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之你所不知道的麻醉學科

2020-12-24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8月22日消息(記者 果君) 在外科手術過程中,患者的呼吸、心跳、血壓、體溫等都是由麻醉醫師來掌控的,可以說患者的生命就掌控在麻醉醫生的手裡。民間對麻醉的理解無外乎「打一針、睡一覺」那麼簡單。可以說,麻醉學科在我國社會公眾當中的認知度極低。而事實上,患者被麻醉後在全然不知的狀態下,麻醉醫生一直守護在他的身邊,根本不是打一針,而是打很多針,還要針對患者生命體徵的變化用很多的藥物。整個手術的過程包括術前、術中、術後,麻醉醫生全程管控著患者的安危。在首屆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央廣網健康頻道《醫述》採訪到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麻醉科主任醫師郭向陽,為我們講述麻醉醫生背後的故事,帶您讀懂麻醉學科。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麻醉科主任醫師郭向陽

外科醫生治病 麻醉科醫生保命

眾所周知外科醫生要負責消毒、切皮,找到病變組織,把病變組織切除,再把傷口縫合、止血。而麻醉科醫生從患者決定手術開始,一直到患者從醫院裡順利出院,整個過程都是全程參與的。

患者不要簡單的認為麻醉就是在手術前打一針麻藥就沒事了,在整個手術前後期,麻醉醫生都要隨時監測患者的身體機能,保證手術實施的安全。為了讓術後疼痛得到良好的控制,讓病人有一定的生活質量,還有術後急性疼痛的治療。所以麻醉醫生的作用就是保證病人活著,而且要好好的活著。

圍術期醫生——麻醉醫生

所謂圍術期,國際上的定義為患者一旦定下來要做手術,就叫圍術期的起點,圍術期的止點就是術後30天。

多數人不知道現代麻醉學已經不僅僅局限在手術室裡的無痛,還包括了術前的評估、術中保駕護航、術後鎮痛、疼痛的治療、無痛胃腸鏡、無痛人流、重症監測等,涉及圍手術期的方方面面。

從患者一經確定做手術,麻醉醫生就開始參與,所以麻醉科醫生又叫一個名字——外科領域的內科醫生。麻醉這個詞已經涵蓋不了麻醉科醫生工作的內涵,麻醉科醫生所做的工作要遠遠超出麻醉這兩個字。麻醉醫生要保證患者在做手術的過程中,內科系統的疾病要繼續得到控制,同時還要把手術做好。

麻醉科醫生是全科醫生

麻醉醫生作為管理手術患者生命安全的專業醫師,具備豐富的知識和技能,決定了在整個圍術期醫學領域必將發揮主導作用。

麻醉科是全方位的,既要有豐富的內科醫生的知識,外科醫生的知識體系,還要有麻醉科醫生獨立的體系。包括全生命周期的,從胎兒期到出生的新生兒期,一直到成年期,老年期這些過程,包括最後階段的搶救病人,這都是要參與的,所以麻醉科的醫生工作內涵,包括臨床麻醉、急救復甦、重症病人的治療,還包括疼痛治療。麻醉醫生也會做一些操作,操作看似簡單,但是風險很大。比如靜脈穿刺執管、硬外麻醉、椎管內麻醉、包括氣管插管,還有外周神經的阻滯,這些動作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醫生拿針在操作,但是這一針所引發的問題可是不簡單。

