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有一部校園題材的日劇橫空出世,一開播就因為其緊張壓抑的氣氛和極端的教育方式而遭到觀眾抵制。但最終收視一路反轉,成為當時罕見的高收視作品,在豆瓣上也享有8.9的高分,它就是由天海佑希主演的《女王的教室》。
高壓的手段+嚴苛的教育=學生的奮起反抗
天海佑希在劇中扮演的是一位不苟言笑、冷若冰霜的真矢老師,在學校擔任六年級三班的班主任。她一來到班級就給學生來了個下馬威,那就是安排考試,直白地學生們講了很多社會的不公與殘酷。
「愚蠢懶惰的人將會苦於差別待遇和不公平,聰明努力的人才會享有特權度過充實的人生,這就是社會。」
雖然大多數人不願意承認,但這就是現實,而真矢老師只是過早的把血淋淋的現實撕開給大家看,讓學生知道已經輸在起跑線上的他們只有通過學習才有可能追趕上。
不僅如此,她還做出來一系列引人反感的事情:讓成績好的人先挑座位,讓成績差的人擔任班委負責雜務;不準學生帶任何與學習無關的東西,一經發現就沒收;不允許學生在上課時間去廁所,導致學生尿褲子;擅自取消暑假,要求學生來補課,學生和美被同學排擠來找她,也被殘忍拒絕···
真矢老師的種種行為引起了學生們的強烈反對,他們試圖和父母反映、和校長抗議、抵制暑假補習、偷偷刪除老師資料、進行罷課等等,但最終都被真矢老師一一解決。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真矢老師真的是一個「變態」又極端的老師嗎?
犀利的言語+冷酷的行為=老師的良苦用心
從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真矢老師看似冷酷無情,其實一腔熱血,對於學生的教育她比誰都認真負責。
她會給每個學生建立他們的檔案,然後一個個因材施教;她每次懲罰完學生,背地裡卻擔心會傷害到孩子而沒睡過一個好覺;雖然對學生嚴苛,但她會在畢業典禮上把拋棄學生由介的母親找來···
劇中真矢老師做了一些常人看起來很過分的事,比如她安排學生惠裡花做她的眼線,讓她打小報告隨時匯報其他同學的情況,然後故意安排她被其他同學發現。其實真矢老師做這一切只是想懲罰她偷拿同學錢包,以此來教育她。
當學生惠裡花傷心的來找真矢老師控訴時,老師卻回懟了她:「就算是12歲的孩子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拒絕一些事,承認自己做錯事,向大家道歉,別一有什麼不稱心就把錯怪別人身上。平時說什麼個人自由,主張權利,受到人權侵犯了,就要大人來保護,什麼時候都只想做孩子」。
雖然老師的做法有些偏激,但她讓學生惠裡花懂得,做錯事就得承認錯誤,不能一邊享受孩子的身份帶來的特權又一邊推卸本該承擔的責任。
除此之外,真矢老師還做了很多讓學生無法接受的事,比如學生不小心遲到,她卻堅持要罰;學生不小心打翻飯菜,她不準他們重新打一份,非得讓他們餓肚子;有學生偷東西,揪不出小偷就罰全班···
這些看似嚴厲的背後其實都是老師的良苦用心,她只是想讓學生懂得時間的可貴、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承受犯錯帶來的後果。
不過學生們可不理解這一切,在他們看來,老師就是利用她的特權欺負他們。在教育委員會的人接到匿名投訴說老師虐待學生,派人來調查的時候,學生和美在課堂上站起來問了老師一個犀利的問題,也是困惑很多人的問題:「人為什麼要讀書」?
