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文憑」不被認證 中外合作辦學也需嚴把關
從2011年12月1日起,我國教育部就已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工作信息平臺上開通了本科以上層次中外合作辦學頒發境外學位證書認證註冊信息查詢系統。 而涉事合作項目始於2010年,於2012年推出「加拿大EIE 3+1研究生證書項目」,即3+1培養模式。
-
「文憑」不被認證,中外合作辦學也需嚴把關
「文憑」不被認證,中外合作辦學也需嚴把關 2020-12-12 00:41:20 據新京報報導,一年後,當丁程帶著該院頒發的文憑證書回國後,卻被告知其學歷認證申請未能通過。 對此,重師大方面回應稱,「加方存在虛假承諾,誇大宣傳的問題,學校相關部門對此監管不力,工作不細」,學校將嚴肅處理,維護學生合法權利,敦促加拿大EIE共同善後。這番回應,稱得上是對問題的積極正視。
-
「文憑」不被認證,中外合作辦學也需嚴格把關
據新京報報導,一年後,當丁程帶著該院頒發的文憑證書回國後,卻被告知其學歷認證申請未能通過。對此,重師大方面回應稱,「加方存在虛假承諾,誇大宣傳的問題,學校相關部門對此監管不力,工作不細」,學校將嚴肅處理,維護學生合法權利,敦促加拿大EIE共同善後。這番回應,稱得上是對問題的積極正視。
-
中外合作辦學詳細解讀,文憑含金量究竟如何?
「計劃內招生」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納入國家高等學歷教育,有國內學校畢業證,學生畢業可以獲得報到證。(院校和專業都在招生計劃冊內)「計劃外招生」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最終只能頒發國外高校的學位證書。比如說往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中法工程師學院還有中國民航大學的中歐航空工程師學院,因為它是本碩連讀,所以畢業生在畢業後會獲得國內院校的本科畢業證書、學士證書,碩士畢業證書、學位證書,頒發法國國家工程師學銜委員會認證的法國工程師文憑,並同時被認證為歐洲科學與工程碩士。雖然不是學士學位證書,但也是一個在國際上認可度相當高的證書。
-
關於中外合作辦學學位學歷認證常見問題解答
中外合作辦學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為申請人被我國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批准開設的學歷學位辦學項目或機構錄取,主要通過在中方院校全日制學習獲得國(境)外學位文憑的認證;國外及港澳臺學歷學位認證主要指申請人在國外或者港澳特區和臺灣地區正規高等院校全日制學習,獲得的國(境)外學位文憑的認證。
-
中外合作辦學學歷認證中的五大誤區
許多留學生回國後進入單位,都被要求提供境外學歷認證證明。然而,留學雖易,但是辦理境外學歷認證並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特別是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報讀門檻比較低,所以受到很多學生的青睞。但是這些通過中外辦合作項目獲得的畢業證(diploma),在國內使用時候,常常有許多留學生無法順利通過認證。
-
中外合作辦學是什麼?文憑含金量如何?一文讀懂
,考生必須參加高考,統一填報志願,畢業後可獲得由中方或中外雙方學校頒發的,教育部承認且認證的學位證書,學生畢業可以獲得報到證(院校和專業都在招生計劃冊內)。「計劃外招生」沒有列入招生計劃冊,其中一些項目因沒有「境外學位授予權」,還可能導致學生拿到的國外證書無法得到我國認可,最終只拿到國外學校的學位證書,沒有由國家教育部統一印製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報到證》。關於錄取分數很多人由於中外合作高昂的學費而對其望而卻步,甚至覺得上中外合作專業只是花錢買學歷的一種表現。
-
中外合作辦學是什麼?辦學方式有哪些?獲得的證書含金量如何?
中方學校修得相應學分後,通過語言考試後再被合作學校錄取,畢業後獲得外方學校頒發的文憑(如:中國農業大學與荷蘭萬豪勞倫斯坦瓦格寧根大學(原荷蘭勞倫斯坦國際農學院)合作舉辦園藝專業非學歷項目)注意:就讀非學歷教育項目的,若該項目未能獲得教育部審核認證,即不能承認該項目所獲學歷。
-
中外合作辦學招生
學歷教育招生納入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教育招生計劃,考生必須參加高考,統一填報志願,畢業後可獲得由中方或中外雙方學校頒發的教育部承認且認證的學歷、學位證書。下面介紹一下中外合作辦學的幾種模式,家長和同學可以參考。1.「1+3」留學項目「1+3」留學項目,即在國內讀1年,在國外讀3年。
-
中外合作辦學4+0國際本科項目
對按要求完成規定學業達到外方學術要求的學生,頒發加拿大或美國合作大學的本科學士學位證書,學生同時可獲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教育部網站可查,可以本碩連讀。 文憑含金量高加美合作大學本科畢業文憑,教育部認證,承認國外學歷學位,就業、考公務員、考研無障礙;學位國際公認,在國外讀研、就業可與「985」重點大學畢業生媲美。教育資源優質匯集吉林大學和北美高校優質教育資源(包括中外優質師資、圖書和電子及網絡資源),採用國際先進的教育體系和教學大綱,注重個性成長和能力培養,學生對國際化環境適應快、學習能力提高幅度大。
-
2+2中外合作辦學如何申請留學生學位認證?