麻醉種類排列組合形式多樣

「局麻」或者我們叫區域阻滯麻醉,一般情況下局部麻醉都是由外科醫生來做,區域阻滯麻醉是麻醉科醫生來做的。醫生會把局部麻醉藥打到神經幹的周圍,這叫區域阻滯麻醉。還有一種麻醉叫椎管內麻醉,醫生會把麻醉藥打到硬膜外腔,或打到蛛網膜下腔,有的時候也會把這兩種麻醉方式複合在一起,稱為聯合阻滯,聯合硬膜外和腰麻阻滯,把這兩種麻醉方法都可簡稱為椎管內麻醉。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就分的比較細,有靜脈麻醉,有吸入麻醉。靜脈麻醉要建立靜脈通路,藥物是從靜脈推進去,或者由輸液泵泵到體內。另外一種是通過吸入麻醉藥,從呼吸道吸入到肺泡,然後再吸入血,再作用到中樞神經系統,叫吸入麻醉,有時候是幾種麻醉方法的複合。醫生還會根據氣道管理的方式,比如氣管插管的全身麻醉。還有聲門上的管理,比如插一個在聲門上的裝置叫喉罩,我們通過喉罩插的也是一種麻醉方式。

相對來講種類不是特別多,但是它的排列組合是比較多的,醫生會根據手術的情況,根據患者的情況來進行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選擇一個最適合患者的一個麻醉方法。

患者有權力自己選擇麻醉種類,前提是要與麻醉科醫生商量,選擇最適合的方法。

麻醉進行中時刻都存在危險

麻醉進行當中有幾種情況比較危險,一種情況是由於病人情況太複雜,比如患者的外科的疾病太靠近重要的生命軀幹(心臟、大血管),就有可能會出現突發的情況。如大動脈的破裂、重大臟器的損傷,危及生命,我們馬上就從一個常規的麻醉改成緊急的搶救。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患者原來有一些內科的系統的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突然發作的心臟的功能衰竭,心梗、腦梗這些情況。在醫療過程中,外科通過手術治療疾病,但外科手術創傷對機體的影響非常顯著。一些大型的複雜手術,組織損傷、炎症反應、失血等各種異常刺激,對機體各生命系統影響非常大,尤其是對於原本就處於衰竭狀態的患者、心肺功能差的患者、年老體弱患者等,這些影響更為嚴重,往往導致各類併發症。

無痛分娩安全、可靠

無痛分娩這個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尤其是對孕婦、產婦這塊也是很人性化的一個醫療手段。大家都知道分娩這種陣痛是非常難受的,但是現在醫學發展到今天,分娩鎮痛這個技術可以做到讓你不痛,但是又不影響你的正常分娩,那麼就可以讓你很順利的去自然分娩,這是一個優勢。第二個優勢是萬一在自然分娩過程當中病人小孩發生了變化需要剖腹產,無痛分娩反而縮短了剖腹產的時間。一旦產婦需要剖腹產,就不需要打麻醉這一關了,直接就在原來的基礎上加藥就可以了,這樣至少縮短15分鐘左右的產程,對小孩的搶救,及時的剖腹產意義重大。

普及無痛分娩有待體系完善

分娩鎮痛沒有普及展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實分娩鎮痛這項技術不複雜,可以用腰麻,也可以硬膜外麻醉,還有其他分娩鎮痛的方式。但是產房做分娩鎮痛的條件,包括麻醉科如果介入的話,麻醉科的人力夠用不夠用?做完分娩打麻藥以後誰來管產婦?發生突發情況怎麼處理?這些問題有待解決。另外最關鍵的是我們現在沒有建立起價格體系,因此就不能形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產程長的話可能要很長時間,這樣就需要足夠的人員,需要一個多學科的合作,包括產科的醫生、產士、麻醉科醫生以及其他別的輔助人員,都需要有配套的。所以這個系統需要整個全社會高度關注,不是麻醉科醫生就能完全做得了的,單純從技術講,國內的無痛分娩技術是沒有問題的。

全國麻醉醫師8萬左右 人力缺口較大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麻醉醫師只有8萬名,與人口基數的比例,遠低於歐美發達國家。

