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內容:
一、權威書籍對形勢的最新判斷
二、高層智囊提出堅守三大底線
三、重磅文章透露了一個不為人知的細節
四、投資大鱷達裡奧為何提革命和階級鬥爭
五、歐美互相拋媚眼的背後
一、權威解讀書籍對形勢的最新判斷
看清形勢、把握未來,最靠譜的方式是研究國家大政方針、解讀官方信息。
近日官方出版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輔導讀本》(以下簡稱《輔導讀本》),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重磅權威書籍。
書中一些重要文章,已經在官媒陸續刊出。金融口幾位負責人的文章已全文發布,可以說信息量非常大,也引起了廣泛關注和紛紛解讀。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最核心的是金融大變局。中國的短板是金融,風險在金融,對手最有可能的突破口也是金融。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首當其衝的就是金融風險。疫情之後,針對金融的重磅政策和對一些企業的從嚴監管接連不斷,正是此意。
越來越有一個強烈的感覺,燈塔國在賭自己衰落前砸開中國金融大門,搞瘋狂掠奪。有人會說,它在痴心妄想,就憑疫情中我們表現出的控制力,怎麼可能被砸開金融大門。
然而,大變局下,一切皆有可能,必須要有底線意識。為何決策層一再強調金融安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織密織牢開放安全網?
話休絮煩,我們來看看金融口負責人在《輔導讀本》中對形勢的判斷。
銀保監會郭主席在《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一文中,對金融形勢做了如下分析:
「十四五」時期我國的金融安全形勢仍然十分複雜。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外經濟金融運行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金融監管面臨新的嚴峻挑戰。
隨後,文章列舉了一些重大風險和挑戰:
金融風險仍在持續累積,一些長期形成的隱患並未徹底消除;
文章特別提出,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佔銀行業貸款的39%,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託等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分析完內部金融形勢後,作者判斷,世界可能再次走到全球金融危機的邊緣。原文如下:
「當前,國際上許多國家特別是最發達國家,採取了強刺激做法。有的國家實行無限量化寬鬆政策,財政貨幣雙管齊下,向市場釋放大量流動性,向個人和企業直接融資或提供擔保。短期看,這一做法有利於穩定經濟與金融,但是中長期效果則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下也沒有不散的筵席。
在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中,當前美國這種前所未有的無限量化寬鬆政策,實際上也消耗著美元的信用,侵蝕著全球金融穩定的基礎,會產生難以想像的負面影響。新興經濟體可能面臨輸入性通脹、外幣資產縮水、匯率和資本市場震蕩等多重壓力。更嚴重的是,世界可能再次走到全球金融危機的邊緣。」
這個判斷是全文非常重要的部分,值得細讀。
易行長在《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文章中寫道:
防止發生嚴重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以及系統性金融風險,確保我國現代化進程順利推進,維護國家安全。「系統性金融風險防控體系」是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的重要內涵。
將金融上升到「確保現代化進程順利推進」和「國家安全」的高度,可見形勢的複雜和決策層對金融問題的高度關注。
金融是與對手交鋒的焦點,是必佔高地。還是那句話,中國的短板是金融,最大風險在金融,對手最有可能的突破口也是金融。
好在,金融口負責人的冷靜清醒、不避問題、極強的底線意識和風險意識,讓人放心不少。
二、高層智囊提出堅守三大底線
國務院參事夏斌近日發表題為《關於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十項建議》的文章,其中一部分重要內容是:大變局下須堅守三大底線。