而真矢老師給了一個完美而又鏗鏘有力的回答,簡而言之就是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去做的事。它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成為出色的大人。
這句話的意思和之前網上提出的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學古詩詞」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學古詩詞是為了有一天看到大好河山的景色時,可以說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句子,而不是直接來一句「臥槽」。
私以為,我們讀書不只是為了將來能有更多選擇,也是為了給將來的孩子樹立一個永不停止學習的榜樣,為了給伴侶一個願意改變自我的機會,更是為了國家,因為這是一個強大復興的現代人民該有的形象。
緊接著課堂上學生馬場久子又問了一個問題:「老師為什麼要對我們那麼嚴厲呢?為什麼老是做些欺負我們的事呢」?
真矢老師回答,人只要活著,就永遠有欺負這個詞,因為人就是一種能在欺負弱小中獲得快感的動物。將來你們自己碰到這種被欺負的事,可以掌握對應的忍耐力和解決方法。
學生們一直生活在溫室裡,被保護的太好了,以至於面對一點點挫折都是非常軟弱的。為了讓學生能夠真正的成長,早日學到方法來面對以後可能出現的各種不公和欺辱,真矢老師把自己塑造一堵牆,讓學生碰壁。即使被誤解,也沒有任何關係。
真矢老師的這種教育方法到底是偏激還是負責?
對於真矢老師的做法,網上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真矢老師做法太過偏激,一不小心可能適得其反,讓學生容易陷入自閉,自尊心會受到傷害。另一種則認為真矢老師非常負責,過早的讓學生知道對現實的殘酷、塑造學生的品格,讓他們更加珍惜學習的機會。
其實真矢老師的做法,類似心理學的系統脫敏法,意思就是通過讓人直面恐懼來治療焦慮和恐懼。所以真矢老師做出了那麼多讓學生反感又害怕的事,就是為了學生們在以後遇到被欺負、被打擊的事情時可以從容面對,不再害怕。
不過這個方法容易矯枉過正,很多人無法承受這樣的做法帶來的巨大刺激,反而受到了更大的傷害。而且人的心理本來就很複雜,誰也不能保證那個度在什麼位置,以及會發生怎樣的心理變化,是成長還是崩潰也很說不準。
真矢老師的教育方法在國內適用嗎?
絕對適用是不可能的,但適當借鑑還是可行的。
先來說說為什麼絕對適用是不可能的。因為現在無論是老師、家長還是學生對學習的熱情,遠沒有十年前的那種焦慮和迫切,他們不是只有讀書這一條出路,所以對於讀書這件事學生們就不會有足夠崇高的敬畏心。如果真矢老師用那種嚴苛的方法教育學生,學生不能理解其良苦用心,反而會生一種逆反心理。
再一個是現在的教育形勢和以往大有不同,老師更注重學生的升學率,家長更注重孩子的人權和成績,而學生更加注重自己的尊嚴。可以說,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是非常緊張而又微妙的。如果老師像真矢老師一樣實行體罰、謾罵等行為,不等學生反抗,家長就已經找上門和老師對戰了。
最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真矢老師這樣的人太少了!幾乎沒有人能做到像真矢老師一樣是兒童心理學專家,了解每個不同孩子的心理狀態。做不到像真矢老師一樣無所不知,在學生遇到危險,需要幫助的時候可以立馬出現。也做不到以燃燒自己的方式,來關注每一個孩子。
當然也沒有人能做到真矢那樣決絕和勇敢。劇中印象很深的一個片段是,真矢老師曾帶過的學生中,有一人經常欺壓同學,甚至還曾逼得同學自殺未遂,批評教育對他已經沒什麼作用了。老師為了回答他「為什麼不能殺人」的問題,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把學生打成重傷,讓他知道別人的痛楚。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讓學生感同身受後或許能阻止他的欺壓行為。否則,還真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解決。真矢老師的做法縱然有點極端,但能像她這樣豁得出去,現身說法,拿自己前途做賭注的人真的太少。
《女王的教室》這部劇用負面的情緒去傳遞正確的價值觀,這正是它備受爭議的原因。劇中誇張的教育手段和劇情我們看看就好了,最重要的是借鑑老師負責的教學理念,學得劇中傳遞出來的人生態度:時刻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慾,時刻保持上進心和緊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