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毛利率下滑 單票價格降18%!中通快遞以價換量能堅持多久?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投資時報

今年前三季度,中通快遞錄得169.57億元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16.9億元;調整後淨利潤為32.99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62億元

《投資時報》研究員 王子西

10月,快遞行業上市公司經營數據紛紛出爐,幾家A股快遞公司的業務量增速各有不同。分公司來看,順豐控股(002352.SZ)、韻達股份(002120.SZ)、圓通速遞(600233.SH)、申通快遞(002468.SZ)10月實現快遞業務量依次為6.89億票、14.17億票、13.18億票、8.89億票,同比增速依次為57.31%、63.82%、53.06%和26.68%。相較業務量上升的「喜人」場面形成反差的是,各家快遞公司的單票收入紛紛下滑,同比下滑幅度在二十多個百分點到三十多個百分點。

對於行業而言,競爭持續加劇,價格戰繼續,各家企業為了爭奪市場、以低價換取量升成為目前行業共性問題,中通快遞(2057.HK)亦不例外。

日前,中通快遞披露今年三季報。這也是該公司自2020年9月29日在港交所主板二次上市以來的首份季度業績。據三季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中通的包裹量為46.23億件,較2019年同期增長51.2%;其單票價格下降18.4%;收入同比增長26.1%至66.39億元人民幣(下同),調整後淨利潤同比下降8.2%至12.10億元。顯然,調整後淨利增速遠遠沒有跟上業務及收入增速,且與收入同比增速呈現背離狀況。

另外,今年7—9月,中通快遞營業成本總額為52.48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43.0%。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該公司毛利率為21.0%,較2019年同期的30.3%下降9.3個百分點。有分析人士認為,行業競爭的加劇以及價格戰持續等因素影響,該公司四季度業績待考。

整體來看,今年前三季度,中通快遞錄得169.57億元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16.9億元;調整後淨利潤為32.99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62億元。

按照中通快遞在三季報中展望,其預測2020年全年包裹量將在162億件—170億件,對應同比增長33.7%至40.3%,預測2020年調整後淨利潤為48億元—52億元之間,對應同比下降1.7%-9.3%。按照此預測,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該公司調整後淨利潤完成度不到七成,離全年該指標的下限還有15.01億元的距離。

中通快遞上市以來股票走勢(單位:港元)

數據來源:wind

收入與淨利增速背離

中通快遞是一家集快遞、物流、電商與印務於一體的大型集團公司,註冊商標「中通」「zto」。該公司的服務項目有國內快遞、國際快遞、物流配送與倉儲等,提供「門到門」服務和限時(當天件、次晨達、次日達等)服務。2020年9月29日,該公司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主板發行5175萬股A類普通股,公開發售價為每股218港元。

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中通快遞的包裹量為46.23億件,較2019年同期的30.58億件增長51.2%;總收入實現66.3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6.1%;淨利潤為12.10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4%;調整後淨利潤為12.10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2%。

從以上數據來看,今年第三季度,中通快遞收入雖有「雙位數」的同比增長,但相較包裹量的大幅上升,其收入的增長並沒有跟上後者的步伐。同時,該公司收入與淨利同比增速還呈現背離狀況。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該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中通吉網絡被認定為國家重點軟體企業,2019年可享受10%的優惠稅率,即2019年稅收返還金額2.0億元,此筆款項於今年第三季度收到。也就是說,如果去除此筆一次性退稅,中通2020年三季度業績或更低於預期。

分業務來看,今年第三季度,中通核心業務快遞服務錄得收入為57.8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6%;貨運代理服務和物料銷售依次實現4.81億元、2.99億元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75.4%和8.1%。粗略計算,本報告期內,雖然快遞服務收入仍然佔據收入大頭,佔比達87.1%,但與上年同期相比,其核心業務收入佔比減少1.7個百分點。

中通快遞表示,快遞核心服務增長幅度主要由兩個因素合力所致,一是包裹量同比增長51.2%;二是由於競爭和包裹平均重量減輕導致的單票價格下降18.4%。換言之,為了爭奪市場,中通快遞在以降價換量,以便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