作者表示,「十四五」及「十五五」期間,我國將會遇到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從未遇到的惡劣外部環境,存在嚴重的不確定性。在當前百年未遇之大變局下,要穩住中國的基本盤,須牢牢守住三條底線。
一是確保能源供給安全的底線。如今中國的經濟體量已遠非1979年時所能及。如此大的經濟體,如此多的人口數量,各種居家生活、交通出行均離不開能源消耗,加上工農業生產用電之巨,與過往相比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語。所以,要想穩住社會的基本秩序,必須能夠保障足夠的能源供給。二是確保糧食供給安全的底線。中國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目前三大主糧基本能夠保障供給。重要的是,各地糧庫數據是否存有虛報尚未可知。大豆雖非糧食,但作為油料同樣不可或缺。外部環境越不確定的情況下,越要超前準備並牢牢做好糧食儲備。三是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四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創造了人類經濟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蹟。同時,也讓我們看到21世紀第一個十年「超級繁榮」遺留至今的代價,結構不平衡、兩極分化嚴重、金融風險隱患巨大,原有的增長方式已難以為繼。今天,正當風險逐步化解時,我國金融開放和資本帳戶開放加速推進,又遭遇國際局勢日趨惡劣,使得如何守住系統性風險底線成為一項既需高度重視又難以處置的大事。
點評:
全世界都面臨嚴重的內捲化,而生存資源是有限的。讀完這段文字,不由想起了斐君之前提煉的一個關鍵詞「準戰時經濟體制」。
凜冬將至。大變局和世界秩序的切換,不可能一帆風順,只會風雨雷電交加。備戰備荒,儲糧儲草。
三、重磅文章透露了一個不為人知的細節
風險隱患識別之後,路線方針確定以後,幹部就是決定性因素。
最新一期《求是》雜誌刊登了重要文章《注重在重大鬥爭一線考察識別幹部》。
文章寫道:
「我國發展進入各種風險挑戰不斷積累甚至集中顯露的時期,面臨的重大鬥爭不但不會少,而且越來越複雜。奮鬥目標越宏偉、鬥爭形勢越複雜,越要注重在重大鬥爭一線鍛鍊鍛造幹部,大力選拔衝鋒陷陣能打硬仗的戰將良才。」
四個字,「形勢逼人」!
2021年是省市縣鄉四級政府換屆之年。文章明確提出,凡是沒有重大鬥爭經驗的幹部,輕易不要派到黨政主要領導崗位上去。
文章還首次披露了一個不為人知的細節。
今年5月疫情相對平穩後,中組部派出6個調研組,分赴12個省區市開展專項調研,深入考察了解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脫貧攻堅工作中的表現情況。
同時,文章還透露,各省的組織部門今年也異常繁忙,都在重大鬥爭一線考察幹部、發現幹部。用文章的話來說,「把了解幹部的『探頭』延伸到鬥爭最前沿」。
點評:
非常時刻必用非常之人。
承平日久,人不知兵。用人機制、人才選拔機制是時候與時俱進了。
時勢造英雄,中國從來不缺少人才,形勢倒逼下,用人機制的變化,會讓一大批人才脫穎而出。斐君堅信,即將到來的偉大鬥爭中,中國將進入一個人才迸發、群星閃耀的時刻。
四、投資大鱷達裡奧為何提革命和階級鬥爭
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的創始人瑞·達利歐近日發表文章稱,美國正處於一個臨界點,如果控制不好的話,內部緊張局勢可能演變成一場革命或內戰。
達利歐在文章中寫道:
「人民和政客之間劍拔弩張,其緊張程度是71歲的我有生以來所僅見。」「現在是了解和觀察歷史的特別重要的時候,以便了解未來時期的各種可能性。」「怎麼強調階級鬥爭的重要性都不過分。美國人往往更多地考慮個人鬥爭,而對階級鬥爭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直到我做了大量的歷史研究,我才充分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他還告誡道,「美國人需要對所處的環境有一個現實的理解,在這些環境下存在著一系列可能性以及不可測性。」
點評:
儘管達裡奧如是說,但斐君認為,美國不會發生革命,只會亂戰;革命能讓它重生,亂戰則是墜入深淵。
因為,革命必須有革命的綱領、革命的領導組織、革命的核心力量、以及充分的階級和社會醞釀。美國統治階級通過媒體、智庫、大學等長期的洗腦和清洗,真正的左翼思想已經被清理的差不多了,雖然現在有點冒頭,卻是一個極其混亂的狀態,打著各種身份政治的旗號,所以美國不存在上述革命條件。因此,美國不會發生真正有意義的社會革命,而只會爆發所有人反對所有人的亂戰。
其實,達裡奧說這些話的本質,不是內戰,也不是革命,而是美國經濟危機、社會危機已經達到空前的臨界點、逼近底線了!