郭向陽醫生表示,相比一些先進國家的麻醉醫生佔比,我國麻醉科醫生人力缺口較大,「我們一直按照解放初期定的,一個手術臺安排1.5個麻醉科醫生的編制,當時手術量很少,手術也結束的比較早,工作範圍也比較窄。」隨著麻醉學科的發展以及患者對醫療舒適性、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患者除了接受外科手術時接觸麻醉醫師外,在舒適化醫療領域,如無痛胃腸鏡、無痛分娩等多種有創診療時,也會接觸麻醉醫師的工作內容。同時,麻醉醫師還參與各科室瀕危患者的搶救復甦,他們的身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眾多其他科室。「相對國外3個外科醫生配比1個麻醉科醫生,我們國內現在是7.9個外科醫生配比1個麻醉科醫生,人力缺口還是十分大的。」

一項業內調查顯示,我國大部分麻醉醫師的平均工作時間為每天10~12個小時。所以可以想像麻醉科醫生每天都要應接不暇的工作。麻醉醫生的培訓是到位的,但是人員編制不足,有限的麻醉科醫生即便是超負荷的運行,很難滿足醫院的整體發展。還有整個社會發展給帶來的剛性需求。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要提出加強麻醉學科的建設,特別是加強麻醉科人員的培養,人才的培養,加強學科建設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手術、對麻醉、舒適化醫療的這種剛性的需求。