毛利率下降9.3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9月,中通快遞營業成本總額為52.48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6.69億元上升43.0%。其中,幹線運輸成本、分揀中心成本、貨運代理成本和物料銷售成本依次為24.47億元、13.54億元、4.47億元、0.95億元,同比變動幅度依次為37.2%、38.4%、68.4%、-31.2%。也就是說,上述四項成本,除了物料銷售成本同比減少外,另外三項成本均顯增長狀況,其中幹線運輸成本與分揀中心成本合計佔到收入比的57.3%。

中通表示,自有車隊佔總的幹線運輸成本的比例從去年同期的66.2%增長到86.0%。《投資時報》研究員查閱財報注意到,截至2020年9月30日,該公司幹線車輛的數量為10100餘輛,其中約9250輛為自有車輛,自有車輛佔到幹線車輛比值為91.6%。

另外,對於分揀中心運營成本的上升,該公司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是相關人工成本增加;二是已安裝的自動化分揀設備數量增加所致的相關折舊及攤銷成本增加,此兩項因素分別導致分揀中心運營成本增加了2.74億元和0.80億元。

雖然,自有車隊佔比提升、自動化水準和規模效應得到提升,帶來了單票幹線運輸成本、單票分揀成本同比有所下降,前者同比下降9.2%至0.53元,後者同比下降8.5%至0.29元,兩者合計下降了8分錢,但是營業成本的大幅上升仍然蠶食了部分利潤。

事實上,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該公司毛利率為21.0%,較2019年同期的30.3%下滑9.3個百分點。有分析人士認為,快遞行業價格戰將會持續,考慮中通投入產能的增加以及外匯損失等影響,該公司四季度業績同比降幅會擴大。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前三季度,中通快遞共錄得169.57億元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16.9億元;經調整後淨利潤32.99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62億元。按照其年度目標,即預測2020年調整後淨利潤在48億元—52億元之間,那麼,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其調整後淨利潤完成度尚不到七成,離全年該指標的上、下限分別有19.01億元、15.01億元的距離。