要知道,在美國,精英們非常在乎、重視所謂政治正確,階級、革命等詞彙從來都是大忌諱。現在達裡奧這樣的頂級精英都出來公開談階級、談革命,可見美國內部危機是多麼深重了。
美國統治階級一定會想方設法把國內矛盾向外轉嫁,真的徹底內卷的時候,他們會不管不顧地對外發動戰爭,未來一定是這樣。接下來世界一定陷入動蕩、戰亂。在徹底打垮美帝之前,世界只會越來越亂。動蕩之後,如果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主導力量,徹底碾壓了帝國主義,世界才會慢慢向好的方向轉變。
五、歐美互相拋媚眼的背後
拜登近日表示,將與主要盟友磋商、全面檢視美國對華政策,「以便我們能夠制定出協同的戰略」。
「我認為,最佳的對華戰略是能讓我們每個盟友統一立場的,在我就職頭幾周,努力讓我們與盟國統一立場,是我的主要優先事項。」
這邊廂拜登剛拋媚眼,那邊廂歐盟就按捺不住了。
德媒稱,歐盟希望與美國新政府結成「新的聯盟」。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提出,歐美必須再次加強聯繫並採取共同立場。
歐盟計劃於2021年上半年舉行歐盟和美國之間的峰會,屆時將啟動新的跨大西洋議程。歐盟建議與美國在中國、俄羅斯、土耳其、伊朗和世界其他地區問題上採取共同路線,制定共同的對華戰略。
美國那邊,拜登已提名安東尼·布林肯為國務卿,傑克·沙利文為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這兩個人,都贊成對華採取多邊戰略並被視為跨大西洋主義者。
點評:
歐美合流,對付中國的局面,已然成形。
歐洲吃中國的飯,賺中國的錢,現在居然聯合美國一起對付大客戶、大金主。難以理解嗎?不難理解。
意識形態pk經濟利益;嘴皮vs肚子……歐洲的人格分裂不是一天兩天了。土澳也是一樣。土澳40%的出口都是到中國,離開了中國,他就沒飯吃。即便如此,他仍然是反華聯盟的馬前卒和急先鋒。
所以,澳大利亞這回必須要被痛打,以此警告那些吃中國飯還敵視我們的人。這樣來看,就能理解我們這次為何痛扁土澳了。從來沒有偶然的事件。
結語:
決戰已經開始了,沒有多少迴旋餘地了,該下手的必須下手了!
最近微信公號進行了改版,不再按時間順序推送文章,而是按照閱讀頻率來推送,希望您在閱讀後,點一下「在看」。文章推送會第一時間出現在您的訂閱列表裡。
往期精彩原創文章:
近期國內外幾件不起眼的事情,釋放了不同尋常的信號!
當前形勢的要害:接下來美國國運究竟會觸底反彈,還是繼續沉淪(深度)
抗美援朝熱的冷思考:我們能恢復過去那種強悍剛健的民族精神嗎?
世界陷入一個巨大的怪圈,不打破它,中國將處處被動
中國未來國運的最大保障,到底是什麼?
關於近期局勢,有一些非常值得品味的信號
近期,推動歷史進程的大事件接連發生,戰略意義重大!
面對嚴峻的外部環境,中國的這個短板,令人擔憂!
關乎對美鬥爭、決定未來國運的一件大事
未來我們極有可能長期處於準戰爭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