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一村自製「方言喇叭」護村民
客家新聞網 特約記者葉興華
「吭、吭,大家聽到來,現給大家播報最新疫情動態。」近日,在定南縣鵝公鎮企壩村,每天都可以聽到用純正客家方言說出的疫情新聞和防疫知識。
充當特殊播音員的就是國網定南縣供電公司駐該村第一書記鍾敏華。
圖為鍾敏華在臨時廣播站調試機器。
「絕對不能讓村裡發生一個疫情,連疑似都不行。」說到播音宣傳鍾敏華可謂是「操碎了心」。
「在除夕節前一天,我就自製印發了100多份防控宣傳單,挨家挨戶走訪了村裡的96戶村民。」可讓鍾敏華深感頭疼的是,一些村民直接把宣傳單放在餐桌上當起了「墊油餐布」。
後來想想,他也釋然,「年輕人都會刷手機,對疫情能夠時時關注,問題在於年紀較大、傳統觀念較深的老人。」當途徑該村新農村建設點村民胡偉華家中時,鍾敏華頓時有了想法。
一同隨行的駐村隊員胡偉東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時,鍾敏華已經小跑回村部,開出他那輛全村人都熟悉的「戰車」。他搖下車窗丟出一句:「我去拿工具,馬上趕回」。
天色漸晚,在大家還疑惑之時,在胡偉華家中等候的胡偉東幾百米之外就聽到鍾敏華那輛「戰車」轟鳴的引擎聲。
「偉華家位於村中心地帶,我們裝個喇叭加個擴音器全村都能聽到,每天定時廣播,村裡的阿婆、阿伯聽到肯定管用。」
圖為鍾敏華和駐村幹部一起架設安裝喇叭。
立線杆、鋪裝線路、裝喇叭、調試機器……在寒冷的夜色中,鍾敏華脫下厚重的毛衣,把從家裡搬來的擴音器、音響線以及三個笨重的喇叭嫻熟地串聯起來。至此,企壩村臨時疫情防控廣播站正式成立,鍾敏華這個臨時站長兼「土話播音員」也正式上崗。
「家裡的老人我們說再多都沒用,還不如敏華在喇叭上喊兩句。」
記者來訪時剛好碰到鍾敏華剛播音完畢正前往入村道路臨時卡點值守。
「又是一個不眠夜啊,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早上全國疫情數據公布,每當看到我們縣的數據是0時再累都覺得順暢。」鍾敏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