嗨,還真有人開玩笑說,誰敢沿著這道光爬上去一關手電他就摔死了。雖然這是個玩笑話,但人們心中都認為手電筒關掉之後,之前的光就不存在了。事實到底如何呢?我們之所以能看到光源發出「光柱」,是因為光源發出的這道「光柱」不是單個光子掃過空間的拖曳,而是光源連續不斷發出的光子組成的宏觀光幕效應,是人眼的「視覺暫留」。
  • 關掉手電筒的燈之後,原來的光是消失了還是繼續傳播?
    引言:相信很多人都有用過手電筒的經歷,現在手機這麼方便,幾乎人手都有一個手電筒。手電筒可以幫助我們在黑暗的環境下進行照明,但把手電筒關閉之後光線也隨之消失了。那麼原本的那束光線是直接消失了呢,還是繼續在傳播呢?
  • 為什麼說把手電筒突然關掉光還存在?到底是怎麼回事?可算知道了
    導語:為什麼說把手電筒突然關掉光還存在?到底是怎麼回事?可算是知道了手電筒能在我們黑暗看不見前方道路的時候給予我們光亮,但是你對手電筒光亮的傳播到底了解多少呢?如果你打開手電筒朝著天空照射,不管是一秒還是一分鐘,或者是一毫秒的時間,手電筒發出來的光都將會繼續傳播,除非有一種情況就是光與其他物質發生碰撞被吸收掉了,否則的話他們將會在宇宙中進行無限的前進傳播。當我們打開手電筒的時候,就會發出明亮的光照,但是當我們關閉手電筒時,仿佛這個光照也會隨之就消失掉,所以可能因為這種現象,讓人們都會認為在手電筒關掉之後,之前照射出來的光照也消失掉了。
  • 把手電筒關掉之後,那麼手電筒之前發出的光去哪了?
    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現象,我們在一個漆黑的屋子裡用手電筒或者蠟燭照亮,當關掉手電筒或者熄滅蠟燭以後,整個屋子也立即暗下來。我們夜晚打開手電筒朝著天空照射,可以看到一條光柱,如果關掉手電筒,光柱也會立即消失,那無論是手電筒還是蠟燭,它們發射出去的光勢必是一種物質,物質不會平白無故地消失,那光到底去哪了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先明白光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 當打開手電筒後又關閉,光最後是消失了,還是一直在傳播?
    這個世界因為有光才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人類對光的依賴體現在方方面面。因為有光,我們可以更好地從事生產及勞動。通常情況下,當人們打開燈時,屋子也就亮了;當燈光熄滅時,屋裡也就黑了。於是,這就會給人一種感覺:當關閉燈源後,光線就會立即消失不見。
  • 手電筒向夜空照一秒再關掉,手電光去哪了?它們會到宇宙盡頭嗎?
    在晴朗的夜晚,天上布滿繁星,如果我們拿著手電筒或者雷射照向天空,我們可以看到一束光柱飛向遠方。如果關掉手電筒,光柱隨之立刻看不見。那麼,手電筒發出的光去哪裡了?這些光是消失了,還是飛到宇宙中繼續傳播?
  • 手電筒的光在宇宙中能夠傳播多遠?和這顆恆星相比它可以忽略不計
    審核:小文引言:在公共場所照明設備還不那麼完善的年代,手電筒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照明設備。手電筒經過不斷的發展,已經從最初笨重的大塊頭變成便攜的小玩意了,連我們的手機也能充當手電筒。然而手電筒射出來的光並不能傳播很遠,那麼在宇宙中也是這樣嗎?如果一個人攜帶一支手電筒回到了古代,那麼這支在現代看起來非常普通的手電筒將會在古代受到追捧,因為對於古人來說他們從來沒有見過按一個按鈕就能發出光的東西,並且認為它一定是來自天上的神器。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一般只有在黑暗的地方才會用到手電筒。
  • 黑了,亮了,幫寶寶提高對光的反射活動
    黑了,亮了—提高對光的反射活動 遊戲準備:普通家用手電筒或電燈。 遊戲方法:1、放下窗簾,讓房間暗下來。 2、將寶寶抱在臂彎裡或者將他放在一個舒服的地方。
  • 《關燈後》被黑暗和陰影之中的恐怖力量摧殘
    (世界好閨蜜級別啊!)女人的兒子也就是男主角,長時間和女人住在一起,男主角經常在晚上看到這坨黑不麻七的東西。很害怕啊!!一直都沒有睡過一個好覺,就想著去姐姐家(也就是女主角家)暫住。那女主角剛剛認識了一個小男朋友,每天晚上都要做一些不可描述得太詳細的事情啊!怎麼可以住進來一個小孩子?
  • 在鏡子屋內打開手電再關上,光會不會一直反射使屋內常亮?
    下面我們簡單的說一下原因。鏡子反射光,其實就是二氧化矽(鍍銀的材料)反射光子的原理,因為鏡子的鏡面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而手電的光就是一束光子。當光子與鏡面接觸時,按照經典物理學,這其實就是一個碰撞的過程,而碰撞的雙方就是光子和原子。一般來說,光子是能夠穿過原子的,但是為什麼鏡子不透光呢?
  • 夜晚打開手電筒時,會看到光線一直傳播,它真的不會消失嗎?
    夜晚打開手電筒時,會看到光線一直傳播,它真的不會消失嗎?小時候,我們抬頭可以看見星星。長大後,我們只能看見各種色彩的霓虹燈。不可否認,我們的世界因為光的存在,有了很大的改變。光的存在,甚至會打破黑夜和白天的存在。
  • 光最終會消失嗎?我們用手電筒發出的光,是消失了還是繼續傳播?