近些年,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越來越多,比如各類「2+2」、「3+1」、「1+3」項目,這些都是合作辦學的主要項目,這些合作辦學項目為廣大的留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和更廣闊的學習空間。 其實這些中外合作辦學,有很多項目經過了我國教育部的認證,是有教育部備案的,但是也有部分合作辦學項目沒有備案,在這些學校就讀的留學生在回國之後往往在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上出現了很多問題,導致不能完成學歷學位認證,留下遺憾。
-
中外合作辦學如何選擇(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匯總)
辦學方式一是學歷教育項目,必須通過統招考試,填報志願,畢業後分別獲得中外雙方學校頒發的文憑(如:清華大學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合作舉辦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一是非學歷教育項目,無須填報志願,參加學校自己舉辦的入學考試即可。
-
擴大中外合作辦學招生規模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9月16日訊(記者 梁丹)今天,記者了解到,教育部採取系列舉措,疏解我國部分出國留學人員赴境外就學受阻的現實困難。其中,教育部明確,允許部分高校採取臨時舉措,通過適當增加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以及內地(祖國大陸)與港澳臺地區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招生名額,在保證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考核招錄部分符合特定條件的出國留學生,為出國留學受阻的學生提供更多就學選擇。
-
中外合作辦學在我國有哪幾種模式?
中外合作辦學在我國主要有三種辦學模式:一是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大學,目前僅有西交利物浦大學、崑山杜克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上海紐約大學、溫州肯恩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等9所中外合作大學。這些中外合作辦學,主要採用自主招生的錄取形式,由高考成績與自主考試成績為主。
-
教育部:允許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招錄出國受阻優秀學生
作為應對疫情期間出國留學難的措施之一,教育部允許部分高校採取臨時舉措,通過適當增加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以及內地(祖國大陸)與港澳臺地區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招生名額,為出國留學受阻的學生提供更多就學選擇。 這一舉措將涉及哪些學生?如何實施?怎樣確保招錄公平?教育部國際司(港澳臺辦)負責人作出解答。
-
青島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含金量」&「小陷阱」
也就是說,「計劃外招生」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最終只能頒發國外高校的學位證書。而其中一些項目因沒有「境外學位授予權」,還可能導致學生拿到的國外證書無法得到我國認可。海大海德學院院長董軍宇說,考生和家長在選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時,一定要檢查報考的項目能否在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監管工作信息平臺中查詢到;要確認最終獲得的國(境)外文憑能否獲得經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此外,考生及家長要警惕宣傳中一些「噱頭」字眼,例如,對分數無要求、保錄等。
-
中外合作辦學招生介紹及報考建議
學歷教育招生納入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教育招生計劃,考生必須參加高考,統一填報志願,畢業後可獲得由中方或中外雙方學校頒發的教育部承認且認證的學歷、學位證書。下面介紹一下中外合作辦學的幾種模式,家長和同學可以參考。1.「1+3」留學項目「1+3」留學項目,即在國內讀1年,在國外讀3年。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大英國協國家的高校本科是3年時間,研究生是1-2年時間。
-
教育部: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可適當增加招生名額
解讀|教育部:發揮合作辦學優勢 疏解出國留學難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及各國(地)籤證、航班等政策限制,我國部分出國留學人員赴境外就學受阻。教育部允許部分高校採取臨時舉措,通過適當增加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以及內地(祖國大陸)與港澳臺地區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招生名額,為出國留學受阻的學生提供更多就學選擇。
-
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可招錄部分留學生
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可招錄部分留學生約90個機構和項目參與招生,不佔用高校原有招生指標羊城晚報 2020年09月16日 晨霧 / 轉帖記者16日從教育部獲悉,為回應社會關切和需求,教育部將採取系列政策舉措,切實解決這類學生的現實困難。 一是合理引導學生國內上網課。針對境外高校安排學生上網課的情況,引導學生在國內通過在線方式繼續完成學業。
-
教育部再次重申:疫情期間留學生網課認證可獲得認證!
今年以來,很多海外留學生都是以學校安排上網課的形式修讀學位,「歸國學生的學位學歷如何認證」這一問題一直讓很多學生和家長惴惴不安。2020年12月22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回應了相關問題。