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我們的特別讀者
點擊上方 『心理老師說』→主頁右上角菜單→設為星標
石依婧
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廈門市翔安第一中學心理老師,今後我們將在心理老師說公眾號開設「十一信箱」專欄,由石老師主筆,回答青少年們關於情緒調適、人際交往、學習壓力、親子溝通等方面問題,歡迎大家來信。
「如果想徵服生命中的焦慮,活在當下,活在每一個呼吸裡。」——馬特•海格我是一位準初三學生,在初中前兩年,我仿佛在夢中,一切過得如此飛快,讓我總覺得不可思議。在暑假間,我有些迷茫,不時思索著努力的意義與價值,不知道未來的目標而時時得過且過。在前兩年裡,我的成績一般,我努力改善,而效果卻微不足道,我有自己的志向一計算機工程,而現在,我找不到前進的動力,只能在學習的路上徘徊,對此,我不時憂鬱著。」
——學生LZJ
親愛的憂鬱著的ZJ同學:
心疼年輕的你開始在思考中感到迷茫和痛苦,也恭喜你開始進入新的更具挑戰和更精彩的人生階段。
在你短短的來信中,我看到了兩個困擾著多數人大半生的人生議題:「我們究竟為了什麼而努力活著?」和「當努力看不到回報的時候怎麼讓很累的自己堅持下去?」
不僅僅是你,我的許多學生們,我身邊形形色色的成年人,和我自己,都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和經歷裡面,不時地思考起這個問題,大部分時候感到迷茫,有時候能得到慰藉,偶爾可以想出一個答案,卻往往不能支撐自己走很遠。
就拿讀書這件事來說,我們時常討論同學們究竟為什麼要認真讀書,到底奔著什麼樣的目標去努力讀書。從小家長和老師們從各個角度給過大家很多答案,講遠一點,為了報效祖國,為了貢獻社會,為了造福家庭,為了自己將來更美好的生活,講近一點,為了考更好的高中和大學,為了進步多少名,為了超過哪個對手,為了得到獎賞。我不否認這些目標和動機的合理性,但我很少用它們去激勵我的學生們,因為我切身感受過,這樣的目標在短暫地燃起鬥志之後,容易給人帶來怎樣沮喪的感覺。當我今晚坐在書桌前,看著堆積如山的書本和練習,到底要讀哪一本才能讓自己在下次考試進步?到底做哪一題才能讓我的水平超過我的同桌?如果我好好努力過一個月,考試排名反而退步了,我這個月的努力還有沒有意義?如果我進進退退沉沉浮浮成績看不到起色,那我的將來還有沒有盼頭,我於世界可否還有價值?
如果我們對「努力」的意義一直用這樣的動機和結果來評量,那這種動力只能服務於少數極其優秀的經常成功的人,平凡如你我,就很容易陷入你來信所闡述的那種迷茫和沮喪當中。
後來我發現,推著我能在壓力下堅定走下去的持續有力的動力,不是我對未來遠大目標的憧憬,而是我可以享受當下每一個奮鬥的時光。我持有的人生態度是:「你怎樣過一天,就怎樣過一生」,我不恪守「苦盡甘來」的信念,因為我的「今天」,對從前的自己來講就是「未來」,我得讓每一天的自己都儘量感受到幸福,才能對將來充滿嚮往和期待。而每一個當下的幸福,就是我努力的動力。
說到幸福跟努力奮鬥的關係,我想告訴你一個新的詞——「心流」。你應該有過這樣的體驗,自己沉浸在一件既有挑戰性又能勝任的事情裡面,保持著興奮和充實的體驗,忘掉了時間的流逝,結束的時候長舒一口氣,感到疲憊而有成就感。這是你的生活裡發著光的時刻,穩穩地來自於自己內在的快樂,它不仰仗別人的評價,不依賴環境和物質,無關分數和排名,它讓你覺得,這一天沒有白活,現在的你比昨天又更有收穫,期待明天有更多挑戰,期待還能有更多的心流。而這種感覺,才是我們努力穩穩的動力。
關注自己當下的感受,專注於眼前的事情,了解自己能力的水平位置,給自己能力之上一點點、最近發展區域內的挑戰,創造更多的心流體驗,你不需要再問為什麼要學習,因為學習本身就給你帶來快樂,這比成績更加重要,而往往你進入了這樣的狀態的時候,成績也就跟著上來了。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累,會失望,會跌倒再爬起來,因為幸福的反義詞不是苦痛,是無聊和冷漠。
無論是讀書學習,還是其他人生諸事,把生活當成一場打怪升級的遊戲吧,用你自己的方式去記錄走過的痕跡,寫得花花綠綠的筆記本,分門別類帶著標籤的文件夾,初中三年你寫完的廢棄筆芯……它們都是你努力的意義,多年之後再回過頭來看從前,你不會記得每次進步和退步的成績,但你會記得痛並快樂著的自己。
本文作者:石依婧
本文編輯:姜凌雲
往期石依婧老師文章:
你為什麼那麼害怕孤獨
給中學生的性教育課要怎麼上?
家長課堂 | 孩子缺乏專注力,寫作業慢怎麼辦
我們決定孩子每天的晚餐,現在還要規劃他們的生涯
談「性」色變,聊「愛」尷尬:你不能教給孩子的東西,他們正從別處學習
邀請函 | 寫給家長:心理老師的使用指南
親子教育 | 爸爸媽媽,我都是為了你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