相關焦點

  • 浙大二院麻醉科主任嚴敏來我院分享麻醉學科的發展經驗
    漸濃的寒意也阻擋不了浙江省人民醫院麻醉科人的學習熱情。12月7日,浙江省麻醉學會主任委員、浙江省臨床麻醉質控中心主任、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麻醉科主任嚴敏教授應邀來我院和麻醉科全體同仁分享了麻醉學科的發展經驗。
  • 麻醉醫生才是急危重症搶救的主力軍!麻醉前主委為學科鳴不平
    我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一現象,要知道麻醉科歷來是急危重症患者搶救的先鋒隊和主力軍。我只能認為,是我們的各級主管領導,已經忘了麻醉學科從1949年建科伊始,就一直是急危重症患者搶救的先鋒和主導力量。 其實,在重症醫學科脫離麻醉科獨立以前,一直是麻醉學科的一個亞專科學組。
  • 抗擊疫情為何需要麻醉醫生,你對麻醉了解多少?
    抗擊疫情為何需要麻醉醫生,你對麻醉了解多少?麻醉醫生最擅長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生命體徵監測和調控,糾正內環境紊亂,還擅長氣管內插管、心肺腦復甦、中心靜脈穿刺、動脈穿刺等臨床操作,此外麻醉醫生還特別注重患者的人文關懷,而這些都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尤其是救治重症肺炎患者所迫切需要的。在抗擊疫情中,麻醉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你了解麻醉嗎?
  • 歡迎參加2017年浙江省麻醉質控管理與學科建設系列學術活動!
    2017年浙江省麻醉質量管理與學科建設系列學術活動邀 請 函
  • 麻醉在臺灣的發展
    另外1641年12月,東印度公司有自安平離開的船在廣南遇海難,其中82人遇救,被虐幾致死,只有砲手二人,外科醫師一人反而被廣南王任用,足見當時醫療之珍貴。當時荷人在臺灣已設有西醫院,「1645年1月……,派阿多裡亞……勒爾調任孤兒財產管理所長兼醫院管理人,……載至臺灣窩灣(安平)之藥箱不整齊,一如證明書短少多數藥品。」
  • 女兒想學醫,高中可以選什麼學科?成績差可以學醫嗎?
    有位家長假期裡給我打電話,告訴我孩子受刺激了,非要學醫,想問我學生們專業好,目前孩子讀高一,馬上面臨選科,問我選什麼學科比較適合將來學醫,孩子成績好像比較差,這位家長還問我不選物理和化學,選生物加歷史或者地理組合行不行?
  • 這3所醫科大學綜合實力強勁,500分就能上,適合想學醫的報考
    國內知名的醫科大學有很多,例如上海交大醫學院,北京協和,復旦大學醫學院等,這些名牌醫大學他們擁有幾乎頂尖的醫療教學資源,是想要學醫的考生的心儀之地,不過他們的高考分數錄取線是很多考生所無法達到的。今天小編就給同學們介紹3所綜合實力強勁的醫科大學,500分就能上,適合想學醫的報考。
  • 江門市首屆麻醉護理專業護士培訓基地招生
    為貫徹《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響應國衛辦醫函(2017)1191 號、國衛醫發(2018)21 號、粵衛函(2018)1820號文件精神,全面發展麻醉護理事業,進一步提升麻醉護理水平,培養一批專、精、尖的麻醉專業護理隊伍,江門市護理學會擬定於 2019年 8 月 19 日-11 月 15 日舉辦首屆「麻醉護理專業護士培訓班」。
  • 「平衡」與「麻醉」。
    麻醉亦是如此,尤其對於剛剛接觸醫美麻醉的醫生來說,困難的是:除了麻醉技能方面的欠缺外,對醫美手術過程的不了解或者是對手術醫生的手術操作習慣不了解,也是其原因之一。比如,單一項目的手術相對麻醉來說,要簡單些,因為手術中的「痛點」基本可以了解;而複合多項手術時,對於「痛點」的了解與分布就要複雜些,麻醉難度可能會有所增加。
  • 口腔局部麻醉你不得不知道的那些事(一)
    麻醉? 還不簡單?小意思啊!不至於讓小D寫幾篇小作文吧?所以你一定要具有避免麻醉失敗的能力!!!而不是 就疼那麼一下下 你忍一下就好(牙科休克)全身狀態一旦發生突變,又容易被認為是局部麻醉藥物本身或是藥物中所含的腎上腺素的問題 但是要知道1.5-2支麻醉藥物中所含的腎上腺素量對心血管系統產生不了很大的影響。 恐懼緊張,疼痛的時候,體內會分泌腎上腺素 (內源性腎上腺素)已經知道這種內源性腎上腺素的影響更大。
  • 江蘇很有潛力的二本醫科大學,王牌專業實力不俗,知道的人卻不多
    說到江蘇的醫科大學,你知道幾所呢?像南京醫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徐州醫科大學等都是屬於江蘇的醫科類院校。隨著時代的發展,醫生這個職業已經是「香餑餑」般的存在,每年報考的考生都非常多,錄取分自然也不會低。每年因為醫學類專業的超高分,把很多擁有當醫生夢想的學生給攔在了門外。
