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 | 範仲淹有志於天下

2021-02-19 愛大語文

原文

範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靠,再適常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或夜昏怠,輒(zhé)以水沃面。往往饘(zhān)粥不充,日昃(zè)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注釋

孤: 幼年失去父親

適:適,出嫁

既長:長大後

去:離開

之:到,去

或:有時

昏怠:昏沉睏倦

輒:往往,通常翻譯為就

沃:洗

饘:稠的粥

昃:日偏西

六經:指《詩》、《書》、《禮》、《易》、《樂》、《春秋》

旨:意思

 譯文

範仲淹二歲時父親去世,母親貧窮無依無靠,又嫁給常山姓朱的人。範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感動得流了淚,離開母親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刻苦讀書。五年中睡覺都沒有脫掉衣服,有時夜晚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臉。他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太陽偏西才吃一點東西。這樣他精通了六部經典著作的要意,情緒激昂地樹立起了治理天下的雄心壯志。他常常自己吟誦說:「大丈夫應當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都享樂之後才享樂」。

 出處

《宋名臣言行錄》

 

 文化常識

範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其《嶽陽樓記》,《漁家傲》等作品膾炙人口。他任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時,主張建立嚴密的任官制度,注重農桑、整頓武備、推行法制、減輕徭役。範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

 啟發與借鑑

範仲淹從小家境貧寒,但是他沒有被生活擊倒,而是發憤圖強、刻苦學習,在逆境中頑強的成長,終成一代名臣。這同樣也是他能夠剛直不阿、體恤民情、為政清廉的原因。也唯有這樣的人才能抒發「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感嘆,抒發了範仲淹偉大的愛國情懷。