中通快遞今年三季度營業成本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相關焦點

  • 三季度毛利率下滑 單票價格下降18.4%!中通快遞以價換量能堅持多久?
    分公司來看,順豐控股(002352.SZ)、韻達股份(002120.SZ)、圓通速遞(600233.SH)、申通快遞(002468.SZ)10月實現快遞業務量依次為6.89億票、14.17億票、13.18億票、8.89億票,同比增速依次為57.31%、63.82%、53.06%和26.68%。
  • ...快遞三季報:價格戰下毛利率降至20%,發力海外仍逃不出阿里掌心
    今年9月底回港上市,成功募集到98億港元後,中通的威望達到了頂峰。手握大把資金,穩居快遞行業之巔的它,似乎已經無可匹敵。不過,情況真的是如此嗎?毛利率降至20%,沒效率的價格戰意義何在?11月19日,中通快遞公布了截止2020年9月30日止第三季度的未經審計財務業績。從快遞行業最值得關注的數據——包裹量來看,中通的表現還算不錯。據財報顯示,中通包裹量達46.2億件,同比大幅增長51.2%。在毛利和單票收入方面,中通的數據卻並不出彩。
  • 三季度業績中通PK百世:快遞巨頭再掀起價格血戰,誰是最後贏家?
    雙十一的硝煙還未散盡,一場屬於快遞巨頭之間的較量便在暗中展開了。同屬於通達系快遞,中通與百世可以說既是「夥伴」又是「對手」,本次發布三季度財報十分巧合地接連在18日和19日美股盤後進行了發布。極兔速遞以每單低於通達系3毛以上的價格,不惜傷敵八千自損一百也要搶奪市場份額,對目前極大物流巨頭中排後面位置的百世來說造成了較大的危機。
  • 拿什麼拯救你快遞行業的毛利率
    ,義烏的快遞價格戰略有緩和,單票價格回彈至1元以上,疫情後復工以來,義烏剛剛經歷了一次快遞價格戰,一些黃牛開出了0.8元單票的價格。義烏是全國快遞業務量第二大的城市,2019年金華(義烏)市快遞業務量僅次於廣州,該城市也被視為全國快遞的風向標,義烏價格戰背後,是2019年全國範圍的價格戰,與往年不同的是,順豐在5月推出特惠件後,也加入了其中。其結果已經在今年的3-4月的年報中顯露:申通、圓通、順豐、韻達、中通2019年毛利率無一例外地出現下滑。
  • 快遞價格戰今年能結束嗎?
    今年前三季度,快遞業依然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風雲變幻:疫情之後,價格戰繼續,順豐在兩個關鍵節點佔據先機,業務表現一路領跑;韻達此前幾年的高速增長趨勢被打斷;圓通業務量有望破百億單,正逐步走出泥潭;申通轉投阿里後推出的以價換量策略
  • 圓通、申通、百世同時宣布上調快遞價格
    相關報導:  拿什麼拯救你 快遞行業的毛利率  進入5月,義烏的快遞價格戰略有緩和,單票價格回彈至1元以上,疫情後復工以來,義烏剛剛經歷了一次快遞價格戰,一些黃牛開出了0.8元單票的價格。  一位義烏本地的快遞加盟商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目前其網點的單票均價已經恢復到1.5元,雖然與去年同期相比仍然是下降的,但總算進入了恢復區間。  2019年義烏也經歷過一次價格戰,甚至於此前主攻中高端市場的順豐也被裹挾其中。
  • 快遞之戰
    9月29日,中通快遞正式在港股掛牌上市,上市首日中通快遞高開11.93%,報244港元。市值超2000億港元。伴隨中通快遞二次上市,快遞賽道將迎來新的徵途。價格戰中通快遞雖然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行業榜首,但其營收卻沒有位列第一。韻達和圓通的上半年營收排在中通之前,並且中通快遞與順豐速運營收方面,相差甚遠。中通快遞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03.2億元,而順豐速運營收則達到711.3億元。
  • 中通快遞:2020年三季報業績點評:Q3業績顯著好於同行,產能加速投建
    Q3公司單票分揀+運輸成本同降9%,降幅環比收窄,系得益於路橋費取消免費以及短期大額產能投建導致產能利用率降低。由於公司Q3價格跌幅(-18%)好於其他通達系公司(-25%左右),中通單季利潤表現顯著好於同行。Q3歸母淨利同增8.1%至12.0億元。
  • 中科微至科創板IPO獲受理 業績高度依賴中通 毛利潤率快速下滑
    客戶涵蓋國內主要快遞、物流及電商企業。據悉,中科微至本次擬募集資金約13.39億元,將用於智能裝備製造中心項目、數位化車間建設項目、智能裝備與人工智慧研發中心項目、市場銷售及產品服務基地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 中通、韻達、圓通、申通、百世快遞2019年價格戰背後的成本分析
    ;2)韻達2019年已把派費收入計入全年營收,整體營收增速以及單票價格增速數據仍不可比較;3)申通2019年轉運中心自營率提升至90%,提升幅度較大,隨著直營比例上升,加盟商中轉費納入營收的比例會增加,所以申通營收增速以及單票價格的下降比例仍不可比較。
