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過暑假的方式林林總總,別小看了這個假期,很可能藏著孩子的未來!
執筆:歐陽比文
暑假過半,幾家歡喜幾家愁,一年一度的「災難片」上演,家長有種「在劫難逃」的感覺。輔導作業血壓升高,放任不管又覺得愧疚難當,怕孩子開學後落得更遠了。
當然了,也有因為無人帶娃直接將孩子送到鄉下老家的,去親近一下青山綠水,也總比天天抱著手機、電腦要強吧!
平時孩子上學,爺爺奶奶也不得親近,趕上放暑假了,乾脆接到家裡。父母不用擔心孩子自己在家的安全問題,而老人看到大孫子也是十分開心。
這個男寶也是如此,平時在大城市裡養尊處優的,寶媽也是非常注意給孩子打扮,在形象上堪稱完美。髮型一絲不亂,穿著搭配新潮火辣,一看就是個帥哥。
就連吃飯以及喝酸奶的姿勢,寶媽看到都要被帥到,起範兒!不過這一切在孩子到了奶奶家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把孩子送到鄉下才幾天的時間,奶奶發回的照片讓寶媽險些認不出,「這是我兒?」沒錯,這還能有假嗎?
只見奶奶給孫子戴上了一個黃色頭巾,毫無違和感,小傢伙臉蛋紅撲撲的,一雙眼睛炯炯有神,顯然對奶奶的這套行頭是十分滿意的。
媽媽看完後可能覺得大夏天的有點熱,但寶爸的解釋讓她安了心。他說在鄉下早晚溫差很大,而且現在立秋了,也沒有那麼熱了。
而接下來的一張照片,卻讓寶媽笑出了聲。原來婆婆家的牛剛生了小牛犢,雖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吧,可看樣子小牛對小主人還是很溫柔的。
兩個人淡定合影,小牛很有鏡頭感,竟然有搶鏡的感覺!網友看到這一幕都笑翻了,「孩子你是最牛的!很接地氣哦」,「入鄉隨俗,真不是裝出來的快樂」。
還有一位網友的評論讓寶媽感到略微「扎心」:我咋感覺孩子到了鄉下變「年輕」了呢?
暑假雖然很短,但是對孩子一生的意義卻是深遠的。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社會學家卡爾·亞歷山大,曾對650名學生的成績進行長期跟蹤。
結果發現,暑假連書都不打開的學生,開學後會在閱讀上嚴重滯後,這就是「暑假滑坡」現象。
此外,卡爾對這些學生從一年級追蹤到22歲,發現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孩子,暑假多半處於無所事事的狀態,不如經濟條件好的孩子會合理安排時間。
一次暑假過後,兩類孩子的成績差距變化不大,僅存在「個位數」的差距;然而四年後,他們之間的分數差距最高達53分!
暑假能否給孩子帶來「增量」,是家長需要慎重考慮的事情。
很多家長認為將孩子塞進名校,就能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其實拉開學生差距的,並不全在校園裡,而恰恰是時間很短的假期!
那麼在假期裡,父母要如何幫助孩子成長呢?
1)督促孩子按時完成作業,幫助答疑解惑,父母以身作則,減少玩手機的時間,和孩子共同進步,父母的言傳身教,比一味嘮叨要好很多。
2)當心孩子染上不良習慣,比如網癮,結交不好的朋友。10歲前給孩子立規矩,10歲後都是重複。不要等到惡習紮下根再來解決。
3)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每天至少保持30分鐘的閱讀時間,可以寫一點隨筆、日記等。積極探索課外知識,不要讓「讀書」這項技藝生疏。
4)讓孩子規劃好自己的閒暇時間。
亞里斯多德說:「人唯有在閒暇時才有幸福可言,恰當地利用閒暇是一生做自由人的基礎。」
所以別總怕孩子閒著,塞滿各種補習班、培訓班,而是利用這段時間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高度自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可以。
總之不要在最好的時光浪費掉童年和青春,你的孩子暑假是怎麼度過的呢?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