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作品中,聶小倩或是最經典的女鬼,也是最美豔動人而又善良可親的女鬼,在各部作品中,其人物形象定位都與《聊齋志異》原著基本一致。
一、小說原型:
《聊齋志異》之《聶小倩》篇幅並不長,原文不足三千字,只能算是短篇小說,但故事結構完整,情節曲折,人物形象豐滿,細節描寫生動傳神,讓人讀一文而知一世。
聶小倩本是孤魂野鬼,十八歲早夭,葬於浙江金華城北的蘭若寺邊上,受夜叉脅迫,前往色誘謀害寧採臣,但卻被寧採臣的浩然正氣所打動,不忍傷害,後來在寧採臣的幫助下逃脫魔爪,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並生下一子。
原著並未直接描寫聶小倩的容貌,先以模糊筆法說「仿佛豔絕」,然後借夜叉姥姥之口,贊道:「小娘子端好是畫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攝魂去。」如此這般,類似李白詩「雲想衣裳花想容」,讓每個讀者眼前浮現各自喜愛的美女模樣,不盡相同,卻甚可親可愛。
二、人鬼戀:
現今影視網絡充斥著各種離奇古怪的人鬼戀故事,雖多腦洞大開,卻一味求驚求險,不寄人性真情,乏善可陳,很難超越三百年前的《聊齋志異》。
而聶小倩被改編翻拍多次,卻依舊打動人心,這或許不僅因為聶小倩的扮演者基本都是絕色美女,更可能是因為這段人鬼戀情節觸動了人們內心最柔軟的角落。
拋開鬼的身份,聶小倩幾乎就是男觀眾的夢中情人,她美麗而嬌弱,又不失智慧狡黠,她善良可親,嚮往美好生活,也敢於去追求幸福。
而寧採臣則是女觀眾所期待的白馬王子,他慷慨正直,堅守本心,不為色利所誘,能急人之困,這些可貴的品質,讓當代絕大部分人汗顏嘆息。
諸多的作品中,87版電影《倩女幽魂》最讓人難忘,王祖賢很貼近原著聶小倩形象,張國榮和午馬的演技無可挑剔,而以下這首電影配詩也是難得的好詩,直追唐宋:
「十裡平湖霜滿天, 寸寸青絲愁華年。 對月形單望相護, 只羨鴛鴦不羨仙。」
我是六甲番人,敬請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