  • 中通快遞以低價換市場 第二財季單票收入降20.9%至1.29元
    作者:曉凱8月13日,中通快遞(ZTO.NYSE)發布2020財年第二財季財報稱,實現營收為64.02億元,同比增加18.0%;淨利潤為14.54億元,同比增長6.5%;完成業務量為46.0分業務來看,中通快遞佔總營收比重86.5%的快遞服務收入為55.4億元,同比增長16.0%;跨境服務實現收入為4.7億元,同比增長33.4%。剔除跨境業務收入後,中通快遞的單票收入為1.29元,同比下降20.9%。對此,中通快遞表示,主要由於市場競爭以及為緩解網絡合作夥伴的競爭壓力而加大補貼力度所致。
  • 新華財經·讀財報|快遞業競爭加劇:順豐業績很「順風」 「通達...
    2020年上半年,中通實現業務量69.7億票,同比增長29.8%;申通實現業務量35.17億票,同比增長16.48%;圓通實現業務量49.36億票,同比增長29.79%;韻達實現業務量56.29億票,同比增長29.88%。
  • 中通快遞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
    中通延續了年初制定的業務量提速增長、擴大領先優勢、持續提升市場份額的策略,在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的態勢下,我們通過調節網絡平衡政策敦促收派兩端的價格協同,通過中通金融的資金支持賦能網點,與全網近三萬個加盟合作夥伴一起擔當,共同面對眼前的挑戰、穩固對未來的信心,保持了網絡的穩定性。在業務規模進一步擴大的情況下,我們的服務質量保持了穩中有升的良好態勢。
  • 單票成本從2.86下降到1.21元,韻達為「成本領先」都做對了什麼?
    17年韻達完成快遞業務量47.20億件(+46.86%),18年業務量持續高增速,完成快遞業務量69.85億件(+48%),高出行業增速近21pct,18年底市佔率達到13.77%,超越圓通成為行業第二。18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92.5億元(+35.23%),毛利為26.56億元,毛利率高達28.72%,僅次於中通位於行業第二,歸母淨利潤19.8(+68.42%),盈利能力出眾。
  • 快遞十年:中通盛世背後的隱憂
    如此來看,當下是中通快遞的全盛時期,也是其赴港二次上市的最佳時機。 01 後起之秀 在過去的十年裡,憑藉電商東風與國內的勞動力紅利,中國快遞企業開啟了令人矚目的騰飛之路。 通過以規模化壓低單票成本,換取更大市場份額的路徑,快遞行業也經歷了數輪龍頭轉換。
  • 多家快遞公司上調派送費 中通、韻達最新價格規定
    ­  中通、韻達等先後調價主要調的是到達上海的派送費­  9月21日,中通快遞官方對外發布調整部分地區快遞費用的通知,決定從2018年10月1日起,調整全國到上海地區的快遞費用。其他地區的快遞費用調整時間另行告知。具體費用調整幅度,由當地服務網點根據總部指導建議並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實施。­  同樣對快遞費用進行調整的還有韻達股份。
  • 中通快遞-SW(02057)財報電話會議實錄:目標是到2022年達到25%的...
    各大電商平臺的社區團購和生鮮配送,很多都是進入了我們的末端門店,通過分成的模式,既能幫助他們降低成本,又能賦能我們的末端網點,協同的效應會發揮得更好,網點閒置的資源會利用得更充分。三、投資人:三季度相比二季度,高速公路收費大概影響了多少運輸成本?
  • 「攪局者」德邦快遞轉型陣痛 三季度淨利潤下滑75.7%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攪局者」德邦快遞轉型陣痛 三季度淨利潤下滑75.7%本報記者 付魁 夏治斌 童海華 上海報導爭做快遞一線企業是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603056.SH,以下簡稱「德邦股份」)的目標。
  • 中通韻達總部上調派送費 快遞終端價格承壓
    (原標題:中通、韻達總部上調派送費 快遞終端價格承壓)
  • 拆解A股快遞公司三季報:順豐增速放緩、圓通增速被韻達反超、雙11...
    即便如此,通達系之間的競爭依然在加劇,其中,圓通速遞三季度業務量增速被韻達反超,但是在業務量領先的同時,韻達三季度營收、淨利等數據卻低於圓通。與此同時,包括順豐在內的快遞公司單票價格也在持續下跌。而對於順豐的新業務,招商證券研報預測,依託強大的時效穩定性,順豐重貨板塊全年增速有望維持上半年水平;三季度生鮮冷鏈單量仍然保持較高增速,四季度至明年醫藥冷鏈有望迎來較大發展機遇。而在供應鏈方面,順豐堅持科技賦能,隨著客戶拓展持續推進,預計Q4供應鏈業務維持30%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