同樣,現在的我們要成就一番事業,需要經受得住苦難的折磨,寂寞的考驗。要知道沒有辛勤的汗水,就沒有成功的淚水;沒有艱辛的付出,就沒有豐碩的果實。

關注並設為星標,每天分享一篇文言文

相關焦點

  • 初二文言文課外閱讀及答案:範仲淹有志於天下
    初二文言文課外閱讀及答案:範仲淹有志於天下   (三)範仲淹有志於天下   【原文】   範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
  • 初中文言文閱讀|範仲淹有志於天下
    原文範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靠,再適常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或夜昏怠,輒(zhé)以水沃面。往往饘(zhān)粥不充,日昃(zè)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志於天下。
  • 經典文言文賞析——《範仲淹有志於天下》
    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注釋 1. 孤: 幼年失去父親。 2. 適:出嫁。 3. 既長:長大後。
  • 中考文言文《範仲淹有志天下》全文詳細翻譯
    範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範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脫去衣服上床睡覺。有時夜裡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範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
  • 2018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題之範仲淹有志於天下
    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題之範仲淹有志於天下》,僅供參考!   範仲淹有志於天下     【原文】     範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
  • 2015年中考語文文言文強化訓練:範仲淹有志於天下
    範仲淹有志於天下   範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或夜昏怠①,輒②以水沃③面;食不給,啖④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⑤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 「語文文言文」高考翻譯練習100篇,滿分從此不再愁!實用
    經常有童學們問文言文怎麼學?其實除了最基本的實詞、虛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在文言文閱讀中學文言文,當你看到一篇文言文閱讀,從一開始的一知半解到最後的能對照原文翻譯出來的時候,你就已經上道了。
  • 教師資格證面試文言文閱讀教學設計技巧 ——以《嶽陽樓記》為例
    大部分考生朋友都比較害怕碰到文言文課題,因為相較於其他文體,文言文更加簡練、含蓄,要求考生對文言實詞、虛詞、文言句式等古文知識有很好的掌握,同時對作者也要相對熟悉,才能較好的完成課程設計。當然,一篇文言文怎麼上,大體步驟及注意事項與其他文體又有何不同,這些都是大家需要提前備考的內容。那麼,今天華圖教師就為大家介紹文言文閱讀教學的設計技巧。
  • 有志於天下的範仲淹,曾轟轟烈烈主持變法,最後為什麼失敗了?
    範仲淹在前線3年多,以軍旅生活入詞,作了幾首《漁家傲》,但是流傳下來的只有一首。這首詞寫得蒼涼悲壯,使得從晚唐五代以來的詞風為之一變,成為蘇軾、辛棄疾等人豪放詞派的先驅。範仲淹這首詞,絲毫沒有好戰思想,但是也沒有厭戰思想。
  • 2020年中考語文輔導文言文:閱讀
    【考查要點】     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知識疏理】     1.準確理解文中字詞句的含義,特別要注重課文的註解,重要的詞句及一些含有深意的語句;2.字詞的掌握和積累是文言文學習的關鍵。3.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
  • 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範文從答道:「我是範仲淹的十二世孫。」朱元璋聽後沉默了一會兒,命人取帛五方,親筆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兩句話,賜予範文從,並說:「免除你五次死罪!」這個故事反映了範仲淹本人及其以天下為己任的「先憂後樂」的精神,對後世產生的巨大影響。直到今天,範仲淹的《嶽陽樓記》依然被選入中學課本,成為必讀的經典名篇。
  • 範仲淹與北宋時代
    可以看出,該書不僅匯集了範仲淹的所有著述,還搜羅了大量與範仲淹相關的研究資料,是學習和研究範仲淹必不可缺的書籍。研讀該書,不僅能使我們對範仲淹及其影響有比較全面的認識,也有助於認識他所生活的北宋時代。每感激論天下事,奮不顧身範仲淹生於宋太宗端拱二年(989),逝世於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正是北宋的前中期。
  • 人生迷茫時,不妨讀讀範仲淹的這三句話
    意思是說,範仲淹不僅官做的優秀,修身也是絕佳,對國家關心備至,是難得的經世之才。範仲淹很會治家,他的家族800年不衰。【微信公號:國學生活】從範仲淹的人生經歷中,我們可以發掘出兩字箴言:「拼搏」!愛拼才會贏,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所拼的東西,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 「天下為公」,使範仲淹家族能興旺800年?
    範仲淹天下為公,老天爺也沒有讓範仲淹子孫後代斷子絕孫。在他死之後,四個兒子中,範純仁當了宰相,其餘三個兒子也是貴為官卿。範公後世家族能一直興旺了八百年,一切秘密還在於範仲淹有著「天下為公」的高尚情懷,就是「天下為公」的家風教育子孫後代,讀書無欲無求一心為黎民百姓謀幸福,盡了做人做官的本色,這使得老天爺不虧待範家。
  • 中考語文天天練試題及解析:文言文比較閱讀(5月9日)
    難度:★★   考點:文言文比較閱讀   【甲】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 文言文閱讀訓練:天下奇才諸葛亮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早孤,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許之也。時先主屯新野。詣亮,凡三往,乃見。於是與亮情好日密。成都平,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
  •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自測練習(4篇)
    閱讀訓練 1、解釋句中加點的字。 三、範仲淹有志於天下 範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或夜昏怠①,輒②以水沃③面;食不給,啖④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⑤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
  • 中學文言文的兩大特點、三大考察類型以及四大閱讀技巧
    二、文言文閱讀考察類型及應對策略:中學語文考試中,文言文閱讀是必考內容,通常考察以下幾方面:1、能正確地理解文言詞語(文言實詞、文言虛詞、通假字等)的含義。三、文言文的閱讀技巧:第一步:快速瀏覽題目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瀏覽題目有助於同學們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 中考文言文閱讀理解:文言文比較閱讀
    三明三、閱讀(60分) (一)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12~15題。(15分) (甲)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裡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閱讀和欣賞:範仲淹《嶽陽樓記》
    嶽陽樓記[ 宋 ] 範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