  • 產婦痛得死去活來 丈夫拒無痛分娩:麻醉影響小孩
    26歲的小辰(化名)已進入產房待產,宮口才開了2指,小辰就痛得忍不下去了,提出要無痛分娩。但面對痛得死去活來的妻子,丈夫卻堅決地搖頭,拒在無痛分娩同意書上簽字,他說「上麻醉對小孩子有影響,對大人也不好」,無論麻醉醫生如何解釋無痛分娩的麻藥濃度不會對產婦和胎兒造成影響,丈夫的態度依舊堅決。「我恨你一輩子!」痛到無助的小辰哭著對丈夫喊了這麼一句。
  • 從監護麻醉到無痛分娩 城陽區人民醫院麻醉醫師李慧的從醫12年
    城陽區人民醫院麻醉醫師李慧想對自己說聲「節日快樂!」這是第三個中國醫師節,也是李慧從醫的第12年。因為神秘好奇選擇成為一名麻醉醫師,自此之後無論白天黑夜她守在「不見天日」的手術室和患者同呼吸共心跳。很多人都想被記住,但李慧卻說:「希望我麻醉過的患者都能把我忘了,因為你已經讓我成為了我……」麻醉醫生與患者同呼吸共心跳選擇麻醉,學生時期的李慧只有一個理由:「那時麻醉專業不多,感覺很神秘。」帶著這份好奇接觸麻醉,從濰坊醫學院學習到2008年畢業進入城陽人民醫院麻醉手術科,隨著不斷接觸,麻醉在李慧心裡變得越來越神聖。
  • 非985/211的南華大學因有兩個全球排名前1%學科,學醫不要錯過
    說起南華大學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這所1958年開始創辦的大學,經歷了44年最終發展成的綜合性大學,開辦以工學、醫學為主,並包括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管理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的本科專業73個。南華大學醫學類專業另外南華大學還開設有直屬附屬醫院6個,要知道985/211的中南大學是7個附屬醫院。
  • 麻醉醫生:你向何處刷存在?
    兩小時後,他在麻醉甦醒室醒來。家人十分激動,對手術主刀醫生連連道謝。然而像很多人一樣,他們不知道的是,從手術開始一直到他甦醒,還有兩位麻醉醫生全程守護著他的生命體徵。隨著醫學的發展,除了常見的臨床麻醉、疼痛治療、重症醫學外,無痛分娩、無痛人流、無痛胃腸鏡、無痛介入(包括檢查和治療)等手術,對麻醉醫生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 麻醫臺:建立麻醉醫生多點執業服務平臺,改變麻醉醫生現狀
    但是目前,麻醉醫生收入與辛苦程度不成正比,重要性和受重視程度不成正比已經成為困擾我國麻醉行業良好發展的一大瓶頸。在我國,麻醉醫生的收入低且收入來源單一,並且大部分人對於麻醉醫生的認識非常局限,認為麻醉醫生的工作只是打一針,讓患者睡一覺。該如何提高麻醉醫生的收入和受重視程度?
  • 麻醉科醫生:一本降二本,還是沒人學麻醉!真相是…
    中國醫師協會麻醉醫師分會的一項大規模摸底調查顯示:截至2015年,我國有麻醉醫生75233人,每萬人擁有麻醉醫生0.5人,而美國是每萬人擁有2.5名麻醉專業人員,英國則是2.8名。在歐美發達國家,麻醉學科比較受重視,是熱門專業之一。而在我國,雖然麻醉學科的地位已經提高了很多,但顯然還是不夠。
  • 產科麻醉系列之-剖腹產麻醉-全麻
    剖腹產的麻醉方法包括椎管內麻醉(半麻)和全身麻醉。很多準媽媽會問,剖腹產手術全麻和半麻到底哪個好?還有一些準媽媽由於過度緊張害怕,不聽從醫生勸解,一定要實施全麻,誤解醫生不對其實施「睡一覺就結束」的麻醉方式。究竟選擇什麼剖腹產麻醉方式,則要根據你和寶寶的個體情況而定。同時,你要注意術後聽從產科醫生和麻醉醫生的指導,最大限度地減輕剖腹產麻醉的副作用。
  • 84所醫科院校學科實力排行榜,辦學水平如何?學醫熱門嗎?
    文|冷絲欄目|大學排行榜與志願填報按照這幾年ESI的數據統計來衡量,國內醫科院校學科實力相差較大。實際上,內行人知道,不僅僅是排名前10的醫科院校,上榜的國內84所醫學院都有很好的辦學實力。大部分醫學院不僅有臨床醫院、本科和研究生教學單位,還建設有其他廣泛的合作機制,而醫學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可以想得到,從科研、教學到實踐,這些醫學院具備一套完整的程序和經驗,人才培養水平當然還不錯。
  • 培養麻醉醫生的搖籃
    學院還全力打造出「濰醫先鋒」黨建品牌特色群以及一系列具有麻醉特色的教育品牌,利用中國麻醉周、中國鎮痛周等開展醫德培育活動,引領學生成長成才。「三下鄉」社會實踐中,「醉青春」志願服務隊開展鄉醫培訓、醫學知識宣講、義務支教,累計志願服務時長約3600小時,「醉青春」心系松園志願服務隊獲評2019年全國「七彩假期」志願服務項目示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