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興院長及隊員在武漢雷神山醫院
1月23日,新冠肺炎疫情拉響全國警報,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嚴陣以待。
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簡稱錦州醫大附屬一院)迅速做出反應,各崗位職工提前結束假期,快速就位。
同時,作為遼寧省三大區域醫療中心,錦州醫大附屬一院主動作為,兵分三路抗擊疫情:黨委書記孫宏治坐鎮本院,統領遼西地區疑似患者的排查、診斷、隔離等;院長李振興帶隊馳援武漢,進駐雷神山隔離病房;副院長胡佔升帶隊接管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救治錦州中心(簡稱錦州中心)。
雖然分隔三地,但幾位醫院管理者經常在線溝通,分享救治經驗,一起解決難題。在超負荷運轉的情況下,捷報頻頻傳來:集中救治錦州中心最後一位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發熱隔離病房「封倉」,馳援武漢醫療隊凱旋……
「我們的專家技術過硬,值得託付」
孫宏治書記帶領召開視頻會議
孫宏治書記給援鄂醫療隊員進行出發前叮囑
錦州地處遼西,是東北的咽喉,歷經數場重要戰役。疫情當前,錦州的戰略要位再次凸顯,被確定為遼寧省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救治三大中心之一。
2月8日,胡佔升與呼吸內科主任柴文戍、感染控制部張弘帶領124名省市抽調的專家、醫護人員以及錦州市傳染病醫院的醫護人員混編進入隔離病房。
打過硬仗、獲獎無數的幾位專家,分別擔任中心隊長、副隊長和感控組組長。「他們把病區分成重症病區和普通病區,這兩個病區都分別由專家組、醫療組和護理組組成,還有流動的消殺組、院感組,以及醫療管理組等,共同協作。」孫宏治說,投入戰「疫」後,專家們就是在打仗,一邊制定細緻的治療方案與工作流程,一邊與重點縣區的醫院主動對接,爭取把區域內危重病人的發現和救治工作前移。
2月10日,錦州中心接收10名來自葫蘆島、朝陽的確診患者,開始了與死神的賽跑。病情監測、儀器管理、隱患排查……柴文戍和張弘幾乎每天超負荷工作,脫下防護服時,後背早已溼透。但往往一個電話,就讓他們放棄休息,再次投入緊張工作。
最難啃的骨頭是重症患者,每個階段都是在闖關。一位82歲女性患者,雖然症狀好轉,但核酸檢測遲遲未轉陰。「入院前,奶奶的愛人因新冠肺炎去世,感染、出血、休克等多個問題都集中在她身上,特別容易病情危重,數次被緊急搶救。症狀好轉後,因為核酸檢測未轉陰,不符合出院標準,她成為中心的最後一位患者。」孫宏治說,當時他確實捏了把汗,「胡佔升頂住壓力,詳細制定了個體化的辨證治療用藥,患者最終治癒出院。胡佔升一直關注她的情況,與其所在地醫院保持溝通,對方表示奶奶情況越來越好。」
截至3月16日,錦州中心收治的25位確診患者,全部治癒出院,實現了醫務人員零感染、患者零死亡的目標。
「千萬不能輕敵,堅決守住第一道防線」
胡佔升副院長在錦州救治中心
因為錦州傳染病醫院救治能力有限,本應由其承擔的全市預檢分診患者排查分流、發熱患者診療、鑑別診斷等任務,沉甸甸地交到了錦州醫大附屬一院手裡。
從設立預檢分診和發熱分診門診開始,孫宏治帶領各相關部門火速組建發熱門診支援小組,疑似病例看護、陪檢小組,開通專用通道,連夜改造留觀病房。孫宏治說,不遺漏一例疑似患者、不發生一例院內感染是他們的防控目標。
「最近有沒有去過武漢?」「哪裡不舒服?」孫宏治表示,預檢分診工作看似簡單,卻是醫院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高峰時,每天有100多名發熱和呼吸道疾病患者就診,工作任務繁重,突發情況不可預估。
