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餘載的不懈攻堅
滿洲裡市公安局成功破獲23年前命案積案
2020年9月1日20時許,伴隨著警燈閃爍,逃命案犯罪嫌疑人郭某來被押解回滿洲裡市,一起塵封23年的命案在幾代口岸公安民警的努力下,宣告破獲。
1993年7月25日,滿洲裡市公安局扎賚諾爾區刑警隊接到報案:在扎賚諾爾區小站四道街,居民邊某榮在與一男子發生口角的過程中,被該男子用鐵鍬打傷。值班民警在接到報警後第一時間趕赴案發現場,被害人邊某榮由於頭部遭受重擊,最終搶救無效而死亡。
命案發生後,扎賚諾爾區刑警隊立即成立了專案組,全面開展案件偵破工作。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專案組對被害人的社會關係人和案發現場周邊的可疑以及高危人員進行了全面的排查,但未取得實際突破。本案的目擊者由於當時距離案件發生現場的距離較遠,僅能提供一個模糊的犯罪嫌疑人形象,且無法進行有效辨認,與此同時,在現場勘驗的過程中也未能提取出有價值痕跡物證,案件偵破工作陷入了僵局。
轉眼間,23年過去了,無論是公安局領導,還是負責偵辦該起命案的民警都幾經更替,但滿洲裡市公安局從未放棄對這起案件的偵破工作,多次成立專案組進行攻堅,堅持不懈的尋找案件突破口。
2020年命案積案攻堅行動開展以來,滿洲裡市政府副市長、公安局局長於世春親自掛帥,出任全市命案積案攻堅專項行動總指揮,並將「1993·7·25」邊某榮被殺案作為攻堅重點,多次深入扎賚諾爾區,主持召開專項案情分析會、專案研判推進會,抽調精幹警力,全力以赴開展命案積案偵破工作,部署扎區公安分局成立新的專案組,要求市公安局刑警大隊及各相關部門全力配合,重新進行復勘復檢,改變偵查思路,力爭破獲這起23年前的命案。
專案組通過細緻分析研判,不斷擴大排查範圍,按照不漏一人、全部覆蓋的原則,重新對23年前被害人的社會關係以及以案發現場為中心,當時周邊範圍內由記錄記載的居民和人員進行逐一梳理排查。經過兩個多月辛勤細緻的梳理,專案組民警在海量的數據和信息中,排查發現一名叫做郭某來的男子具有作案嫌疑。23年前,郭某來和妻子女兒一同租住在距案發現場2公裡處的一戶住宅內,案件發生後,郭某來便離開了滿洲裡市,次年,郭某來的妻子和女兒也搬離了滿洲裡市。專案組民警遂前往郭某來原籍進行調查,民警發現,當年郭某來與其妻子、女兒遷出後,戶籍並未遷入到當時登記的地址,也沒有返回原籍,當年離開滿洲裡後,三人蹤跡全無。這一發現,讓專案組的辦案民警們心頭一震,這個消失的郭某來會不會就是23年前這起命案積案的犯罪嫌疑人呢?專案組立即將這一情況匯報給局黨委,在局黨委的指示下,專案組開始圍繞郭某來的社會關係人進行全面排查,經工作,專案組發現郭某來及其妻子的家人頻繁與一歸屬地為遼寧省遼陽市的電話號碼進行聯繫,經進一步調查發現,該號碼的登記機主名為郭麗(化名),而該名叫郭麗的女子竟已死亡多年,那麼,是誰在使用這個號碼與郭某來及其妻子進行聯繫呢,這一定是為了掩蓋實際使用人的真實身份和行蹤!與此同時,民警發現,已經死亡的郭麗其年齡與郭某來女兒相近,由此斷定,此電話號實際使用者極有可能是已經消失多年的郭某來!
獲此線索後,局黨委立即指派專案組趕赴遼寧省遼陽市開展偵查工作,在當地公安機關的大力協助下,得知郭麗與其父郭某勝、其母李某於1994年在遼寧省遼陽市落戶,專案組民警還獲取了郭某勝落戶時的照片。經當年關係人辨認,確定了郭某勝就是案發後離開滿洲裡,並消失了23年的郭某來!經研判,專案組確定了郭某來具有重大嫌疑,專案組在請示局黨委並得到指令後,迅速組織警力對郭某來及其妻子李某蘭進行布控,伺機開展抓捕工作。
2020年8月31日8時許,專案組民警經過連續2日的蹲守,在遼寧省遼陽市太子河區某小區附近,將郭某勝、李某成功抓獲。經審訊,犯罪嫌疑人郭某勝如實供述了其真實身份為郭某來,並於1993年7月25日,在扎賚諾爾區小站四道街因瑣事糾紛與被害人邊某榮發生口角,繼而進行了廝打,在廝打過程中用鐵鍬將邊某榮打倒後逃逸,在得知邊某榮死亡後,逃至遼寧省遼陽市,並通過漂白全家身份來逃避公安機關追捕的犯罪事實。至此,塵封23年的命案積案成功宣告破獲,口岸公安再次用行動印證了「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目前,犯罪嫌疑人郭某來(郭某勝)及其妻子李某蘭分別因涉嫌故意傷害致死罪和涉嫌包庇罪被滿洲裡市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此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作者:吳俊暉
編輯:張亞楠
審核: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