    小時候,我喜歡用手電筒向前照射一下,然後關閉手電筒,那束光就不見了。年幼無知,我一直以為只要關閉手電筒,光就會憑空消失。光源之所以能發出光,根據原理主要可以分成三種形式:第一種為熱運動、躍遷輻射(包括自發輻射和受激輻射),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光的發生原理,包括手電筒、火光等;第二種是物質內部帶電粒子加速運動時所產生的光輻射,這一種則多用於雷射的產生;第三種是同步輻射光與切倫科夫輻射的產生原理
  • 第五人格手電筒怎麼用使用技巧 手電筒功能介紹
    手電筒是第五人格中非常實用的一個道具,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遊戲第五人格手電筒使用的相關攻略,希望大家喜歡。(1)手電筒的使用の暈眩中的屠夫:屠夫暈眩中,直接對著他照吧,它得再暈一次。(2)手電筒的使用の踩板子的屠夫:如果屠夫沒踩板加速天賦,那麼可以等屠夫要踩板,就對著他照,他暈的時候再轉點;如果屠夫點了踩板子加速的天賦,那麼建議砸完板子後,開著手電筒,提前照一點,如果屠夫不踩板就關掉繼續繞板子,如果屠夫要踩,就繼續照,利用前面積累的一點進度條,可以剛好讓屠夫暈眩。但是如果你等屠夫踩板子再照,會差那麼一點點,屠夫在踩完板子瞬間回頭即可破解。
  • 為了逃離黑暗,我們必須書寫黑暗
    但是,只要有光,就有黑暗。在日常生活的自我膠著中,我們很容易一不小心就關上了心靈的大門,但正是從那側身的黑暗中,我們更深地體味到了光,體味到了美。當我問他們為什麼不再寫詩,他們的答案是如此一致,都快成為一句陳詞濫調了——「我不再寫詩,是因為我變得幸福了。」我承認我是跪著進入詩歌王國的,我們這行大多數人都是如此:除了寫詩,沒有其他什麼能讓我們活下去。而這的確可以成為進入詩歌王國和詩意生活的一種有力途徑。
  • 將手電筒打開並扔出去,手電筒裡的光會超越光速了嗎?
    我們可以先來看看,牛頓對於運動問題的解決方案。這其實來源於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具體的操作其實就是速度疊加。我們來舉個例子,假設一個人在一輛小車上,這小車從右往左運動,每秒是10米,而人在車上運動,每秒是5米。那這個時候如果要求地面觀測者看到車上的人的速度,那應該是多少呢?
  • 三角形手電筒(雷射器)射出的光最初是什麼形狀?之後成何形狀?
    比如日食、月食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典型例證。在日食發生過程當中,我們能清晰看到月球遮擋太陽的過程,由於月球是圓的,所以我們看到的邊界也是圓形。沒有被月球遮擋的陽光,繼續傳播了38萬公裡,仍然將月球邊緣的形狀傳遞到我們的眼睛裡。如果我們把太陽看作是一個手電筒,月球就是它前面圓形的遮擋片,光線清晰地給出了透光部分的形狀。
  • 光的命運是怎樣的?手電筒關閉之後,這束光會到達宇宙盡頭嗎?
    光的命運是怎樣的?手電筒關閉之後,這束光會到達宇宙盡頭嗎?手電筒是很多家庭的必備工具,雖然現在用電比較方便,難免會出現停電的情況。當我們把手電筒的光照射在一個物體上的時候,光會受到物體的折射進行反射,如果我們將手電筒的光照向天空,你會發現,天空中會留下一道光的痕跡,那麼有手電筒發出的這道光是在宇宙中繼續傳播,還是會突然消失不見呢?
  • 手電筒關閉之後,光子都去哪了?
    不知你有沒有想過,你關燈或者關閉手電筒後,光去哪了?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光的本質,以及它究竟是怎麼誕生的。光是什麼?但我們很難想像光子的世界,因為在我們看來手電筒的光在十幾米外就散射了,雖然這其中也有空氣衍射的「功勞」,但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人類的肉眼太落後了。
  • 光線的命運,關閉手電筒之後,是否寓意著光線已經消失不見?
    其實這個問題早在2000年的古希臘人到東方賢者都已經是有所提及,在中國最早提出這一想法的就是墨子,並且在2500年前的時候就已經是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像實驗,並得出了光線是按照直線傳播的理論。在墨子的時代過去兩百年之後,歐幾裡得就寫出了著名的《光學》,在這本書裡面,他設想光線是按照直線的距離在傳播,並且還用了極其簡單的數學方式呈現出了這種本質,但是由於專業知識的限制,歐幾裡得犯了一個重要的錯誤,那就是他不能夠理解為什麼只要眨一下眼睛就能夠看見行刑,除非眼睛能夠發射出非常快的光,在到達了星星之後再次的返回眼睛裡面,其實這種現象要是放在現在人的眼裡,很多人都會說出具體的原因
  • 晚上玩手機打開手機手電筒,能減少手機對眼睛的傷害嗎?
    我們都知道黑暗中關燈玩手機,環境與明亮手機之間反差過大,容易對眼睛造成傷害。引起視疲勞、眼脹、眼痛、畏光、重影、眼乾澀、視力下降、近視、眼壓升高、角結膜等問題。但是說實話,在黑暗中開啟手機手電筒來玩手機這個想法,在某些方面上是可以減少黑暗環境與明亮手機的對比度的,從而手機的光不至於讓太刺眼。但是還是不要為了省那幾塊電費,開手機手電筒了。把房間的屋頂燈打開,再玩手機,這樣就不用擔心環境光不均勻,同時手機的明亮與環境沒了反差,可以保護好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