為此,孫宏治提前按照發熱患者的就診流程模擬就診,現場研究可能發生的一切突發事件,制定應急預案。從除夕到3月初,他沒回過家。每天的工作,就是發熱門診、普通門診、普通急診和由醫護人員、機關幹部、黨員幹部、後勤幹部共同組成的臨時分診4個地方來迴轉。他再三叮囑大夥不要怕、不要慌,保障患者,更要保護自己。
99位醫務人員堅守在發熱門診和留觀病房,「接管」了患者隔離期間診療、護理與生活事項,全天候、全方位治療護理患者,大到診斷、注射、吃藥,小到端茶倒水、收垃圾、上廁所,都由醫護人員代勞。
「我們的護士宋瑤,兩個孩子的媽媽,自己的母親又剛剛去世。」「我們的另一位護士老大姐孫繼梅看發熱門診人手實在緊張,頂著哮喘病發作,一邊噴藥一邊幫忙。」……孫宏治對這些如數家珍:「不同於與病毒短兵相接的前線,還有許許多多的醫院職工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穿梭在醫院的各個角落,為醫院感染防控、應急物資儲備、後勤保障、輿論宣傳引導、安全保衛等各個方面夜以繼日地工作。」
截至3月13日,發熱門診共接診患者1025人次,發熱留觀病房收治並治癒出院患者32人次,期間組織院內專家會診68人次。
「無論在武漢,還是在錦州,他們都是勇士」
武漢雷神山醫療隊員工作照
2月9日,錦州醫大附屬一院緊急集結61名醫護精英奔赴武漢雷神山醫院。至此,該院三批醫療隊共計70名勇士馳援武漢。
李振興也在這支隊伍中。作為遼寧援助武漢醫療隊二隊領隊兼雷神山醫院副院長,他帶領來自省內120家單位的502名醫護全面接管雷神山醫院9個病區的醫療救治和管理。
開艙前,他一邊部署工作,一邊同隊員們化身搬運工。2月11日,床位44張,由錦州醫大附屬一院11名醫生、38名護士組成的A12病區率先正式開診。李振興最牽掛的是患者的安危冷暖,他經常叮囑醫療隊員說:「我們一定要從細節入手,為患者多做實事,細心安慰,熱情幫助,在治療中融入人文關懷,只有與武漢人民心心交融、並肩作戰,才能打好疫情防控的阻擊戰。」
A12病區建立起了患者家屬群,醫護人員除了每天將患者的治療情況告知給家屬外,還會定時在群裡進行心理護理方面的知識講解,聯手患者家屬,共同幫助患者建立康覆信心。全體醫療隊員用自己的物資在病區建起了「愛心小貨車」,免費為患者送去所需的生活用品和營養品。
提高收治率、治癒率,降低感染率、死亡率,是李振興在病區診治工作和逐步推進過程中,始終堅持的診治重點。為了提高精準診療能力,他想到了前後方聯動的方式,在武漢雷神山醫院A12病區與錦州醫大附屬一院之間開通了網絡遠程會診系統,實時為雷神山醫院A12病區重症患者提供遠程會診指導和技術幫助。
4月1日,錦州醫大附屬一院醫務人員凱旋。出發前,他們得到了一個消息,A12病區主任劉學文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她說:「獎勵是對A12病區工作的肯定,是對錦州醫大附屬一院集體疫情防治工作的高度肯定。」
目前,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已全面恢復開診。孫宏治表示,戰役的前半段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經受住了考驗,現在是最緊要的關頭,守住則勝,守不住成果便付諸東流。「戰略上輕視,戰術上重視,做好準備工作,勝利終究是我們的。」孫宏治說。
主辦:健康報社
支持:信達生物製藥(蘇州)有限公司
文:健康報記者王天鵝
原標題:《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全員抗疫 兵分三路 守陣迎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